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什么道理是做生意后才知道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9 20:24:37 15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什么道理是做生意后才知道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拉面那些事儿】的最佳回答:

河南小伙开拉面馆年入百万,却因顾客一句话,败光家财,追悔莫及,怎么回事?

河南小王是我的一个师兄弟,我们一起在兰州工作结识,后来我们分别回到各自的老家创业,做的都是牛肉面行业,在众多师兄弟中,他可以说把面馆做的最好的,风光的时候,年入百万,但是后来却因顾客的一句话,差点让他败光多年攒下的家底,直到后来他反思自己的经历,悟出 3 个做生意失败后才想明白的 3 个道理,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今天拉面那些事儿就和大家说说我的这个师兄弟比较富有戏剧性的人生故事,或许能帮助到一起有和他一样想法的人。

浅尝成功滋味

河南小王因为年纪在我们众多师兄弟中是最小的,所以我们之前都叫他尕娃,他在离开兰州后,直接回到郑州老家,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拉面馆,刚开始生意平平,后来换了个位置,又开了一家店,第二家店开业的时候,生意就很火爆,可以说是日赚都金的那种。

很多人顾客吃完后,都赞不绝口,慢慢地熟客老客就越来越多,不忙的时候尕娃就会和这些熟客唠唠家常。

其中有位顾客就说到:你这面馆生意这么好,为啥不开连锁,做大做强,像是去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赚得不是更多。

最初尕娃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因为家里人不太同意,所以一直也没说啥,后来说这种话的顾客越来越多,这下子尕娃就按奈不住了。

于是将家里的面馆交给家人打理,就去北京考察市场了,然后就信心满满大刀阔斧干出一番成绩来。

谁也没有想到,尕娃在选址的时候,看中了两家门面,两个人都不想放弃,但是如果两家门面一起做,就会超出预算,这样资金压力就很大。

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还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借钱开两家店。

也正是这一决定,让他之前攒下的家底全部赔光,后来他和我们说起这次失败的原因,悟出了 3 个失败的道理。

带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不适合做连锁

尕娃在河南开面馆之所以取得一定成绩,是因为他在开第二家面馆的时候,将汤底进行了改良,面条用的是拉面,而汤底则是用的羊肉烩面的汤底,当地人喜欢吃这种比较油的汤底,所以他的成功是因为做的味道迎合了当地人的口味。

而他在北京开的两家店,依旧是用的这种汤底,本以为在河南受欢迎的味道,到了北京也会生意火爆,但是却遇到了“水土不服”,也就是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味道,对于很多顾客来说,这种汤底太油腻。

而尕娃的这次失败,实际上也是很多新人在餐饮创业中失败的原因。

很多人不安与现状,总幻想着自己做一点生意,而且认为以自己的能力肯定能挣钱,在众多行业中,餐饮行业的门槛低,所以成为了很多人创业的首选。

于是就有很多人通过一些渠道看到了很多比较具有特色且生意火爆的餐饮项目,就全然不顾地去加盟,然后寻找外地的特色美食,引入到自己的老家。

结果就是,这种餐饮店大多是撑不过 3 个月,原因很简单么?看着生意火爆的餐饮,并不一定适合其它地区人的口味,像是这种割韭菜的项目太多了,之前被炒得火热的重庆小面,麻辣小甲鱼,饸饹面,脆皮五花肉,还有一些比较大的品牌,像是什么拌面之类的。

像是以上这样的餐饮品类,你说它的味道难吃么?不难吃!但是好吃么?也不是。

做生意,最先拆台的永远是身边人

这次生意的失败,实际上尕娃并没有一蹶不振,因为通过这件事让他看透了人心。他在河南开的面馆生意好,身边的亲朋好友各种好话说尽,想要投资入股,而在他到北京创业资金不足时,首先就想到了身边的这群人,本想着有钱大家一起赚。

可没曾想,两家店生意不行,而在尕娃寻找两家店的出路时,之前投资入股的亲朋好友纷纷在背后拆台,一些人天天嚷嚷着撤股,还有一些人天天问啥时候能挣钱,还有一些人一天三遍电话的问,别赔钱了,实在不行就及时止损,关店之类的话。

最终尕娃实在是没有精力和他们纠缠,所以无奈关了两家店。

后来尕娃说:做生意,千万不要和身边的人一起做,人心都是自私的。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盲目的投资,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总想着一口吃个大胖子,这不是创业,也不是做生意,而是“赌博”,这是一种赌徒的心态,而尕娃也是在取得一点成绩后,因为顾客的一句话,认为自己有能力挣更多的钱,将生意做大,所以这些吹捧的话语中,尕娃逐渐迷失自我,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捧杀”的行为呢?

