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保持年轻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30 12:09:46 7次浏览

关于问题保持年轻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酸辣柠檬果】的最佳回答:

一、少吃多睡,这一点对女性相当重要,不但可以让你保持容颜年轻,而且会延长寿命,长期吃饱和睡眠不足的人群,得慢性病几率很高。

二、注意保暖,防止体虚体寒,十女九虚,可见这毛病覆盖面还挺广的。体虚的女性脸色和嘴唇都颜色发乌,面色铁青,看起来人很没有精神,自然显老。

三、多喝水,每天喝够八杯水,保持喉咙滋润,让自己的嘴唇滋润饱满,不缺水人就不焦躁,看起来年轻。

四、多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瑜伽体操等,锻炼肢体的协调程度,让人血液循环通畅,面色红润显年轻。

五、吃得健康,吃得花样多,不挑食,营养全面,肉蛋奶不缺,尽量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切记,不要经常吃宵夜,然后立马睡觉。

六、多泡脚,秋冬可以让你保持温暖,春夏可以去味保洁,让自己看起来更精致。泡完了可以涂抹护肤乳,适当按摩,穿上棉质袜子保暖。有条件的可以用艾草生姜和花椒水泡脚,可以防止秋冬冻脚。

七、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这一定至关重要。特别是女性,常年内耗想得太多,整个人身形消瘦,面色无华,头发干枯有白发,看起来苍老无比,甚至长出大片的色斑。一定要记住∶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别人的事选择性驰援,别人再好,也不及对自己好一点!放下,就是万般自在。

八、一个人想显年轻,一定是经济不差,生活悠闲,夫妻和睦,不会有太大的波折和动荡,心态和情绪,以及喜欢决定最终结果!

九、注意修饰外形,每个月去修剪一下头发,尝试换一个发型和发色,穿适合自己的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别把自己搞得太邋遢和老气横秋。

十、学会忘记,生活一定要学会朝前看,享受当下,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伤痛里无法自拔!一个走不出过去的女人,一定是忧伤不快乐的!

十一、心大一点,活着干,死了算,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伤心就哭一场,气急了也可以骂人!总之,千万别压抑!心情愉快,这样的女人走在人前才富有神采。

十二、眼睛是整个面容的窗户,古人说的明眸皓齿绝对有道理!多吃一些葫芦卜蓝莓,不要用眼过度,防止视力损伤。保护好自己的牙齿,缺一块嘴巴就瘪了,吃东西塞牙,看起来难受!

十三、手和脚是一个保养状态的最佳诠释,皮肤滋润光洁没有皮屑,温软有肉就是年轻的状态,适当防晒,可以减少色斑。

十四、坏习惯要戒掉,比如别总是做鬼脸,不要皱着眉头,洗完脸别用自己的脏手摸,抹脸一定要兼顾脖子。

十五、弯腰驼背肯定显老,无论是坐着还是走路,都要把腰板挺直了,抬头挺胸大声说话,这才是年轻人的模样。

十六、任何年纪,都要积极走进人群,别总是呆在家里,你要让年轻人的朝气感染你,让你泛发活力。特别是中年之后,总是跟老头老太太在一起玩,感觉生命都枯萎了。

十七、给自己定一个奋斗目标,让自己时刻状态在线,有理想的生命永远年轻。

感谢支持

【2】、来自网友【老段世界观】的最佳回答:

老君山一位神秘老道士,修得长生不老之法,他传授我怎么样保持年轻不衰老。

有些事真的很怪,比如我总能在一些山上偶遇一些高人,收获很多有用的道理。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会在各地的名山的后山,遇到独居的高人,有的还养了两只猴子,大家都觉得我太离谱了。

可是,我今天要说的,还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老君山。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神秘的长生不老老道长,在我的哀求下,他将告诉我真正的年轻之道。

老君山被称为“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原名景室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玉皇顶海拔 2217 米。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和“祖庭”。

