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帝王术”到底有多厉害?嘉靖帝20多年不上朝,为何能执政45年?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3 23:04:20 6次浏览

关于问题“帝王术”到底有多厉害?嘉靖帝 20 多年不上朝,为何能执政 45 年?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史小晋】的最佳回答:

明朝 276 年历史,除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将帝王之术玩得炉火纯青的还有嘉靖帝。嘉靖帝原不过是一藩王,机缘巧合下继承皇位。一手将嘉靖帝扶上皇位的张太后原以为年仅 15 岁的朱厚熜能够轻而易举地控制,但张太后想错了,满朝文武大臣更是小瞧了这个 15 岁的年轻人。

在位后 20 年不再上朝,却能将群臣玩得团团转,无人能架空和反对他;不得不说嘉靖帝确实将帝王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01 天降的皇位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朱佑樘和皇后张氏嫡长子,因孝宗宠爱张皇后,并无其他的妃嫔;张皇后为孝宗生下两个儿子,但幼子夭折。

嫡长子朱厚照从小就很聪明,喜欢骑射,而且不管老师教什么都能很快心领神会,按理说如此下来好好培养是能成为一位有作为的好皇帝的,但宫里的太监硬生生的将这位未来的好皇帝给毁了。

朱厚照继位后随心所欲,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王朝所有皇帝中最会玩的一个。受“八虎”(八位太监)的蛊惑,沉迷于豹房。

豹房原本是贵族们豢养虎豹等猛兽玩的地方,但朱厚照的豹房却是暗藏玄机,不仅有妓场、校场,还养了很多的动物,朱厚照在自己的豹房整日荒淫无度。

南巡作乐回来的路上经过清江浦,一时兴起非要渔夫,结果一不小心掉入水中,朱厚照从小生活在北京,并不懂得如何游泳,侍卫们将其救起时因呛水,再加上惊悸,引发了肺炎,身体大不如前。

1521 年正月朱厚照才回到北京,勉强主持南郊的祭祀,结果忽然口吐鲜血,直接摊到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朱厚照病逝时已经 31 岁,再加上身边美女如云,按理说应该应该会有很多的儿子,但遗憾的是朱厚照一个儿子都没有留下。

而孝宗朱佑樘只有一个皇后,虽生有二子,但只有朱厚照长大成人;朱厚照既没有亲子,也没有亲兄弟,更无亲侄子,大明王朝下一位皇位继承人是谁成了一个大难题。

好在太祖朱元璋定下规矩:

有嫡子便立嫡子,若无嫡便立长子,兄长去世弟弟可继承,按照顺序来即可。

孝宗朱佑樘亲弟弟兴献王朱佑杬的独子朱厚熜按照序齿的话比较靠前,之所以选朱厚熜做大明皇位继承人张太后(孝宗的唯一的皇后,朱厚照生母)也有私心:

朱厚熜父亲朱佑杬早已去世

与母亲蒋氏相依为命

一直生活在藩地安陆

在京城没什么人脉关系

如此一个无根基、无人脉、没有父亲依靠、年仅 15 岁的少年,是很好控制的。

所以张太后便以武宗朱厚照名义昭告天下:朱厚熜为大明下一位继承人。

而事实证明,不仅张太后看走了眼,满朝文武大臣也看走了眼,这个年仅 15 岁的少年有超出同年龄人的成熟,不仅心思缜密,而且城府相当深,也够狠。

02 登基之初的下马威

若不是堂兄弟朱厚照突然病逝,或许如此大好事压根到不了朱厚熜的头上,能登上皇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要是放在他人身上估计做梦都能笑醒。

但朱厚熜却表现得异常冷静,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才十几岁,朝中无人帮衬,自己并非皇太子继承皇位,如此情况下被人看不起实属正常;

而且朱厚熜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成熟:如果想要真正做实实在在的皇上,必须要立威,还要培养心腹跟自己的势力。

而朱厚熜与朝中大臣们的第一场博弈很快便开始了:

在朱厚熜未到京城之前,大臣们的意思是朱厚熜过继给孝宗朱佑樘,称朱佑樘为父亲,以皇太子的名义继承皇位,将生父称为叔父,从东华门进入文华殿继承皇位。

如此以来,朱厚熜便是与孝宗一脉相承,名正言顺继承皇位,而不是什么兄终弟及(朱厚照与朱厚熜是堂兄弟),按理说大臣们的建议也没什么过分的。

但朱厚熜坚决反对,不仅仅是过继那么简单,应该说此时的他已经表现出敏锐的政治嗅觉能力了,因为他很清楚:有人比他更着急,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诏书已经颁布天下,他朱厚熜就必须要继承皇位。

