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2 03:48:14 4次浏览

关于问题缺乏根基的汉文帝为何没变成西汉诛吕功臣们的傀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寄暇噱公】的最佳回答:

《资治通鉴》开篇有一段话:“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

刚刚到达京城的汉文帝,就是运用了这段话里的策略,一下子就站稳了脚跟。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世人为什么把《资治通鉴》称为帝王之书了。

当时还是代王的汉文帝(以后就直接称汉文帝)一到渭桥,太尉周勃便做了一个不合礼数的举动——周勃居然对汉文帝说了:请借一步说话。

当时在汉文帝身边的是中尉宋昌,立刻抓住周勃这个失误怼了他一句:你说的要是公事,那就在这儿说;你说的要是私事,那就免谈!

要知道,汉文帝可是君啊(虽然还没当上皇帝,但人家来这里就是当皇帝的),周勃当时的权力再大,在名义上始终是一个臣。在这么一个场合之下,周勃就算有什么野心,也不能拿出后世董卓的那一套来吧?

凡事都有一个场合,这个场合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周勃只能扑通趴在那儿,两手举着皇帝的玉玺和符印:俺只是想把天子玺符交给您。汉文帝一看下马威已起效果,立刻把谱儿摆得十足:大家都跟着到我的府邸来吧!

那一帮子诛吕的功臣,全都跟着去了汉文帝的府邸。忙活了一大通要是在这个时候缺席,那可不是白忙活了嘛!

当时都有谁?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硃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全都是重量级的人物。

这些人一起先把刘弘给否了:“

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当奉宗庙

。”然后又肯定了汉文帝的资格:“

大王高帝长子,宜为高帝嗣。原大王即天子位

!”这个拥立之功还得抓紧表现一下。

汉文帝象征性地推辞了下后,就说了一句:“

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

。”——“

遂即天子位

”,随即就登基当上皇帝了。赶紧滴,这事儿可不能拖。

皇帝算是顺利地当上了,是不是他们那波人的傀儡,那还得看后面的手段。权力场上的玩意儿,差一步都不行。后面的操作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

汉文帝即位的当夜,就拜宋昌为卫将军,牢牢地控制住了南北两军。拜张武为郎中令,行走于皇宫大殿,自己皇宫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是要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关于这个南北二军的重要性,这里不做详细的叙说。吕后在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他那两个侄子一定要牢牢控制住南北二军,由此便能看出他的重要来。

汉文帝这两件事儿办完了,立刻回到前殿,对拥立之人加官进爵。之后又是多次一系列的人事任免。该增加权力的增加,该削弱权力的削弱。权力调整后,地位就暂时稳固了下来。

汉文帝的这一通操作,看起来手拿把抓的跟玩儿似的。可实际上啊,汉文帝在赴京之前,手下智囊团就开始了论证。

张武认为那帮子人不可信,让汉文帝不要去。宋昌则认为应该去,理由一、二、三……。在最终决定了要去之后,宋昌还提前跑过去调研了一番。

没有什么事儿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人家汉文帝那可是提前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至于那个占卜,那只是一个形式。决定了不去,那占卜肯定是凶;决定了要去,那占卜肯定是吉。

等到汉文帝位子坐稳,就开始颠对周勃。当时周勃是右丞相,算是功臣集团里的权力最大的一个。捏柿子也可以从硬的开始捏……

人或说右丞相曰:“君本诛诸吕,迎代王,今又矜其功,受上赏,处尊位,祸且及身。”右丞相勃乃谢病免罢,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这个或曰的人是谁?想想就有意思。周勃于是称病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丞相一职就由陈平一人专享了。

陈平的脑子的确是很大,但刘邦却说过陈平并不适合做丞相。还有一点儿,陈平这样的人,不像那些统兵的武将,自己都不能成事儿。丞相一职由陈平担任,汉文帝也就能放下心来了。

陈平专享丞相也就一年多吧,陈平就死了。汉文帝就又让周勃出来继续担任丞相,然后对他说:前一阵子下诏让“诸侯就国”,丞相就先给他们做个表率吧!周勃刚当上丞相又给免了,一杆子打发他去自己封地去了。

周勃到了封地后,额就有人上书告他谋反。周勃被汉文帝下狱,被整得是一点儿脾气都没有。最后只能是窝窝囊囊地活到了死。

汉文帝为什么敢如此对待周勃?汉文帝免除周勃相位之后,就认命了当时的太尉颍阴侯灌婴为丞相。你猜灌婴是个啥心情?