对于这样的大名鼎鼎的道山,我自然不会放过,大概六年前的一天,我买了一张火车票,就奔过去了。

上到了老君山,很多道观可以游览参观,可以感受道教氛围。可是那里的道长们都恰好很忙,我要和他们问道,也没有空。

于是我照例转向后山。

有朋友疑惑,为什么高人不在前山,非要到后山才能遇到。

这里有个原因,是前山一般是旅游景点,人来人往游客如织,高人一般都喜欢清静,离开名利之所。另一个原因就是,后山一般有一种特殊的磁场,这种磁场适合高人生活。

老子说:曲则全,很多事,直接从前面办,办不好,要迂回曲折,才有转机。所以人家办事都是求人走后门,才能办好事嘛哈哈。

另外在道家有个说法叫做顺则凡逆则仙,退步原来是向前。其实后山就是前山,后山就是向前之山。你以为是被人忽视的地方和人,往往却有着你不知道的神奇。

老子说:吾有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个不敢为天下先啊,高人都是这样的,一般宁愿居于无名之地,居陋巷守后山,不为天下先,不抛头露面不彰显自我。

这就是我为什么老在后山碰见高人的原因。

这次在老君山,我在前山游览了一通,也就不做多的停留,直接去往后山了。

没想到老君山的后山风景更佳,很是壮美秀丽兼具,有仙家气派。

我到了后山,也茫无目的,只好乱走。走到一个密林之处,忽然一只梅花鹿站在我二十米开外,圆眼睛瞪着我看。我一看很喜欢,于是拿起手机给它拍照。不料闪光灯忘记关,一闪,梅花鹿受惊,开始奔跑。

这时候一个声音响起:用眼睛看还不够吗,非要照到相机里,才觉得拥有了这段影像吗?

我一听这话很有玄机,于是回头一看吗,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长。老道长的皮肤紧致丝滑,明眸皓齿,双眼炯炯有神。

我向他行礼道:无量天尊,老神仙,真是有缘见到您。

他说:我不是老神仙,我离神仙差得远。

我问:老道长贵庚啊?

他说:贫道今年一百零四岁了。

我惊呼:老神仙啊,您还说自己不是老神仙。

他哈哈大笑:

人道百岁是长生,

我活一日是一生。

只因孩童本清静,

不随春秋生皱纹。

我听了这首诗,惊呼:老神仙啊,您一定有长生不老、保持年轻的妙法,请慈悲传授给我。

他笑道:若要求年轻之法,倒也简单,保护好你的孩童便是。

我问:老神仙,我无儿无女,去哪里保护我的孩童?

他说:不是要你保护子女,孩童者,天真之元也。每个人都有的宝贝。保护好了,长生不老又算什么,不生不死才是正经。

我听了十分向往,于是再问:请老神仙详细说说。

他说:人命由性和命组成,也就是元神和肉体组成,这个组成是一个超级混合融合工程,非常复杂,人之所以能跑能说,如此灵活,都是因为这个混合工程的厉害。

但是这个混合工程的生命肉体,依然会生老病死。依然要慢慢解构分崩离析,最后消散无影。但是元神却无有消散。

这元神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的肉体延缓衰老和病死。所以我们道家很多人修这个东西,可得长生。也就是说啊,把精气神修炼好了,长生不病,这是基本的福德。

可是,元神也是有来路的,元神来自于哪里,来自于道。这才是一切的本源,我们的目的,就是无限靠近这个本源,无限回归这个本源。

越是靠近他,你越是年轻和健康、越是老的慢。

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了心神不老,人就不老。心神老,人则老。

所以说,保持年轻,尽量长寿,很简单,就是抱朴守一,心神返本还源,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所以老子说了很多很多,都是要我们怎么样修道达到这个返本还源。

比如老子说到保持人的孩童之心性的重要的时候,说到:“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意思是“要把身体内的气理顺理通,让身体变得柔和饱满”,抟有“聚拢、凝聚”之意。当然这还只是字面意思。他这句话的涵义是说人应该有的自然天真之状态。就像婴儿孩童一样。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是要我们学习婴孩,婴孩是饿了要吃,渴了要喝,困了就睡觉,一切发乎自然,并不会什么事情心烦气恼紧张担心,所以,他们的气息平稳柔和,自然而然。

这便是道啊,就这么简单,可是我们做不到,我们要去烦恼,要去伤心,要去折腾自己,所以我们的气息无法致柔,无法专气。所以我们老的快病的多。

老子问:你能做得到像个婴孩一般吗?

