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杨秀清屡次突破清军重围,为何石达开被围一次就全军覆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杨秀清的才能远远强于石达开。
杨秀清从广西的转战,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坚实的根据地。
从广西出发时,杨秀清只有几千兵力,不足以对抗广西的数万清军。
无奈之下,杨秀清率部北上,一路经过湖南,湖北,然后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经过安徽和江苏,攻占了防御空虚的南京。
由此,杨秀清在满清最富裕的江南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初期兵力就超过 5 万人。
即便杨秀清被杀,太平天国凭借这个根据地,还是坚持了 10 多年之久。
毕竟,浙江不但富裕,人口也众多。
可以说,杨秀清是很了不起的,他明白根据地的重要性,也明白流寇终究要完蛋。
但石达开就差了不少。石达开是军事战术高手,但缺乏战略眼光。石达开离开南京以后,始终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让自己成为流寇。
在持续不断地作战中,石达开的几万大军逐步消耗,无法补充,更疲惫不堪。最终,到了四川大渡河边只剩 5000 人,然而最终全军覆没。
可以说,以中国之大,建立一个根据地还是难度不大的。在那个时代,中国很多地方几个土匪都能占山为王,何谈时代开的部队。
这说明,石达开缺乏一定的战略眼光,没有选择合适的地方站住脚。一说,这是因为石达开部将中没有军师。
当时只有张遂谋,赖裕新,傅忠信,余忠扶等几人跟着石达开离开,其中没有一名侯爵,除石达开亲族外,记载所知丞相仅一人,检点也只有三人,后来远征军中被提拔起来的的名将朱衣点,彭大顺,吉庆元,汪海洋,谭体元等,此时还都名不见经传,如朱衣点在天京事变时还只不过是个“将军”,是太平军佐将中最低的一级。
相反,石达开的嫡系大将,比如安庆张朝爵、陈得才,无为朱凤魁,彭泽赖冠英,潜山叶芸来,还有梁立泰,陈坤书,这些都是受石达开节制多年的旧部,也是安徽地方的主要将领,但他们都没有跟随石达开南下江西,其中如张朝爵、陈得才、叶芸来,陈坤书都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栋梁之将。
说白了,石达开最多是将才,而杨秀清是帅才。
【2】、来自网友【西岭散人】的最佳回答:
在太平天国,杨秀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能居东王之位,必有非常之能力。石达开自天京出走后,一路自皖鄂赣湘一直打到太平天国的老巢广西,也是足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但是石达开为何强渡大渡河不成就遭致全军覆没?
在太平天国早期,因为建制还不够完整,统军打仗的也就那几个核心王。这其中属杨秀清能力最突出,而随着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在东征途中先后战死。石达开开始得到重视,至此长期在外带兵征战,军事能力得到了发挥。天京事变发生后,石达开与洪秀全的两个哥哥安王、福王关系不合,再加上洪秀全自入天京后耽于享乐,偏安一隅而不能谋图进取,石达开最终带着十余万太平军将士离开天京另辟根据地。
石达开出走,是天京事变的延续,这个为太平天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匡国柱石,始终以大局出发,其出走神似三国时期姜维避祸沓中。天王对声望日涨的石达开本来就不是很放心,所以才安排两个无才无德的哥哥参与机要借以牵制排挤最后加害于石达开。石达开为了避免天国发生二次内讧,乃迫不得已于咸丰七年(1857 年)5 月离开天京前往安庆,此后便长期转战各地远离中枢。可以说,石达开的出走给天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但是他的出走,却也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更大的根据地。
石达开南下西进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尽快占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四川,以此牵制大量清军缓解天京周边的压力。但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能好好经营群众基础深厚的黔滇桂三省,而是想着能北渡长江夺取成都据有四川,建立四川根据地以牵制清军,为此他先后四进四川,最终于 1863 年 4 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至 5 月,到达大渡河。此时清军还没追及,但石达开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并没有争取时间抢过大渡河。结果当晚天降大雨,大渡河水暴涨,船不能行。三日后,清军追及,列阵对岸 ,太平军多次多次抢渡不成,粮草耗尽,深陷绝境。
此时此刻,数万太平军仅剩 5000 多人,前后皆是清军,陷入了重重包围。石达开为了保全这些仅存的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太平军将士的性命,决定冒死入清营谈判,5000 将士有 3000 人被清军收编。余下 2000 人于石达开被押送成都后都被清军屠戮殆尽,仅 300 余老幼幸存。6 月 23 日,石达开在成都过堂受审后,被处以凌迟酷刑,临刑时,神色凌然,至死默不作声,观者无不动容,叹为“奇男子”。
19 岁领千军,20 岁封王,曾打的曾国藩差点跳河自尽。在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一计既失全盘皆输。没有好好经营广西大本营,却转战清朝根基深厚的四川,最终身死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