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父母奋斗一辈子穷,轮到孩子还是穷,你知道为什么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4 04:15:20 5次浏览

关于问题父母奋斗一辈子穷,轮到孩子还是穷,你知道为什么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城镇户籍打工者】的最佳回答:

很多时候,父母的见识,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我从小生活在,原贵州省贵阳市棉纺厂宿舍区。该厂为中型国企,不仅有车间、科室,后勤部门(食堂、浴室、电影院);还内设有医院、幼儿园、子弟学校(从小学直至高中)、技校、职工中专等机构,可谓一个健全的小社会。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企业职工收入是稳定的,各项福利,也是不错的。

职工子弟,从小就能进幼儿园,六岁升入子弟小学。在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也有淘汰的时代,孩子只要考入初中,家长基本放心了。因为本厂子弟,初中毕业后,就可参加本厂技校内招,录取率高达 90%以上(类似现在的公安警院联考)。进入技校学习二年,就分配进厂当正式工人,与父母成为同事。若职工子弟高中毕业,直接免试进技校学习。还能分配到较好的,略带点技术性的工种(机械维修或水电维护之类)。工作表现好,想多学点东西,还可报考厂职工中专。考上就能带薪学习三年,不仅算工龄,毕业后还可能“以工转干”,当上技术员。

在这些内部优惠政策的指引下,大多数的本厂职工,只要孩子能考入技校,就觉得高枕无忧了。反正孩子也成长为工人阶级了,有国家保障今后的生活了。

所以,小学阶段,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唯恐考不上初中;

在初中阶段,就比较放任。最多叮嘱几句:内招考不上技校,我可没门路让你能进厂。

进入技校后,只要孩子不被辖区派出所喊去问话。就算再胡闹折腾,家长也不多管了。

所以该子弟学校,尽管处在省会城区,但初中部都会出现,几百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只有数人能考上高中的情况。

故子弟学校的教师们,有时对初中学生严加管教,还会招来家长的不满。只能戏称本校办学方针“自产自销”。

当然,也有少部分清醒的家长。站得高看得远,明白孩子多读书,总有好处。孩子的前程,不是在棉纺厂当工人,就算到顶了。

这少部分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认真读书。对孩子的管教也较严格,不可能中学期间就放任。至少待孩子考入正规大、中专院校后,才会松一口气。

所以,本厂子弟,也有不少大、中专院校毕业后,以干部身份踏入社会,没进入父母单位工作的。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营纺织企业大规模衰退。贵阳棉纺厂,也在世纪交替时,宣布破产。

我的同龄玩伴们,基本出生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期。大家都不存在,出生时的城乡身份差异;青少年求学期间,基本接受同样的师资教育;家庭经济条件,也基本相同(那年代,厂中层干部的收入与一线纺纱工的收入,差距也不大)。

当我们人至中年时,生活层面的差距,就无形中拉开了。

个人的机遇不同,但就大摡率来讲,父母的格局,确实很大程度的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2】、来自网友【悠闲似水流年】的最佳回答:

1、父母穷,孩子大概率穷,不接受反驳。

2、奋斗,就跟学习一样,要讲究方法和天赋。

3、如果奋斗就能变富,那大多数人都应该有钱才对。

4、大多数人拼命一辈子,也是穷,有原生家庭的问题、有选择的问题、有社会分配的问题。

5、穷人生育,孩子得不到好的资源、起点低、负担重,自然就翻不了身。

6、穷人奋斗一辈子,认知都不高,传给下一代的,很多东西都是错的。

7、这个社会,对穷人很残酷,他们向上的阻力太大。

8、穷人,特别喜欢生孩子,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9、但是,穷人的孩子都很痛苦,看不见希望。

10、社会需要廉价劳动力,于是就利用婚姻,让人们传宗接代。

11、穷人生孩子,是为了养儿防老、为了社会发展,但从来没有为了孩子。

12、现在,年轻人都看透了,不想生了,这是进步和觉醒。

13、社会发展到现在,不需要这么多人了,生多了,只能内卷。

14、打工,是没有任何致富希望的,穷人不想被割韭菜,就谨慎结婚生子。

15、阶层跨越,就像中彩票一样,是极小概率,多数人是做贡献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