朝中的大臣以及张太后比他要着急;果然,张太后以及大臣们不得不让步,朱厚熜不仅不以皇太子之位登基,而且是直接从大明门入京,直接登基称帝。

原本朱厚熜的年号并不是嘉靖,老臣们给定的“绍治”,这个年号的意思是朱厚熜是孝宗朱佑樘的儿子,继承先帝皇位。

朱厚熜自然不会同意,便用了嘉靖的年号。

朱厚熜继位后决定将自己的父亲朱佑杬封为兴献帝,而且牌位要在明武宗朱厚照之上,母亲封为兴献皇后,遭到文武大臣们的反对,而这件事情引起的风波陆陆续续的延续了 17 年的时间。

而年轻朱厚熜与满朝文武大臣们之间的较量,却让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年轻人占了先机;

而随后的几年里,从嘉靖帝藩地安陆来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朝中大臣们也慢慢意识到什么叫“少年老成”。

朝中老臣们经历多年,自然称得上是经验丰富、老成持重,有的则是老奸巨猾,但朱厚熜凭着自己的手段,慢慢的在没有任何背景的前提下不仅在京城站稳了脚跟,而且将皇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

其难度真的不亚于朱元璋赤手空拳去建立大明王朝,朱厚熜虽不需要带兵打仗,但却需要与朝中老臣们玩心眼、玩权术。

嘉靖帝虽年轻但他很清楚大臣们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有目的的,而且他也很清楚大臣们到底想从他身上得到什么,可以说嘉靖帝每一步都是“棋高一筹”,凡事看得长远,才能将大臣们拿捏住。

其实嘉靖帝在登基的前二十几年确实很勤政,俨然是一位明君作为,百姓们安居乐业,大明日益繁盛。

就这样一位“好君王”为何会发生“壬寅宫变”,长达 20 年的时间不上朝呢?

要知道对于君王来说不上朝,不与朝臣接触,对皇权来说是件很危险的事情,而嘉靖帝却就这么干了。

03 嘉靖帝的帝王之术

到了嘉靖中后期,大明也算称得上是四海升平,嘉靖帝开始享乐,笃信道术,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甚至朝中大臣们的升迁封赏都要取决于是否信奉道术,朝堂之中可以说是乌烟瘴气

嘉靖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便让道士采集十三四岁少女的经血,来炼制长生不老丹药;而且才采集经血的时候,这些少女需要很多天不能吃饭,只能喝露水吃桑叶。

因此在嘉靖的后宫如此年纪的少女多达上千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抢掠来的;

这些少女不仅要经受采集经血的璀璨,还要时时刻刻担惊受怕,害怕一不小心就被嘉靖帝杀了。嘉靖帝中后期鞭杀小宫女是家常便饭,即便是犯了一点小错误都有可能被鞭杀。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压迫的久了便会有人反抗。

16 位小宫女实在是不堪受辱,也不想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便想要趁着嘉靖帝熟睡的时候将其勒死。但毕竟这些小宫女胆子小,都不会什么功夫,在慌乱之中绳子打了结,嘉靖帝大难不死,而此次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想要勒死嘉靖帝的小宫女不但没能成功,还要被凌迟处死。

嘉靖帝本身就是一位极为小心的人,经过“壬寅宫变”便不想再继续住在紫禁城,搬去了西苑居住,而这一住便是 20 年之久。

大难不死的嘉靖帝更加沉迷于修道,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直到去世 24 年的时间只朝见了 3 次大臣。

不禁有人问:都不上朝,如何处理朝政?如何将皇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呢?

只能说:不上朝不代表不处理朝政,不上朝不等于不干活。

明朝两百多年历史,要论手段与智慧,嘉靖帝真的可以与朱元璋、朱棣相提并论。

嘉靖帝继位之初,不管是自己以何种身份继承皇位,从哪个门进入紫禁城,年号等都是自己说了算,因为他很清楚若一开始事事听从于那些老臣,便会给人留下“可以随意拿捏”的印象,从一开始便“不好惹”,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才不会任由朝中大臣与张太后摆弄,看不起 15 岁的他。

而后来发生的大礼议事件,更让文武大臣们意识到:嘉靖帝不好惹,知道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就是必杀技。

嘉靖帝登基时不过才 15 岁,更何况是孤儿寡母的,思念远在安陆的母亲是很正常的。不过有一个问题:将母亲接来后应该称呼什么呢?

