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渭南吝店镇的李十三村有啥典故?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16 02:18:19 6次浏览

关于问题渭南吝店镇的李十三村有啥典故?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关中客】的最佳回答: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李十三村,一座关中道上再普通不过的村庄。然而这座小村庄的背后,却有着一个大故事。大约在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1 年),一个名叫李十三的人,原本居住在华州,为躲避战火,举家迁徙到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小钟寨村东二里地的地方住了下来。因后世子孙人丁兴旺,人多成村,后人便以李氏始祖的名讳“李十三”称呼这座村庄。然而“李十三”这个名称被后世所传颂,却是因为秦腔,因为一个叫李芳桂的人。

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是以耕读传家,文化底蕴深厚。秦腔在关中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民间非常普及,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说起秦腔剧目,当然绕不过李十三所创作的戏剧《十大本》。李十三就是李芳桂,李十三和李芳桂只是一个人不同的两个称谓。说起李芳桂,很容易想到蒲松龄,他们两人的生平与遭遇竟是如此地相似。一个是三秦大地的民间才子,一个是齐鲁大地的民间才子。都是考了一辈子的科举,而终究未能获取功名。蒲松龄的一生,是读书、教书和写书的一生。李芳桂的一生同样是读书、教书和写书的一生。蒲松龄写成《聊斋志异》。李芳桂写成了《十大本》。他们都是不朽的。

李芳桂出身贫寒。祖辈务农,仅有几亩薄田两间旧房。父亲李增敏是名乡医,常年奔走行医。他把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李芳桂也聪明好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十九岁考中秀才。在等待科举的日子里,为了养家糊口,李芳桂在邻村设馆教书,过着清贫的日子。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 1786 年),三十九岁的李芳桂考中举人,名扬乡里。然而朝廷并没有授予他一官半职,他仍然继续教书,继续过着清贫的日子。

十年后,也就是清嘉庆元年(公元 1796 年),李芳桂第一次进京参加会试,然而最终名落孙山,真是乘兴而往,败兴而归。后来,朝廷录用他做了陕西洋县的儒学教谕。在洋县,他只呆了一年时间就返回家中,为第二次赴京参加嘉庆四年庚申科的会试做准备。这年他五十二岁,还在一心一意追求功名。这一次会试,他虽被主考官纪昀批了“拟录 64 名”,但实际没有录取。考后,“截取皋兰知县”。但“截取”并不是实补在任,其实际结果与“落榜”并无二致。

李十三村戏楼

怀着失意的愤懑心情,李芳桂终结了数十年的科场拼搏,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李十三村,继续他的教书务农生涯。教书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戏。有钱人一般都去戏园子看戏,李芳桂常常只能和乡间农人一起,挨肩擦背地挤在皮影戏台下,观赏这免费的民间优雅小戏。他和这些皮影戏艺人成为朋友,甚至邀请这些戏曲艺人到自己的书馆聚会演出,交流心得。这个身处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深刻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痛苦和艰辛。酷爱戏曲的李桂芳,通过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把自己悲愤的思想感情抒发出来。于是,在渭北乡间的小书馆里,在寒窗青灯之下,一部部秦腔剧本相继问世。

李芳桂的第一部秦腔剧本是《春秋配》,一经问世就传遍了渭河两岸。清嘉庆四年(公元 1799 年),这一年李芳桂第二次进京赶考,也是这一年,秦腔著名艺人姚翠官将《春秋配》这出戏带到北京,在“双和部西秦班”公演。结果引起轰动。此后,又红遍大江南北。此剧先后被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京剧与河南梆子移植演出,川剧后来将《春秋配》列为自己的传统名剧。汉剧、湘剧、弋阳腔、粤剧也把《春秋配》中的《拣柴》、《赠银》、《折梅》、《砸洞》、《落魔》等折子戏,作为自己剧种的保留节目,经常演出,历久不衰。

可以说,李芳桂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科场的失利使得他更为贴近底层的老百姓,使得他更深入地了解戏曲艺术,使得他从一位落第举人蜕变为有影响力的民间剧作家。李芳桂的人生是悲惨的,落第归来的他面对的是独子的早逝、儿媳的改嫁。科场的遗恨、家庭的悲痛、社会的愤慨,一齐涌上这位年过半百老人的心头。白天,他在书馆教书,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传授百姓子弟知识;夜晚,他在茅屋执笔,在昏暗的灯光之下,疾书百姓的不平人生。李芳桂落第归来的十年,是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也是他戏曲创作达到高峰的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十年。