而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身边总有一些啥都不懂的外行人,对于你的生意评头论足,说得头头是道,一会给你这建议,一会给你那计策的!

他们要真有那能力,自己为啥不干,而是在这教你怎么做?

就像很多人做生意时,生意不好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给出各种建议,然后经营者就会按照各种建议去改变,改来改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关门大吉。

所以做生意这件事,记住永远不要跟外行人探讨。

个人主页有一系列兰州拉面制作视频教程和拉面各种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时分享:

各种面食做法的讲解,各种卤菜制作的讲解,各种汤类制作的讲解

分享餐饮实战干货经验,讲解专业餐饮知识,关注我教你在家自学兰州拉面,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呦

【2】、来自网友【蔷薇不加班】的最佳回答:

开餐厅赚了 600 万,我却因为 20 元把餐厅的王牌大厨张师傅开掉,还跟他打了一架,张师傅悲愤地说:“你早晚会后悔的!”

一、合伙人带走团队,亏了 30 万

4 年前,我不满现状,从互联网公司辞职,怀揣着 20 万元,跟朋友合伙,开始创业。

我们还是做老本行,招兵买马,迅速拉了七八个人,给一些小公司做电商网站、App。当时电商兴起,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也接了不少单子,但也不怎么盈利,徘徊在温饱线上下。

后来我们无意中发现一个商机,就是卖深海鱼,我们所在的城市属于内陆,市场上很难吃到新鲜的原生态的深海鱼,而深海鱼营养价值又高,这个生意肯定能做起来。

紧接着我们做调研,觉得能行。

于是开始去考察、联系供货商,团队加班加点做策划,以及众筹。

我口才好,朋友是策划出身,创意也不错,凭借我俩的一股子劲儿,还真给众筹了将近 100 万元。

然而,就在市场上定位上,我俩发生了冲突。

本来众筹时给投资人说的就是中高端定位,让深海鱼走进每一个家庭的餐桌,走品质化的中高端路线。

朋友却认为一个三四线城市,走中高端根本卖不出去,走平民化路线,薄利多销才有赚头。

我坚持走中高端路线,觉得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是是对的,并且当时给投资人承诺了,不能食言。

于是我们一拍两散,分家了。他带走了所有的团队成员,但是互联网项目留给了我。

令人气愤的是,有好几个电商系统搭建并不完善,客户找上门来要求我们整改,我联系原来的团队,他们竟然推三阻四。

就这样这些项目都烂尾了,客户要求赔偿。没办法,我只好赔偿。

20 万就这样折腾没了,我还搭进去了 10 万

关停互联网项目,我一心一意扑在深海鱼项目上。选址、装修、招店员、进货,很快 50 万就折腾没了。

然而,深海鱼却不好卖。营养价值虽然高,但我定价也比普通的鱼要高不少,因为我考察完亲自选的货,品质好,我认为它值这个价!

客流量挺高,买的人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贵,而且冻鱼居多。

第一个月亏了 5 万(因为开业有优惠,买鱼的、充卡的还是挺多的),第二个月亏了 10 万、第三个月亏了 13 万!

此时我已经没钱了,连店员的工资都发不下了。

而我的合伙人坚持走平民化路线的,他的鱼店已经开了七八家了。

我不禁怀疑:我走的路子真的不对吗?我陷入了迷茫和痛苦中。

二、与张师傅合伙,扭亏为盈

我仔细分析了形势,我选址在高档社区附近,附近的居民不差钱,不会吃不起深海鱼,那就不是价格问题。

我去做了调查问卷,最集中的问题在于:没有认识到深海鱼的营养价值和买回去不知道怎么做。

我运用我的互联网思维:不知道价值,那就宣传。不会做,那就教你做,帮你做。

我把二者一整合:那不如就开个美食课堂,既宣传了深海鱼,又宣传了我们的理念,还教会客户怎么做,现场教学,免费品尝,客户满意了能带动消费。

说干就干!

