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身在职场,经历过最严重的炮灰事件是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8 09:12:20 11次浏览

关于问题身在职场,经历过最严重的炮灰事件是什么?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宋年华】的最佳回答:

恰恰相反,某些人还真是瞧不起那些安欣一样的人,跟着脏官泼脏水,仇恨丑话这些人,阴暗心理,拜上踩下,觉得安欣这样的人蠢,莫名其妙的仇视,被洗脑,所以说所有的苦难都是自找的,活该

【2】、来自网友【红蓝推演】的最佳回答:

老板都希望员工对公司忠诚,但当一个员工对公司太过忠诚,深度触及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时,这个员工往往就有可能成为炮灰而被交易掉。

记得我在一家公司做行销时,对渠道内的走货量和趋势都是了如指掌。原因是我负责的市场区域,我都是亲自带着人在网点搞推广活动,做品牌宣传。

时间一长,根据各网点的月走货量就可以制作成柱状图,这样分析市场特点时就会一目了然。有一阵子,我发现有三个网点的走货量突然严重滑坡,而宣传推广力度一点都没有减弱,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我经分析就推断很有可能被冲货了。于是,我就亲自到网点去看,发现柜台上出的确实是我的货。难道是我的判断错了?

根据经验,有的网点头脑比较灵活,发现某个产品走货量大且快时,就会到动销比较慢的市场去进货,以获得更多利润。想到这儿,我就让我手下的一个新人扮成消费者,去疑似冲货的网点购买。

当我端详买回来的货,仔细辨别上面的批号和区域代号时,果然验证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为了坐实证据,我让新人去三个网点,把他们的货全部买回。

根据公司的规定,冲货方除了需要以三倍的价格把货买回去之外,还要交一万/次的罚款给公司。这样算下来,冲货方的直接损失有近三万元。

经历这样的风波后,冲货方对我是耿耿于怀,司机报复。尽管我反复叮嘱手下来不要发生冲货行为,但我还是躺枪成了炮灰。

在年底区域市场竞标时,之前的冲货方以我投标销量的 1.5 倍销量成功中标。虽然我也向老板反映,这个销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是属于恶意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但是,对于老板来说,他只顾更多的利润,以及完不成任务可以罚款,那还顾及像我这样的忠诚者的利益。

我就这样成了老板的炮灰…好在我到了另一家公司,经过二年的努力,又干的风生水起。

【3】、来自网友【努力的蜗牛 MGE】的最佳回答:

领导之间斗争,把我斗没了(主动辞职)

所以说,没事不要轻易站队,因为你不知道谁和谁是一伙的。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拿同事做朋友。

【4】、来自网友【海言海说】的最佳回答:

我的第一任领导,原本年轻有为,升任公司副总板上钉钉,但谁知中途发生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事件,他直接成了炮灰,后来才知道这些事件是有出处的。

事情是这样的,毕业那年进入了一家建筑公司,然后没 1 个月就被派往项目上,去之前就听说项目经理很严格,比我就大 7、8 岁的样子,很年轻。

心里设想的是,年轻的领导好相处,应该不严厉,结果恰恰相反,去了项目上,才体会到他的厉害之处,各种对我挑剔,表做得不多,重做,报告写不好,重写,搞得我那个时候很是闹心。

虽说对他有很多不满,但是内心里更多的还是敬佩,他是那一批大学生里最能吃苦的,一起下厂的大学生,很多人在车间干活,都嫌苦嫌累,没多久就纷纷申请调部门,唯有他不主动说哭诉累,每天跟着老师傅们在各种机械边研究敲打。

有一次听说他老妈去找他,儿子站在面前他都没看见,因为他脸上衣服上全是灰,黑漆漆的,完全认不出。

领导也比较自律,每天在项目上起得都很早,8 点上班,他 6 点多就起初看书了,然后在外面跑一圈回来吃早餐。

别说,除了严厉之外,还挑不出其他的不好了,我去没几个月,就听说公司要选聘副总,负责公司整个经营管理,当时的候选人有领导,还有一个经营部门的吴部长,还有一个不怎么出众,我听都没听过名字的何总。

从公司各方考量开会研讨,加上他们三个候选人的竞聘表现,公司对领导都很是重视,那段时间传出来的说法就是,领导呢,是公司领导层都非常认可的,板上钉钉,而且加上当时集团公司的领导也很赞赏领导在项目期间的优异表现。

我们内心都替领导开心,有时候私底下吃饭的时候,还和他开起了玩笑,说舍不得他走,回公司可得帮衬我们一下。

领导总是笑着说,还没确定呢,还没确定,你们不要这么说。

在我们心里想着,公司领导都认可了,集团公司管理层也大加赞赏,怎么可能还会发生变故。别说,还真的发生了,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没有发文确定的事,在下达之前的那一刻都还是会发生转变的。

第一件事是一件小事,别看是小事,但是对于领导来说却是影响副总竞聘局势的大事。

当时项目正在大干,工人们白班夜班的两班倒,很是疲累,而且车间粉尘比较多,工人们下班急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个澡,结果那段时间业主方供水出现了问题,对每一家施工单位,都限制了水量。

