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上级单位借用,要不要去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7 00:36:10 8次浏览

关于问题上级单位借用,要不要去呢?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职场金博士】的最佳回答:

借调去不去?

您好!我是“职场博士分享”的头条主页 – 今日头条(www.toutiao.com),建议如下:

一、先沟通,再决定。

先不要轻易表态,先和领导深入沟通一下,听听领导的考虑和安排,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沟通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担心和顾虑说出来,听听领导的想法,没准,领导已经有了全面的安排呢?

如果领导没有考虑到你的难处,你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比如缩短借调年限,或者回来后,给予提拔安排。

二 轮岗:人才成长的捷径。

在人才成长方面,有一个“锤子理论”,说的是,人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思维容易变得单一,就像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的人,看什么问题都像是一个钉子。

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组织都把轮岗作为培养干部的一个有效方法。实践表明,轮岗是干部成长最好的方法,可以培养全局观,掌握解决问题的更多工具。

三、长期分管信贷,也是有风险的。

而在银保监局里工作,不但可以远离风险,而且有利于培养你的大局观和全局意识,加强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日后工作也会得到监管部门的更多支持,所以,借调到监管部门也是个人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

管窥意见,仅供参考。

我是金博士,请关注“职场博士分享”的头条主页 – 今日头条(www.toutiao.com),帮您解决职场难题,成为人生赢家!

真诚地祝您在职业的旅途上,劈波斩浪,展翅翱翔!

【2】、来自网友【云中野矢】的最佳回答:

我跟你说我的遭遇。

我们这里,基本四十已过就不再提拔了。我是四十三岁那年,非常想离开原来的单位,因为我与原单位领导的关系挺僵。现在想想,也不一定全是对方不好,但当时,可能还总觉得自己特冤屈。

我们上级部门,需要有一个驻外的人,我就主动找去了,由上级单位借用外派到另一家单位去,一直外派了四年多。

和你所讲的形式一样,工资和人事关系都在原单位,只是受上级单位管理。

先说好的一方面。好的一方面就是虽然原单位和上级单位名义上都可以管我,但实际上都没人管我。我除了每年写份述职报告,基本没人理我。原先单位放个 P 都得打报告,现在我有足够的自由。在这期间,我只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成了,天老大,我老二,地还是老三。

这样的情况,过了两年,我们原单位的领导调走了,新领导上任后给我打了电话,问我一些事情,然后又问我在新单位是否得到了提拔。我有些纳闷地说:我的人事关系还在你那里呢,你不提拔我,我怎么可能在这时提拔?新领导说:你现在是在新单位呢,他们不提拔你,我这里怎么提拔?

好吧,我这人比较迂,想着反正也没人提拔,就没再往心里去。过了一个月,原单位提拔了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我有的时候在想,如果我在,是不是就要轮到我了?不然新领导给我打电话干什么?

但想再多,也没啥用。我还是在这里呆着。

我借走之后,原单位效益一直不好,我的收入一直很低,低的有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有时候给人力资源部打电话,她们说:你放心,和你在的时候一个样,科里别人有多少,你就有多少。

这样又过了两年,我原来的单位又换了领导,毕竟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新领导上任雷厉风行,再加上正赶上产品价格上涨,工资效益明显提高。我的收入也跟着高了起来,心里还觉得挺美的。后来有一天,无意间碰到人力资源部的朋友一起喝酒,她很含糊地对我说:

“有空,你去问一下你的工资。”

我还觉得很奇怪,过了一段时间才找人问,才发现我的工资被科里人分了。比如说我们的工资是按两部分发,一部分基本工资,一部分绩效工资。我只拿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被科长拿去当奖金给大家发了。

我后来去问科长,科长振振有辞:绩效是我们大家干的,你又没有!

我去问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很为难:你的关系在原单位,我们又不可能指令你们单位。

我去问我现在借调的单位,领导也很为难:你的薪酬关系不在我这里啊,我怎么给你?

得,大家都没错,难道错的是我?

所以,你提到这个问题,我以我的经验告诉你,如果你不想得到提拔只想做好自己工作,就不要去借调了,不然时间长了,你的工资、奖金还有人事关系都会受到影响。毕竟,这个世界是现实的。

当然,如果你不在乎工资,那你可以试试。

【3】、来自网友【职言职觉】的最佳回答:

借调,借而不调。虽说是口头禅,但也反应了借调人员的困境。长时间的借调的人,新单位调动不了,原单位的提拔也不会考虑你,最后成为了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的孤家寡人。下面举个例子分析。

李铭为乡镇基层党建办副主任,副股级公务员,负责党建工作,文字功底扎实,属于乡镇机关有名的笔杆子。乡镇分管领导比较器重他,下一步极有可能接任党建办主任。

2018 年初,县委组织部想要借调李铭,并发函征求乡镇和李铭意见。分管领导劝他留继续留在乡镇。但是李铭想要去县委组织部试一试,一个是认为乡镇工作辛苦,平台又不高;二个是到上级机关可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三个是可以伺机寻求正式调动。

