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16:24:12 10次浏览

关于问题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豌豆妈 WD】的最佳回答:

我家老太太 89 了,我儿子考上北大给了 2000 元,我外甥女考上二本给了两万。我笑着说老太太偏心,老太太说你是不是不愿意,我却笑着说,老太太做法高明。

我家老太太是有退休工资的,我老公给补交了养老保险,这些年工资从一千出头,涨到快 2000 元,每个月我还要给 1000 元生活费,这些年老太太应该攒下了不少钱。

所以当老太太给外甥女给了两万时,我一点也不意外。

我老公上面有 3 个姐姐,老公最小。大姐和二姐都嫁到了邻村,只有三姐嫁到了本村。老公考上大学后,除了逢年过节会回到村子里,其它时间几乎很少回到村子。

早些年,家里老太太和老头都在,两个人种种地,也有个伴。我们不回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三姐在照顾二老。

后来家里老公公去世了,我们就想着把老太太接到市里和我们一起住。老太太跟着我们回了市区里的家,结果老太太用不惯马桶,因为不习惯,加上人老了身体代谢本身就慢了,老太太一到我们家就便秘。

每次上厕所,老太太都要走到小区附近的公厕去。白天还好,晚上实在是不安全,住了不到一个月,老太太就嚷着要回家。

无论我们怎么说,老太太就是不愿意。那个时候老太太 66 岁。身体健硕,走路有力,行动自如,我们也就同意了,说是等再上些年纪再去接老太太来城里住。

老太太开始回到家自己住。在她 76 岁的时候,我们再次提出让老太太来城里住,被拒绝了。她铁了心不再去城里住。

后来,三姐说,老太太不愿意去就算了,她住得近,每天都煮了饭端过来,每天都去看着老太太。我们为了表示感谢,就提出给三姐一个月一千元。三姐一听,一口回绝了。

她说我们不提,她一样会每天去看,不止是我们的妈,是大家的妈。我觉得三姐倒是不觉得,就怕时间长了三姐夫有意见,没想到三姐似乎看出来了我的担忧,说自己和三姐夫商量了,三姐夫没意见。

就这样,我们把老太太留在家里,她的一日三餐都是三姐做好了送过去吃,老太太偏执,不愿意去姑娘家住,只住自己的老房子。

前年的时候,冬天下大雪,外甥女去给老太太送午饭,一进屋里孩子没看见姥姥,就喊了几声,才听到断断续续的声音从后院传来,外甥女一看,老太太趴在地上动弹不得。她赶紧跑过去想要搀扶老太太起来,老太太说,疼得不行,不知道是不是骨折了。

下着大学,老太太不知道在地上趴了多久,外甥女看见时,老太太手脚冰凉,嘴唇都冻紫了。外甥女给三姐和三姐夫打了电话,抱着老太太走了一千多米,去了大路上,挡了车,送老太太去了医院。

医生说老太太身体不错,只是有些骨裂,需要卧床休息,还说这么大年纪,没摔骨折真是万幸。我们去看老太太的时候,听老太太说,多亏了外甥女给她吃的钙片。

外甥女在网上代购的中老年钙片,说老年人容易流失钙,特意给老太太买的,没想到还真的是起到了作用。

我请假在医院呆了一周,老太太回到家后,都是放假的外甥女在家里伺候,为了方便照顾老太太,外甥女搬到了我们老宅,和她姥姥住在了一起。

有天,老太太在家族群里分享了一个短视频,我在群里开玩笑地问:妈,几日不见,你都会拍视频了,你这也是跟上了潮流。

没想到老太太说,这是外甥女教她的,她没事就拍拍院子里的花和家门口的猫和狗。视频上的字体和音效,老太太一样都没拉下。

可见,外甥女的陪伴,让我家老太太学会了不少东西。

因为 yiqing,村子上半年封闭过一次,我们都担心老太太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劝她和三姐一起去住。没想到老太太说,她有人陪着,就是她的外孙女。

这一老一小,天天在家拍搞笑视频。一会是外甥女的黑暗料理;一会儿是他们学网上的段子,假装去环游世界;一会儿是他们模仿搞笑视频,一老一小玩得是不亦乐乎。

我们看着视频里老太太脸上舒展开的褶子,就知道她这老年生活的质量那是十分的高,这还真多亏了外甥女。

高考结束后,两个孩子都考上了,老太太把我叫回来,和我说,孩子们上学前一起吃个饭。吃饭前,老太太拿出了两个红包,一个厚一个薄,她看着我们一家三口说:这两个红包是给涛涛和圆圆准备的,你们也别嫌我偏心,一会我当着大家的面让两个孩子选,涛涛你拿那个薄的就行。

