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2 05:01:01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毒舌财经】的最佳回答:

正常情况下,在通胀背景下钱是不值钱的。

比如在今年,100 块钱能够买下一件牛仔裤,但到了明年,同样是这一件牛仔裤,你有可能需要花 120 块钱去买了。

在高通胀背景下手头持有大量的现金,其实是做亏本生意的,那为什么很多人还信奉高通胀环境下现金为王呢?

其实所谓的现金为王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并不是说高通胀持有大量的现金一定是好处,最关键是要看你在什么时间点持有现金。

在通货膨胀的前期,持有大量现金我认为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各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会发现,其实通货膨胀是有周期的,通货膨胀不可能永远涨上去。

想要了解这种规律,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货币超发了,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结果导致超发的货币转化在物价上。

那为什么一个国家要超发货币呢?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有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但不管是哪一种目的,超发货币都殊途同归,最终会导致物价的上涨。

比如一个国家生产 100 万件商品,如果每件商品定价 10 块钱,那只需要有 1,000 万的货币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一个国家将货币发行量增加到 2,000 万,但是商品的数量只增加到了 120 万件,如此算下来,每件物品的价格就上涨到 16.6 元,相当于物价上涨了 66%。

在这种物价上涨的背景之下,很多资产价格都会上涨,包括股票,基金,房产以及一些生产资料都有可能上涨。

这时候如果大家还傻乎乎的坚信现金为王,手头持有大量的现金,那最终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比如在 2020 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全球流动性迅速增加,特别在美联储开启无限的 QE 背景下,全球流动性越来越泛滥,结果导致全球各种资产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有个别资产价格一年之内涨幅超过 100%。

在这一轮通胀背景下,如果在 2020 年初大家持有大量的现金,却不敢购入资产,那么到了现在,大家的 100 万美元还是 100 万美元,但已经买不到 2020 年 100 万美元的东西。

如果大家在 2020 年初全球通货膨胀开始出现苗头的时候,大胆购入一些资产,比如股票,石油,贵金属等一些物品,那么到现在当初的 100 万美元有可能已经变成了 200 万美元。

这种将现金转化为资产的方式,不仅带来了财富的增值,还可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部分影响。

由此可见,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并非只有大量的现金就是好处,有时候持有大量现金只会让你资产缩水,甚至跑不赢通货膨胀。

在通胀膨胀的后期,持有大量的现金可以救自己一命。

在通货膨胀初期,将现金转化为资产,可以带来财富的增值保值,从而跑赢通货膨胀。

但是通货膨胀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毕竟社会的生产力是有限的,如果通货膨胀远远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那么物价就会迅速上涨。

在物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不仅增加居民的生活成本,企业的生产资料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通货膨胀超过了整个社会承受的水平,最终超发的货币会在一些资本市场上空转,导致出现资产泡沫,比如股票涨上去了,房价涨上去了,但这种涨幅并没有实实在在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反而会增加社会的生产成本。

如果任由通货膨胀发展下去,那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甚至会崩溃。

这时候一些决策者会意识到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就会高举加息的大棒。

一旦央行加息对资本市场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企业的债务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候如果大家还盲目购入资产,最终很有可能把自己逼上绝路。

因为在银行加息的背景之下,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紧,大家从银行借钱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会提高借贷门槛。

这时候大家前期所借的钱还回去之后,银行就不会继续借给大家了,这时候企业以及居民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

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以及居民为了应付到期的债务,会通过降价等各种方式处置手头的资产,比如抛售股票,以更低的价格把房子卖出去或者拍卖土地等等。

当市场上有大量的资产抛售的时候,价格就会迅速下跌,到时候银行的抵押物说不定都不足以偿还银行的债务。

这时候银行有可能要求企业与居民提供更多的抵押物,或者提前收回信贷,这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这时候如果企业没有足够多的现金应付这些债务,就有可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弄不好还有可能破产。

所以在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大家仍然盲目把现金置换成资产,肯定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最明智的做法是在通货膨胀的后期,大家一定要持有现金,甚至将手头的资产抛售转换成现金,这时候就可以真正体现出现金为王的时候。

在通货膨胀的末期,持有大量现金有两个好处。

第一、可以应付各种债务,不至于让企业走向绝境。

在通货膨胀的后期,市场流动性会减少,银行的利率会提高,借钱的难度会进一步上升,这时候很多企业有可能没法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去延续债务。

如果手头没有大量的现金应付,就有可能导致债务违约甚至出现破产。

但假如在通货膨胀末期大家持有大量的现金就可以应付各种债务,不至于出现债务违约,这样可以保证企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

第二、可以趁机抄底

在通货膨胀末期,一旦市场流动性减少,各类资产价格就会出现下跌,甚至出现暴跌,这时候如果大家手头持有大量的现金,就可以趁着这些资产处于低价的时候大量买入。

买入这些资产迟早会上涨的。

因为在大量资产下跌的背景下,社会的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低迷、就业机会减少,这时候央行又会开启新一轮刺激政策,又开始发行新的货币来刺激社会的投资和经济的发展。