但是需要找一个既会做海鲜,又有口才,并且认可我的理念的大厨,并不好找,面试了挺多大厨都不合适。

遇见张师傅也是误打误撞,他当时正好来店里买海鲜,我看他挑海鲜很专业的样子,就跟他多聊了几句。

没想到他干了 20 多年的厨师,各大菜系都有涉猎,尤其擅长粤菜、杭帮菜,在高级餐厅做总厨,经常培训学徒。

我跟他讲述了我的创业经历,阐述了我的理念,他很认可,也给我提了一些建议,很中肯。

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大厨吗?!

我邀请张师傅加入我们,他很犹豫,说回去考虑一下。

第二天没见他回复,我又把他约出来,反复跟他聊了很久。张师傅 45 岁了,我告诉他这个年纪再做几年也就到头了,不去出来闯一把,我每年给他 5%的分红。

张师傅终于被我说动,同意加入我们。

紧接着我们就开始装修厨房,采买灶具,宣传。

张师傅果然不负众望,不管是厨艺还是讲解都很成功,参加美食课堂的群众都很满意。

中途我们根据反馈又做了调整,增加了现场加工,在我们店里买海鲜,可以免费加工,并且 2 公里以内免费配送。

就这样做做了一个多月,效果出来了。每次上完美食课堂,都能卖出去不少海鲜。

有人听完当场就买了;不少人加了微信,想吃了直接在微信点餐,我们加工好送到家里;还有人充值了会员卡。

为了扩大宣传,拓展客户,我们还去一些中高档小区做试吃活动,带上工具现场讲解和加工。

坚持做了三四个月,慢慢地我们的曝光度提高了,很多人知道了我们的店,我们也获得了一批种子用户,消费习惯也慢慢建立起来,回头客越来越多。

这极大地缓解了我的资金问题。

后来,我们又联系上了电视台,我们的美食课堂上了当地的美食栏目,张师傅太有做美食家的天赋,与主持人配合得很好,我们店的知名度彻底打开了

陆续有一些团体来体验,作为他们的团队活动来开展,甚至还有人邀请我们去做家宴。

我们都把这些潜在客户沉淀下来,为以后做准备。

而我也没闲着,我是老板,自然要为产品的销路操心。但我没钱,只请了两个店员,一个看店,一个给张师傅帮忙。

所以很多事我都要亲力亲为。我既是老板,又是采购、销售、财务、策划、跑腿。

每天凌晨 4 点,我要开车去接货;

繁忙的时间段,我会在店里帮忙卖货,打包;

每周我会策划一两场活动,吸引客户,印刷单页、购买道具、邀约客户也是我来;

有人订餐,人员安排不开,我也要亲自送货上门;

每天每月的费用核算,开支预算、还有税务之类的也是我负责。

晚上闭店后我还要总结和学习,每天都得凌晨才能睡觉。

真的是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我在市里没有房子,老家在县城,又没钱租房,只好睡店里。

我每天都要去拜访客户,一是为了请教学习,而是为了积攒人脉,三是为了拉投资和卖货。

拜访客户少不得要应酬,经常要喝酒,有好几次喝到胃出血、酒精中毒,然后去医院。

有一次在医院,老婆抱着我痛哭:“咱们不开这个店了!”我说,不行,好不容易有好转,有了希望的曙光,说明我们走的路子是对的,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以至于一年的时间,我喝出了啤酒肚,这是后话。

就这样做了大半年,到了年底,一盘算,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三、转型做餐厅,大获全胜,我却因为 20 元,辞退了张师傅

年底,我们开了个总结大会,总结经验教训,讨论下一年应该怎么走。

美食课堂牵扯我们太多精力,卖鱼利润太少,我们的优势已经很明显,那就是张师傅的厨艺!

