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从一品的直隶总督,权力非常大,为何管不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10:39:08 9次浏览

关于问题从一品的直隶总督,权力非常大,为何管不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流浪记 6Y4n】的最佳回答:

首先得明白他们之间各自职责

顺天府尹,它是有着跟

御史台

、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而且,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资格,相当于一个小刑部。

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殿面君。

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上书房。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且并不算越权。

直隶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

他们之间职责不同,一个是军务,一个是政务,就好像现在的军委和省委,行政级别,军委副主席是副国级,省委书记是部级,但是军委副主席管不了省委书记,一个道理

【2】、来自网友【楚风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直隶总督虽然是清朝的封疆大吏,并且位列总督里面的第一,但是他的地盘里有两个管不了的官,一个是顺天府尹,另一个是热河总管。

清朝入关后,基本上很多制度都是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原因很简单,明朝的制度比较合理和完善,清朝拿来照搬用的很舒服。

其中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和明朝差不多,清朝地方上也设立巡抚和总督,但是清朝的巡抚和总督更像地方官,而明朝的有点中央派遣的意思。

清朝的巡抚掌管一省的军政、民政、吏治、刑狱、关税、漕政等事务,类似于现在的省委书记。

清朝巡抚一般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虽然还有掌管数省的总督,但是巡抚并不是总督的属官,两者是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

总督在清朝掌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事务,一般总督都是管理两省或者两省以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只管四川,直隶总督只管直隶。

所以总督是地方权力和级别最大的官员,理论上总督为正二品,但是加兵部尚书衔的话,为从一品。

清朝一共有九大总督,其中东山省总督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是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

但是同样是总督,也是分大小的,比如直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因为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所以比较重视。能够当上直隶总督的都是朝中重臣,像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人都担任过这个重要职务。

直隶总督的地盘也不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天津、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小部分,但是直隶总督有两个地方管不到,一个是顺天府,也就是清朝的京城,另一个是热河,相当于清朝的副都。

顺天府听名字就知道它是一个府,相当于地方的知府,可是由于地理位置是清朝的京师,所以它的长官不叫知府,而是叫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

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而顺天府尹是正三品,从品级上就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其实不止是清朝,从汉朝的京兆尹开始,再到后来宋朝的开封府尹,府尹一般都是京畿地区的行政长官,自然品级要比一般的府级别高。

那么为什么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呢?

顺天府尹,担任着京师的行政事务,一共管辖着大兴县、宛平县、通州、涿州等 24 个州县。清朝的顺天府尹有着跟御史台、步军统领衙门、九门提督府等衙门有几乎相等的权限。

所以,顺天府尹注定要不同与一般的知府,顺天府虽然处在直隶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它又有着独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顺天府的地位高。

顺天府尹虽然是正三品,看上去比不过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衙门的官印却是银印,而按照规定三品的衙门用铜印就够了,只有巡抚和总督的官印才是银的。

《春明梦余录》载:“旧制,三品衙门用铜印,顺天府则用银印,诚重之也”。

由此可见,顺天府尹和巡抚总督的地位差不多。

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奏折给皇帝,并且遇到事情,顺天府尹可以直接面圣,这点即使是直隶总督为做不到。毕竟直隶总督府衙在保定,肯定不可以轻易进京,而顺天府尹就可以。

雍正皇帝时期,为了让顺天府尹放心的管理城内八旗人,更是设立了兼尹一职,担任兼尹的都是当朝重臣,各部堂官。虽然有兼尹,但是也有本职的顺天府尹,他们相互制约,但是却可以一致对外。

由于兼尹品级高,当然不把直隶总督放眼里,而顺天府尹凭借着兼尹的权势,也不会在意直隶总督。

第二,权力大,并且不受直隶总督管辖。

顺天府尹相当于普通地方的知府,所以一般知府上面还有巡抚和总督,可是顺天府尹和理论上的直隶总督并没有隶属关系。

北京城垣内的事务,由顺天府尹负责,总督无权干涉,北京城垣以外的事情(比如顺天府下辖的州县),是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

顺天府还有承接全国大小案件的资格,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由刑部来处理,顺天府也有资格处理,所以顺天府还有“小刑部”一说。

嘉庆皇帝之前,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官员,还是由直隶总督负责选择,顺天府尹只负责签字同意就行。

可是“天理教事件”发生后,嘉庆皇帝深感北京城的安防很重要,于是下令顺天府尹管理的州县下面的官员,一律由顺天府尹负责选择,而直隶总督只负责同意就行。

查顺天府所属二十四州县,定例均系直隶总督专主,府尹会衔。嗣后大兴、宛平二县缺出,请归府尹于所属之员详加遴选,出具考语,奏请升调。其外二十二州县拣选题调,均令府尹主稿,总督会衔。《嘉庆皇帝奏折批语》

由此可见,嘉庆皇帝时期,顺天府尹已经取得了下面州县的人事权,直隶总督无权过问,更是让顺天府变成一个独立的地方机构。

第三,影响大,并且不次于直隶总督。

顺天府尹由于可以面见皇帝,所以他可以针对一些朝廷的政策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决策。

还有就是顺天府尹的工作内容都是在京城,所以他和六部打交道的地方比较多,从而和六部多有工作往来,从而在朝中中枢的影响力并不小,直隶总督一般也不敢得罪顺天府尹。

其实顺天府尹虽然很厉害,但是归根结底他也只是一个三品官,顺天府尹升官的话,在京城一般也就是到侍郎的比较多,而直隶总督调任京城,怎么也得是尚书级别的。

从而变相的说明,虽然顺天府尹很牛,但还是比不上直隶总督,只是直隶总督确实管不着他而已。

小结:直隶总督权力是大,但是他怎么也管不到京城,毕竟皇帝也不会给他这个权力。实际上皇帝为了防止直隶总督权力过大,故意提高了顺天府尹的地位,就是让直隶总督不能插手京城的事务。而京城之外的顺天府尹下辖州县,也让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共同管理,起到相互制约的结果,换句话说,只要是京师附近的事情,皇帝都很关心。

另外,清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弟也进入到北京城,这些个八旗子弟自然比较嚣张,很多不守法度的。皇帝为了给顺天府尹管理这些人的胆量,所以才努力的提高顺天府尹的职权,目的就是镇住这些八旗子弟,设置兼尹也是一个道理。

既然顺天府尹承担着皇帝的赋予他的责任,自然直隶总督肯定不敢招惹。直隶总督别说越权管理顺天府尹,就是共同管理的地方,直隶总督也不会傻到去干涉顺天府尹,因为顺天府尹背后是皇帝,出于这种考虑,直隶总督也不敢管顺天府尹。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