李铭借调到市委组织部后,工作勤勤恳恳,加班加点,上班去得最早,下班回得最晚,负责的工作完成得不错。眼看借调已经一年了,调动还没有动静,李铭找到分管副部长汇报调动的事,副部长叫他安心工作,组织会考虑的。又差不多过了大半年,当初比李铭借调还晚的人都已办理了调动。李铭再一次找副部长,副部长回复再等等。3 年多时间过去了,李铭实在看不到正式调动的希望,强烈要求回到乡镇。

李铭回到乡镇后发现,自己不再是党建办副主任,而当初和自己同样级别的副股级干部,有的晋升为四级主任科员,有的提拔为正股级,能力不如自己的党政办副主任通过换届选举提拔为副镇长。看到曾经同一层次的人都有所建树,李铭心中不是滋味。

借调借调,只借不调。不仅如此,借调时间长了,给原单位一种极其不好的印象,提拔晋升根本不会考虑你,最后成了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的人。李铭的经历,就是明证。

一、借调的好处

①拓宽视野。借调的上级机关,横向联系的单位数量多,纵向联系的单位级别高,看问题、想事情、做决策,无论是思维、还是眼光都比下级机关更宽广一些、更深入一些、更长远一些。

②提升能力。上级机关大多凝聚该系统的精英人士,加之机关级别越高,工作要求越高,精益求精的氛围越浓厚,工作容不得半点差错。在这样的单位工作,能力提升得很快,甚至有些时候你得快马加鞭,自己主动充电、主动学习。

③积累人脉。在上级机关工作,既可对上,又可对下,露脸的机会比较多,露脸多了,认识的多人就多了,自然就会积累一些人脉。这对今后个人的成长进步是有好处的,也算是一种无形资源吧。

④正式调入。上述几个例子表明,借调是正式调动的必要步骤。借调过程中,若表现好、机遇好、用人单位看得上,是可以正式调入的。

第二、借调并非是好事

众所周知,借调人员比较辛苦,干着单位最苦最累的活,公活私活都得干。很多人为了表现好一些,过着五加二白加黑的日子,甚至为了一篇材料得到领导好的批示,不惜通宵达旦、连夜奋战。大多长时间回不了家,照顾不了家庭、看不了小孩。当然,这些苦累在个人理想抱负面前,都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最终不能正式调动,有一些影响还是较大的

①可能不能正式调动。有人说,借调借调,只借不调。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大多都只是借,最终并没有调,个人人事编制档案还在原单位。上级机关调动一个干部,不是只看单方面的,不是能力强了工作干好了就可以调动,而是需要综合很多因素,最终调入的是最适合。

②可能享受福利待遇。现在的福利待遇,都是严格按照人员编制发放的。比如:上级机关的年终奖、绩效奖等,无论是系数,还是基数,可能都比下级单位高,虽然你借调在上级机关工作,但是因为你的编制不在机关,所以不能享受。而你所在的原单位,因为你不在单位工作,可能你的绩效奖系数等都是最低等。

③可能影响个人进步。前面已经讲到,借调,大多数情况都只是借,没有调。而原单位在推荐提拔干部的时候,因为你本人不在原单位,也没有承担原单位的具体工作,可能不会将你纳入考虑对象。此时,你就成了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的人。事例三就是证明。

第三、借调到底去不去

①有政治抱负的可以去。有政治抱负,想干出点名堂的,无论是年轻与否,都可以去试一试、闯一闯、干一干。不试不闯怎么知道未来呢?万一成功了呢!

②想学东西的也可以去。这种情况只针对年轻人,毕竟年轻人还是多学点东西、多长点见识、多提升个人能力,即使最终调动不了,也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不枉借调一场。

③借调时间超过半年的不要去。借调超过半年的,意味着 80%以上是办理不了正式调动的。再继续坚持借调,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无外乎就是免费劳动力。

④有思想包袱的或年龄大的最好不要去。结了婚,上有老、下有下,既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小孩,特别是有上学的小孩,更是需要父母的陪伴。此种情况,可以考虑不去。另外,年龄大的,比如大于 35 岁的人,还是不要去了,去了也经受不住那份苦累,而且你还竞争不过那些 20 几岁的年轻人。

【4】、来自网友【闹市听雨声】的最佳回答:

别干傻事,绝对不要去!

我身边就有相同的情况。我来给您各位分析一下:上级单位借用最终只有三个结果:

一是人事关系还在原单位,永远在借调单位工作,一直到退休。这种情况大概率很少。考核、升职还在原单位,借用单位与你只是借用关系,什么好处两边你都得不到,并且脏活累活都是你的,美其名曰给你压担子、锻炼你。此结果适用于年龄偏大,无欲无求、欲换个工作环境的人。原单位因为你没在本单位工作,除了发基本工资外几乎忘记了你的存在。

二是把自己的人事关系调到借用单位去。这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但目前各地都在控编,要实现起来相当有难度,除非你有过硬的后台。

三是借用一段时间后(一般是 1~5 年)又回到原单位,这是最坏的结果;此时的原单位早已物是人非,好的科室位子均被以前的同事所占,和你同样资历的原同事,可能现在已经飞黄腾达,身居单位要职。而你回来只能从头开始,方方面面都是一个新手。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经验都献给了借用单位。失去了太多太多……。所以万万不能走借调这条路。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谨供大家参考借鉴。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上级单位借用,要不要去呢?】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