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刘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31 05:33:02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刘备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爱无恨刘成】的最佳回答:

刘备最快乐的时候,快乐到了得意忘形的程度,被庞统热讽冷嘲了一番。结果,刘备恼羞成怒,拂袖而去;庞统也因此懊悔不已,以至于君臣二人之间有了严重的隔阂。

话说刘备采纳了庞统的中策,以回荆州为名,杀了前来送行的蜀中名将杨怀和高沛二人,夺取了他们镇守的涪水关。夺了涪水关,涪城外围基本就无险可守,夺取涪城就在眼前了;夺了涪城以后,进入成都就指日可待了。进了成都,又占有了一个州,再加上荆州,假以时日,《隆中对》的战略构思就可以实现了。

刘备眼前似乎出现了自己黄袍加身,在众位将士的拥戴下站在金銮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

此时此刻,刘备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陶醉的滋味。刘备颠沛流离三十多年,终于马上就拥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基业了;梦想即将成真,帝王之业才真正地开始了。刘备此时的幸福感无与伦比,如果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简直就想要手舞足蹈一番。

然而,庞统的带刺之言,给他以当头棒喝,让他十分扫兴。庞统说了什么话,让刘备扫兴了。我们看《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

玄德酒邯,顾庞统曰:“今日之会,可为乐乎?”庞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玄德曰:“吾闻昔日武王伐纣,作乐象功。此亦非仁者之兵欤?汝言何不合道理,可速迟。”庞统大笑而起。

我们可以看到:庞统对刘备流露出来的得意忘形之欢乐,表示出了厌恶感和鄙视感,竟然当众出言讥讽。说刘备出师不仁不义。

“我刚好体会什么叫陶醉。”

这就是说刘备的。刘备刚刚体会到了人生的陶醉和乐趣,庞统就来

泼凉水。

而且是当头一盆冷水,不留一点情面。

庞统指责刘备伐人之国,这是刘备最大的短、永远的痛。刘备出道以来,所到之处都坚决贯彻落实以仁义道德待人,要造福一方百姓,要匡扶正义、惩恶扬善,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为此刘备担任安喜县尉也好,平原令也好,徐州牧也好,都做到了

爱民如子、公正廉明。

即使是两次丢了徐州,驻扎在小小的新野,也创下了这样的奇迹:

“新野牧,刘皇叔;自倒此,民丰足”

兴复汉室,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这就是刘备的崇高理想。然而,理想不会凭空实现,需要一定的实力。简单粗暴地说:

“需要地盘和军队。“

刘备因为标榜仁义道德,所有前来投奔的人总是源源不断。一次又一次地全军覆没,一次又一次地再起炉灶,应声而来的各路英雄好汉不计其数。但是,没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带着弟兄们四处颠沛流离地,总是会制约自己的发展。

仁义道德可以召来兵马,可是却招不来地盘。陶谦让给刘备徐州,因为对吕布的仁义,徐州丢失。

刘表临终前要把荆州托付给刘备,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刘备当场拒绝,让诸葛亮扼腕叹息。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刘备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自己如果再仁义下去,将会永远无立锥之地而理想无法实现,一切都化为泡影。

于是,刘备不再退却,不再萎缩,不再谦让;也开始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首先夺取了荆南四郡,占有了荆州大部。但是,令刘备高兴不起来的是:孙权对荆州虎视眈眈,三番两次地挟赤壁之功来索要荆州。

刘备被孙权逼得太紧,只好给鲁肃打了借条,以苟且占有荆州。

这回好了,这是我刘备刘玄德靠自己的力量,独立打下来的江山,孙权再也没有理由来索取了。我刘玄德真正有了自己的家。

然而,高兴得太早。别人还没有说什么,自己的谋士庞统率先发出了指责、抨击的声音。怎么听着是那么地刺耳?俗话说得好: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刘备第一次做了亏心事,第一次不仁义这么一小点,就遭到了无情地批判和深刻地讽刺。这何其地不公?

庞统啊,庞统,你让我说什么好?为什么对刘备这样的苛刻,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君子吗?

袁绍用欺骗的手段,赶走韩馥,占了冀州,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去批评他?曹操杀了马腾全家,这仁义吗?吕布趁刘备讨伐袁术,夜袭徐州,夺取了徐州,这道德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就是人们对恶人的要求,只要不再杀人,就可以成佛了。

可是一个好人,或者说是一个君子,哪怕是做了一辈子好事,只做了一件坏事,就被批判得有皮没毛。

坏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被大加赞赏,捧上了天;好人只做了一件坏事,就会遭到万人唾骂,永世不得翻身。对恶人无限地宽容,对好人十分地苛刻。

人性之恶,莫过于此。庞统的用词之恶和俗不可耐也暴露无遗。对此,刘备并没有进行反驳,而是耐心地解释,说武王伐纣也是用音乐伴奏的。

请问庞统,刘备如果继续

仁义

下去,谁会给他一块地盘?即使陶谦重生,再来一次三让徐州,靠仁义能守得住吗?

