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野生甲鱼价值很高,而农村有很多小河流,怎么知道里边有没有甲鱼?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21:36:23 12次浏览

关于问题野生甲鱼价值很高,而农村有很多小河流,怎么知道里边有没有甲鱼?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善答】的最佳回答:

一位 70 多岁的农村老人告诉我:

90%的人不知道虽然甲鱼个头大,但却是“胆小鬼”。判断水里有没有甲鱼的办法有很多,但关键的是看这一点。

甲鱼俗称鳖,是一种两栖动物。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甲鱼可不陌生,小时候农村的池塘里、河边经常有野生的甲鱼出没。在以前的农村

抓泥鳅、吊黄鳝、下水捉鳖也

是暑假期间的乐事。

甲鱼最出名的应该是其肉质鲜美和营养丰富,利用甲鱼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比如一道采用鸡和甲鱼(鳖)制作而成的“霸王别姬”可谓是江苏徐州的一道传统名菜。

北宋时期的大诗人苏东坡也有一些关于甲鱼的诗句。如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来描写杭州西湖的美景。

成语里面也有“瓮中捉鳖”,来形容某件事轻而易举有把握。

可见甲鱼从古至今不仅是一种食材,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甲鱼是一种什么动物?

甲鱼俗称鳖,是鳖科、鳖属的一种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体背呈现出青灰色、黄橄榄色,而腹部却是白色或灰白色。

甲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水流比较平缓的淡水水域。

甲鱼的体长最大可接近 40 厘米,宽可达 25 厘米左右。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以用四季分明来概括。

春季,水温高于 18°的时候,冬眠的甲鱼会在上午爬上岸,晒太阳和补充食物。农村人也称这种行为为“晒盖”。

夏季,夏日炎炎,高温难耐,甲鱼会在有树荫的水下“躲阴凉”,夏季也是甲鱼繁殖产卵的季节。

秋天,天气还不是太冷,甲鱼为了迎接即将来到的冬眠,活动会频繁一些,拼命捕食鱼虾,让自己增重。如果天气太冷,也会躲在石洞里。

冬天,当水温低于 10°的时候,甲鱼会找一个含沙性土壤的水里冬眠,利用淤泥作为自己的“被子”,开始冬眠。

农村老人告诉我,甲鱼的活动规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春季发水走上滩,夏日炎炎潜柳湾,秋天凉了藏石洞,冬季寒冷钻深潭。”

想要在农村的水域里发现野生甲鱼,光知道甲鱼的四季活动规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弄清楚在哪些地方容易碰到野生甲鱼。

甲鱼就是乌龟吗?

错!甲鱼属于鳖科,而乌龟属于龟科。虽然外形接近,但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从外形上看,甲鱼外形是椭圆形的,比乌龟壳更加扁平,周围有细腻的裙边。

乌龟的后背就是壳,比较坚硬,甲鱼相对软一些,边缘没有肉肉的外壳和裙边。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鳖的脖子可以伸的比较长,而乌龟几乎没有脖子,也伸不了太长。

在什么地方容易发现野生甲鱼?

农村老人告诉我,

甲鱼有三喜,三怕

那何谓甲鱼的三喜,何谓甲鱼的三怕呢?这对于我们在野外发现野生甲鱼有帮助吗?

1、甲鱼的“三喜”。

别看有的野生甲鱼个头大,重达十斤以上。看甲鱼可是一个“胆小鬼”,平时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往水里爬,所以甲鱼的第一喜就是喜欢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能突然有响声发生。

农村老人告诉我,

甲鱼的肉质跟水质有关,水质越好的地方甲鱼肉越鲜美。

甲鱼的第二喜就是喜欢相对清澈无污染的水域,如果是一潭死水或有太多污染物,甲鱼会选择“搬家”。

甲鱼有一个特殊的习性就是爱晒太阳,这是因为甲鱼的背容易被其他生物寄生,从而影响其健康,经常晒太阳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甲鱼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会游到岸边,找一些含沙性较多的土壤产卵,并用沙土覆盖保护其卵不会被其他动物吃掉。

