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红楼梦中薛宝钗发飙,宝黛钗三人唇枪舌剑,贾母没看出来其中问题吗?
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南山橘暖读书时】的最佳回答:
贾母是老了,不是老年痴呆了,她当然发现了!
但是,宝黛钗唇枪舌战这一回,宝玉黛玉虽然看似吃亏,却没什么损失,真正丢人现眼出丑的是薛宝钗,贾母乐得看笑话,大家也都乐的看笑话。
只有王熙凤,她因为王夫人、薛姨妈和王家的关系,不得不出来打个圆场,所以才说什么:“大热天的你们谁吃生姜”之类的话,好歹别让薛宝钗太尴尬罢了。
《红楼梦》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可以说是薛宝钗全书最失态出丑的一回,她在贾母面前怼宝玉,嘲讽宝黛,骂哭了小丫鬟靛儿,甚至贬损了贾府的全体爷们。
端庄娴雅、随和豁达有涵养的宝姐姐,露出了她刻薄的一面,一个牙尖嘴利,嫉妒好胜的金陵恶霸家的千金“小辣椒”跃然纸上。
薛宝钗的声音那么大,也忘了避人,上房里的众姊妹和老太太贾母都看得清楚,听得明白,但是贾母等人都不说话。毕竟有什么可说的呢?跟薛宝钗计较太有失身份,安静看她跳脚出丑,人设塌房不好吗?看她以后还怎么装!
当然了薛宝钗这次一反常态的和宝黛唇枪舌战,牙尖嘴利的犹如泼妇骂街,其实是因为受了很大的刺激。主要就是贾母和宝黛把她给逼急了,王夫人和薛姨妈也不帮忙,她压力太大,破防了。
这还要从元春的端午节赐礼说起。元春的端午节赐礼,不管是元春按照王夫人的意思安排的,还是王夫人自己设计的,反正结果都一样,那就是宝玉和宝钗的礼物一样,比众姊妹多了床上用品: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
然后林黛玉就开始和宝玉闹别扭了:“我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薛宝钗一边觉得王夫人这样刻意明示金玉良缘真没意思,一边又喜滋滋地戴上了元春赏赐的红麝香珠,跑到了贾母屋里招摇。结果就是宝玉对她雪白的一段酥臂看呆了,薛宝钗成功达到了“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美色诱惑效果。
接着贾母清虚观打醮,和张道士一唱一和地表示:贾宝玉不该早娶,什么十五岁的小姐,根基家当都配得上的也没用!
这几乎就是直接否定了刚刚过了十五岁的生日,依仗着百万家财在贾府宣扬争取金玉良缘的薛宝钗了。这简直就是双杀,因为薛宝钗已经十五岁了,作为古代女子已经成年,宝玉拖得起,她可拖不起,贾母的意思就是她现在想嫁宝玉没戏,以后更加没戏。
接着林黛玉还当众讥讽了薛宝钗最喜欢在人佩戴的小物件上留心,对薛宝钗完成了三杀。
但没想到宝玉接着又来个四杀:张道士给他送了一盘子的金玉器皿,宝玉根本不稀罕,还要拿了这一盘子的金玉去外面大街上,施舍给乞丐穷人。
薛宝钗的脸都快被打肿了吧!薛家高调宣扬,苦心追求的“金玉良缘”,随便贾府门下的大小道士们就能凑出来一大盘子,顿时就显得很随便又廉价了。薛宝钗追求的对象贾宝玉,更加视金玉为粪土,直接要拿去是送给穷人乞丐。薛姨妈可是也在场啊!薛家的面子可往哪里搁?只可惜憋屈也只能忍着,谁让她们寄人篱下,又多有图谋呢?
薛宝钗清虚观丢尽了面子,结果没想到等回了贾府还有一劫。那就是林黛玉和宝玉大哭大闹了一场,直接导致贾宝玉第二次摔玉。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话来,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宝玉这样要砸自己的“命根子”通灵玉,就是拼命地反抗“金玉良缘”,就等于打薛宝钗和薛姨妈的脸,如果他的玉都砸碎了,薛家还追求哪门子良缘?薛宝钗的金锁岂不是就没得配对了?这是对薛宝钗的五杀绝世!
所以,宝黛这一次吵架,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贾母当然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吵,所以当众说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还直言宝黛是两个小冤家,古代一般只有情侣才能称为小冤家。贾母相当于是表明了自己对宝黛婚事的立场。
这话传到了薛宝钗的耳朵里,又是沉重一击!她虽然早熟,虽然腹黑脸皮厚,但也是个有才情心性骄傲的姑娘,要不是进不了宫,何至于在贾府里受这个窝囊气啊!