这一问之下,我们只能惭愧,哪里能做得到?

老子一本道德经,整篇下来四个字概括就是:道法自然

自然就是道的特性。我们只要做到自然,就可以回归到这个真正不生不死长生不老的道里来。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本来如此。

我们偏偏不喜欢这个本来如此,我们看看自己的钱袋子,不行,太少,我要去疯狂赚钱,我们再看看自己头上的光环,不行,太弱,我要去求名逐利;我们看看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行,要换,于是使劲地折腾。

我们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本来如此,我们要的是改头换面,我们要的是出人头地、华丽转身,我们要的是成佛成道无所不能,我们要的是飞向宇宙深处,挖掘宇宙真相……

只有这个本来如此,就是最不值得我们正视的东西。

老子说:大智若愚。

为什么,你看看是不是,你说本来如此,是不是蠢,你怎么会说这么消极的话呢?还不赶快去创造人生的灿烂光辉,什么狗屁的本来如此。

你没有办法接受自己这么愚钝,所以你和大智总是隔着距离。

返璞归真,就是要你学习孩童的心境,学习他们的状态。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做事用心而不必过于操心,知天顺命,清净淡泊。一切发乎自然,


我说那要怎么才能做到呢?

他说老子已经给出答案了,他在道德经里面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什么是

归根曰静

呢?就是说世间的万物,都是一个暂时的生和灭,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归宿到空无的本根,那个本跟物我两忘,寂然不动,不生不灭,永恒常在。这就是根本,只有归到这个根本才是真正的清静。

怎么样归根?回归那个清静呢,就是去观复和应物。夫物芸芸,吾以观复。用你那个清静的心。观照世间万物的生灭轮回往复和应对万缘的变化。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归根,才能够回归到清净的本体,回归到清净的本体。也就是人的自性。老子叫做静曰复命。

这才是我们的真我,我们的孩童,我们的本来。这是我们真正的生命。是我们一直忽视一直隐藏,一直不知道一直模糊看不见的真正的生命。

复命曰常

。是等你回归到真正的生命了。你就能够进入一种真常之道。所以反过来说,

真常应物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境界。

真常就是一直在这种境界里。用佛教的话叫做,大禅定。

什么是大禅定?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定也不是入到哪里出不来的,出来就打回原形的定,大禅定就是面对各种境界都不动摇的恒定。也就是无漏的觉照,叫做真常。

这才是道家所说的、老子所说的真常之道。

真常之道需要观照,需要反观内照觉悟自心。需要在万事万物万缘当中。守住那个清静的心,守住这个清静的真常,一刻也不能离开。

这时候叫做

知常曰明

,就是你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世界所有的东西没有你不明白的,境界圆融了。用孔子的话就叫做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最后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不在那个真常之道的清净心里面存在着活着。就是个糊涂之人。

因为你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真实不虚的,所以拼命执着追逐外物,离开真我真常越来越远。这样做始终会陷入贪婪,招来各种祸患,活得很不安生,也会经常得病,也会加速衰老。

有点什么事就心梗血压高肝气郁结这里痛那里痛,失眠不舒服,不得劲,这就叫妄作,凶。

所以保护自己的天真,延缓自己的衰老,让自己活得明白,老子已经在书里都说清楚了。就看你愿不愿意做了。

他说完,我顿时感觉身心清凉,犹如洗了个澡,洗尽铅华的那个感觉。于是我向他拜谢。正要从包里拿点东西作为礼物感谢他,一抬头,却已不见人影,只剩下空荡荡的林子和我。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