一旦央行开启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那么各种资产就会开始慢慢上涨,这时候大家在低位抄底的那些资产就会上涨,从而有更大的获利空间。

由此可见,至于在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是不是现金为王,大家一定要看准时机,然后根据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策略,这才能使收益最大化。

【2】、来自网友【中年老刘聊财经】的最佳回答:

通胀状态下,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钱不值钱了”;相应的,各类商品、资产的价格却伴随着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势头。

从以上通胀状态下伴随的经济现象来看,高通胀下,抛售现金而选择购入资产才是抵御通胀的正确选择,即绝大部分人普遍认可的“资产为王”。

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高通胀背景下,很多人信奉的却不是“资产为王”,而依然是“现金为王”,比如从近期数据来看,虽然美联储近两年接连不断的放水造成美元“不值钱”,但美投资者的平均现金持有量却在上涨,从今年 1 月份的 5%上涨到如今的 5.3%。

经济学角度来看,高通胀下依然坚持“现金为王”似乎是一个悖论,比如同样是 100 万现金和 100 万房产,通胀前,100 万现金能买入 100 万房产,随着通胀的继续,未来 100 万现金可能贬值到 80 万的购买力,而 100 万的房产会应声涨到 130 万,显然“拿现金换资产”才是通胀下抵御通胀的最佳选择。

但投资者不傻,数据已经证明了高通胀下现金持有量在“逆势上涨”,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之前的逻辑是错误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高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是有道理的,其一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随时准备抄底优质资产,其二是避免失去选择的机会。

第一,高通胀下的现金为王,为的是保证流动性,随时抄底优质资产

通胀下,“钱不值钱”,这时候绝大部分人会将现金用于两个用途,一是偿还债务,二是购入资产。偿还债务、购入资产,都会引起市场上的现金量减少。

虽说购入优质资产能抵御通胀,优质资产的价格也会因为通胀的延续而价格暴涨,但其中也有弊端,那就是导致投资者或多或少的减少甚至丧失流动性。比如,1000 万的现金在通胀时全部换成房产,当通胀见底反弹时,这些人便丧失了抄底优质资产的机会,毕竟房产变现慢、流动性差,远不及现金灵活。

一般情况下,通胀有周期,不可能无限期地通胀下去,政策会“救市”,持有现金的目的就是等到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从未实现“身价暴涨”。

如果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预见触底反弹行情时,资产很难变现,想抄底优质资产也会面临没有“弹药”的窘境。

综合以上,通胀下适当地坚持“现金为王”,其目的正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做好随时抄底优质资产的准备。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假设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必然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自己持有的资产贬值了。

第二,“现金为王”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都是“现金”的范畴

上文说了持有现金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条自主选择的道路,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抄底优质资产从而更灵活、流动性更加。

但是,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这里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在通胀下,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或者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都属于“现金”的范畴。如果你只把“现金”认定为存款,那就太傻了。

举个例子讲,“现金为王”中的现金,既可以是存款、国债、基金、黄金,也可以是优质股权、股票,只要易于变现就可以了,而不是让你一味的把资产换算成“存款”。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特殊形式的“现金”既能保证流动性,又能抵御通胀。举个例子讲,通胀下,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是会贬值的,但是如果把现金换成基金、黄金,则可以抵御现金贬值,同时流动性又远比房产、土地要强,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换成现金,用于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

总之,“现金为王”中的现金绝对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现金”,只要是容易变现、流动性强的资产,都可以视作“现金”的范畴。相反,通胀下只把存款视作“现金”才是最傻的,其购买力会随着通胀的延续而降低。

小结:通胀下,“现金为王”的意义

综上两个方面,看似通胀下持有现金有悖投资逻辑,但其实有其道理,总结起来就两个方面:

1,坚持“资产为王”只能置自己于被动,失去抄底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资产不贬值;相反,持有现金却有更多选择,风险伴随机遇,该抄底的时候抄底,而抄底是建立在流动性强的基础之上的,现金恰好就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

2,不要把“现金”局限在存款上,一切易于变现的资产也可以视为“现金”。

坚持“现金为王”一定是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上的,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现金为王”就行不通了

万事都应当辩证地看待,万事都有其两面性,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有其道理,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中的任意一个,“现金为王”则可以坚决放弃:

其一,面临的通胀是恶性通胀,那就放弃“现金为王”

绝大多数的通胀是“润物细无声”的,甚至适当的通胀有促进经济的作用,通胀也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环节,不应当“谈通胀色变”。

可控范围之内的通胀可以坚持“现金为王”,但一旦通胀是恶性的,物价一天比一天高,而且高得离谱,那就应当放弃“现金为王”,将现金换成“面包”,先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其二,通胀下,货币丧失公信力,则放弃“现金为王”

我们为什么愿意持有现金?那是因为货币就有公信力,是一国信用之背书。

倘若货币的公信力在通胀中丧失了,比如之前的津巴布韦,货币完全沦为“废纸”,那也就没有继续持有的必要了,此时换成等值外汇、黄金才是最佳选择。

以上就是不适合坚持“现金为王”的两种情况,当然,在目前成熟的经济体制下,任何一国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概率都非常低,因此通胀下持有现金是有其意义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