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历史上有哪些治军严的著名将领?他们是如何治军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5 18:15:28 9次浏览

关于问题历史上有哪些治军严的著名将领?他们是如何治军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楚雁归来】的最佳回答:

林彪一手打造出了四野虎狼之师!

论治军,当首推林彪元帅!

这也是他赫赫有名之处。为什么?

想当初,1945 年他带 12 万人去东北,而 4 年后待他出东北南下时,就已经是浩浩荡荡的 150 万大军了……

假设林彪不懂治军打仗,他又怎么会兵越带越多,战越打越勇呢?

可别忘了?林彪的四野队伍,是如何从“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十几万壮大到一百多万大军的?这要从他刚到东北的山海关之战说起——

林彪治军最大的特点是,首先是他懂兵,才能练兵率兵用兵。而关键是他明白自己统率着这支部队,都来自没文化的农民们,而要想教会他们打仗就必须得采用——他们听得懂而浅显易懂的通俗化道理,来训练他们,也就是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从哪里入手呢?1945 年11月19日,林彪迎来了进东北第一战:山海关战役。他远远在一个山坡上观战,发现自己的东北人民自治军的问题:由于武器较差官兵疲劳,但很勇猛如抗日老战法迎敌而冲,但因无先进通讯联络不畅无法与美式装备精良的国军较量……

于是,林彪在阜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上,首次提出“忍、等、狠”的作战指导方针和简短通俗的“三三制和一点两面”的战术原则。

这就是林彪的六大战术的初衷,包括后来的““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而后在锦州撤退途中,林彪近距离观察上下齐台、开原等小规模战斗后进一步总结,时间大概在 1946 年 1 月前后,并在 2 月 13 日的秀水河子战斗中首次运用。

这六大战术全是进攻战术,前 4 个主要针对运动战,后 2 个主要针对攻坚战。林彪以此来指导作战和教育部队,这些战术因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四野战将一听就会,一战就灵,这样一来再经过闲时多训苦练,四野全军一上战场,就嗷嗷叫地有章有法的大打出手……

结果,打得国民党部队一看到带狗皮帽子、嘴里喊“妈了个巴子”的四野部队,就吓得腿打颤。天气暖和后,四野将狗皮帽子挑在枪上,国民党军望风而逃,被俘的国军官兵甚至直言:“我们就怕带狗皮帽子的部队,向他们投降不丢人”。

因此国军司令杜聿明不禁感慨:我们的队伍越打越少,天天找蒋校长搬兵,共产党的东北野战军为什么越打越多?并且他做出如下高度的评价:“东北共军将近百万,他们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超过关内共军”……

说来也怪,为什么林彪这位 101 首长,没一点官架子却不怒自威!因他治军有方,而赢得了广大四野将士们的尊重,就像四野的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是林彪的战士,我们是杀敌的好汉。作战打冲锋,灵活又勇敢。活捉蒋杜军,缴他的重机枪。我们是人民的解放军,我们的名字天下传……”

【2】、来自网友【度度狼 gg】的最佳回答:

第 74 军可不是从一开始就那么强悍,至少在 1938 年的万家岭战役期间,仍然只算是黄埔甲等嫡系,却还不是什么王牌。一方面,是该军弹药补给虽然充足,但是装备一般,全军三分之一还抗着“汉阳造”,另一方面,是军长俞济时指挥能力确实不如后任王耀武,尤其是拨归第一兵团薛岳指挥后,未来的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撞上粤军名将“老虎仔”,这下有戏看了。

日寇第 11 军司令冈村宁次那并非菜鸟,在命令第 106 师团穿插万家岭山区、迂回德安侧后的同时,还派出了第 9 师团从太湖水运,登陆后扑向瑞昌以策应 106 师团的行动。这是个鬼子的常设师团,战斗力非常强悍,登陆后立即击破了川军王陵基的部队,然后马不停蹄叩击岷山,越过岷山离瑞昌也就不远了。更要命的是,金泽第 9 师团所猛扑的岷山,正是粵军第 4 军的侧后方,使其不敢全力压向 106 师团。