当然我们现在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但在明朝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皇位本应该是孝宗朱佑樘一脉,朱厚熜既然继承了皇位,就应该承认自己是孝宗的后代,而孝宗只有一位张皇后,若尊张皇后为母,那嘉靖帝生母又该称为什么呢?

嘉靖帝便直接问内阁大臣杨廷和等人:若我的母亲到了京城应该称呼什么?

杨廷和都未深思,直接上奏折:让嘉靖帝称呼生父为皇叔,母亲自然成为皇叔母。

从嘉靖帝登基来看他自然不会如此做,便直接将杨廷和的奏折退了回去。

杨廷和不明白嘉靖帝究竟哪里不满意,按理说应该如此,便又上了一份奏折,论述得有理有据、引经据典。这次嘉靖帝并没有直接驳回去,而是留下来,不说不同意,也不说同意,而是在等时机,等着文臣集团出现裂痕。

毕竟杨廷和不可能一直一手遮天,果然很快便出现了这么一个人,叫张璁。

张璁前半生一直不得志,一直到四十几岁仍旧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官,不过他发现:嘉靖帝并不喜欢内阁首辅杨廷和,而且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若嘉靖帝与杨廷和不和的话,他的机会就来了。

张璁成了第一个不怕死的,将赌注全都压在了嘉靖帝身上,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杨廷和,他的意思很明确:嘉靖帝虽已继承大统,但不能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继承皇位与认父母两件事并不冲突。

张璁的话直接说到了嘉靖帝的心坎里去了,一时间朝堂上争论不休。

为此杨廷和直接告老还乡,他的儿子杨慎又接着闹,在大殿前边哭哭闹闹的;这一次嘉靖帝直接下令锦衣卫抓人,但凡是跪劝嘉靖帝的大臣们都被抓了起来,其中有 19 位大臣们直接被打死。

正因为嘉靖帝的雷霆手段,一时间再无人敢有反对的声音,按照张璁提出的“继承大统但不过继为其子嗣”的办法来办。

其实我们如此看嘉靖帝很懂得分寸感,什么时候该柔,什么时候该刚,都拿捏得很到位。

而这还不是最高明的,嘉靖帝的厉害就在于他懂得如何控制人心:

嘉靖帝在位 45 年时间,光首辅大臣就换了十几个,除了杨廷和,还有严崇、杨一清等人。

之所以如此做只有一个目的:我用你但也防你。

具体怎么做的呢?

不管谁做首辅大臣,即便是再重用,嘉靖帝都会在这位首辅大臣的后边放一位年轻人,处处与首辅大臣作对,比如明朝有名的首辅严崇,就是踩着老首辅夏言上位的。

嘉靖帝很聪明,不会让任何一位首辅大臣们羽翼丰满,能与自己的皇权相抗衡,只要是有这样的苗头或者是羽翼将要丰满之时,嘉靖帝会直接将其换掉,这样做的好处就是:

嘉靖帝的皇权会永远凌驾于群臣之上,没人能撼动他的权力,朝中不会出现势力很大的权臣

【2】、来自网友【七休先生】的最佳回答:

公元 1542 年,有 10 多名十三四岁的少女,发动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宫女起义。她们趁嘉靖皇帝熟睡时试图用绳子将他勒死,但却因绳子不小心打了死结而未能如愿。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宫女弑君事件。从此后,嘉靖帝便闭关于西苑皇家园林(今中南海),开启了耸人听闻的 24 年不上朝的怠政时期。

但是,嘉靖帝虽然 20 多年不上朝,其冠绝古代帝王的“帝王术”却依然让他牢牢把控着朝政,将大明朝堂操弄于股掌之间,权势在大明皇帝中甚至足以排进前三,另两位是朱元璋和朱棣。

在经典历史大作《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当年明月就曾把嘉靖说成是“明代有史以来最聪明的皇帝”。

那么,嘉靖皇帝为什么会长达 24 年不上朝?这么久不上朝他又是如何牢牢控制朝政的?他到底有多聪明?“帝王术”究竟是有多厉害?