项目部后勤部的老王,就提议说晚上 10 点后,水房和澡堂的用水关闭,当时项目部开会也通过了,没觉得这个提议有什么问题。

但是呢,正好通知下达的第 2 天,有一个工人就因为下班下的碗,10 点后才回到项目部,看澡堂没水,一问原来是项目部关的,就去找后勤老王,老王就说这是规定,死活不给工人开水。

工人气不过,就拉着老王找领导来了,领导见势,觉得工人这个只是特殊情况,就让老王开水,结果老王不愿意,一直在哪里叽里咕噜说一堆,如果这样搞,那其他工人以后也直接来找你开水了,我这后勤怎么管理。

这工人正在气头上,看老王这么一说,也忍不住了,骂了一句,结果老王也不依不饶地,结果两人就突然打了起来,这一打,领导站不住了,连忙去拉架,外面的人就蜂拥而来,有的拍照,有的议论。

结果这件事,第二天就传到公司了,领导原本是拉架的,但是传到公司领导那里的口风就变了,说领导打架。

因这事,我们还暗示过领导去和公司解释解释,不要引起误会,领导仿佛无所谓说,职场上误会了,解释再多也没用,而且就算他去解释清楚了,这也是打架啊,自己管理的项目出现打架事件,影响也不好。

的确,正如领导所说打架很不好,也因这事,公司领导重新进行了考虑副总的候选,但是呢,因为集团公司有一个领导,是领导的伯乐,他一下厂就跟着他,一直把他提携起来的,所以这位领导还在帮他。

当时集团公司的口风是没变的,还是觉得领导担任副总是很合适的。

可是呢,接下来又发生一件事,这件事让我们都没想到,也因为这件事让领导直接退出了副总的竞争。

打架事件一周后,公司就开始传领导在项目部任人唯亲,各种乱整,结果公司就把财务总给派了过来,查领导的账目,财务总林总来后的第一件事,开始翻凭证,查项目部的人员构成。

一查就是一周,期间也没发生什么事,领导笑着和我们说,自己从担任项目经理一来一直都是清清白白的,买材料都货比三家,选择价格最优质量最好的,并且把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能少花就少花,他查去呗。

的确在林总来期间,的确没查出个什么来,但是呢,回到公司,领导就接到公司总经理的电话,说他私自报销私人花费。

领导很是意外,并打电话问林总,林总指出了凭证号,让领导自己去翻,领导一查,翻来覆去也没看到,结果我一看,然后指了指一张定额发票:“领导,会不会是这张。”

定额发票,没有开票人名称,这种发票你根本看不出是私人用途还是工作用途。

领导看完后,摇了摇头,冷笑了一声,就回办公室了。

结果大家也知道了,领导板上钉钉的副总职位,被这两件事给去掉了,但是呢,捡漏的是谁,是我开头说的我连名字都没听过的何总,何总能力不如领导,资历不如经营部老大吴部长,为何他能捡漏成功?

为何领导会成炮灰,这还不得不说,这背后的原因,因为一手把领导提携上来的李总在公司的时候,就和另外一个副总关系不好,可以说得上是交恶了,两者总是暗自较量,而那个副总又在集团公司有关系。

所以发生第一件打架事情后,就想方设法压制领导,第二件事也如法炮制,结果拿着这两件事,就去集团公司领导层去说,最后也导致了领导称为炮灰的事实。

不得不说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落得了如此局面,后来领导没两年就辞职了,跳到了另外一家集团性的公司,担任经营部门的副总,手下掌管的经营项目都很大,也算是有发挥他能力的地方了。

有一次和领导吃饭,他笑着回应了自己当初炮灰事件,我对他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职场就是这样,你要学会适应,很多时候不是你有能力就能起得来,关键还是机遇,你看我,咱们在那个地方受了苦看不到希望,挪个窝不就行了,何苦留恋过去呢。”

的确如此,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5】、来自网友【A 先生说】的最佳回答: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国企的一段经历,因为以前一直在民企摸爬滚打,习惯了以“绩效”为王的做事风格,并信奉“有成果的奋斗者”,在国企工作一年,脏活累活都干了,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不,是粉身碎骨成为“炮灰”。

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年,忽然觉得在民企没有“地位”,简单来说,就是永远是“乙方”,永远当“孙子”,起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并觉得全身心为客户服务,乃是幸事。忽然有一次,因为未能在客户规定时间完成客户想要的“五彩缤纷的黑”,所以买着礼品去客户的地盘“赔罪”,然后就在经历了漫长的几个小时的等待后,又经历了不能忍受的“训斥”,像回到孩提的校园时代的感受,就是在这样“糟糕的一天”后,我开始萌发想当“甲方”的想法。

当想法萌芽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盘点身边的资源,找到一些关系渠道,很成功地空降到一家国企。

