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你不幸穿越成为倭寇头领,在当年你会有什么办法破鸳鸯阵?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6 00:42:29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你不幸穿越成为倭寇头领,在当年你会有什么办法破鸳鸯阵?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论史】的最佳回答:

说句实话,鸳鸯阵做为一种轻步兵阵型,想破解并非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平地上,蒙古以几千、上万名的骑兵冲过来,尤其像个别牛叉一些的蒙古封建领主俺答汗手下还有为数不少人马俱甲的重骑兵部队,鸳鸯阵是无论如何扛不住的。还可以像八旗军一样,正面以楯车掩护弓箭手推进,轻型火炮齐发,两翼以重骑兵出击,鸳鸯阵同样也扛不住。

不要觉得一种阵型是万能的,毕竟就连戚继光都说以鸳鸯阵对抗北方“胡虏”很不现实,得换个“重兵”型打法。“余所著操练图令内切切分详退兵之法,谆谆面谕鸳鸯阵势速战之条者,良以此也。若夫北方原旷,地形既殊,虏马动以数万,众寡亦异,驰如风雨,岂可以此用之者耶?”

还有戚继光也反复强调了,鸳鸯阵那是在南方杀倭用的,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务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不管任何情况乱用一气,就会误事。所谓“苟用之异地,是诚难免父书之忧也,不敢统为夸诞,以误阅者”。所以,戚继光调到北方后,立刻分析了“虏”与“倭”的不同点,针对性的开发出了车营战术。

所以,鸳鸯阵不是万能的,只要你像蒙古、八旗一样拥有数量很大的铁骑、为数不少的轻型火器、楯车之类的武器就可以轻松干掉使用鸳鸯阵的戚家军。但是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作为一个倭寇首领,如果有这么牛的军备了,还当倭寇干嘛?直接把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丰臣秀吉那帮人干掉,自己做“天下人”不香么?非得远渡重洋冒着喂鱼的风险来抢劫。

言归正传,从倭寇视角来看,鸳鸯阵非常的无解,鸳鸯阵对倭寇的武器和战术特点针对性的进行了压制,这个就让那些倭寇变成了“不幸”的倭寇。

首先,鸳鸯阵的队形就很适合南方作战,戚继光说过“南服之地,水田畦径。至稻青时縈纡途路,宽者不过五尺,小者不过一尺,仅容侧足”。所以,一个小鸳鸯阵战斗队形由 11 人组成,有队长 1 人,盾牌手 2 人,狼筅手 2 人,长枪手 4 人,短兵 2 人(还有火兵,实际上一队 12 人,未算进战斗队形),呈两列纵队分布前进,刚好能适应狭长的江南地形,每个小队都是独立的战斗单元,各个小队也可以互相配合组成大鸳鸯阵展开对倭寇作战。以小队对小队,必要时又可以进行大阵作战,灵活多变,避开了以往明军武器单一,一味用大型野战军阵的坑。

鸳鸯阵图

从史料上看,倭寇也惯长用小队作战。

其次,倭寇使用频率最高的武器就是四种,武士刀、长枪、鸟铳、弓箭。武士刀、长枪是近战武器,鸟铳、弓箭则为火力投射武器。至于怎么用,大家都可以想到,以鸟铳、弓箭先来一波火力,然后各小队“人自为战”持武士刀杀向明军。

为了对倭寇形成充分的火力压制,戚继光在编练鸳鸯阵的时候,给戚家军配备了大量火器,火力相当凶猛。根据《纪效新书》十四卷本和十八卷本看,戚家军每一哨 48 人还配备了鸟铳兵 10 人,携带大铳 3 门(初期的戚家军有可能用的是赛熕铳),阵中钯手还配备了火箭,一旦投入作战,根据不同号令向倭寇投射火力,从实战来看,戚家军对倭寇的火力完全是压制性的。台州之战,倭寇“为一字大阵以迎”,戚继光率所部“即举炮出,前锋更列鸟火欻弹熛铅飞而却敌,诸兵遂拥队进攻”,典型的完成火力压制后,再进攻。

