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1 16:23:50 7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对《琅琊榜》中的高湛这个角色印象怎么样?有何评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羽青黛】的最佳回答:

忠义、精明却不阴险,是《琅琊榜》中的智慧担当。剧中的靖王、静妃、蒙挚甚至是梅长苏,都或多或少明里暗里地得到高湛不少的帮助。如果高湛是一个阴险的人,那么靖王等人想要成功估计难度会增加不少。如果其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估计也不可能在错综复杂的宫廷中,做到梁帝的贴身太监数十年而不倒。

忠义

从高湛服侍梁帝这么长时间来看,其必然也经历过当初的赤焰军“谋反”事件,必然领略过林帅的忠肝义胆,目睹过祁王的风华绝代。所以在高湛的心里,对于祁王林燮等人,自然也是极为敬佩的。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在那个时代连位高权重的皇长子和林帅都无法身免,其一个皇帝的贴身太监又能做什么?

既然当年无法帮助祁王和林燮等人,那么尽可能的关照继承祁王遗志的靖王、梅长苏和蒙挚等人,倒也不奇怪。剧中有过一个片段,就是梁帝问高湛相不相信梅长苏就是林殊时,很明显当时的高湛已经怀疑梅长苏的真实身份甚至已经猜到梅长苏就是林殊了,然而高湛却回答到:“不相信”。在那个关键时刻,身为梁帝亲信的高湛,哪怕使一点绊子,估计梅长苏等人也没这么容易过关。

除此之外,在静妃母子还未得到重视时,高湛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在梁帝身边提起静妃母子。也就是在高湛的多次明里暗里的帮助下,梁帝与静妃的接触越来越多,直到静妃母子受宠上位,这些都跟高湛的私底下帮助分不开的。

记得在靖王被封为亲王时,高湛亲自到靖王府邸,在宣读完圣旨后,还“多嘴”地提醒靖王明天作为亲王去上朝的一系列流程,避免其出错而影响到其他。

这些高湛原本是没必要说的,但他还是说了,为什么?估计心里也对靖王得到重用感到由衷的高兴,毕竟如今能够为祁王和赤焰军翻案的,也只有靖王能够做到了,可以说高湛同样对靖王寄予了厚望,对其也就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了。

精明

剧中梁帝在多次问到关于皇子党争之类的话题时,高湛都是打哈哈的没有回答,连梁帝看来都拿他没办法,也是非常精明和滑头。在太子被废之前,其在府邸寻欢作乐还大声咒骂梁帝被听见,气急败坏的梁帝做出来封禁东宫的决定。而作为禁军统领和贴身护卫的蒙挚,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梁帝的给旨意,最后还是在高湛的干扰暗示下,才愣头愣脑的不再说话。

事后梅长苏和靖王等人就让蒙挚感谢高湛,因为如果不是高湛在那个时候打断蒙挚的多次请求,估计蒙挚也会吃不了兜着走。可以说这里也是高湛看在靖王等人的面子上才帮了蒙挚一把,要不然换成其他人,估计高湛也是事不关己。

可以说在整部《琅琊榜》中,最精明的莫过于静妃、纪王以及高湛三人了。其中纪王和高湛都是大智若愚的形象,但却是比谁都看得清楚和透彻,如果靖王等人没有高湛明里暗里的帮助,想要上位和翻案估计难度会增加不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2】、来自网友【兮言小姐】的最佳回答:

哈哈,调皮一句,高公公在剧中,是很重要的角色。

虽然是小人物,但是却有大智慧,智商高,情商更高。作为一个历任 3 朝,成为三个帝王的贴心太监,没有一定的圆滑本事,是绝对做不到的,毕竟古话常说:伴君如伴虎啊。没有本事,怎么可能在老虎边上安然度过这么长久的岁月呢?那么,高公公的智慧,情商都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其实剧中处处都有体现他的大智慧的细节,小兮给大家盘点几个特别明显的。

首先第一个,他很懂得“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所以在剧情一开始,靖王换防回营的时候,在宫门外苦苦等候召见,而梁帝和誉王太子正在赏画,好不容易赏完了,梁帝跟太子誉王等人压根忘记了宫外的靖王还在烈日下等候,这时候高公公默默的上前借着收拾画卷的时候,轻声说了句:陛下,靖王还在外面侯旨呢。

很无足轻重的一句话,誉王太子也不会多注意,可这句话却提醒了梁帝,靖王的辛苦,帮靖王争取了减少等待的无奈,虽然这件事,靖王并不知道,但也足以说明,高公公很聪明,在局势没有明朗的情况下,朝廷上任何一个皇子都有可能成为他下一任的主子,事情做得圆滑些,靖王总有机会看见的,这是高公公非常有远见的一个做法。

再来第二个,高公公很懂得掐点说话。为什么这么说呢?剧中很多时候,梁帝对于太子和誉王的争斗烦心的时候,和稀泥的高公公就出现了,三言两语,把大事情划的很小。举个例子,在誉王和夏江共同对付靖王的时候,刚巧静妃祭奠宸妃的事也被皇后捅了出来,梁帝面子上兜不住了,明明是自己请求静妃帮忙做的事,后面居然被皇后给抓住了小辫子,宸妃祭奠不成了,靖王那里又是不清不白,梁帝一肚子火,气着呢。在离开的路上,高公公适时的提醒梁帝是要回去哪里,看着像是等梁帝决定,可实际上,高公公知道梁帝会去哪里,这是在提醒梁帝,靖王还在大堂上跪着呢?梁帝抱怨疑问今天的事是不是太巧了。后面高公公说的这句话就很技巧了。

他说:您是说静妃母子今日命里犯冲?梁帝听了这句话,瞬间就气消了,也不冲动了。他怀疑这是靖王和誉王之间的党争,可高公公却表现的看不懂这种政治祸害,而纯粹是静妃母子今天运气不好。这在梁帝的眼里,高公公就是一个懂事的太监,却不是一个懂政治的太监,这也就够了。

可对于高公公来说就不是了,他这是在掩藏自己的锋芒,看人说话,缓和气氛,引导梁帝去反思自己对静妃母子是否不够信任,有些过分了。所以梁帝后面对靖王的审问就宽容了很多,其实剧情到了这里,高公公的战队就已经是确定的了,这是有意无意的在帮助静妃靖王。

梅长苏说过一句话:最了解梁帝的,不是皇后,不是太子誉王,更不是其他人,而是在他身边的高公公(大意是这样),所以,当皇后抓住静妃的把柄,誉王抓住靖王的把柄(自以为的),他们都以为静妃和靖王两个人的这些罪名,都是梁帝心中最深的逆鳞,他们母子必死无疑了。可最后为什么梁帝却大事化小的处理了?皇后,誉王甚至那么了解梁帝的夏江都不知道,只有高公公是心里清楚的,这件事,梁帝是直接跟静妃说的,但以高公公对梁帝的了解,经过被皇后抓住之后梁帝的表现,高公公也能猜得出来是什么原因。

剧中还有很多很多关于高公公的,小兮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啦,总的来说,高公公是一个双商非常高的太监总管,真正懂得选主择路的一个人。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