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20:23:28 18次浏览

关于问题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民事执行法务团队】的最佳回答:

不会布控。一再强调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民事案件执行不能的终点并不会转化为刑事案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交易风险应该由交易双方共同承担,公权力的介入是有限度的,如果公权力无限介入民事活动,那民事行为中任何纠纷都可以上升为刑事案件,这与社会治理方针及立法原则相违背。

【2】、来自网友【叶律师】的最佳回答:

按规定, 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还是要对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进行调查。毕竟现在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但并不代表后面一直都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权限,也没这个能力去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如果申请执行人有这方面的权力和能耐,那自然会很上心的去做。

《最高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第九条,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执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及时恢复执行

但是规定归规定,我遇到的终本案件中,就没有哪个法官会主动这么做,还讲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实话说,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更多成为一个结案程序。我们经常看到各种执结率高达 90%几以上。但找几个债权人问问,都是没有执行到位的情况。总体来说,执行还是比较难。

【3】、来自网友【淮北日月升】的最佳回答:

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

1、所谓布控,就是利用公安部门的 zf801 系统在网上布控,嫌疑人一旦在某个地方出现,触发报警,公安人员就将其抓获。

2、老赖是否会被布控?

从理论上来讲,玩失踪的老赖,法院是可以委托公安部门对其进行布控的。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和公安部对此问题有一个协议,必要时可以对玩失踪的失信被执行人布控。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建立快速查询信息共享及网络执行查控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三、(三)

协助查找被执行人

  最高人民法院向公安部提供被决定司法拘留的当事人(自然人)信息,并推送对应的加盖电子签章的拘留决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提供执行法院信息、案件承办人姓名及联系电话;公安机关及派出机构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发现上述人员时,应及时通知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解除查控措施的当事人信息推送至公安部。

但是这个协议有的地方在执行,有的地方没有执行。

例如浙江省高级法院《关于进一步强化强制执行措施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第九条规定:

九、对作出了拘留决定而被执行人又下落不明的,10 日内提请公安机关协助控制被执行人。

3、总的来看,对于失信被执行人,目前的法规还有很多漏洞,有的部门存在懒政思想,但是总的趋势,对于老赖的限制会越来越严,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强制执行法》出台后,关于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健全,会有更多的措施用到强制执行上来。

【4】、来自网友【用户尹海涛】的最佳回答:

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

所谓“布控”是安排人员对被执行人的活动予以监控。

所谓“终本”是“终结本次执行”,其目的是保留有限的执行时效。以利于全案的全部执行。

人民法院绝对不会对被执行人布控的。

首先,民事诉讼中法院的原则是“不诉不理”。诉讼中原告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原告的起诉,案件才能产生。人民法院的作用是居中裁判的“裁判员“,比赛是运动员的工作。

人民法院执行中,第一次执行后裁定“终止本次执行”,本案并未全部执行完毕。那么接下来的继续执行,申请执行人必须“申请恢复执行“。主动性仍然在申请执行人一方。

人民法院执行法官有大量的案件要办理,对于个案的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和人员流动的情况,该案件申请执行人应当多予关注。假若被执行人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即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关于“布控”,我以为公安机关对逃逸待捕的犯罪嫌疑人使用比较恰当且较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布控“几乎为零,或是鲜有“布控“。

【5】、来自网友【榨汁小二郎侃法】的最佳回答:

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当然不会,那些认为终本以后法院会进行布控的人根本就不了解法院的执行工作。现实中,法院在案件重本以后,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所有的终本案件进行布控,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布控一般情况下是指公安机关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巡逻、设卡拦截和蹲点守候等。接触过几百件执行案件,从来没见过人民法院在案件终本以后会对被执行人采取布控措施的。

法院之所以无法对终本案件的被执行人进行布控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必要,公安机关进行布控的主要目的在于人,要抓住并控制犯罪嫌疑人才算达到目的。而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主要目的在于物,要发现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执行工作,至于控制不控制人其实根本不重要。

法院无法对终本案件的被执行人进行布控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能力,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犯罪嫌疑人并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相应的公安机关具备大量的人力物力条件来开展此项工作。而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审判和执行,在案件压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让法院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布控,根本就不可能。

那么案件终本以后,法院也不布控,是不是就不管了呢?当然不是。《最高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第九条,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执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及时恢复执行。

实践中,法院的执行网络查控系统的确会每半年一次自动核查所有终本案件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信息,如果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就会把财产信息反馈给具体的承办人,然后有承办人恢复案件的执行。但是注意,并不是每一个案件承办人都会恢复执行,对于那些财产数额极小,没有恢复执行价值的财产,也不会恢复执行。

以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榨汁小二郎,有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会尽力解答。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终本后法院会布控吗?】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