而一旦落实到近战倭寇就更倒霉了,其主要武器武士刀最长不过 6 尺 5 寸,面对鸳鸯阵的挨牌、藤牌和 1 丈 5 尺的狼筅、长枪毫无办法。鸳鸯阵左筅护左牌、右筅护右牌,长枪跟进杀敌,短兵手保护长枪手,这么一个有机整体,对倭寇来说真的很难啊!更重要的是每个小鸳鸯阵的正面只有 2 个身位的宽度,在局部位置上鸳鸯阵的兵力是具有 3 打 2、4 打 2 的优势的,而且还是来自不同兵器的招呼,所以倭寇打的越猛伤亡越大,也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考虑到部分倭寇也手持长枪,阵中藤牌手不仅有遮蔽功能,还右手持标枪,左手持腰刀横在牌里,当接近敌人时,猛然掷出,倭寇必然用长枪拨标枪,藤牌手也可持刀杀入,将倭寇长枪手杀死。

还可以巧妙的以各种兵器应对倭寇的长枪攻击。

若倭寇持长枪越过挨牌从好高处刺击鸳鸯阵,则挨牌手架起挨牌,架枪高举,阵内长枪刺杀敌军,退回阵中。

若倭寇持长枪从下方刺入鸳鸯阵,则挨牌手坐落,压住倭寇长枪,阵内长枪刺杀倭寇枪手,退回阵中。

若倭寇持长枪从挨牌左面刺入,左侧狼筅手控制对方长枪,再由阵中长枪手刺杀倭寇枪手,短兵手掩护,退入阵中。

若倭寇从挨牌右面刺入,牌兵即以右手手持腰刀砍枪,右面长枪手杀出,短兵手掩护,退回阵中。

如果我是倭寇我就很绝望,投射火力被压制,到了近战层面我的武士刀和长枪又破不了鸳鸯阵,反而被节节杀伤,可以说对于倭寇来说,他们对鸳鸯阵是毫无办法的。

上面说的是阵型的事,但是阵型再好,没有令行禁止的军人也是白搭,要记住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戚家军不仅平时训练特别严格,而且其临阵军法非常严酷,贪生怕死的得想明白,因为戚继光是非常推崇搞连坐制度的。“凡每甲一人当先,八人不救,致令阵亡者,八人俱斩”,就问你怕不怕?戚家军士兵再怎么难都得上,奋勇作战可以拿到赏格,就算死了也有报酬,如果逃跑,那就真得屈辱的去死了。戚家军每每能克敌制胜,赏厚罚严也是一大因素。

所以,不管从哪个层面上来说,倭寇都处于绝对劣势,对上鸳鸯阵根本翻不了盘。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戚继光之所以是划时代的名将,是因为他会针对不同敌人的特点、不同地形创造合适战法来应对(如下图所说),鸳鸯阵是应对倭寇的武器和战术特点开发的阵型,自然对倭寇形成了绝对压制,如果有个人穿越成了倭寇领袖,除了被斩首和谈跑没有任何办法。

引用文献:《纪效新书》十四卷本、《纪效新书》十八卷本、《筹海图编》、《明史纪事本末》、《戚少保年谱耆编》、《戚少保奏议》

【2】、来自网友【鱼的烟斗】的最佳回答:

经济是基础,所以我们从经济的角度探讨一下吧。首先我们明确下前提:戚家军总兵力 4000-6000 人,那么我们至少需要建立一支 5000 人左右的军队。戚家军基本属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主要打击力量来自于火绳枪和虎蹲炮。所以我们需要一支更先进的燧发枪加三磅或者六磅炮的拿破仑时代的军队。考虑到穿越者的身份,那么滑膛枪和六磅炮的生产技术不是问题,滑膛枪时代的战术同样不成问题,综合以上,我们就可以进行详细计算了。

首先滑膛枪、刺刀一套要银子十两,军装、军帽一年两套共 5 两,冬装一套 10 两,军鞋两个月一双一年六双共三两,皮带、水壶、背囊、被子等等算十七两。5000 人大概需要 45*5000=225000 两。千人配炮三门,共配炮 15 门,加上炮架、前车每门 200 两共 3000 两,此外大车 500 两马 1500 匹,大车 5 两,马十两,一共 175000,其它帐篷、粮草、弹药等等算十万,光固定投资就要三十五万。

维持费用:军饷一个月 6 两,共 3 万,马料算跟军粮一样,每人大米两斤一个月 4000 两,菜钱十文一个月 2000 两,一个月实弹射击十次,火药费 700 两,铅弹 300 两,火炮等同火枪共 2000 其它杂费 1000 两也就是一个月 4 万两。

考虑到募兵、训练、演习和武器生产时间,假设一年后部队可以用于作战,那么总投入大约是 35+4*12=83 万两。,也就是只要有八九十万两白银,就能实现打败戚家军,横行大明。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