灌婴乐得周勃赶紧下台,心里肯定也是美滋滋的。周勃当时是功臣集团之首,周勃要是不下台,灌婴那可是上不了位啊。功臣集团早已经是一盘散沙喽。

【2】、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是汉文帝能打开局面的关键因素。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吕氏一族成为汉初朝堂上最大的势力,但随着吕后去世,吕氏宗族没了依仗,因此惶惶不安,唯恐遭到清算。

于是,他们在密谋之下,计划准备改天换日,彻底夺取刘家江山,这便是“诸吕之乱”。

但最终,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同时加上刘姓宗室的配合,双方合力之下,共同消灭了吕氏外戚势力。

事后,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诛杀。

而这场“诛吕行动”,最大的受益者,却是在当时很不起眼的代王刘恒,在“诸吕之乱”平定后,经周勃等人的商议,最终拥立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

之所以选择刘恒,除了他的年龄不大不小刚刚好之外,另外就是刘恒“听话”。

说白了,功臣集团选择刘恒,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准备拿他当一个“傀儡”的,毕竟当时的刘恒给人的印象是没什么能力的样子。

这样的人,掌控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就这样,刘恒登基称帝,但让功臣集团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看起来有些无能的刘恒,却带给了他们大大的“惊喜”。

他不仅没有成为傀儡,同时还采取各种手段收回了权力,那么,汉文帝是如何摆脱功臣们的控制,从而做到了这一点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扮猪吃老虎的同时,又在不动声色之间稳扎稳打。

首先,就是谨慎至极。

最初在接到被拥立为帝的消息时,刘恒着实疑惑了好一阵子。

严格来说,当时的刘恒,着实不敢相信自己会被拥立为帝,为此,他还就是否去长安继位这个问题,与属下召开了数次研讨会议。

商讨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

为什么呢?当时刘恒的很多属下就认为,京城中形势晦暗不明,加上朝廷中像周勃、陈平这些人,均是跟随高祖刘邦打天下的老臣,不管是论手段还是论计谋,都远非刘恒能比。

况且,当时是个人都知道,吕氏一族刚刚被诛,此时让刘恒去京城,谁知道这里有什么阴谋?

这些人的话,让刘恒也深以为然,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人就是刘恒的心腹宋昌。

宋昌认为,周勃也好,陈平也罢,他们诛杀吕氏,无非是为了让江山重归刘家,如今局势已定,他们必然要推举一个刘姓子弟为帝。

而如今,刘恒是刘邦现存的长子,因此不用怀疑,该去就去。

宋昌的话,让刘恒下定决心前去长安,但是他并没有贸然起身,而是先派了舅舅薄昭前去,了解了解什么情况再说。

一直等到薄昭回来,并将长安的局势,以及来龙去脉讲清楚后,刘恒才做出了出发的决定。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汉文帝刘恒具备极其谨慎的性格,而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能成功的坚实基础。

当然,并不是薄昭带回来消息后,刘恒就放心大胆地去了,在前往长安的一路上,刘恒再次把谨慎这个特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的车队到达刘邦的陵墓附近后,刘恒下令止步,然后派出宋昌,再次前往长安打听情况,宋昌回来告诉他一切如常,刘恒这才敢继续上路。

从接到继位的消息,到前去长安的几个细节中,除了能看出刘恒谨慎之外,同时也刻画了他的另一个优点。

能听进去身边人的意见,不独断专行,同时,还善于做多方面的求证。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刘恒的谨慎和善于求证,只是保证了他不落入别人的圈套,而他在安全抵达长安后,真正的考验才开始。

诛吕行动中,周勃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而刘恒刚走到长安城下,周勃就给他下了一个“套”。

史载,刘恒的车队走到灞桥时,以周勃为首的百官前来迎接,并且周勃还将刘恒拉到一边,试图“面授机宜”,说白了就是告诉刘恒当前是什么情况,要让他明白谁才是最重要的人。

“勃进言,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

那么刘恒是如何应对的呢?可以说,他的应对办法堪称艺术,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仅树立了自己的威严,同时还没有和周勃闹崩。

