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享尽荣华的秦桧,为何在受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28 06:30:58 11次浏览

关于问题享尽荣华的秦桧,为何在受封为异姓王的当夜气得病发身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望风瑟瑟】的最佳回答:

最近《满江红》在热映,观影者多为没杀死秦桧而为之感慨,那么真实的秦桧又是什么样子?他又是怎么死的呢?

秦桧独相十七年是南宋初期最为黑暗的时期,对于秦桧的擅权专政,赵构作为其政治盟友是了然于胸的,但是为了维持对金的和议,他还离不开这个与他狼狈为奸的奸臣,更不敢违背金人提出的“不许以无罪去首相”的条件,同时赵构也对秦桧尾大不掉之势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对其善加抚慰又提防猜忌。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宋高宗赵构亲临相府探病,明表恩宠实则暗探虚实,在得知秦桧病入膏肓而不可活时,次日即晋秦桧为建康君王、养子秦熺为少师,并勒令致仕,虽说诏书之意是考虑秦桧父子健康为由,但秦桧却有刺骨之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没死,赵构已经撕破脸皮,在以“莫须有”之罪杀了岳飞收归军权之后,还要罢黜自己回收相权,下一步是不是会对秦桧这些年的恶行要彻底清算呢?秦桧不得而知,他是又气又怕,当夜竟吓得病情加重,可谓是被活活吓死。

天下人无不“酌酒相庆”,此时离秦桧害死岳飞已经过去了十三年,就连宋高宗赵构也松了一口气,对杨存中道:“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帝王畏惧宰相如此,在宋朝恐怕是独一份。


独相十七年,南宋最黑暗的时期

众所周知,为了“绍兴和议”赵构不惜借秦桧之手酿出“风波亭”一案,以“莫须有”之罪将岳飞杀害。一代名将死于自家君相之手,可谓是讽刺之极,岳飞作为南渡大将中唯一一名进攻型将领,他的死更让“北伐”成为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梦想,这种自毁长城的行为也让他们君臣二人成为后世唾弃的对象。

但总体来说,赵构和秦桧无论在杀岳飞的目的上是各怀鬼胎,互相利用的。对于秦桧来说,岳飞三番五次反对于他,并明着骂他“谋国不藏,恐贻后世讥”,所以秦桧杀岳飞一是公报私仇,二是因为岳飞是宋金议和的最大障碍,不杀岳飞,难以完成和议的任务。

可对赵构而言,杀岳飞不仅仅是为了和议,主要是所谓的“示逗留之罚与跋扈之诛”,更是因为岳飞“议迎二帝,不专于己”,站在赵构的立场上,这个举动对加强皇权来说利大于弊,不仅可以顺利将岳飞手中精兵强将掌控在“三衙”和枢密院,同时还能震慑其他武将以促进“和谈”的进行。这样一来,这一对君臣玩弄着“交相用而曲相成”的把戏,那么岳飞是非死不可了。

而“绍兴和议”后,秦桧为了排挤枢密使张俊,让御史将其旧部比作大小儿子来弹劾他道:“大男杨存中握兵于行在,小男田师中用兵于上流,他日变生,祸不可测”。尽管张俊也在朝中颇有势力,但对于这样的弹劾毫无招架之功,只好乖乖提出辞官。

赵构冷眼旁观多时,直到张俊辞职的那一天,他才出来表态,说张俊有复辟之功,绝无谋反之意,随之同意了他的辞呈。秦桧完成了排挤张俊的图谋,而赵构也再次完成了削兵权之举,从此南宋重新进入“重文轻武,以文抑武”的旧轨道,南宋兵战斗力再次下降,回到了北宋的老路上。更严重的是,朝中再无人能与秦桧相对抗,开启了十七年的独相黑暗时期。

秦桧卖国之过自不必说,他在打击政敌方面也是完全不择手段,赵鼎、李光、胡铨等高官皆被其流放过海,他恨起来就连自己人也不放过,比如说同乡巫伋晋升执政,由于没有通知秦桧得知,很快遭到台谏弹劾而罢官。再如秦桧最忠实的走狗万俟卨在“绍兴和议”后当上了参知政事,秦桧有一次要他任命一批亲党为官,但万以“皇帝无旨”为名婉拒,秦桧自此与他“不交一语”,很快让台谏弹劾他“黩货营私,窥摇国是”将其贬到归州。