薛岳闻报,即令第 74 军派出有力部队驰援岷山截击第 9 师团,俞济时没太上心,马马虎虎派出了 58 师的一个团,结果几个照面就被第 9 师团的丸山支队打得溃不成军;于是再派出一个旅的主力应对,结果又被日军击败,岷山防线笈笈可危,确实,俞济事这种逐次增兵的“添油战术”乃是兵家大忌,并非名将所为。

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火了,直接打电话给俞济时:“俞军长,没你这样用兵的,一次派这么点人,你以为是打土匪?你马上第三次派兵前往,这一次如若再退下来,就军法从事!我知道你跟委员长的关系,但是现在第 74 军归我节制,那我就先枪毙你,然后委员长再枪毙我”!

薛岳治军还是蛮严的,一方面是在国民革命军中资历深厚,另外一方面也有陈诚力挺,加之性格火爆,有时候老蒋也得让他三分。在之前的兰封会战中,由于第 27 军军长桂永清临阵脱逃,豫东兵团总司令薛岳坚决要求枪毙黄埔一期的桂永清,这是老蒋的爱将和何应钦的侄女婿,确实下不去手,可是薛岳逼迫甚急,最终还是枪毙了第 88 师师长龙慕韩,这也是黄埔一期生,可见薛岳不是好惹的。

所以俞济时听见薛岳真急眼了,也有点头皮发麻,深知薛岳说得出做得到,现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遂命令冯圣法第 58 师全体出动开赴岷山,第 58 师血战经日,终于挡住了日寇丸山支队的进攻,为万家岭的战役合围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明白万家岭战役初期,第 74 军为什么只投入了王耀武一个师了吧?第 58 师另有任务。

当然,冯圣法力战日军精锐常设师团,第 58 师也是伤亡惨重,而俞济时被薛岳一顿呵斥后也大为不爽,于是走后门要求撤出战场整补,反正第一兵团有六七个军,不少他一个。1938 年 9 月 26 日,正当薛岳部置对敌 106 师团的围攻方案时,武汉的电报来了,而且落款还不是委员长侍从室,正是老蒋本人,内容是 74 军在岷山伤亡过大,应予调至长沙整补。

换成一般的将领,这样落款的急电没有不服从的道理,然而薛岳并不买账,他对松浦 106 师团的总攻方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因此回电:“调不下来”。要说俞济时面子够大,转天第二封急电又至:“第 74 军在岷山伤亡甚大,确应予调下整补”,薛岳客客气气复电:“赣北各军作战时间都比 74 军长,伤亡都比 74 军大,对第 74 军也请缓予调下整补”,但是中心意思还是不行。

薛岳这么做是明智的,第一兵团不仅有中央军也有粤军,如果就这么让 74 军撤到后面看热闹,必然影响其他部队士气,这就是治军之道。老蒋被怼的没脾气,只好拿俞济时撒气:你休整什么?你们 74 军都给我顶在那里,一步不许后退,都给我听薛总司令的!俞军长被骂的一身冷汗,连称是是是。

连续被薛岳和老蒋训完,俞济时也是一肚子邪火,抓起电话命令冯圣法和王耀武:“你们谁也别想撤下来休整”!其实带兵之道就是如此,别考虑那么多汤汤水水,主帅有够硬气,下面必然用命。第 74 军于是全体投入作战,战场上截断了第 106 师团的退路,敌寇狼奔豕突,遂有德安大捷!

武汉会战后第一兵团建制撤销,第 74 军转隶陈诚第九战区指挥,俞济时总算长舒了一口气,再不用在治军极严的薛岳手下当差了。不久军部移驻长沙南郊,结果噩耗传来:陈诚回重庆,薛岳代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俞济时脑袋瓜子嗡嗡的,立马走门路调离,先去了第 5 军又去 86 军,总之离薛岳越远越好,于是成全了隔壁老王,1939 年 6 月正式执掌第 74 军。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