在这清苦寂寞的十年里,他写下了八部本戏,二部折子戏,民间习惯称之为“十大本”。《春秋配》、《白玉钿》、《香莲佩》、《紫霞宫》、《如意簪》、《玉燕纹》、《万福莲》、《火焰驹》八部本戏语言生动,剧情跌宕;《玄玄锄谷》和《四岔捎书》两部折子戏生活气息浓郁,诙谐有趣,这些作品是他生命最后的激情。

李芳桂所创作的这些剧目,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盛演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其中《白玉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秦腔正宗”李正敏经常演出的保留名剧,上世纪五十年代,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碗碗腔的形式将《白玉钿》搬上了舞台,深受观众喜爱;陕西著名戏剧作家黄俊耀将《万福莲》改编为《女巡按》,在西安演出,戏剧大师田汉观看后,将其改编为京剧《谢瑶环》,在京城引起轰动;《火焰驹》拍成了秦腔艺术片,在全国上映,影响久远。

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戏起自民间,和钦定的官阁艺术相比,地位相对低下,但是梆子戏的特点是接地气。第一它言情,不避桑间濮上,男欢女爱,带有下层民众对封建礼教的天然背叛。其二它通俗,白话口语皆可入戏,明白晓畅。其三它讲究娱乐性,剧场效果好。这些恰恰是官阁戏曲艺术所缺少的。梆子戏凭借刚健质朴清新的特点,在京城搅动视听,这势必会引起朝堂的不安。清代乾隆和嘉庆两朝,文字狱之酷烈,世人尽知。文字稍有越轨,就要烧书杀人。舞台上你不循规蹈矩,中庸守礼,当然不能容忍。一个山陕梆子,闹得清政府坐立不安,如临大敌,不惜通令全国,扑杀禁绝。对一个地方戏剧种如此大动干戈,历史上恐怕绝无仅有。

清嘉庆十五年(公元 1810 年),为了加强对老百姓的思想统治,清政府出台政策罢演地方戏,秦腔艺人遭到了残酷的打击。为皮影戏,也为秦腔和所有地方戏编写剧本的李芳桂首当其冲,在劫难逃。当捉拿李芳桂的专吏风尘仆仆从北京赶到渭南时,提前获知消息的村民立即通知李芳桂,让他赶紧逃走。已过花甲之年的李芳桂闻讯,艰难地翻过院墙,避开大道,穿行于田间小径之上,跌跌撞撞行走二十多里后,突然眼前一黑,跌倒在田野中,再也没有能站起来。一代秦腔剧作家就这样死在了荒郊野外。李芳桂一生酷爱戏剧,最后竟死在了戏剧上。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 1840 年),清政府为李芳桂平反。并由清廷敕封开始建墓,从此官方正式承认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并荫及前第九世、第十世、第十一世先祖。这样的荣耀对一个曾经落魄的举人来说,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从清廷给予的地位来看,的确超过了齐鲁大地的民间才子蒲松龄,李芳桂应该可以瞑目了。

李芳桂的时代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然而人们世代铭记的是“李十三”这个称谓,反倒把他的原名李芳桂淡忘了。有一种说法是他为了保存自己的戏剧文本,才不署自己的真名,而以村名替代。我想,无论什么原因,后世的人们用村名来称呼他,这本身就是一个极高的荣誉,美丽的传奇。

【2】来自网友【多彩三秦】的最佳回答:

渭南市临渭区吝店镇李十三村以李十三而得名。李十三年生于(1748),卒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清代著名剧作家,原名李芳桂、祖籍华县,始祖排行十三,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17),迁至渭南蔺店,子孙繁衍昌盛,到明朝末年已自成村落,以始祖李十三命名,世称李十三村。李芳桂为李氏第十四代玄孙,因写剧本名冠一时,剧本盛传于世,故人们也亲切地把他称作李十三。李十三在他生命的最后 10 余年中,创作了 8 部本戏和两部折戏,民间惯称为“十大本”。其中本戏有《春秋配》、《火焰驹》、《紫霞宫》、《香莲佩》、《蝴蝶媒》、《万福莲》、《玉燕钗》、《白玉钿》,以折戏有《玄玄锄谷》、《四岔捎书》。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