那接下来便让我们一起,走进权谋深似海的嘉靖皇帝的“帝王术”。

嘉靖皇帝(左一) 剧照

先从宫女弑君,开启嘉靖帝 24 年不上朝记录的事开始说起。

嘉靖帝执政之初,也算是一个有为之君。他勤于政务,力革时弊,大力整顿朝纲,同时还主导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新政改革。

所以,在这个时期里,大明朝在政治上吏治清明,经济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化科技也呈空前繁荣之态。史书上称“天下翕然称治”。

《明史·世宗本纪》: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

但从嘉靖中期开始,因国家承平日久,嘉靖帝逐渐丧失了进取精神,日益腐化。他开始崇信道教,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常常大兴土木,迷信祷祀,甚至百官的封赏升迁都取决于是否虔心奉道,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长生,嘉靖帝任用道士大量采集十三四岁未经人事的少女经血,来炼制所谓的“长生不老神丹”。在经血采集过程中,这些少女们还数天不能进食,只能吃桑叶喝露水。

嘉靖帝后宫十三四岁的宫女多达上千名,绝大部分都是官府从民间抢掠的少女。她们入宫后,一方面要长期忍受被人采集经血的身心摧残,一方面还要时刻面临被多疑暴劣的嘉靖帝虐杀的恐惧。

据史料记载,嘉靖帝鞭杀宫女是家常便饭,因为一个微小过失就能残忍鞭杀两百余名宫女。

《李朝中宗实录》:“若有微过,辄加箠楚,因此殒命者多至两百人”

在各种非人的折磨下,有 16 名小宫女不堪忍受,便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绳子发动了一次行刺。但最终却在慌乱之下,把勒在嘉靖脖子上的绳子打了死结,没能将其勒死。

史称此次事件为“宫女弑君”或“壬寅宫变”。事后,这 16 名宫女惨被凌迟处死。

宫女弑君

而好不容易拣回一条命的嘉靖帝心有余悸,不敢再住紫禁城,从此独居在西苑,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同时,嘉靖帝把这次逃过一劫归功于他修道心诚,从此便更加狂热地潜心修道,一心追求长生。直至他去世,共 24 年的时间里再没上过朝,就此开启了怠政时期。

但奇怪的是,虽然嘉靖这么久不上朝,却依然能将整个大明朝堂操弄于股掌之中,权力之大直追朱元璋与朱棣。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4 岁便初展“帝王术”,审时度势,操控人心,一人单刷整个大明朝文武百官。

1、嘉靖帝能当上皇帝,是一件比中彩票更幸运的事件。

公元 1521 年,大明朝第十位皇帝,年仅 30 岁的正德皇帝朱厚照驾崩于他斥巨资打造的“豹房”之内。

正德皇帝一生中,干过的强抢良家妇女、名门闺秀、外国女子之类的荒唐事举不胜举。但悲催的是,临幸过这么多的女子,却到死了都没人给他生下一儿半女。

这就尴尬了——正德死后就无人继承皇位了哒!

怎么办呢?后来大明内阁征询了正德皇帝的母亲张太后的意见,决定遵循朱元璋当时所说的“兄终弟及”的规定,从正德皇帝的兄弟中选一个人出来继位。

但同样尴尬的是,正德皇帝就连个亲兄弟也没有。怎么办呢?那便从同辈的宗室子弟中挑一个人出来吧。

于是,这件比中彩票还幸运的事情,就轰然砸到了一个名叫朱厚熜(cōng)的潘王世子头上。

朱厚熜是正德皇帝的堂弟,时年 14 岁,远在湖北兴王府,离着京城十万八千里,离着皇位同样也十万八千里。

如果不是这个意外发生,那朱厚熜必然就会和那些被当成猪圈养的藩王们一样,一生都过着富贵而庸碌的日子。

但世事总是难以预料,谁能想到上天会给人这样的惊喜呢!而这个朱厚熜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正德皇帝打造的豹房

2、审时度势,操控人心。单刷大明朝文武百官,入局掌权。

突然面对这样一件喜从天降的大好事,按理说就算是个成年人也足以被砸得晕头转向,兴奋得好多天睡不着觉吧。

但年仅 14 岁的朱厚熜却展现出了非同常人的冷静。他知道自己虽做了皇帝,但自己小孩一个,在朝中也没有任何根基和势力,并且皇位得来还非正统,难免会被人轻视甚至架空。

朱厚熜深知,如果要想真正掌握天子权力,那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树立自己的正统和权威,还要扶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于是,就在朱厚熜赶赴北京城继位的途中,在京城郊外,开始了与大明朝臣的第一次博弈。

到了京师郊外时,朱厚熜并不进城。因为大臣们让朱厚熜把自己过继给正德皇帝他爹明孝宗,称明孝宗为父亲,而称自己的生父为叔父,参照皇太子的礼仪,从东华门进入文华殿,再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

因为封建帝王的家世脉络是需要非常清楚的,跟前皇帝必须形成直系关系,这样才表示一脉相承。所以大臣们这样的要求也无可厚非。

可朱厚熜一听就不干了,我自己有爹,我凭啥要去给别人当儿子?什么皇太子?说好的兄终弟及,怎么就变成太子继位了?我爹又不是皇帝,哪来的太子?

