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如果战国时期各国处于鼎盛争霸谁有机会统一天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文史爱好者阿峰】的最佳回答:
题目上所写的这些国家阵容都相当强大,哪一家都不容小觑,大致的判断,在上面的阵容之中,总体来说楚和韩的阵容稍微弱一点,秦、赵、齐、魏的武力都比较强,基本在同一个档次。下面来分析一下各家的优缺点。
魏属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不够好,东面是强齐和赵,西方是强秦,往外扩展的空间不大。所以魏想要强大,要么联合秦齐消灭掉韩,要么就不轻易发动战争,和周边国家交好,猥琐发育自己,武力上有吴起这位大神在,基本上是不会吃什么亏得。但也不要想着去占领什么土地,只要发展自己的军事、经济就好,地理位置好,就卖粮食、卖军火呗,坐山观虎斗,最后坐享其成。
赵国,赵国的武灵王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也是别称为唯一一个可以抵挡强秦的人,可惜败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让两个儿子争权,最终落得个饿死的下场。但从武灵王历史上的功绩来看,首先他进行胡服骑射,统一了全国的思想,然后灭掉了中山国,打通了赵国南北分割的局面,然后结交魏、齐,北战少数民族,过大疆域,北面的疆域甚至扩大到与秦接壤的地步,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出兵攻打秦国,而不用借道韩魏。赵国可以利用韩赵魏三家历史上的渊源,组建联盟,合力西进,先灭掉秦国,瓜分秦国的土地和财富,然后再北上,联合齐国灭掉燕国,消化掉燕国后,联合韩魏一起对付齐国。最终把疆域拓展到和楚国接壤的地方,然后继续联合韩魏攻打楚国,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个时候结合韩武力较弱的劣势,联合韩国一起攻打魏国,胜利后发动统一战争,最终战胜韩国,统一天下。
齐国的位置对现在来说是比较好的,但在当时来看是属于边陲,地广人稀,农业不发达,但工商业在开国国君姜子牙制定的良好政策下,相当发达。所以,齐国最大的优势是大力发展自己的工商业,囤积财富。利用海陆交通的方便,四处购买粮食,刺探情报,挑拨其他国家的战斗,自己闷声发大财,等到其他国家打成一团糟的时候,进行战争贷款,大发战争财,就像二战前的美国一样,最终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等上超级大国的位置,然后发动战争,一步一步的灭掉其他国家。
秦国,秦国的地理环境和齐国一样,起码没有后顾之忧,只要往东发展就好。基本上要采取和历史上相同的策略,远交近攻,先想办法占领巴蜀,然后东进的几个重要关口夺下,形成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然后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有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者商鞅主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进而一步步的兼并天下。
能争霸天下最后有机会统一天下的我认为就只有这四强,其于三家机会不大,阵容也不够强。至于笃定谁的机会最大,还真不好说。
【2】、来自网友【中行偃】的最佳回答:
所谓弭兵,是指平息战争、平息战乱的求和之举。弭兵会盟,是说春秋后期在诸侯争霸过程中晋、楚协调霸权之争的会盟。
公元前 575 年,晋楚鄢陵之战楚国战败后,公元前 557 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迫使楚国不得不参加会盟。这样晋国、楚国、齐国、秦国等春秋时期的强国,都想再一次弭兵。于是,宋国大夫向戌为第二次弭兵积极进行外交活动。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546 年),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 14 国在宋国的西门之外结盟。
签订的盟约内容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意思是:“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与会 14 国中,齐国作为晋的盟国,朝拜晋国而不朝拜楚国;邾国为齐国的附庸,滕国为宋国的附庸,不参与盟会。秦国,作为独霸西戎的一方霸主,是楚国的盟国,不朝拜晋国。
公元前 545 年,齐景公、鲁襄公、宋平公、郑简公、陈哀公、蔡景侯、燕国君主、杞国君主杞文公、胡国君主、沈国君主、许悼公、白狄首领朝拜晋国晋平公。同样,鲁襄公及宋国大夫向戌、陈哀公、郑国大夫游吉、许悼公、胡国君主、沈国君主朝拜楚国楚康王。
大国对小国的穷征暴掠使小国“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郑国大夫子产曰:“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小国必须尽其土实,重其币帛,供其职贡,从其时命,贺福吊凶,对晋国、楚国承担繁重赋税。而晋国、楚国两国,牺牲了小国的利益,达到暂时的和解。晋楚两大国虽然牺牲中小国家的利益,互相瓜分霸权,形成了表面的均势,但各国也得以免去连年征战之苦。
弭兵之会(公元前 546 年)后,晋楚大体平分霸权,晋国总体上占优势。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弭兵的始作俑者赵氏孤儿赵武!
赵武执政时期,是春秋最风平浪静的时代,大家都喜爱赵武的良性统治。“客大夫”制度使得晋国发展水平远远领先其他诸侯。
我们的先人评价在春秋后期六卿之一都足以匹敌齐、秦,实与诸侯无异。事实证明所言非虚:三晋都位居战国七雄之列;魏国(包括魏氏)百年称霸;赵国也足以与强化后的秦国扳腕,乃至一争天下。
《战国策》总结:“三晋合则秦弱;三晋离则秦强”。尉缭评价赵政(秦始皇)统治下的秦国实力尚不及昔日的知襄子(智伯瑶)。
晋国乃至三晋的强盛应该感激于赵武的功德,只不过“歪打正着”,赵武本着加强君权、抑制六卿之心,却无意间加速了晋国的分裂与灭亡,令人感慨世间之事真是瞬息万变!
总之,晋国一统天下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