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布政使的官有多大?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16:47:29 10次浏览

关于问题布政使的官有多大?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坐看东南了】的最佳回答:


布政使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的首创,以前地方上没有布政使一说,省一级的长官在元朝叫平章政事等;在宋朝,路相当于省,但是虚的,地方上实际上是知府知州最大;唐朝叫都督、节度使,这些官都是地方上最大的官员。明太祖借鉴历朝的经验,在地方上设立了三个主要衙门: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三司,分别管理行政、司法、军事事务。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家互不统属,各管各的,各自对中央负责。明太祖朱元璋一肚子主意,总想着怎么防住别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割据,不过实践证明也很成功。

三个司的长官为什么都叫使呢?使是什么意思?使者的意思。对了,这些衙门不是单纯的地方衙门,而是朝廷派出机构;其长官也不是地方官,是中央的派出官员,这样做的初衷还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



先来说说明朝的情况:

全国有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比如福建布政使司、江西布政使司,明朝有两京十三省之说,说明明朝对省一级还是沿用省的称呼,布政使司负责全省的政府事务,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布政使相当于省长。一开始,明朝布政使的品级是正二品,可能是觉得地方官品级太高,洪武十三年(1380)降为正三品,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升为从二品,到建文帝的时候再次升为正二品。

朱棣靖难之役成后,将建文帝的改革全部废除,布政使衙门又恢复为从二品。从此之后,明朝各个布政使司都是从二品衙门,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都是从二品,但是左比右大,比如河南右布政使升任福建左布政使。



即便是从二品,在明朝这也算是比较大的官。我们知道,明朝的官员有九品,皇帝没有品级,其他文武官员都有品级,六部衙门都是正二品,按照现在的说法,六部长官相当于常委,因为明朝没有副皇帝一说,也没有宰相,除了皇帝,朝廷就这六个人最大,而六部尚书才是正二品,侍郎才三品,从这个角度说,从二品是很大的官了。

提刑按察使司是负责全省司法工作的衙门,相当于现在的法院、检察院,按察使是正三品;都指挥使司是负责全省军事工作的衙门,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但是比现在省军区的管的范围更广,都指挥使更大,是正二品。三司长官都指挥使最大,其次是布政使,再次是按察使。这是明太祖重武轻文的结果。虽然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品级不一样,但是都无权干预别的衙门的工作,他们互不统属,各做各的事。



有人或许会说,那明朝的一品官是谁呢?资格老的六部尚书都可以升到正一品,成为三公之一,内阁大学士往往都兼任六部的某个尚书或侍郎,比如张居正是内阁首辅,也是吏部尚书,他也当到了正一品。就是说,年轻的、资历浅六部尚书是正二品,但是慢慢可以做到正一品。

清朝一开始基本承袭明朝制度,也在地方上设立了布政使,级别也是从二品,但是地方上有了负总责的总督或巡抚,所以清朝布政使的权限要比明朝小。

【2】、来自网友【邓海春】的最佳回答:

明朝建立初期,沿用元制,于全国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行省有两个含义,一是大行政区的代名词,二是统辖大行政区的官署名。洪武初年,先后设置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行省。

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为正二品衙门。洪武十三年(1380)降为正三品。洪武十五年(1382)置云南布政司。洪武二十二年(1389),定为从二品衙门,建文时期又升为正二品,永乐皇帝即位后,恢复为从二品。这样,永乐及之后的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从二品。

永乐元年(1403)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永乐五年(1407)置交阯布政司,永乐十一年(1413)置贵州布政司。宣德三年(1428)罢交阯布政司。

到此,形成了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司的格局。

布政使,又称牧伯、方伯、藩台,掌一省之政。

对于布政使的职责定位,《高皇帝御制文集·承宣布政使诰》这样说:

迩来朕有天下,更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所以承者,朕命也;宣者,代言之也;布者,张陈之也;所以政者,军民休戚,国之利病;所以使者,必去民之恶,而导民之善,使知有畏从。于斯之职,可不重乎!

从明太祖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布政使具有上承中央政令,下转地方府、州、县执行,承上启下的重要职能。根据《明史.职官志》的记载,布政使的具体职事有五个方面: 第一,主管考核本省官吏;第二,掌管本省户口、土田及贡赋;第三,调拨本省宗室、官吏、师生、军伍禄俸、廪粮;第四,主持一省礼仪祀典;第五,抚恤人民,赈济灾祲。

清朝的布政使。

清代初期和中期,全国设立二十位布政使,除江苏一省设有江苏布政使和苏州布政使二人外,每省均为一人,和明朝一样也是从二品。光绪十三年(1887)增设台湾布政使,驻台北,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被日本侵占,布政使与巡抚同时裁撤。光绪三十三年(1907)奉天、吉林、黑龙江建为行省,设立了总督、巡抚,但未见记载设立布政使。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