我和老公对视了一眼,不知道老太太葫芦里卖的啥药,只见老太太接着说:你们离得远,平时都是圆圆丫头和你三姐照顾我,我平时总给她塞钱,她们是怎么都不要。

趁着这个机会,我给圆圆包个大红包。我是代表咱们家感谢你三姐一家子,至于涛涛,奶奶回头再补给你,当着大家的面厚此薄彼,其实是为了表达对你三姐一家的感谢。

我瞬间就明白了,老太太的良苦用心我们能不懂。

饭桌上,我们配合老太太演了一出双簧。红包刚拿出来,儿子就拿了那个薄的,把厚的留给了外孙女,还说多亏了姐姐照顾姥姥,这是他姐姐应该得的。

我和老公不动声色地交换着眼神,我们对老太太的想法一百个赞成,毕竟姐姐一家确实是照顾老人更多,老人愿意回报,我们双手支持。

【2】、来自网友【墨染幻尘】的最佳回答:

“妈,我家女儿考上一本你才给 6000,可你女儿的儿子考上二本你给 20000,你也太偏心了。”小荣向婆婆说道,婆婆却说:“我自己的钱,想怎么给,是我自己的事。”

小荣的婆婆胡阿姨有一儿一女,女儿当初是远嫁,而且婆家条件不是太好,她女儿嫁过去后,夫妻俩常年在外地打工,而儿子这些年的发展还不错,并且儿子也是家里老大。

胡阿姨的儿子娶的媳妇小荣,是当地的姑娘,当初还是胡阿姨托人给她儿子介绍的。

胡阿姨如今都当奶奶和外婆了,她儿子有一个孩子,是女孩,而女儿也有一个孩子,是男孩。儿子和胡阿姨他们住得近一些,经常带着孩子回去看他们,但是女儿却很少回来,毕竟是远嫁,回来一趟也不容易。

不过今年孩子暑假时,胡阿姨的女儿带着孩子回来了,主要一个是看看二老,另一个就是她的儿子考上了二本,也算给二老报个喜。

当天胡阿姨的女儿一回来,胡阿姨就把大儿子一家也叫了回来,一家人一起吃了个团圆饭,饭后,胡阿姨给了自己外孙一个红包。

这个红包,小荣看见了,而且红包明显很厚,她女儿考上一本,婆婆也给了她儿子红包,红包里有 6000,但是给外孙这个红包显然比她家女儿多,于是在婆婆把红包给了外孙后,她就问婆婆:“妈,你给外甥多少钱?”

胡阿姨也没想到大儿媳直接问,她本来想随便说,但是想到这是他们二老的钱,他们有权利支配,儿媳凭什么干涉,

于是就说:“给了 2 万,你也知道她的婆家条件不好,这些年全靠他们夫妻俩在外打工挣钱供孩子读书,我这也是想尽一份力,给他们减轻点压力。”

儿媳小荣对胡阿姨说:“妈,你这就是重男轻女。”胡阿姨说:“这钱是我和你爸的,我们想怎么花,是我们的权利,你没权利干涉。”

这句话堵得小荣没话说,虽然最后她也没再和婆婆争执这件事情,但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

认为婆婆没有一视同仁对待两个孩子。

回到问题:“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

1.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 6000,而上二本的外孙给了 20000,看起来,老人想怎么给是老人自己的权利,但是老人这样给,是对孙女不公平,如果孙女知道,肯定会觉得自己的奶奶偏心,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合适。

2.这样的给法,能看出来,老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然也不会只给孙女 6000,外孙却给 2 万。

3.还是那句话,老人有权利处置自己的钱,只是这样给,会影响到儿子和女儿两家的关系。

总结

所以这样给不合适,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要不得,会造成兄妹之间的矛盾,甚至会影响两家的关系,给两个孩子的钱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给孙女 6000,那么就应该也给外孙 6000,如果给外孙 20000,那也应该给孙女 20000,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这样也不会造成俩孩子,以及大人之间的矛盾。

【3】、来自网友【金泉 45】的最佳回答:

都是自己的儿孙!

给孙女六千,给外孙二万,回答是:正常,更合适。

老人诉说,闺女自从结婚后,一年三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逢节给孝敬钱。端午,中秋节每节三千,春节六千,一年算下来老人可计收到女儿女婿一万二。而儿子,媳妇俩个老人从没有收到过他们一分钱。

如今,女儿女婿结婚十多年了,老人也存下了二十多万元了。现在老人是将女儿送他们的孝敬钱的小小部分送给外孙,有何不可?

至于给了孙女六千,也是女儿平时逢节送的孝敬钱,给了孙女,有何不可?

【4】、来自网友【古装第一男神冰哥】的最佳回答:

反正我觉得不所谓,他愿意咋给咋给,亲情跟银行存钱一个道理,存的多以后人家来取你就还的多,存的少,以后还的少,不给我都没意见,不欠人情,轻松。

【5】、来自网友【山上人 279】的最佳回答:

题中老人的做法我认为不合适。孙女和外孙都是自己的孙辈,应该一视同仁。现在他们考入大学了,都值得庆賀鼓励。老人给个红包也是应该的,不过红包要一样大,切忌厚此薄彼。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老人给上清华的孙女六千,给上二本的外孙二万,这合适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