这就是年仅 14 岁的朱厚熜敏锐的政治嗅觉了,他知道这时候必须要捍卫属于自己的正统。同时极会审时度势的他非常清楚,自己手里有一张王牌,那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更着急的应该是这些大臣们。

于是随便大臣们怎么说,反正朱厚熜就两个字,不干。要不咱不当这个皇帝了,我就打道回湖北当我的王爷去吧。

大臣们对朱厚熜的油盐不进无计可施,朱厚熜皇位继承人的身份早已宣布,怎能轻易更改?况且短时间内还能从哪里再去找个合适的皇帝?

正焦头烂额之际,最后还是张太后出来令群臣做了妥协,就先别说皇太子的事儿,让朱厚熜就从大明门入京,直接登基,是为明世宗。

就这样,与大明朝臣的第一次博弈以朱厚熜的完胜而告终。而接下来,嘉靖帝立即又开始了一场与大明文武百官长达三年的交锋,并通过这场交锋真正完成了专制集权。

影视剧《大明王朝 1566》中的嘉靖帝

嘉靖帝刚登基的时候,其实年号不叫嘉靖,当时阁老、廷臣们给他取的年号是“绍治”。“绍”就是继承、承续的意思。这个年号的意义就是说朱厚熜是继明孝宗之嗣,承先朝帝系之统。

小皇帝朱厚熜一看又不干。我不继承你们家,我就是命好所以才当的皇帝,谁让你们家没人了,我才是正统。然后朱厚熜便将年号改为嘉靖,“嘉”为美好,“靖”为平安。

不久后,朱厚熜便开始了一场为自己立正统的行动,这就是后来的一场长达三年,历史上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当时,嘉靖说我既然当了皇帝,那以后去祭祀亡父的时候怎么称呼他呢?我还准备把我妈接进宫来,到时见了她我管她叫什么?让群臣拿个方案。

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一批大臣们说那还不好办,你就管你亲爹叫皇叔父,管你亲妈叫皇叔母,并尊你伯父明孝宗为正统,称他为皇考,这不就行了。

也不怪大臣们非要在这个事情上纠缠,因为这牵涉到大明朝的皇统问题。

而小嘉靖怎么可能接受这个方案,他目前最计较的就是这个问题。但这次他并没有闹,而是表现出了一个权谋家的本色,没发表任何意见,不置可否,静观其变,与群臣默默僵持。

因为嘉靖在等一个人,等一个他也不知道是谁但一定会出现的人,这个人就是朝臣中一定会出现的一个叛徒,一个想一步登天的投机者。

不得不说,小小年纪的嘉靖对人心的把握极其精准。果然就在两个多月后,一个名叫张璁(cōng)的新科进士跳了出来。

这个张璁都 47 岁了才好不容易考中一个进士,眼看着都快步入老年了,如果还按部就班地从实习到任职再到升官…不知都到啥猴年马月了。

于是在看到嘉靖和群臣默默僵持的时候,张璁敏锐地感觉到,或许自己踏上人生巅峰的机会来了。于是,张璁第一个上书力挺嘉靖,反对杨廷和。

势单力孤的小皇帝终于在自己的坚持下迎来了第一个战友。有了第一个,自然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于是嘉靖迅速有了一批力挺自己的阵营,与杨廷和带领的一干大臣对抗。

但在这个时候,嘉靖帝才刚刚继位,羽翼未丰,在对抗中处于弱势一方。所以他懂得服软,甚至还常常以哭泣、哀求之态请杨廷和答应自己的要求。

但在后来,加入嘉靖阵营的大臣越来越多,嘉靖帝便开始崭露锋芒,逐渐强硬起来。

在迎生母入京时,嘉靖帝强硬坚持要以皇太后的礼仪来办,群臣无奈让步。在给嘉靖的父母上封号时,嘉靖坚持要在封号中加上皇帝二字,最终群臣也无奈让步,在封号中加了一个“帝”字。