所以甲鱼的第三喜,就是喜欢大石头或沙滩,因为这样可以让其晒太阳和产卵。

2、甲鱼的“三怕”。

农村老人告诉我,

有甲鱼的地方,水质不会差,鱼虾也够肥美。

这是因为甲鱼的“三喜”是比较挑剔的,甲鱼愿意待的地方,人们也可以找到食物。

所谓的甲鱼“三怕”就是“三喜”的反义词,比如吵闹的小池塘,水流太急的地方、航线附近,受污染的水域,这些地方都是甲鱼不喜欢的地方。

知道了甲鱼的生活习性和甲鱼的“三喜”是不是就很容易找到甲鱼了吗?

如何发现水里的甲鱼?

农村老人告诉我,

捉甲鱼全靠眼。

前文说到过,甲鱼是一种非常谨慎的动物,稍微有风吹草动就会“溜之大吉”,所以要发现水里的甲鱼,首先就要仔细观察和保持安静。

1、春夏如何发现甲鱼。

不同的季节,甲鱼的活动范围不一样。

比如春天要去岸边寻找,容易找到正在晒背的甲鱼。

夏季则观察水面,因为鳖并不是鱼,需要出水面换气。夏季也可以在沙滩岸边,找寻有没有翻土的痕迹或爬行的痕迹。虽然农村老人非常不建议这么做。

2、冬季如何发现甲鱼。

每年 10 月下旬,甲鱼会冬眠。一般来说甲鱼会在两种地方冬眠,一种就是靠近岸边的水域中的淤泥里,还有一种就是水底。

这里主要说的在岸边冬眠的情况,主要方法还是仔细观察淤泥是否有气泡冒出。

如果有气泡冒出则说明下面有动物在呼吸,这是因为甲鱼冬眠的时候也是要呼吸的。一旦上面土壤有有积水,就会出现气泡,很容易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甲鱼。这也是找甲鱼最关键的一点。

为何农村老人不建议抓上岸的甲鱼?

在农村有一句俗语:

上山甲鱼不抓,下山野鸡莫追。

甲鱼是两栖动物,一般来说上岸对甲鱼来说是一种相对比较危险的行为,远没有在水里安全,但是有些情况甲鱼必须上岸。

那就是产卵,每到繁殖季节,甲鱼就会上岸找含沙性土壤产卵。这个时候抓野生甲鱼是非常不人道,不合理的。

为了野生甲鱼的数量,所以农村一直都有这样的俗语,告诫人们一定要知足,不要过度向大自然索取。

野生甲鱼为何越来越少了?

农村老人告诉我,

野生甲鱼的本身数量就不多。

有人肯定会说人为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

的确任何野生动物的减少其实都离不开人类的活动。野生甲鱼也是如此,但这只是部分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甲鱼的繁殖方式本身。

甲鱼产卵是把卵埋在沙土里,虽然每次能产卵 20 枚,但大多数成活率并不高,其中有一半都没有机会孵化,还有一些小甲鱼会在游向水的过程中被其他动物捕食。

只有非常少量不到 1/3 的甲鱼会回到水中,而其中能长大成年的更是少。

再加上甲鱼对环境比较挑剔和过去人们的捕杀,野生甲鱼数量是少了很多。

有一些甲鱼的已经被列为保护动物,比如山瑞鳖和斑鳖分别是二级和一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杀。

如何鉴别真野生甲鱼?