普天之下,都在实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偏要刘备按照仁义道德去行事。这是一个军师应该做的吗?有本事,你让曹操实行仁义道德去。

无论如何,刘备当时的高兴为时尚早,庞统作为军师,有提醒一下的责任。但是,庞统不应该用“仁义”来指责刘备和挖苦刘备。毕竟刘备在万般无奈之下,违背了初衷,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和煎熬感也正交织在一起;良心的谴责需要旁人的安慰,而不是讽刺和羞辱。庞统如果真心为刘备设想,满可以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公我们此时离胜利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能高兴得太早。”

这样说该多好啊!这才是设身处地为刘备着想的贴己话嘛!事实证明:

要进成都,还将面临着许多的恶战,还要临渊履薄,走过一段艰难困苦而又漫长的道路。

但是,庞统的话不是提醒,也不是苦谏,而是无情地抨击。他在抨击刘备不仁义,是揭伤疤式的舆论攻击。使得刘备的仁义道德之名瞬间被坐实了伪君子之名。这些话,对刘备可以说是诛心之论了。

刘备自诩为君子,并取名玄德,也是公开要求自己做一个君子的意思。玄德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就是:让万事万物生长,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叫做玄德。

这里边最关键是一点就是

不占为己有。

刘备这次却严重地背名而驰了,把益州要占为己有了。

他需要的是安慰,是理解,是支持,而不是批评和谴责。

即便如此,刘备还主动对庞统提出道歉,请庞统原谅自己的冒犯和酒后失言。由此可见,刘备的仁尽义至,也是努力做到了最好的程度了。

应该说,在那个饿殍遍野、荆棘丛生的战乱年代,一味要求刘备做一个仁义道德的君子,这对刘备是不公平的;长此以往,刘备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所以,庞统对刘备的话十分不合时宜,也违背了他自己积极督促刘备进取西川的一贯主张。庞统其实对刘备即将成为一代君主,突然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厌恶感和嫉妒心。庞统也发现了自己内心危险的念头,无所适从,知道自己无法成为刘备的开国元勋了,因此就主动赴死,魂断落凤坡。

庞统在进川之前个和进川之中,在计划取川和实际行动之时,竟然产生前后矛盾、自相矛盾的言论。庞统不死,蜀汉时代的脉搏如何跳动?

刘璋、马超是所有割据一方的军阀当中下场最好的了。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投降的是刘备?想想吕布、袁绍、马腾,庞统就不该以这样的诛心之论去指责刘备。

【2】、来自网友【杨角风发作】的最佳回答:

别说,正常人一想,刘备这个糟老头子能娶到年轻貌美的孙尚香,肯定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毕竟刘备又不是没结过婚,孙权的妹妹孙小妹已经是刘备的第三个老婆了,而且双方年龄差距二三十岁(有资料说是相差三十二岁)。说句不好听的话,刘备再有那个贼心,在年轻的老婆面前也是有点力不从心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婚姻本身就是不对等的,用现在的话讲,刘备这是入赘了。幸亏他能力有限,没能让孙小妹怀孕,不然生下来的孩子是姓孙还是姓刘都不好说。

有人说,那时候有入赘这么一说吗?

当然有啊,《史记》中就有记载,提到“淳于髡者,齐者赘婿也”,这也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入赘这种事就不是什么秘密了。按照史料记载,这项制度在商鞅变法的时候给发扬光大了,当时出台这个制度的原因就是穷人太多,富人太少,为了调节双方差距,才有了入赘这么一说。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虽然当时是“男尊女卑”,但是对于赘婿来讲,就跟奴婢没啥区别。

大家看过郭麒麟演的电视剧《赘婿》吧,对,他们的待遇,就跟这个差不多!

如果仅仅当个赘婿还好,关键是孙尚香这个老婆,平时习武,颇有同宗兄长们的风格,在她身边长期围着一百多个侍婢,个个都执刀守卫在她身边。

你说,这种情况下,刘备这个糟老头子,敢随便爬上床吗?

当时刘备被曹操一路追着跑,迫于形势,不得不向东吴低头。新婚后的他借住在荆州公安县,生活异常艰难,北畏曹操之强盛,东惧孙权之威胁,就连刚娶的孙尚香也被视为了自己的祸患。

如果不是刘备忌惮孙小妹,他就不会在县城西边的孱陵又建了一座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到那里了。

当然,也有说是孙小妹不想跟刘备住在一起,带人去那里建了座“孙夫人城”,但从侧面也表明,这段婚姻,刘备和孙小妹都不怎么满意。

这段时间刘备可不快乐,相反,他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之中,毕竟寄人篱下的日子实在不好过!

但是,很快就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江东大都督周瑜死了。本来周瑜提出西征入蜀,进攻益州,而且孙权也批准了这个建议。于是周瑜打算回到自己的驻地江陵做准备,可惜刚走到巴丘,突然就病死了。

周瑜突然病故,打乱了孙权的战略部署,刘备也趁机借下了江陵,并控制了荆州五郡,这才站稳了脚跟。

所以说,刘备最快乐的时候,应该是从入主荆州时开始的,并不是什么跟孙小妹结婚时。

更让他快乐的是,刚到荆州第二年,刘璋就邀请刘备进川帮助自己对付张鲁。却没想此举乃引狼入室,不到三年,刘璋就会为自己此举懊恼不已,整个蜀地也归了刘备。

而刘备前脚进川,后脚孙小妹就被孙权接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带着刘禅。幸亏诸葛亮聪明,提前派人去拦截了,不然的话,刘备还是有手柄在人家手里捏着。

不过这之后,孙小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而刘备也在两年后又娶了吴懿的妹妹为妻,快乐着呢。

所以,刘备最快乐的时候,应该是夺取了汉中,地盘又大,又刚娶了娇妻,美滋滋。

只不过这种滋味没享受多久,关羽就把荆州搞丢了,又过了没多久,张飞也没了,虽然这期间他还称了帝,但内心肯定不快乐。再加上后来的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就再也挺不住了,托孤白帝城。

当然,在迎娶孙尚香之前,他也不快乐,一直被追着跑,依附这个依附那个的。

综上,最快乐的时候,应该就是夺取汉中,关羽还没死的那段时间。老头子了嘛,虽然还是贪恋女人,但是以刘备的雄心壮志,不至于在孙小妹身上吊死。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