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老百姓”这种称谓是否规范?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14 21:32:48 7次浏览

关于问题
“老百姓”这种称谓是否规范?
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步入夕阳 1SzH(提问者)】的最佳回答:

老百姓这种口语化的称谓,多少含有对众生的蔑视,至少是不够尊重。百姓是相对于官员,军人来说的,是百年来统治者对芸芸众生的泛称。

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的使用率非常高,地方官员,电台主持人一会儿称市民是老百姓,一会儿称群众,二者的区别在哪,好像主持人也说不清楚。被采访的官员也不好区分。

规范的称谓是,国家领导人称谓应该是人民,公民,国民。省市领导称谓民众应该是市民,居民,村民。

老百姓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汇,封建社会,被统治的人民被称为庶民,是生产者,没有话语权,没有任何权力,统称为老百姓。在一个法治社会,国民享有一定的权力,是社会的主体,再以老百姓称呼非常不妥。老百姓的称呼隐含着对国民的不敬重,潜台词是,老百姓就是平庸的市井小民。因此,我非常反感这个称谓,任何人没有资格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称国民为老百姓。

【2】、来自网友【灵巧阳光 ai】的最佳回答:

老百姓!英语译成 common people

意为普通人!此叫法没歧义!另外中国有百家姓,进而——老百姓!译得很得体!

【3】、来自网友【孙克言】的最佳回答:

“老百姓”这一词语应该出自于北宋的《百家姓》,以后泛指平民大众,虽然中国姓氏远远不止一百种姓氏,但“老百姓”作为一个普通词语却流传至今,它的内涵远远超过当时涵盖的百家姓,表示的意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老百姓这种称谓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4】、来自网友【绍兴李珍】的最佳回答:

“老百姓”这种称谓是否规范?

答:今天是小年,必须说个开心的话题,就找了这个题目,感恩题主!

“百姓”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尚书·虞书·尧典》中:“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因为当时普通人是没有姓的,必须是对族群有贡献者,才会有黄帝赐姓。既有官职为姓、又有赐姓或者封地为姓等等的状况出现,以区分人群的特殊地位与族群间的区别。

那么,《尧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九族和睦,分辨彰明百官族姓的政事。这里的“百姓”相当于得姓之始祖人物。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周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历经一千余年吧。依然采用族群姓氏负责制,这样做的好处:减少近亲婚姻,保证人种的优良性能。经过千余年的变化,基本上是人人都有姓氏了。

那么,《天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百姓”依然指百官,但是普通人出现了叫“群黎”或者说称“黎民”;回头再读《尧典》:“黎民于变时雍。”“黎民”的称呼帝尧早已定好了的。

直到战国七国雄起,百姓成了平民的称呼,百姓完成了从得姓到人人有姓的光荣使命,退出了引领的主导地位。

说点题外话:由于老子的存在,李姓壮大为世界第一大姓,占世界人口比约为 1.6%;由于孔子的存在,可以福佑孔氏子孙百代,百代可得,当然会继续绵延,这两个例子是文明的象征。从战国到至今,二千五百余年过去了,中国历史浩浩荡荡前行,不会由于贬低名称而停止了发展,反而按照自己的节奏越加巍巍。恭祝小年吉祥和乐!

敬奉!2023 年 1 月 14 日小年

【5】、来自网友【高马】的最佳回答:

中国人百家姓,‘’老百姓‘’称谓朴素又可敬。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
“老百姓”这种称谓是否规范?】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