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代唐寅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6 08:29:15 10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代唐寅的书法成就与特点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千年兰亭】的最佳回答:

对于唐伯虎的书法,我们经常会以为他既然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而祝、文二人又是著名的“吴门书派”的领袖,那么他一定也属于吴门书派。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虽然唐寅唐伯虎是吴县人,一生也在苏州一带活动,并且与“吴门书派”的书法家很熟,但是,他的书法有其独立性,与吴门关系不大,在书法史上,一般也不将他列入吴门书派。

“吴门”是苏州的别称,也称“吴郡”“三吴”“吴中”“姑苏”等。早在宋元时代,苏州就是士大夫文人艺术发展的重要区域,到明代中叶,随着苏州一带经济的繁荣,民众的审美意识不断增长,这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区域文人书画的蓬勃发展。

吴门书派的崛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以祝允明、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书派,完全摆脱了明代初期“台阁体”的庸俗之风,而以深厚的文化学养和疏放的艺术个性融入书法,适应了当时市民文化的审美需要。

但是,唐伯虎的师承既与沈周、吴宽无关,风格也与祝允明、文徵明有所区别。

唐伯虎的书法,早年是学《圣教序》,同时兼学欧阳询和李北海,后来又深受赵孟頫的影响。

从他的扇面《新燕词》可以看出,欧阳询硬瘦险劲的特点非常明显。这一点从他在《黄茆小景图卷》上的落款也可看出。

而在《黄茆小景图卷》后的《七言古诗》中,表现出的又是李北海的风格。此作创作时他在 40 岁左右,这表明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变换风格。

在另一件作品故宫所藏的《联句诗》中,形态略扁,结体欹侧,明显是将李北海与赵孟頫融合在了一起。

晚年时,唐伯虎的书法更趋成熟,已不再追求欹侧多姿,结体略方而长,这期间的《落花诗卷》可谓其代表作。

在文学作品中,唐伯虎是一位极具传奇性的风流才子,但在书法上,他的名气并不如诗文那股出名,并且略显拘谨,不如他的为人那般狂放不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2】、来自网友【吴自强书画艺术(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唐寅,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几乎让中国老百姓都知道了唐伯虎,从荧屏上看到的是他风流、放荡不羁的形象,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高超的诗文书画造诣以及众多俏皮狂放、风流倜傥的传说故事,共同混合成为至今 仍脍炙人口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形象。这样一位在正史中终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的文士, 看似放荡,却有一副傲骨的他却在其身后近五百年间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由衷喜爱。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在最关键的科举考试中,陷入科场舞弊案,锒铛入狱,出狱后,从此浪迹各个青楼之间,落个“风流才子”之称。唐寅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才子之一。

唐寅从小就天资聪慧,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籍。他绘画最初师从于周臣,又和文徵明同师于沈周,学习了南宋李唐、刘松年的院体画派,之后又广泛的涉猎吸收了北宋李成、范宽和元四家的特点,打破门户之见,将这些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山水、人物、花鸟,唐寅都会画,他画的最多的也最有成就的是山水画。因为自身的经历,他对山川大自然有着亲身的体验,他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了自己的画作之中,将自己内心的美与向往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有《落霞孤鹜图》、《春山伴侣图》等。唐寅的人物画十分写实,他笔下的侍女人物形神兼备,不仅将准确的刻画了人物的形态,还将自己的性情含蓄得展现了出来,代表作有《秋风纨扇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花鸟画的代表作有《雨竹图》、《枯槎鸲鹆图》等。

唐寅的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曾广泛学习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等书法大家,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呈现出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但天分也极高,书法作品处处透露着难以掩盖的书卷气,代表作有《落花诗册》。明代王世贞评唐寅的字曰:“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意思是唐寅学赵孟頫的字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境界,但是还差在笔力稍弱、线条薄弱了些。唐寅的字不足之处就在于此: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另外,唐寅书法书体比较单一,多为容易识读的行书,几乎没有隶书、篆书和大草,书法面貌也并不刻意求变。

可叹,一代才子唐寅暮年穷困潦倒,只能靠卖字画为生,仅活 54 岁去世后也是亲人好友们筹钱为他安排后事,他的好友文徵明、祝允明等人将他的书画收藏保存才得以传世。如果他也像文徵明一样活到八九十岁,必定他的书艺造诣会有更高的境界。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