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我国东北或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什么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青藏高原却没有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8 15:03:02 8次浏览

关于问题我国东北或俄罗斯远东地区为什么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青藏高原却没有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地理纵横】的最佳回答:

东北或俄罗斯远东地区与青藏高原的森林生长环境不同,一个是高纬度因太阳辐射减弱,引起的气候寒冷,另一个是因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环境,虽然同是气候寒冷,但二者差别在夏季不同,东北俄罗斯地区,气温、热量、光照能够达到森林生长的需要,而青藏高原即使是夏季热量也很难达标,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但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根据俄罗斯有关部门统计,森林贮积量 821 亿立方米,其中针叶林 77%,阔叶林 23%,每年可采伐 7.17 亿立方米。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俄罗斯提供了巨大商机,这些木材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了中国,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

为什么俄罗斯远东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呢?

主要是这里的气候适宜,降水较丰富,每年夏季,直射点北移,北半球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由太平洋来的夏季风登陆我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把低纬度的热量和水分传递到高纬度地区,加之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天气很快变得温暖起来。一些高大的林木进入一年生长最繁盛的时期,高大的乔木顺天应势,向上拓展空间,吸收光和热,进行着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和养料,树木长高,长粗,以备严寒的冬季来临。

冬季,这里的气温急剧下降,有时候可达零下 50 多度,一方面森林停止发育,闭门养气,树木的叶子退化为针状,减少热量的损失,阔叶树只能以落叶牺牲了局部,来抵抗严寒。另一方面,这些树木

消耗

了夏季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产生热量,来抵抗寒冷的环境。在高纬度地区,动物也是如此,北极熊夏季吃胖、养肥,贮存营养物质,以备冬眠之需。

这样的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我国东北生长出茂密的森林,但这里由于是单季生长,林木发育很慢 ,很慢,成林时间需要成千上百万年,为此大家格外珍惜这里的森林资源吧。

位于我国境内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这里不仅是降水量少,而且终年气温低,热量资源不足,即使到了夏季,气温在 8~18°C 左右,难以满足森林生长的条件,所以说这里的冷是终年冷,没有俄罗斯远东地区给森林生长的季节。

所以说一年冬季寒冷不怕,怕的是夏季低温,这是森林发育的生命线。

青藏高原这块土地恐怕是最治理的,紫外线强,降水又少,高寒,没有适宜林木发展的条件,唯一的充足是光照。有人说新疆沙漠难治理,但有了水,可以一解千愁,但青藏高原都是愁,生态环境最难改变。

  

【2】、来自网友【地理那些事】的最佳回答:

关于我国东北或俄罗斯远东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而青藏高原却没有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由这些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姑且说成“一方水土养一片林”,下面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由于地球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呈一个 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也就是说相对于黄道面来说地球的身子恰好是歪了 23°26‘绕太阳公转,因此这就决定了

太阳直射点在 23°26′N~23°26′S 之间作周年往返移动

,即最北的界线是 23°26′N(北回归线),而最南的界线到 23°26′S(南回归线)。

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往返移动的影响,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同样作有规律的变化,进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并且影响着五带的分布。

从理论上讲,人们根据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将地球表面具有相同特点的区域,按纬度一共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五带”,而五带划分的依据就是地表热量的不均匀分布状况,总的来说纬度越低受太阳辐射越大热量越高,反之则越低。

为何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密布?

从地理位置来看,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虽然所处的纬度较高,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部分区域在北纬 60 度以上,但按温度带来划分,但绝大部分都致处在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范围内,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因此对于这些区域来说,受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之间的的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角是有明显差异的,以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区域达到一年之中昼最长夜最短以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因此气温相对较高,平均气温在 20 度以上,而冬季则相反,平均气温在零下 30 度左右,局部地区则会更低。

尽管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纬度较高,且夏季短促、冬季漫长,但是这一区海拔相对较低、雨量较为丰富,并且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河流纵横、土壤较为肥沃,

具备了植物生长的光照、热量、水源以及养分等所必须的条件

,因此分布了面积较为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其中俄罗斯由于国土面积广阔且所处纬度较高,因此是亚寒带针叶林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较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青藏高原为何成为雪域高原?

如果细心的小伙伴会清楚的记得,在分析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方面,其中有一种气候类型就是

高山气候

,这种因地势高、地势起伏大而形成的垂直变化明显的气候,主要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上,最典型的就是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等等。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占地面积大,一般海拔在 3000~5000 米之间,面积约 250 万平方公里,仅从

对流层内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下降 6 摄氏度

这一条,就可以大致算出高原之上的气温要比同纬度海平面的平均气温低 24 度,假设夏季的某一天上海的最高气温为 30 度,理论上讲青藏高原上的温度只有 6 摄氏度,而冬季则会更低,很显然这种高寒的气候环境是不利于植物生长的。而且,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也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水汽也难以逾越,来自西南的暖湿气流往往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受地形的抬升就已经捐弃了大部分的水分,因此青藏高原的气候相对干燥,除了雅鲁藏布江谷地(特别是

林芝地区

)及其几个重要的支流河谷(拉萨河下游谷地)以及青海的湟水谷地等热量、雨量以及湿度等相对较高,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力较高,有利于发展河谷农业。

总之,由于青藏高原地形复杂,既有相对平缓的地势又有绵延的山脉,在高耸的青藏高原之上分布着高山、峡谷、盆地以及冰川与冻土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因而呈现出了西北寒冷干旱而东南相对暖湿的情况,因此青藏高原上主要以高寒草原、草甸以及灌丛为主,西北有荒漠分布,而东南则有针叶林和阔叶林沿河谷分布。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