刚开始干着一些打杂的活,因为擅长写作,很快就熟悉了公文写作。在被发现这项才能之后,领导的各种“公文”就成了我的活。有一次开会,是关于“规矩”主题的,简而言之,就是公司出现了很多迟到早退,上班无故消失的事件,领导震怒,就紧急召开了彼此会议,恰巧领导说到一半接了个电话,冷不丁地让我主持会议,并让办公室最后形成会议纪要给他。当时我一下子就懵了,什么情况?但是凭着我那三寸不乱之舌,硬是从圆规的“无规矩,不成方圆”讲到了现场的“排兵布阵”,后又吃了熊心豹子胆地把各部门“我现在的不守规矩”的现象说了出来,并且强调“对事不对人”,一番主持加培训加训导。你猜怎么着?突然领导就窗闯了进来,鼓起了掌。不明所以的大家,跟着就鼓起了掌。然后领导坐定,开始让同事们说培训感悟,说着说着还没等一个同事说完,就忽然发问“觉得 A(也就是我)怎么样?”然后的然后,就听到了各种赞美让我都要飘了起来,什么“很有思想,很有深度”“什么逻辑严密”,更有什么“感觉很真实”(我这是参加中国有嘻哈,我不是 Rapper)。

最后领导竟然宣布了任命,任命我为“副总”,难道这就是“幸运的一天”?

当了副总后,怎么也得燃烧起“三板斧”。

第一板:整顿风气。迟到早退记录在案,卫生打扫清查到人,请假流程必须完善。这里不流行“扣钱”,那么就改为写“心得”。

第二板:部门流程。部门工作衔接流程完善,部门工作汇总按时完成抄送。

第三板:树立权威。也就是这第三板让我抡起斧子砸了自己的脚。

树立权威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对,解决问题,解决其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看过《士兵突击》吧,当有新兵蛋子质疑怎么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完成枪械组装并命中靶心,身为领导,当然是亲自出马,来证明什么叫做“优秀”,什么叫做“不可能”。

我找到一个大单存在问题,客户与公司的合约规则不清晰,项目已经完结,但是双方还是对“提点”存在分歧,项目款项目前已经到账,公司希望给对方三个点,对方希望五个点,并且声称之前已经达成口头协议。

然后我先是理清事情原委,并且从同事那里打听客户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最后又请示上级,希望摸清领导的意图。上级给我的反馈就是:对方心很黑,必须三个点达成。

我与对方约好,见面,并且说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如,“账目前已经到账,领导希望是三个点,拖下去对双方都不好,如同意,下一个项目也一起合作。”等等。最后换来的一句,“你是谁?”我说我是“X 公司副总,领导委托我来解决。”对方,“你先回去。我不和你说。”

骄傲的骑士还是失败而归,想着如何发力的时候,一个和我私交不错的同事给我说,别管那事,解决不了。原因很简单,对方是集团公司的某领导的人,而这个领导与我们领导以前很要好,因为集团副总的岗位出现了矛盾,请插手谁遭殃,并且那个业务员为啥把这事晾在那,那个业务员的叔是集团的一个副总,人家来这里是走流程,获得基层岗位历练,迟早要调的。

我听了之后懵了,这么敏感的关系,为什么没人告诉我,这么多同事,包括领导,肯定就是像傻子一样看着我东奔西走。

我对他说,“为什么你知道这么多?”

他说,“唉,我也是历练的。别说我了,你呢?你这属于空降,后面也有人吧?”

这问到了我的伤心处,我有人,但是那条腿不“大”啊。

后来,我接受了这些。只是想着做好自己的事就好,领导看出来有意想把我培养成“自己人”,然后我发现好像公司的主要事情都是我来做:公司年底的总结,未来的计划,报审集团的资料,甚至具体的业务,好多次一忙忙到凌晨两三点,

看起来气势如虹,一看工资 3500,后来了解了,我这“副总”属于公司领导定的,并不属于集团的“岗位”,也就是说我只是个“底层员工”,没有身份的“打工人”,甚至连社保都没有。

找到领导,领导说集团处于“改制”阶段,很多人都是这样一个状态,集团总部要成立一个“新部门”,他觉得我比较适合过去当个“部长”,“部长”属于集团中层岗位,年薪在 12 万左右,让我耐心的等待,好好做出成绩。

——我知道这个是“画饼”,但好歹人有个盼头。心里也是积极的。

集团忙于改制的会议,在比较出名的书城举行。我负责所有重要人物的邀请函,并调度车辆做好接送工作。

——结果你猜怎么着,因为不是集团“编制”,我连会议都参加不了,晚宴也当然更加不可能。

在后来,我负责了新部门的材料整理,包括新部门的岗位设置,发展方向,预算等等。可结果是需要申报到集团总部某副总处,而且这个副总就是我之前我想要解决折扣的客户的人。

第一次拿着材料去集团总部,在门口等待了三个小时后,那位副总拿到材料就劈头盖脸的说,“这里写的逻辑不清”“那里写的有问题”并且指名道姓说“我领导教出的人都不行”之类的话。

从那个时间后,我就萌生了退意。

三个月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

半年后,与私交不错的同事聊天,提起新部门的事情,结果是“黄了”,最后并没有成功设立。

这一段经历,让我体验到了何为“炮灰”,也学到了一个道理——不要轻易过河,有时候水很“深”。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身在职场,经历过最严重的炮灰事件是什么?】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