农村老人告诉我,

90%的人都被骗了,野生甲鱼实际上都是人工饲养的。

每年秋天有很多某地大闸蟹,不过最终被揭露是“洗澡蟹”,在甲鱼里,也有这样的做法。

野生甲鱼的个头要比人工饲养的小很多。一般背部光洁度好,没有疙瘩,而且肚皮都有长花斑,爪子偏黄色或黑色。由于需要在野外捕食,所以爪子比较尖锐。

人工喂养的甲鱼很少同时具备上面特性,关键是人工甲鱼活动没有那么敏捷,而野生甲鱼翻转时四肢配合模切,非常灵活。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甲鱼规模化养殖,大家也没必要一味追求“野生”,而且为了保护野生甲鱼更应该拒绝野味。

总结:

甲鱼是一种两栖爬行类动物,一年四季的习性可谓是四季分明。

要想在野外找到野生甲鱼,除了要了解其四季习性,更要通过眼睛的观察找到甲鱼,主要是通过陆地上的痕迹和水中的气泡发现。

我国已经实现甲鱼的大规模养殖,也并没有证据表明野生甲鱼就会比人工喂养的营养更佳。只不过是商家的宣传噱头,而且还有“以假乱真”的嫌疑。

甲鱼中也有 2 类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不可随意捕杀。如果真有抓到,请联系当地有关部门放生。

最后,大家一定要拒食包括野生甲鱼在内的任何野味。

【2】、来自网友【李渔说鱼】的最佳回答:

大家好,我是李渔,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昨天李渔就在一个干涸的鱼塘淤泥里面抓到了五只冬眠的甲鱼,最大的那一只有七斤四两。

作为一个农村钓鱼人,李渔常年在各种不同的自然水域野钓,对于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也有较深的了解。当然,对于甲鱼这种水生动物,李渔曾经也是做过仔细研究的。

接下来,咱们先从题主的问题开始,具体的和大家分析一下甲鱼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判断甲鱼踪迹,最后再给大家介绍几种关于垂钓、捕捞甲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甲鱼在一年四季中所处的位置

农村里面,小河流小水塘等各种自然水域众多,虽然大家常说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但并不是每一处都适合甲鱼生存活动的,或者可以换一个说法,并不是每一个水域都会让甲鱼觉得喜欢。

甲鱼喜欢什么地方呢?

首先基于它对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它会选择安静的无人打扰的水域,像那种人来人往人声嘈杂的水域,它一般是不做考虑的。甚至有时候它露出水面透气或者趴在河里的树桩、石头上面晒背,只要发现岸上有人影晃动,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然后,甲鱼喜欢水质清澈干净的水域,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又或者像那种臭水沟,它是一刻也待不下去的。所以水质不好的水域,大家就别在那费功夫了。

接下来,甲鱼出于繁殖需要的考虑,它们在产卵期会选择含有沙性土壤的水域,它们会将卵产在岸边的沙土里并小心掩埋。然后就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甲鱼并不会转头就走,让这些甲鱼卵自生自灭,而是会小心的在不远处的水里潜伏下来,在有蛇鼠鸟类等天敌过来偷吃甲鱼卵的时候,它们会第一时间从水里冲出来,赶走侵略者。

但如果被人类或者其他大型动物发现之后,它们是会潜伏在水里不敢动弹的,只要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些甲鱼卵弄走或者吃掉,等到人离开之后,确定安全了,甲鱼就会小心翼翼的从水里爬上来,然后扒开沙土,将那些甲鱼卵以最近的速度转移走,重新换地方掩埋起来。

这个艰难而危险的守护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小甲鱼孵化成功,破壳而出。

还有,甲鱼因为自身捕食、生存的需要,它们在水里其实是处于一种不停迁移的过程中。

春暖花开时,甲鱼从冬眠中醒来,为了补充营养尽快恢复体力,它们会选择小水面水域的浅水区,因为这些地方升温快,小鱼小虾也会在这里聚集产籽,对于甲鱼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大食堂。

我们钓鱼人有句老话春钓浅滩,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夏天,除却少量需要繁殖产卵的甲鱼,大部分甲鱼都会选择前往深水区或者有荷叶、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遮挡阳光的阴凉处歇暑。当然,有些甲鱼因为自身需要,也会选择在河里的水草或者石头、倒树上面晒背,通过强烈紫外线的作用,杀死体内的一些病菌。