所以薛宝钗就爆发了,在宝黛和好的那一天。宝玉和黛玉一起被王熙凤拉着来到贾母的屋里,薛宝钗也在这里奉承说话,看见宝黛亲密和好,王熙凤又说什么:“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宝钗心里岂能平静呢?
正好宝玉没话找话,跟宝钗说起前几天薛蟠生日,他身体不舒服所以才没去参加酒席。薛宝钗表面跟他客气了一下,接着就宝玉问她没去看戏,出言讥讽,也说自己装病没去,戳破了宝玉刚才的谎言。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继续和宝钗搭话,偏又说了宝钗体丰怯热像杨妃!这一下子可软戳了宝钗内心的痛处,她是多么想进宫做杨妃那样的贵妃娘娘啊,可惜她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于是她“不由的大怒”,直接反唇相讥:“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这一下子不止骂了宝玉,还骂了贾府的全体爷们都是废物点心。因为她虽然没当上贵妃,人家贾府的大小姐贾元春却像杨妃一样,是正儿八经的贵妃,只可惜贾府兄弟子侄都平庸无能,没一个能像杨国忠一样得力,权倾朝野的。
接着小丫鬟靛儿来找扇子,误会宝钗拿了。宝钗用手指指着她骂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她们去。”直接把靛儿骂跑了,打狗还要看主人呢,靛儿能在上房走动,多半是贾母的小丫鬟,薛宝钗真是失去理智了。
接着林黛玉看见宝玉讥讽宝钗像杨妃,又见宝钗失态骂了靛儿,觉得宝钗人设崩塌,不免脸上有得意高兴的样子,宝钗看到了更加生气。
偏偏林黛玉问她看了什么戏,宝钗故意不说戏名叫《负荆请罪》,惹得宝玉帮她说了出来,宝钗才借着这个戏名,嘲讽宝黛吵架和好是《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以上就是薛宝钗发飙,宝黛钗三人唇枪舌战的所有前因后果。
别忘了当时屋子里可不只是他们三人,还有贾母、王熙凤、三春姊妹还有大小丫鬟们,尤其是林黛玉就挨着贾母身边坐着呢!贾母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
但是贾母才不说话,薛宝钗这样跳脚出手的样子,正是她喜闻乐见的,要不是她和宝黛一起连续出手,薛宝钗说不定还沉浸在贵妃娘娘和王夫人支持金玉良缘的美梦里呢,怎么可能这样丑态百出?
贾母乐得看笑话,什么端庄娴雅有涵养的宝姑娘,不过也是个沉不住气的毛丫头罢了。泼妇骂街的刻薄样子,简直没有一点规矩礼数。
三春姊妹也都是聪明人,大家看得出宝姐姐急了,人设塌房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她们都假装看不见,听不懂,明哲保身。
王熙凤虽然听不懂她们文绉绉的机锋,但是“只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她不得不给薛宝钗找个台阶下,也不得不想办法提醒她不要再继续疯下去,免得真的得罪贾母。
所以王熙凤故意地说:“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宝黛不好意思是因为他们脸皮薄,可不是因为说了什么难听带刺的狠话。
在这个过程中说话连珠带炮,刻薄火辣的只有薛宝钗而已。薛宝钗有了这一次牙尖嘴利,刻薄嘴毒的发飙之后,大家其实都没人再相信她是什么宽厚淑女了。
后来刘姥姥走后,林黛玉讽刺“母蝗虫”,薛宝钗跟着作注解,说林黛玉毒舌,还嘲笑王熙凤粗俗没文化,结果被大家一致公认:“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
又有做《螃蟹咏》一回,大家也都表示薛宝钗文辞犀利:“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2】、来自网友【润杨的红楼笔记】的最佳回答:
薛宝钗因为在清虚观打醮时,觉得被算计了,再加上她发现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很深,贾母又将宝玉和黛玉当成一对小冤家,而宝黛的感情因为吵架而加深了。所以薛宝钗气不打一处来,她在贾母房里大杀四方,指桑骂槐,话里有话地、不断地怼贾宝玉、林黛玉。
书中说,别人都没有发现宝黛钗三人话中的深意,只有王熙凤意识到了。王熙凤以一句“谁吃生姜了?”结束了三人之间的战争。
贾母作为饱经风霜的老太太,她看不出宝黛钗三人之间用华丽的语言、和风细雨的态度,说着针锋相对的话吗?