秦桧做了这么多,高宗赵构为何任他为所欲为呢?在开始的时候,二人还属于互相利用阶段,但在满朝皆是秦桧门人的时候,就连赵构都开始自顾不暇了,因为当时秦桧已经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将赵构控制在手中。

  • 第一、控制台谏,干预经筵。

秦桧当过御史中丞,深知控制舆论的重要性,所以他在为相之后,第一时间便将台谏收入囊中,让其成为自己的喉舌,此后秦桧用人的关键也是“择人为台谏”,以至金人再次背约南下时,竟无一台谏发声。

此后秦桧竟公开破坏台谏不能兼任经筵官的规定,让台谏兼职经筵,以达到堵塞言路和窥探君主的双重目的,其兄秦梓、子秦熺就曾先后担任经筵官。

  • 第二、联姻外戚,收买内臣。

“绍兴和议”后,韦太后南归带来高宗原配邢氏的死讯,秦桧得知迅速联络诸大臣上书立吴氏为后。吴氏乃秦桧妻子王氏的闺蜜,吴氏被立为皇后自然对秦桧感激万分,秦桧趁机将孙女嫁给吴氏弟弟吴益,从而与外戚有了姻亲之谊,故而秦桧死后其子孙虽皆被罢黜,但无一流放贬谪,其中就有着吴皇后的庇护。

同时,秦桧收买了宫中内侍省的都知张去为,此人原本是韦太后近臣,随着韦太后回宫,其身价见涨,在秦桧的操作下,张去为终于成为宫中内侍省都知,为了报答秦桧,张去为承担起了全面监视赵构的工作,“凡高宗大小事皆秘告于桧”。

  • 第三、借御医窥探高宗隐私。

“绍兴和议”后,赵构觉得天下大定,于是想方设法琢磨自己不能生育之事,经多方打听,民间有医名唤王继先者在男科方面素有盛名,遂被赵构聘为御医。经其治疗虽未能使嫔妃怀孕,但已能人道,故深得其宠信。

秦桧得知此消息后,将其请入家中,让妻王氏与王继先认为兄妹,用他窥探皇帝是否有立储之心等。赵构或许知道二人勾结,曾对着二人道:“桧乃国之司命,继先乃朕之司命!”看似夸赞之语,又映射二人勾结。但此时的赵构也无可奈何,秦桧对自己的动向了如指掌,更是完全掌控了朝堂,自己再不委曲求全,或许秦桧再以自己“不能延肆皇脉”之由另立新君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这样,秦桧、王继先、张去为三人联合起来将赵构吃的死死的,赵构意识到这点后,秦桧已经尾大不掉,虽有怨气但无处撒,动辄问杨存中:“长此以往,何以安身?”以至于后来有人问高宗对秦桧的评价,他沉默半天道:“初奇桧,复恶桧,后爱桧,晚复畏桧。”可见,赵构在后期是很惧怕秦桧的。

很快,一件事的发生给了赵构可以操控自己命运的灵感,那就是发生在绍兴二十年的“施全刺秦案”。


秦桧惊魂,小人物的反抗

从“绍兴和议”成功签署开始,南宋百姓的赋税便悄悄开始提升,至绍兴十九年,百姓的赋税已超和议前六成,在既没动刀兵又没遭遇大荒大灾的情况下,为何赋税增长如此之多?

这些钱,既没有进入南宋国库,也没进入赵构私人的“左藏库”,而是大多流入秦桧及其党羽手中,这个情况赵构完全清楚,但又能如何呢?秦桧宅院就占据了临安望仙桥绝大部分土地,“别筑大第,穷土木之丽”,赵构为了庆祝秦桧乔迁至此,凡宫内御用之物必赐秦桧一份。更将年收三万石的皇庄永丰圩赏赐给了秦桧,并命“江东发四郡民三万修筑”,由始,秦桧富可敌国,权倾天下。

南宋绍兴二十年正月,“风波亭”一案已经过去了九年,奸相秦桧已经是气焰滔天,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在其阴影下小心翼翼的活着。