首先,对于周勃的迎接,刘恒表示出了很高的热情。

热情到什么程度呢?史料记载,当时他亲自下车,对周勃等人还礼。

这叫什么?这叫尊重人,刘恒初来乍到,作为功臣的周勃前来迎接,刘恒没有摆谱,而是拜谢还礼,这就说明,刘恒懂规矩,没有仗着自己马上是天子而不尊重人。

这就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起码这个时候,双方没有闹崩。

紧接着,周勃“求赐片刻时间”,要和刘恒说悄悄话的时候,刘恒的心腹宋昌站了出来,高声说,如果是公事,那么就在这里大大方方的说,如果是私事,那天子没有私事。

简单几句话,就将周勃想向刘恒立威的想法扼杀。

这个细节尤为高明,如果当时刘恒说出来这些话肯定不合适,但由宋昌说出来却合适得多,并且,刘恒也是通过宋昌的口,向周勃以及现场的百官传递一个消息。

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更不是一个任凭摆布的人。

这就是刘恒在初到长安时,第一次与周勃过招的过程,而最终,周勃乖乖地跪着向刘恒送上天子玉玺。

而在刘恒拿到玉玺后,周勃的第二次试探来了。

刘恒同意继皇帝位后的当晚,要入住未央宫,但到了门口,却被十个武士拦了下来,还质问刘恒是谁?

显然,这又是周勃安排的,同样也是给刘恒一个下马威,他在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刘恒,这里都是他的人。

这一次,刘恒并没有和周勃硬刚,而是派人找到周勃告知情况,并请周勃将这十个武士领走。

但在周勃领人走后,刘恒在当晚的第一时间就宣布,任命心腹宋昌总管南北军,任命心腹张武为郎中令以护卫宫殿。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南北军还是宫殿护卫,此时的军权都在功臣集团手里,仅凭刘恒的两道诏令,根本不可能掌控这些军队。

对此,刘恒也很清楚,但是他为何要下这两道看似毫无用处的诏令呢?

很简单,他在回击周勃,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强硬,同时,他也在试探,看一看周勃等人会有什么反应。

事实证明,周勃等人对于汉文帝的诏令,果然没有任何反应。

那么,我们来复盘一下,刘恒在来到长安前后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从头至尾,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释放出“我可以很和气,但我绝对不好惹”的信号。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工作也好,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次见面留给别人什么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别人会如何对你。

如果刘恒在第一次的出场,表现出是个软弱无能的话,那么他就会被打上“窝囊”的标签。

因此,刘恒在来到长安,并继位的整个过程中,虽态度和善,但同时又表达出了一个“我不好惹”的信号,这就是要告诉周勃等人,自己不是个任人捏的软柿子。

这一点很重要,后面刘恒能不能顺利开展工作,完全在于刚开始自己的定位。

而在成功定位自己“不好惹”之后,刘恒紧接着的第二招,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其大概可以概括为“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

众所周知,一个官员到达新岗位后,比较喜欢做的,就是来一次“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如大肆撤换老臣,安插心腹,同时大刀阔斧的改革,推翻之前的种种政策等。

这种做法,并不是说不对,但有时候效果会适得其反。

而刘恒是怎么做的呢?他除了任命宋昌和张武这两个自己人之外,并没有进行大封心腹,反而是对周勃这群功臣大肆封赏。

比如,他任命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这意味着刘恒是把能影响朝局的相权,交给了功臣集团,同时,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进行赏赐、封官晋爵。

不仅如此,刘恒还对那些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们,恢复了他们的爵位和封地,另外,对于曾经跟随过刘邦的开国功臣们,也进行了赏赐。

最重要的是,对于带头起兵诛吕齐王刘襄,刘恒也进行了赏赐和安抚。

汉文帝这是在做什么?很简单,他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告诉功臣和宗室以及朝中的大臣们,自己是合作者,而不是搅局者。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汉文帝在恢复秩序。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如果想进行改革,一个首要的大前提,就是要在摸清楚详细状况之后再动手。

而不是一上来就大刀阔斧,那样的话,很容易动了别人的“奶酪”,而动了别人的奶酪的结果,就是被“群起而攻之”。

因此,只有在当前的局势被恢复,同时也被稳定之后,才可以进行想要的改革。

这对于我们现代人同样也是一个启发,初入一个新单位,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迫不及待地展现你的能力,而是先顺应这个单位的节奏,然后再展现自己。

那些刚一上来就贸然表达自我的人,往往都死得很惨。

而汉文帝的做法,既恢复和稳定了当前的局势,没有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利用封赏,迅速安定了所有的利益集团。

