•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16 13:09:50 8次浏览

关于问题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wetalk 众语国际】的最佳回答:

最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国学”一词,近几年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盛,国学无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国学到底是什么?基本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一知半解,现在很多家长会从小让孩子学习国学,不仅是为了还孩子接触优秀的民族文化,还希望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就国学概念来说: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等都是属于国学范畴。里面无论哪一类学科都能跟一颗大树一样,延伸出许多细枝末叶的学问。

按照《四库全书》划分,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块。

按照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划分,可以划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五大块。

《汉书·艺文志》把书目分为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块。

六艺一般包含《诗》、《书》、《礼》、《乐》、《易》、《春秋》。

诸子指的是儒、道、法、阴阳、名、墨、杂、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

诗赋指的是文学题材。

兵书指的是兵家典籍。

术数指的是天文、历法、五行、占卜、风水等实用性比较强的。

方技指的是医学、养生等等。

国学体系的产生和形成也是随着中华民族经济、政治和历史演变而建构的,国学热潮在现在之所以能够延续、复兴和发展,体现了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存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东方文化所具有的自身智慧。

【2】、来自网友【心中的莲花 XZdlh】的最佳回答:

谢邀。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普遍认为,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国家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小学主要指的是文字学,有人说隶属于经学。国学是周代时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终点;小学则以文字学(字形)、音韵学(子音)、训诂(释义)的基本知识为重点。

经学指儒家的经典,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未、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丶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録、史评。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文学是国学其中的一门学科,同时文学也是国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一词最早出在《论语》,指孔门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专指古代典籍。汉朝文学指学术,就是儒学、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属于文学范畴,另有文章指学术之外词章。

【3】、来自网友【胡老师说道】的最佳回答:

我把百度上的相关内容,编辑了一下,不知可否:

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国学经典

经部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经部重要书目

(不止于此)

《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乐经》《孝经》《春秋》《诗经》《尔雅》《论语》

史部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  

史部重要书目

(不止于此)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越绝书》《吴越春秋》《晋书》《清稗类钞》《山海经》《水经注》《唐六典》《通典》《史通》《文史通义》《战国策》《永乐大典》

子部

子部分为“道家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农业类。.

子部重要书目

(不止于此)

《老子》《墨子》《列子》《庄子》《孙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淮南子》《抱朴子》《孟子》《公孙龙子》《艺文类聚》

集部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

集部重要书目

(不止于此)

《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 [5]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国学精髓

国学精髓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沉积下来的精华语。

1、老子——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壹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2、孔子——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3、庄子——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4、孟子——君臣相比,君属于强势,臣属于弱势,其关系由强势君主导。君讲礼,臣讲忠,故君臣之道在于礼。君礼于臣,臣必忠;臣忠于君而君不礼,其忠必退。

5、荀子——概括为七个方面: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学习,“学之道,贵以专”。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五是积: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七是友: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6、孙子——文韬武略。中国的韬略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实为传统文化之瑰宝,历史遗产之精华。韬略犹如双刃古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若藏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愿学者得其精髓,重其所用,发扬古道,利国利民。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

7、管子——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8、韩非子——统驭理论:“精诚为道,运筹为术,组织为器,人才为本,制度为体,文化为魂”,带你修炼六个方面的能量,帮你完成从攻城略地到运筹帷幄、从创业有成到基业长青的惊险一跃,成长为新经济时代的新型领袖。

9、鬼谷子——权谋,是指在争夺、巩固、发展权力的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灵活应变的手段。权力,是指能够直接支配他人,使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的力量。权力带来财富、地位、荣耀。权谋天然地不受一切仁义道德、公平正义的约束;它甚至没有任何原则可言,唯壹的原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即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也。

10、大学——修身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过程。格物就是探究弄清事物的发展之道;致知就是获取知识,诚意就是赤诚、真诚、忠诚之心对待壹切事物;正心,就是使自己的心正,是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人,因此,修身的过程,就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真诚地对待一切的过程,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的过程。

11、易经——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所谓天地之道,也不过是自然法则。你若遵从了——便能遗世独立,飘飘欲仙:返之则——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想那轮回之苦,却非人力所为也!故而道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天意实属难违。仔细想想,可也不就是这样的么?故,天地之道在于人心。

12、禅宗——死生间观节,细微处品德。死亦生,生亦死,死是另一个生的开始,生亦是另一个死的结束。故,生则生、死则死,岂能赖着不死或就是不生?故来之则应,去留无意,随缘而行,不纠结、不着相。

国学新著

北京国子监祭孔大典

《国学三部曲》,宋定国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 2013 年 1 月出版;包括《国学纵横》《国学览胜》和《国学探疑》。《国学纵横》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列为 2013 年度贺岁书。宋定国在《国学三部曲》中,依据可靠的传世文献和新的考古成果,围绕“国学”即中国学术文化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介,在对中国学术文化中可圈可点的人物及其著作进行见解独到的览胜的同时,澄清了一系列似是而非、以讹传讹之类的观点和提法,除了对“国学”、“国学大师”等提法进行拷辨和矫正之外,还涉及诸如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等流传已久的话题,都有理有据地予以澄清,证明都是子虚乌有的讹传;并对中国学术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所造成史料缺陷、疑点以及历代研究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质疑,有的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国学三部曲》被学界有识之士认为是目前难得一见的有关中国学术文化方面的一套力作。

【4】、来自网友【搏鹰人】的最佳回答:

其实国学最初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方学府。此后,在西学东渐的过程当中,逐渐变成了与西学相对的泛指。

什么是国学呢?我们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哲学等范畴的时候,追根溯源,总能看到先秦时代那长达数百年的大争论,即百家争鸣。这是国学的起点,或者说,是一个从无序到成熟的里程碑。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后世逐渐碰撞、融合,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国学体系。她包含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实用技术,也包含文学、艺术、民俗等方方面面。五彩缤纷、也汗牛充栋。

国学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者不同的形态,最初的演化如孔子去世后的“儒分为八”、墨子去世后的“墨分为三”,又如老庄之间的区别,再如两汉时期的经学、魏晋时期好清谈的玄学、发展到宋明时期,又发展出了理学和心学。

当然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学当中有一些不合时宜之处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进了历史博物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国学构建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我们不可忘却的根基。

【5】、来自网友【飙叔讲故事】的最佳回答:

先不考虑那么多,先把基础内容学好,古人学什么,我们学什么,古人最经典的课程是“三百千千,四书五经,前四史”。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四书五经》《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