秋天,这是属于甲鱼在一年中最后的狂欢,它们会全水域横行霸道,捕食任何能够被它们吃掉的食物,用来储存能量,以备冬眠所需。

冬天,甲鱼会呆在含有沙性土壤的水域里面,在土质软硬交接的地方深深地潜入进去,在淤泥里面冬眠,抵御寒冬。

知道了甲鱼在一年四季中所处的大致区域,咱们就可以按图索骥,有针对性的进行寻找了。

如果寻找甲鱼

关于如何寻找甲鱼这个问题,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

看什么?

在甲鱼有可能活动的水域,仔细寻找。

1,甲鱼和鱼不同,它不能在水里自主呼吸,所以每隔一段时间,甲鱼就会浮上水面露头换气。

2,甲鱼需要晒背,通过太阳光强烈的紫外线预防皮肤病,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露出水面的石头树桩水草,发现它的踪迹。

3,甲鱼会在岸边沙土里产卵并守在那里,所以我们可以在岸边沙土上查看有没有沙土被翻动过的痕迹,如果发现了甲鱼卵,那么甲鱼肯定就在附近。

4,甲鱼会在水底爬行,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气泡浮出水面。甲鱼泡其实很好看,最前面两颗绿豆大小的小泡,这个是甲鱼在水底吐气。后面跟着密密麻麻一大串的大大小小的气泡,这是甲鱼脚爪在水底爬行产生的痕迹。通过甲鱼泡,有经验的打鳖人能够轻易判断出甲鱼的大小、公母……

5,如果水域快速放水导致干涸,甲鱼短时间不能逃到其它水域,那么我们在水底的淤泥上就能够看到很明显的甲鱼爬行的脚印。

6,如果在岸边发现有死鱼,然后鱼肚子被什么东西咬穿了,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水里有甲鱼。

如何捕捉甲鱼

前面我们说过了甲鱼喜欢呆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寻找甲鱼,那么现在重点就来了,到底这样才能够抓到甲鱼呢?

1,甲鱼枪

说起抓甲鱼,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甲鱼枪,这个也是许多专业抓鳖人所采用的方法。

甲鱼露头换气,它会再水面短暂停留一段时间,有经验的抓鳖人会抡起手中的甲鱼枪,一竿打出去,甲鱼钩正好落在甲鱼身前半尺左右的地方,然后用力扬竿,锋利的甲鱼钩就会锚在甲鱼的身上,从而被抓鳖人通过快速收线弄上岸来。

这个说起来简单,但要想做到专业抓鳖人那种箭无虚发,那种快准狠,必须经过长时间枯燥的训练。

以前就有位老师傅和我说过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把一只泡沫底的拖鞋扔到河里,让它顺水漂流一会,然后通过抛竿将它挂上来,再丢进去,挂上来……百发百中后换小孩子穿的小拖鞋,继续重复操作……简单枯燥且乏味。

抓鳖人啊为了生存,而我们一般人是为了乐趣,所以我们基本上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其中的枯燥乏味就让人难以忍受。

2,笼捕

这个就简单多了,简单到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是个人都能操作。

在怀疑有甲鱼的水域,放入地笼,有条件的可以在笼子里面放一点腥味重的诱饵,比如猪肝、黑蚯蚓、河蚌肉什么的。甲鱼闻到腥味之后,就会循味而来,钻入笼子进食。

然后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甲鱼是需要浮上水面透气的,我们用笼子抓甲鱼,时间千万不要太久,最多一个小时就要提起来看看,否则甲鱼无法在水里呼吸,就会被淹死。

