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侯宝林生前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捧哏名家赵佩茹为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09:05:15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侯宝林生前钦点侯耀文拜已故多年的捧哏名家赵佩茹为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且行且听风】的最佳回答:

坊间传闻,侯耀文想要拜师常宝华,常宝华自然不敢做主,说这事让侯耀文跟父亲侯宝林商量,而侯宝林得知儿子侯耀文的这个想法后,也说道“你拜师这事不能让活人沾了便宜”,言外之意,要拜过世的相声名家为师,之后,在侯宝林大师的钦定下,侯耀文拜师在宝字辈相声名家赵佩茹门下,并由大师兄李伯祥代拉入门。至于侯宝林为何要钦点侯耀文拜师赵佩茹?不让活人占便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这事背后则是侯宝林大师更为深远的考虑。

侯耀文的拜师问题

侯耀文出生在相声世家的侯家,侯家因为侯宝林大师在相声界的巨大名望,而一跃成为相声界三大家族侯马常中最有分量的一家,不过作为相声界领军人物的侯宝林却并不同意儿子们学习相声,原因则和马三立不让马志明说相声的原因一样,那就是相声这个行当太苦。

对于父亲的劝阻,侯耀文并没有听进去,从小生活在相声氛围下的侯耀文对相声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后侯耀文更是偷偷瞒着父亲报考了铁路文工团,录取的时候工作人员并不知道侯耀文的真实身份,只是觉得这个年轻人相声天赋不错,在得知是侯宝林大师的公子,并且侯宝林大师不同意儿子进入相声行当后,铁路文工团的领导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能说服侯宝林大师,而最终侯宝林大师也同意了侯耀文进入相声界,到了 80 年代初期,凭借自己的相声天赋,侯耀文也开始慢慢在相声界有了名气。

当时特殊时期刚过,相声界的拜师传统一度废除,不少相声演员都没有拜师,大多都是以学生老师身份相称,比如马季和姜昆、赵炎等也都没有举办拜师仪式,至于侯耀文更是如此,自己的能耐都是父亲教的,自然不需要师父,但是随着 80 年代相声界拜师习俗的恢复,有着传统思想的侯宝林也开始慢慢考虑侯耀文拜师的问题,而侯耀文出生在相声世家,有着传统相声思想的他也希望能通过拜师来真正有相声界的师承关系。

侯耀文拜师常宝华未遂

侯耀文拜师常宝华这事出自常宝华先生的访谈,应该基本属实。常家和侯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在相声界是共识,侯耀文和侯耀华都是常宝华看着长大的,既然侯耀文要拜师,自然要先想到常家,毕竟常家在相声界名望、地位都很显赫,而常家和侯家关系最好的就是常宝华了。

侯耀文找常宝华拜师这事肯定没征求父亲的同意,但常宝华先生对侯宝林大师还是很了解的,听到侯耀文这样说,常宝华也没有同意,而是说让先征求侯宝林大师的意思,如果侯宝林大师同意,自己就收。

之后这事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是侯宝林大师并不同意这事,至于原因,侯宝林大师谈及“你拜师这事不能让活人沾了便宜”,言外之意是,侯耀文已经成名,一身能耐都是自己教的,拜在世的人为师,那就是让这位师父捡便宜,所以侯宝林大师并不同意拜师。

这事在侯耀华拜师的时候也得到过验证,因为侯耀华说自己拜师常宝华,算是完成了弟弟侯耀文的一个心愿,说的就是此事。

为何侯宝林要指定拜师赵佩茹?

侯宝林大师对于侯耀文拜师的一个看法是不能让活人占了便宜,所以对于拜师只能选择过世的相声名家,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世的宝字辈中也没有人能入侯宝林大师的法眼的。

至于宝字辈中,能够让侯宝林心服口服的至少有赵佩茹和常宝堃,这两位中赵佩茹是宝字辈相声门长,号称相声界的通天教主,侯宝林对这位大师哥也极为尊重,在赵佩茹生前病重的时候,侯宝林甚至表示愿意等赵佩茹生病好了一起同台合作的愿望。

至于常宝堃先生,则是当时天津最火的相声演员了,其能耐也是让侯宝林敬重不已的,而且常宝堃是革命烈士,是相声界的荣耀,常家在相声界地位也和自己相当。不过常宝堃徒弟太少,而且过世多年,既然侯耀文拜师,自然也希望能多借助师兄弟的关系,因此从这点来说,常宝堃就不能和赵佩茹相比了。

赵佩茹门下弟子多,而且名家辈出,而且赵佩茹本人也是宝字辈门长,深受侯宝林大师敬重,从这点出发,侯宝林大师也更愿意让儿子拜师在他门下,最后侯宝林和赵佩茹的大弟子李伯祥达成一致,并让李伯祥代拉侯耀文拜师,完结了侯宝林大师的心愿。