于是我又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开餐厅!以深海鱼为主打的中高档餐厅!

张师傅也同意,并提议采用吃饭+销售的模式,一楼销售,二楼吃饭,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我们还有海鲜礼盒出售,高档有面子。同时还可以接家宴,做私人定制,走高档路线。

于是我们又开始转型做餐厅。

(这里插一句:此前坚持走平民化路线的朋友,他的店已经倒闭了)

餐厅的装修除了风格我把控,其他全权交给张师傅,因为我不懂。

厨师我也不愁,张师傅在这一行做了这么多年,只要说一声,有很多人愿意来应聘。

我还是负责餐厅的营销,同时安排了亲戚负责采购和财务,又招了几个服务员。

开业的时候,特别热闹,好多老顾客都说:“你们终于开餐厅了!”

然而开业没多久,就隔三差五地被要求整改,物业说有人投诉,相关的部门也时不时来查,还是张师傅老到:“你该打点还是要打点的。”

如此忙碌了一番之后,餐厅终于走上正轨。

我给了张师傅绝对的信任,让他负责餐厅,而我负责销售业务。

张师傅不仅厨艺好,兢兢业业,简直当做自家店来做。再加上我们的食材也好,对员工严格管理,顾客越来越多,餐厅开得红红火火。

而我之前拜访客户时积攒的人脉,再加上之前美食课堂沉淀的种子客户和潜在客户,他们在过节团购时发挥了作用,一下子抵过了餐厅一半的业绩。

开餐厅第一年,盈利 100 万,第二年,盈利 300 万,简直爆发式增长。

我也在附近高档社区买了房子,把儿子接来市里读书,把老婆安排进了一家国企。

就在我兴高采烈憧憬未来的时候,我慢慢地发现张师傅变了。

在餐厅的经营管理上,他说一不二,容不得我半点质疑。有几次开会我提了不同的意见,他竟公然反驳我,令我在员工面前很难堪。

我规定好的事,表面上他同意了,实际上并没有行动,还是老样子。

我也指挥不动餐厅里的人。

每周一次例会,我、采购、财务、销售、总厨参加,做一个总结和计划,大家统一意见,有什么变动方便调整。

以前张师傅每次都出席,后来业绩好了反而不上心了,总是推脱餐厅现在生意好了,太忙了,没时间参加,十次能来五次都不错了。

对此,其他参会人员也有意见,每次不来,决定好的事情到他那,他却说他不知道,没经过他同意。

我找他谈话,明里暗里敲打过他,但是没什么效果。

我跟张师傅说,餐厅越来越好,我们的管理有些跟不上,不能再靠人管,得定制度。

我跟他说,这很重要,必须要做。张师傅说,行。

然而我等了一个月也没见动静,我打电话跟他说,下周开会,你必须来,必须要见制度初稿。

为此我还在群里发了通知,谁不来罚款 20 元。

然而到了开会那天,张师傅依然没来,我问他在哪里,他说在厨房,太忙了来不了。

制度写好了没?

我以前在的餐厅制度很全,我全部打印出来了,我让人给你送过去,你挑挑,相中哪个用哪个?

我气得想把手机摔了,我对他吼道:“你不来开会以后都不用来了!”

挂完电话,我吩咐行政在群里@张师傅,处罚 20 元。

第二天张师傅没来上班,他也太自以为是了,以为离开了他地球就不转了?

此时,我已经对他有戒心了。餐厅的人我指挥不动,张师傅又不听我调遣,这餐厅已经不是我的餐厅了!

我也懒得给他打电话,我让采购给他打电话,暗示他如果明天不来上班,以后都不用来了。

当晚,张师傅找上门来,刚见面就跟我打了一架。

张师傅说:“要是没有我,你能走到今天吗?!”

人在气头上,我也不甘示弱:“可我也没亏待你呀,钱你少拿了没?!”

“那你也不能过河拆桥!”

“是你太过分!我是老板,指挥一个小兵竟然要经过你同意!”

…………

我俩吵红了眼,吵到最后连情分也吵没了。

张师傅临走的时候,悲愤地说:“你早晚会后悔的!”