3,钩钓

平时我们在野外钓鱼的时候,也经常能够钓上来甲鱼,这说明采用诱饵加钩子的方式来抓甲鱼是完全可行的。

通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大家知道用猪肝钓甲鱼效果很好。以前也有人说用燕子肉,但燕子难以捕捉,同时燕子本身对于农村人来说也有一种吉祥的意义,所以很少有人真正的用燕子肉来钓甲鱼。

钓甲鱼的钩子,以前大家会选择采用缝衣针,去掉针鼻,磨尖,然后把线绑在针的正中间。

把猪肝切成细条穿到针上,然后扔到水里,过个把小时再来看,如果发现线被拉直了,那么就代表有甲鱼上钩了。

收线把甲鱼弄上岸,因为直钩的特殊性,细针会卡在甲鱼的脖子处,导致甲鱼的脖子会缩不进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老虎钳把针从甲鱼的脖子那里拉出来。这个过程很血腥,对甲鱼的伤害也很大,钓上来的甲鱼存活时间也不会太长。

后来大家普遍就选择了使用普通的钓鱼钩,钓上来甲鱼之后,如果钩子不好取,我们可以直接剪线,过一段时间之后,甲鱼会自己把钩子从嘴里吐出来。

使用钩钓甲鱼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多放一些钩子,广撒网多捕鱼嘛,加大中奖面。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说在水里,喜欢吃猪肝的并不只有甲鱼,鳊鱼、鲶鱼、黄骨鱼、青鱼等等都有可能光顾,所以如果在别人的鱼塘里面放钩,记得一定要和别人提前沟通好,也免得到时候钓起来其它鱼种了双方闹得不愉快。

4,徒手捕捉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野外遭遇甲鱼,这个是极具偶然性的突发事件。我们也不可能随时在身上带着甲鱼枪,也不可能在身上带上几十支甲鱼钩。那么这个时候,徒手捕捉也就派上了用场。

野外发现了甲鱼在水面换气或者晒背,那么我们可以迅速的从地上讲起石子或者泥巴砸过去,让甲鱼因为受到惊吓而快速下潜。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容的脱掉衣服下水捕捉了。

甲鱼有一个特性,它很谨慎,甚至可以说是谨慎得过了头。在受到惊吓之后,它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下潜到水底,钻入淤泥躲藏起来。

而从水面到水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所以我们可以直接从甲鱼换气的地方潜下去,方圆两米之内绝对能把它从淤泥里面抓出来。

这里需要提醒朋友们,我们徒手在抓甲鱼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指用力抠住甲鱼的两个后腿窝,这样它才不会逃跑,并且它也咬不到人。

当然了,徒手潜水抓甲鱼,肯定是有其危险性的,水性不好的朋友就最好不要尝试了。

5,甲鱼叉

用甲鱼排叉抓甲鱼,一般适用于气温低的时候,甲鱼冬眠了,潜伏在淤泥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专门的甲鱼排叉来抓捕它了。

重点排查水底淤泥的软硬交接处,沙性土壤更是要注意。人慢慢向前走,手里的排叉不停往淤泥里面下插,通过叉尖传来的声音或者手感,来判断淤泥下面的东西到底是甲鱼还是河蚌又或者是其它的杂物。

如果感觉好像叉在了类似于胶鞋之类的物体上,那个很可能是遇到甲鱼了,用排叉挑动即可。

好,关于如何寻找甲鱼踪迹以及如何捕捉甲鱼,咱们就简单说到这里吧。

最后,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甲鱼虽然看起来蠢笨,但它的动作却能够快得超出人想象。并且不光在水里游动速度快,在岸上爬起来,一般人还真追不上它。所以我们在抓到甲鱼之后,需要第一时间用东西装起来,水桶、蛇皮袋都行,实在找不到这些东西,把上衣脱了包住甲鱼也是可以的。

然后还有一点,抓甲鱼的时候千万记得用手抠住它的后腿窝,这样甲鱼才咬不到你。要不然,冷不丁被它一口咬上,那酸爽谁试谁知道。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