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14 19:00:06 9次浏览

关于问题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陈思进】的最佳回答:

谢邀!

注意到此问题下面有了近 50 个(其中不乏不错的)答复了,那从今天开始,就借用在得到上吴军第 155 封《硅谷来信》,来回应几个相关的问题。

读者,你好!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所谈的大多是精神层面的事情,今天我来谈谈我的物质观,特别是金钱观。

鲁迅讲,人要生存,要温饱,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绝不假装清高,该享受的物质生活还是享受的。

鲁迅的收入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是相当高的。他当时在教育部任职,每月的薪水是 300 块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费是每月两三块大洋。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每月薪水 8 块大洋。在民国初年,贝聿铭的叔祖买下了苏州狮子林,那么大一个园林,价钱才 9000 两银子,大约 12000 块大洋,相当于鲁迅三年多的工资。

除此之外,鲁迅的稿费和讲课费也不少。这里面顺带说一句,鲁迅在北大兼职讲课,并不算正式的教职人员,这种外聘的人当时的头衔是讲师。今天一些北大的人动不动就说,当年鲁迅在北大都没当上教授,以表示当年北大有多么牛气。说这个话的人应该感到羞耻,因为他自己并不了解北大的历史。

鲁迅没有当,是因为他是教育部的人,不是当不上,而北大当时并不像今天这样有客座教授的头衔。如果凭鲁迅的水平在北大真当不上教授,这不是鲁迅的耻辱,而是北大的耻辱,因为它的教授的水平还不如一位没有当上的人。这些算是题外话了。

鲁迅还有一个特点,他一方面拿国民政府的钱,一方面还骂国民政府。鲁迅自己讲,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说未来理想,把工作辞了,然后在外面混一圈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再跑回去找父母啃老。我甚至见过一个男生去“啃”收入低微的女朋友,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我在 2016 年,把很多想创业的人都劝回去上班了,因为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写过一个名剧《玩偶之家》,里面的女主人公娜拉一直活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下,跟她的丈夫的关系非常不平等,最终她觉醒了,终于离家出走开始了她的新人生。几乎所有的人在读完这部戏剧后都会赞扬娜拉追求自由平等的反叛精神。女权运动者对她更是赞叹不已。可是鲁迅的看法却不同,他写下了《娜拉走后怎样》一文。鲁迅写道:

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是我非常钦佩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我颇为赞成他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我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看到很多人辞职或者退学后发了财,就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置于死地,就能后生。

将在回复《正确的金钱观是什么?》中接着谈,再将昨天的#思进每日美股点评#中的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03 月 31 日:首先要说的是,最近的美股反弹证实了我之前对所谓的“银行危机”的反复判断,不太可能引发类似 08-09 年那次的金融海啸,显然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今天的好消息是,美国 2 月核心 PCE 物价指数年率录得良好表现,但离美联储 2%的通胀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维持之前的判断,即使是冒着引起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

其次,美联储几乎每天都上财媒头条,这儿简单地科普一下真实的美联储:

多数人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是美国政府发行着美元,实际情况是,美国政府想得到美元,就必须将美国人民的未来税收抵押给私有的美联储,由美联储来发行“美联储券”,这就是“美元”。

美联储的幕后推手是所谓的“华尔街七巨头”:J.P.摩根、摩根集团、洛克菲勒集团、库恩雷波、标准石油银团等,他们构成了资本的核心枢纽,控制着美国市场中最优质资源。

美联储纽约行是美联储系统的实际控制者,它在 1914 年 5 月 19 日向货币审计署(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报备的文件上记录着股份发行总数为 203053 股,其中:洛克菲勒和库恩雷波所控制的纽约国家城市银行,拥有最多的股份,持有 3 万股。 JP 摩根的第一国家银行拥有 1.5 万股。

当这两家公司在 1955 年合并成花旗银行后,它拥有美联储纽约银行近 1/4 的股份,它实际上决定着美联储主席的候选人,由美国总统同意后报国会批准并任命。

库恩雷波的创始合伙人保罗·沃伯格成功的设计了美联储并担任第二届主席,美联储顶层设计非常复杂,以至于发明一个新名词解释“美联储体系”。

库恩雷波控股的花旗银行、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库恩雷波基金等金融机构。库恩雷波基金的执行总裁是哥大毕业的鲁明(David,西安人),九十年代担任高管至今,也是华尔街少数华裔做为掌门人的金融机构。

美联储成立的目的就是不让任何人控制美联储,发行货币不受政府和政党、军队的控制,谁想超发美元,你首先得必须遵守美联储得游戏规则。

再提几点:

1、美国 WTI 原油一季度下跌 5.7%;

2、纽约商品交易所 6 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 11.50 美元,跌幅为 0.6%;

3、特朗普遭起诉,共和党人立即出面声援,指责民主党把司法系统当作武器进行“政治迫害”,史无前例!

最后,再继续分享高端粉丝群内一群友发来看了我近期直播后的系列观后感,观后感之美国历史上的 3 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三):

第 3 次危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 时间:2008 年

过程:1 万亿次贷→变成了 2 万亿次债→再到衍生证券 CDS/CDO→最后竟然打包成为了 65 万亿的头寸!(超过了全世界的 GDP 总量)!

后来,由于美国房价没能(每年)涨幅达到 6%(David Li 基于 Gaussian copula 的完美数学模型的死穴)→2007 年 2 月汇丰银行暴雷→多米诺骨牌启动→投行→保险公司→两房→2008 年 9 月 15 日雷曼兄弟轰然倒下!

Last but not least, 不同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点到为止……

最后,再顺便打个小广告,全球发行的《看懂財經新聞:賺錢門道》上架、《财经金融科普漫画书系(套装共 4 册)》出齐,以及我策划、和粮食问题专家冰清合著的《大国粮食》新鲜出炉,谢谢关注!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2】、来自网友【雅格布 jacob】的最佳回答:

三月的广州,哪里都是湿漉漉的,潮湿阴暗,像极了今天投资者的心情。连涨几天的 A 股市场,终于在本周五被绿了,电梯里都是骂娘的声音。

我记得以前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干嘛,大家几乎都能说出一种准确的职业:老师、警察、飞行员等。

如果你现在再问这个问题,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他们都能给你一个统一且委婉的答案:想去挣更多的钱。但如果追问下去,更多是多少?几乎没有人会知道,因为大家都觉得越多越好。

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顾问 Jidelim 曾建议:能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后来这成为了著名的吉德林法则。

我也曾想过上面的问题,到底挣多少钱才够?算上通货膨胀、上一代的养老、下一代的生活,足够的保险额度,靠银行理财产品利息就能覆盖日常开支。

在 2019 年的广州,需要 3850 万。

这个数字或许会因人而异,我是按我自己所考虑的方面去计算的。写出明确的数字,瞬间是不是感觉目标清晰了一点,至少你知道还差多少。

但仅仅这样子是不够的,你终究会陷入“为钱打工”的视角里,很多的决策和动作就会变形,然后你做每样事情都会朝着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向去走,但有时往往就是最致命的。

我自己的经验是:在达到你真正目标的过程当中,肯定会需要用到钱,钱只是你需要的东西之一,而当你拥有了实现你目标所需的金钱后,金钱就不再是你唯一的东西了。

所以钱,并不应该成为你真正的目标,你需要把隐藏在钱背后真正的目标提炼出来,通常这种目标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你能不厌其烦地做着,一直做一直做…

直到世界的尽头。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大家的金钱观是怎样的?】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