总之,大礼议就是这么一直争来争去,直到三年后达到了顶峰。

当时随着嘉靖帝手中的权柄越来越大,杨廷和率先败下阵来,辞官归乡。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则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枪继续战斗。

杨慎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率领了两百多个官员到皇宫左顺门外跪哭。而此时嘉靖羽翼已丰,再不复刚即位时的温良恭俭让了,直接命人将这些人下诏狱打板子。

最后共有 17 位官员被打死,带头大哥杨慎也被打得死去活来,然后被判充军。其他人等要嘛削职要嘛充军,没一个人逃脱。

此事过后,朝臣们与嘉靖帝终于达成和局,尊嘉靖生父为“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为时三年的“大礼议”以嘉靖帝获胜告终。而最先站队的嘉靖的张璁则三度位居大明首辅,荣华一生。

在嘉靖即位之初的这三年里,就充分展露出了“帝王术”的三大特征——

一是有极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二是极会审时度势,操控人心,该争时就争,该等时就等,该软时就软;三是对时机和火候的拿捏妙到毫巅,露出爪牙出击的时候迅速果断,一击制胜。

那后来嘉靖不上朝之后,又是如何牢牢控制朝政 20 多年的呢?

1、掌握枪杆子。

明朝皇帝手中最厉害的一把枪是什么?对,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无孔不入,嘉靖深知,在他不上朝后,锦衣卫才是他最可靠的耳目与消息来源。所以在不上朝的那二十几年,掌控锦衣卫的就是与他感情深厚,对他忠心耿耿的奶兄弟陆炳。

当时陆炳的权势之大,几乎就等于嘉靖在朝堂的代言人。不管是吏部、兵部的官员升降,还是户部、工部的收付结算,乃至刑部的审讯断案,都要经过他的裁决。甚至朝廷有一半的言官都是他的门生。应该算得上是整个大明朝权势最大的锦衣卫首领。

所以,嘉靖牢牢掌控了锦衣卫,百官除了起兵造反就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明史》:炳任豪恶吏为爪牙…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文武大吏争走其门。

2、高明的驭人术。

嘉靖帝牢牢控制朝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驭人之术玩得出神入化。

明朝中枢其实也有“三权分立”,那就是皇帝、内阁、宦官。内阁制定治国方案,皇帝决策,而司礼监则相当于皇帝秘书团,帮助皇帝审核,代替皇帝行决策之权。

所以,嘉靖如果牢牢控制了内阁与司礼监,那基本上就等于牢牢控制了朝政。那嘉靖是如何做到的呢?自然是靠驭人有术。

在即位之初,嘉靖帝就把自己王府的那些心腹太监直接放到司礼监、东厂和二十四衙门的要害职务上去。太监是天子家奴,他们的权力全部来自于皇帝,驾驭他们对嘉靖来说应该算是简单的。

复杂的是内阁,但嘉靖即位之初就完败了内阁一次,所以早就轻车熟路。不外乎就是分化一些人,打压一些人,再扶植一些人。随时都进行权力洗牌,不让谁的权力被养大。

所以,嘉靖扶植了杨一清、张璁、夏言、严嵩、徐阶等人轮流去当内阁首辅。有明一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是换得最勤的,前后就换了 20 多次首辅,始终没有哪个可以独大。

他知道严嵩贪污,还是照样重用;他看到夏言厉害,就放任严嵩诬陷夏言,导致夏言被弃市处死。但别看严嵩父子纵横大明朝无人可敌,在嘉靖面前依旧孱弱至极,因为嘉靖分分钟都能在扶植一个将其取代,后面就是用徐阶取代了严嵩。

在用人上,嘉靖是标准的功利主义者,把人性都看透了。《大明王朝 1566》的最后,嘉靖向儿子托付身后事时,说过一段话: “没有所谓真正的贤臣,贤与不贤有时候也由不得他们,看清楚了,贤时便用,不贤便黜。”这可能是嘉靖用人的最聪明之处。

结语。

嘉靖帝可谓是一位集权术之大成者,一个传统权术家能够运用到的权术招法,在他的一生几乎都可以看到,他就是最好的一个权术标本。

但嘉靖帝一身深似海的权术全都用在控制朝堂,维持自身权力上了,很少干点实事。

所以大明王朝也在他的统治下被挖了很多坑,不但开始了南倭北虏的百年困局,还被西方殖民者非法占据了中国的第一块土地,那就是澳门,当时被葡萄牙以租借的名义占去了部分土地。

所以毛泽东主席评古代帝王时,给了他一个“炼丹修道,混用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的评语。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