这一天早朝,官员们从四面八方向皇宫汇集,但到了宫门前都未进门,在等秦桧先行。秦桧也从望仙桥的巨宅出门,一如往常,直到众安桥时,一个人影从桥下桥下跳出,持刀砍向秦桧的坐轿,即便周围有许多护卫,也没能在第一时间制止。

只可以,此人这一刀只砍断了一根轿杆,秦桧却毫发未损,护卫们这才一拥而上将刺客擒获。秦桧虽未受伤,但受到的惊吓却不轻,连早朝也没上带刺客转身回家私设公堂加以审讯。

据审,刺客乃殿前司武官施全,其言语被载入史书:“举天下皆欲杀虏人,汝独不肯,故我欲杀汝也!”也就是说他和秦桧并不是什么私仇,为的是民族大义。

秦桧大怒,遂在闹市处斩了施全。赵构随之也以皇帝之名严厉谴责了行凶之人,说他置国家王法于不顾,刺杀国家肱骨之臣…但施全的行为却在民间得到一片称颂之声,此事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说他是岳飞部将,之所以刺杀秦桧是为岳飞报仇云云,后来给岳飞塑像时,施全也被塑于旁侧。

其实从现在来分析,施全是殿前司武官,其上司是杨存中,而杨存中是秦桧独相十七年间为数不多的赵构亲信,所以说施全与杨存中或者赵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这次的刺杀就颇有些耐人寻味了。

但是不管出于各种目的,施全作为黑暗中的一束光,能将利刃勇敢的砍向秦桧,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在古代,示范的作用是强大的,一般出现第一个刺客,那么正义之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往往有绵绵不绝之势,但是施全刺杀秦桧之后竟难得的打破了这种规律,尽管秦桧为了防止刺杀,却到死也没有等来第二次刺杀。

有的人说,宋人的脊梁已经被秦桧压断了,我们不能否定这个答案,或许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答案。

同时施全的刺杀却给赵构提供了一丝可掌控自己命运的办法,那就是时时在靴中藏有利刃,在这个皇宫中,也唯有利刃可以给赵构一丝慰籍,有利刃在手,即便掌控不了怎样生,但却可以选择怎样死,这或许是他唯一能做的。


秦桧之死

施全那一刀虽然没有砍在秦桧的身上,但却深深地刻在了秦桧的心里。施全刺杀未果后,秦桧的身体便江河日下,以至于时时需要其子孙们搀扶。

绍兴二十四年,秦桧的势力已经是如日中天,“天下皆知秦相而不知高宗名讳,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悉屏之远方”,但唯独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于是他与党羽策划了一个大行动,想要将所有政敌一网打尽,好给秦熺继承相位扫清道路。

绍兴二十五年八月,秦桧捏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谋大逆”案。他指示台谏上书称前宰相赵鼎之子赵汾有“奸谋密计”,将其逮捕入狱,严刑逼供,勒令其承认与胡寅、李光等“谋大逆”,以张浚为谋主,涉案共五十三人,皆是秦桧视为眼中钉的“贤士”。

到十月下旬时,张浚、张光、胡寅、赵汾等五十三人皆被判处叛国罪,甚至刑部、大理寺的流程都已走完,唯独剩下秦桧签字。

说来也奇怪,就在秦桧拿到伪造的供状签字时,竟因喜不自胜而动弹不得,随后又昏死过去,数天卧床不得起,秦府随即有操办丧事的迹象。

赵构听说此消息后觉得夺权时机已到,但他并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一个应对错误将会满盘皆输,朝中唯秦桧独大不是白说的。毕竟耳听为虚,他决定借探病为由去秦府以探虚实。

十月二十一日,赵构来到秦府探病。秦桧挣扎着穿上朝服与赵构相见,一时间无法辨别其病真伪。但是没等一会,秦桧就汗出如浆,气喘如牛,秦桧也知道自己无法装作常人,遂悲从心来,老泪纵横。

赵构与其君臣二十多年,也是颇有伤感,遂拿出一条红色手帕递给了秦桧,这一幕让旁边的秦熺看到,平日骄横放肆之态复萌,上前问赵构道:“代居宰相者为谁?”赵构看着他冷冷道:“此事卿不当与!”