【2】、来自网友【咸鱼茶馆】的最佳回答:

其实侯宝林钦点侯耀文拜赵佩茹这件事情,说法并不统一,目前有王平和孟凡贵两种不同的说法。

孟凡贵说的版本是,在侯宝林大师临终前几天,孟凡贵王平刘亚津正在电视台排节目,拍完后遇到侯耀文。侯耀文告诉孟凡贵:今儿个开始我就是你们师叔了,你回去给我大哥(高英培)说一下,让他代拉我拜你师爷(赵佩茹),这是你侯师爷(侯宝林)的意思。

孟凡贵转告给高英培之后,高英培认为自己不能做主,只能让大师哥李伯祥出面。于是李伯祥去医院跟侯宝林确认了一下,最后决定代拉侯耀文拜师赵佩茹。

而王平说的版本则是另一回事,当时王平因为照顾手术后的侯宝林,所以住在北京东四头条的侯府。有一天侯耀华把王平叫醒,说侯宝林有事情要告诉他。王平到侯宝林病榻前,侯宝林就给他说了这番话:

今天找你来是跟你说说你三叔的事儿,他说相声这么多年还是个“海青”(相声行业指没有拜过师的人)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你三叔要是拜师那叫带艺投师,所以不能让活人捡了便宜,你懂吗?

王平其实一开始没听懂,但回去琢磨了一下,明白了这是侯宝林要让他去找李伯祥,让他代拉侯耀文到赵佩茹门下。但李伯祥知道后一直有点犹豫,毕竟相声界代拉师弟是很谨慎的,即使他这个大师兄也不能张口就来。结果就是侯耀华侯耀文反复跟李伯祥磨,李伯祥也跟侯宝林大概聊了一下,最后决定了代拉侯耀文。

于是 1994 年 12 月 10 日,天津中国大戏院的纪念赵佩如先生诞辰 80 周年的演出上。由李金斗主持,李伯祥负责代拉,让侯耀文成了赵佩茹的门生,解决了他的师承问题。

当然这两个版本都有可能是真的,只不过孟凡贵是负责通知高英培,王平是负责对接李伯祥而已。而侯宝林的真实意愿,就是让侯耀文拜入赵佩茹门下。

但侯耀文之前是很希望拜常宝华的,一来两家关系好,侯耀华侯耀文从小都是跟常宝华像父子一样相处,二来侯耀文比较喜欢马三立的艺术,他的表演就很多模仿马三立的地方,所以希望拜到马三立门下,常宝华就是最佳人选。

可侯宝林的角度来说,侯家跟马家都是名门,而且两位大师其实多多少少有点“王不见王”的味道。当年侯宝林代拉马志明到朱阔泉门下,解决了少马爷的师承问题。但马志明在舞台上却总是说自己是王凤山代拉的,本事也跟王凤山学过不少,侯宝林只是一笔带过。做节目也说是马三立要求侯宝林代拉的,其实是侯宝林主动要代拉马志明的。

说白了对于马家来说,侯宝林这个人情不是那么值得吹嘘。毕竟马侯都是行尊级别,也没有谁欠谁多大一笔钱的程度,如果侯耀文死乞白赖非要往马家拱,对侯宝林来说也是挺丢份儿的事。

而赵佩茹其实是特立独行的一位大师,怹不光能耐大,脾气还特别壮,很多同行都怕他。而且他跟马三立也有点不对付,据说赵佩茹瞧不上马三立这种秀才演员,而且也不以大小辈相称,从来都是叫“三立”,虽然马三立大他一辈。而且两人私下都不来往,台上有时候也拧着劲儿互相撅,但因为两人能耐都特别大,所以这种情绪碰撞反而让演出更加精彩。这也是赵佩茹去世后,马三立特别难过,说他是亘古第一人的原因。马老这点人性特别好,只要你能耐大,无论对他什么态度,他都对你敬重有加。

但对侯宝林就没那么高的敬重了,毕竟两人专攻领域不同,侯宝林京剧底子一绝,学唱是顶尖的。马家是说跟逗无与伦比,唱方面几代都瘸了,所以马家与侯家基本没同过台,私下来往也不多。

所以不想便宜活人的原因,是不想便宜老马家,而且又要找一个分量特别高,能够跟马三立并驾齐驱的门户,于是通天教主赵佩茹就成了首选,反正怹活着不一定会收侯耀文,连马三立他都不看在眼里,估计侯宝林也一样。但怹徒弟就不一样了,侯大师的面子还是没人挡得住的。

以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