当然不是!贾母是宅斗高手,这三个小娃娃的小伎俩哪里骗得过老太太的法眼。她之所以不吱声,任其发展是有原因和深意的。
首先,贾母要看看薛宝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与她的人设是否相同。
薛宝钗的人设是宽容大度、不小心眼,不尖酸刻薄,与林黛玉正好相反。
这次在贾母房里,薛宝钗却再也不是她进贾府以来一直保持的淑女形象。
薛宝钗变得锱铢比较。
宝玉说有病没去给薛蟠拜寿,薛宝钗就说他外道,挖苦他是装病!
宝玉说宝钗“体丰畏热”像杨妃,薛宝钗就大怒。挖苦贾宝玉烂泥扶不上墙,还不如杨国忠呢!然后直指元春是杨贵妃。杨贵妃是被赐死的结局,元春和杨贵妃一样也被赐死。
薛宝钗借靛儿要扇子,狠骂靛儿,言外之意就是杀鸡儆猴,我薛宝钗不是好惹的,你们都小心点!
林黛玉问薛宝钗看什么戏,薛宝钗又借用“负荆请罪”的典故,讽刺起贾宝玉和林黛玉。
薛宝钗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贾宝玉和林黛玉晕头转向的。
贾母发现,薛宝钗这姑娘并非原来表现的那样宽容、大度,而是锱铢比较,尖酸刻薄。
其次,贾母没有阻止宝玉和宝钗,是要看看宝玉是否是薛宝钗的对手。
贾母是一个比王熙凤还精明强干的老太太,多少大风大浪,多少勾心斗角没见过。宝钗和宝玉这番微笑着进行的语言上的厮杀,岂能瞒得过老太太?
老太太不说、不管,就是要看看宝钗到底有多少能量,自己的孙子宝玉是否是宝钗的对手。
贾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她不喜欢自己的孙子被未来的孙媳妇压制得死死的,不希望他活在妻子的压力之下。
儿子贾政就活在妻子王夫人的压力之下,孙子贾琏也活在妻子王熙凤的压力之下。贾母希望宝玉的妻子能和他有共同语言,不像王夫人和王熙凤那样压丈夫一头。贾母希望宝玉和妻子和平共处,二人心意相通,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
从薛宝钗今天的表现来看,薛宝钗是一个强势的女人,贾宝玉根本不是薛宝钗的对手。宝玉被宝钗逼得步步退缩,宝钗还不肯善罢甘休。可见宝钗的厉害之处。
其三、贾母任由这三个孩子唇枪舌剑,短兵相接,是在考察宝黛钗,看谁更适合宝玉。
这场争斗,从根上说,是薛宝钗挑起来的。薛宝钗这样温婉的女孩子,不仅主动冲击贾宝玉,而且手撕林黛玉。她即使打冲锋,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这说明薛宝钗这个孩子是枭雄,可以笑里藏刀。
两个玉儿则单纯得多,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薛宝钗说一句,“你们通今博古,才知‘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贾宝玉和林黛玉做不到薛宝钗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贾母看明白了,宝黛和宝钗不是一路人。宝玉和宝钗结婚不是最佳选择。
宝玉是一个不正常出牌的人,是藐视一切权威和法则的人,他更不是出将入相之人。他不愿意与那些衣冠禽兽为伍,与他们同流合污。贾宝玉就愿意成为一个富贵闲人。
薛宝钗是一个热衷名利的女子,她愿意嫁给宝玉,就是因为宝玉是荣国府的嫡子,有发展前途。
宝玉和宝钗一旦结婚,宝玉就会生活在薛宝钗淫威之下,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黛玉是一个和宝玉一样的孩子,她和宝玉结婚后,不会要求宝玉走仕途,也不会要求宝玉封妻荫子。他们只会过花前月下的小日子。
贾府已历百年,子孙如果没有出将入相的本事,莫不如在家里花前月下。这样的孩子不会给家里招灾惹祸。《了凡四训》云:“天不过因材而笃”。上天是根据一个人原来的才干来决定他的命运。“德不配位必有祸殃”,如果强行当官,做不好官,犯下大错,就会招来天大的祸事。宝玉不适合当官,只适合当一个富贵闲人。
宝黛钗三人唇枪舌剑,贾母在旁边明察秋毫,她看出了薛宝钗的本质,她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那就是薛宝钗不适合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