张师傅就这样走了,再也没来。

当然,我也没亏待他,虽然还没到年底,我还是给了他 5%的分红。

四、遭遇疫情,又错判形势,我血本无归。

张师傅走了之后,我又重新招人,招了一波又一波,总是不满意。

厨艺好的,管理上不如他;厨艺不好,顾客不满意。

无奈之下,我只好一边招聘,一边先暂时提拔一名厨师做总厨,他比张师傅还差点,但是胜在熟悉餐厅,以前做过厨师长。

同时,为了给自己留后路,我做了两手准备,投资了一家辅导机构,当时做学科辅导形势一片大好,我没做过多的调研就投入了

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没过几个月疫情来了,餐饮店被迫关门,海鲜店尤其首当其冲。一关就是 5 个月,好不容易复工,生意也不如从前,然后到年底疫情反复,再次关门。

就这样折腾着,厨师也走了一大半。没有好的厨师,自然也留不住客户,再加上我投资了辅导机构,现金流不足,根本拿不出钱来拯救餐厅,餐厅只好彻底关门了。

好在辅导机构形势一片大好,还给我留了活路。我摩拳擦掌准备在教育行业大干一番。

然而灾难再次降临,国家发布了“双减”政策,教育行业这次连挣扎一下都不能。

我这次真的是彻底没有了活路!

总结:

所以你问我:有什么道理是做生意后才明白的?总结了一下我血淋淋的教训,我想主要有以下三点吧。

1、选择合伙人要谨慎

我的第一次创业就是因为跟合伙人意见不合,合伙人带走团队,导致亏了几十万。

选择合伙人首先要理念一致,就像结婚需要双方三观一致是一样的,三观都不一致,怎么可能走到最后呢?就像我跟合伙人,一个坚持中高端路线,一个坚持平民化路线,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只能散伙。

其次是不能选择有帮派意识的人做合伙人。这样的人会在团队中拉帮结派,搞小动作,最后可能是你被孤立,更甚者带走整个团队。

所以到后来做餐厅我也没有再找合伙人,即使出现像张师傅那样的人,我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2.避免员工变得无可替代

辞退张师傅,我后悔吗?后悔,但不是后悔他被辞退这件事,而是后悔之前没有培养后备军,导致他走了之后无人可用。

每个员工都想要自己变成无可替代,但作为老板,一定要避免员工无可替代。

如果公司在某一个领域过度依赖某一个人,并且不能共同获利的话,很容易发生“造反”或“挤兑”现象,甚至搞垮一个公司。

换句话说,当你的下属无可替代时,你就要警惕他是否要“造反”了。

可以说,当一个人在一个企业里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说明这个企业危机四伏。

当然,张师傅变成这样我也有责任,我太过于信任他,全权放手让他来管理餐厅,没有起到监督和管制的责任,以致于后来彻底失去主导权。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辞退他,不过在辞退之前,我一定会培养好备选人员。

3.要自律,不要盲目扩张。

我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盲目扩张,资金分散,投资了我没接触过的教育行业,以致于餐厅失去现金流而倒闭。

我想的是要给自己留后路,但我一点也不了解辅导机构的产业,只是看中它的利润,没有仔细研究政策,没有了解到潜藏的风险。

我也没有评估我的风险,我是存了侥幸心理,万一成功了呢?当时我的资金并不足以支撑两家公司,只要出现一点意外,就会资金链断裂。

果不其然,餐厅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而倒闭,辅导机构也受政策影响关闭,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做生意很容易受到诱惑,尤其是当你看到一个利润高的商机,做还是不做?

《杨澜访谈录》里有一段我觉得很好,如果我早点看到就不至于血本无归。

杨澜问:当大家去做房地产的时候,你一直在做玻璃这一件事?

曹德旺说:因为我知道我能力有限,我只能做这件事。我有多大能力就去做多少事。暴利,高利润下面,一定是高风险。贪这个字跟贫这个字很像,只差一点点,一不小心就贫了。

做生意也要自律,这跟买股票一个样,不懂的不要碰,即使利润再高也别碰,做自己擅长,不乱投资!

如今投资失败,我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还债,打算先去找份工作,攒钱准备东山再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