不管是哪一方势力,对当时的汉文帝,基本上统一的认知就是,新皇帝虽说看着不好惹,但还算够意思。

于是,这群人暂时安定了下来,而这也为汉文帝接下来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首先,对于位高权重的功臣集团,汉文帝不动声色地瓦解了他们。

汉文帝二年,朝廷下发了一道诏书,诏书的大致意思,是朝廷以为了让常驻在京城的列侯们,省每年去来回运输封地收益的消耗,而通知他们全部返回各自封地。

“今列侯多居长安,邑远,吏卒给输费苦,而列侯也无由教训其民。”

这份诏书,除了“帮助”列侯们减少运输费用之外,还十分“体贴”地考虑到这些常驻长安的列侯,没有时间教导封地的臣民。

因此,朝廷出于上述两点,才会考虑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封国。

那么,汉文帝真的是为了列侯考虑吗?当然不是,这道诏令,只不过是他“温水煮青蛙”的一种方式。

众所周知,古代的功臣,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朝廷构成威胁?很简单,就是他们达成利益共同体的时候,换句话说,就是互相抱在一块的时候。

像那些呆在长安的功臣们就是如此,当初他们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如今除了本人身居高位之外,同时子孙、门人也有很多在朝中身居要职。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还会通过联姻等多种方式,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而这样一来,汉文帝若想对付他们就很有难度,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臣集团正是靠着这一点,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

而汉文帝的诏令,其实就是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他没有对这些功臣“大打出手”,而是用和蔼的方式,通知他们返回封地。

只要他们离开长安,那么这些人就因为缺乏联系,形不成利益共同体,说白了,就是之前联系感情的纽带被割裂了。

并且,汉文帝所用的借口也十分高明,他摆出为了列侯考虑的态度,况且返回各自封地也是无可指责的事情,因此,那些列侯只能是乖乖听话。

而一旦他们回到封地,就不会再具备往日牛气哄哄的底气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缺乏联系,对当前的局势做不到第一时间了解。

举个例子,周勃在回到封地后仅仅一年多,就完全没了曾经的气势,一个小小的河东守尉路过他的地盘,就能把他吓得直哆嗦,靠着日夜穿戴铠甲才安心。

为什么曾经敢诛杀吕氏的周勃会变成这样?很简单,他呆在自己的封地里,没有了情报来源,对朝廷拿捏不准了,所以才害怕。

通过这种方式,汉文帝瓦解了功臣集团,而对于刘姓宗室,汉文帝的手段更为高明。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颁布了著名的“推恩令”,彻底瓦解了诸侯们日益增长的实力,其实,推恩令的雏形,最早是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实施的。

汉文帝有个谋臣叫贾谊,他根据历史上“大都强者先反”的诸多例子,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针”,而这个方针,就是推恩令的框架原型。

其大意即为,老诸侯王死后,若没有子嗣,那么把他的封地将收归国有,若是有子嗣,那么为嫡长子继承。

贾谊改变了这一方式,具体即为,老诸侯王死后,将他的封地分割,分别封给他的几个儿子。

这样一来,除了会得罪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其他所有人都会和朝廷站在一起,而一旦这样分封下去,诸侯往的封地就会越分越少,直到“地尽嗣绝而止”。

而原本强大的诸侯王,其力量也被一层层削弱。

这其中,最明显也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分封齐王刘襄,他是当初带头诛吕的诸侯,功劳颇大,汉文帝登基后,又对他加封,因此,他的封地面积在当时数一数二。

但没过多久,刘襄因病去世,汉文帝就下令,将他的封地一分为三,分别由刘襄的儿子刘则、刘襄得到弟弟刘章和刘与居继承。

就这样,原本疆域庞大的齐国,就变成了齐、城阳和济北三国。

而通过这种方式,最早的八个诸侯国,最终被汉文帝分成了十三个,这显然已经基本达到了贾谊所说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效果了。

更重要的是,除了老诸侯王的嫡长子之外,剩余的诸侯王庶子,没有一个不交口称赞汉文帝,因为正是汉文帝才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宗室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就是被这么解决的。

总而言之,汉文帝靠着前期的谨慎,中期的立威以及顺应形势,为他掌控权力扫清了障碍,而后期他则是通过割裂功臣列侯的关系网,加上分封宗室等办法,最终稳定了皇位,而这一切,也都为汉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