旁边的秦桧虽不能言语,但早已被这个儿子气的不轻,这话问的哪有一点政治智慧?自己挣扎着穿上朝服见皇帝,这副病入膏肓的样子想瞒都瞒不住,你个猪头将我用眼泪骗来点好感荡然无存…

果然,皇帝翻了脸,明确表态你秦熺并非宰相人选,更严重的是赵构再不看秦桧一言,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再说,直接扬长而去。秦桧失魂落魄的只等大限来到,可秦熺却不甘心,他召集了台谏官员们,决定让他们上书保荐自己为宰相。

趁着秦桧还没咽气,这是最后的机会!

但是赵构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当天晚上便召见直学士写了罢官制,让秦家祖孙全部滚蛋。

秦桧加封为建康郡王,致仕;秦熺升为少师,致仕;秦熺的儿子秦埙、秦堪并任提举九江、太平兴国宫…是夜,桧卒。

也就是说这封诏书是正儿八经的催命符,秦家当时是实际上的江南之王,给个郡王的空衔有什么意义?难不成这是皇帝要清算自己?要知道,自古以来做权臣从来没有好下场,更何况自己是个奸权臣,更不可能会落下什么好下场。尤其他深知赵构是个腹黑之辈,极有可能利用铲除秦家而增加其皇帝威望。

所以,秦桧又气又怕中咽了气。气是气秦熺这个白痴让皇帝下了铲除秦家的决心,气是气高宗赵构竟不念多年的君臣之情,自己还没死就勒令致仕;同时他更怕秦家家族遭受灭顶之灾,所以说秦桧被吓死的也不为过。

高宗赵构熬出了头,终于再也不用在靴中置刀,在秦桧死后他对台谏进行了“换血”,像秦桧一样将言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由于对相权的忌惮,他在秦桧死后很长时间没有任命过新宰相,后又用沈该、万俟卨为并相,从此再无独相主政。

众所周知,沈该、万俟卨、汤思退等人皆是秦桧时期重用之人,赵构也明白他们的关系,之所以还用秦系官员主政,实际上是不想改变秦桧时期的对金政策,就连南宋官员都评价“桧之身虽死,而桧之心未尝不存。秦桧死后,有官员声讨秦桧投降卖国,赵构竟还替秦桧辩解,下诏强调道:“讲和之策,断自朕志”。

所以说,在清楚秦桧影响和维持苟安的这条路上,赵构的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


后话

“当罪恶滋生时,同流合污和漠然视之都是原罪。”秦桧无论是卖国求荣还是操弄权术,除了岳飞、胡铨和施全以外,竟再无一人出头,文武官员和皇帝的膝盖被生生按在了地上摩擦,让当时的整个汉民族精气尽失,从此南宋军民脊梁被打断,只能苟安一隅喘着粗气,对北方故土再不留恋,这直接导致南宋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隆兴北伐”倾全南宋之力结果被一万金兵击败就是例证。

从一般逻辑来看,坏人做了坏事一般都会有坏的下场,其结果不过是来的早或者来的晚而已,秦桧也不例外。仅仅过了五十年,宋宁宗便开始对秦桧秋后算账,不仅追夺了秦桧的王爵,还给封了一个带有侮辱性的谥号——缪丑。

更大的报应在后面,明成化九年,江宁一座宋墓被盗墓贼明目张胆的掘开,当官府勘察现场时居然发现墓主人棺材中灌满水银,棺中尸体尚且完好,再看墓志铭方知此乃秦桧夫妇墓,于是,在场愤怒的人们将其尸体拖出焚烧,又将灰烬丢到粪坑中,秦桧的肉体永远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但是他的奴性却给满清人统治中原提供了思路…最为搞笑的是,按照大明律盗墓是死罪,但这几个盗墓贼由于盗掘的是秦桧墓,居然被官府免于处罚,可见世人对秦桧是多么痛恨。

成化十一年,浙江布政使周木大修岳飞墓,用生铁铸秦桧、王氏二跪相立于墓旁,后人又铸万俟卨、张俊二人同跪于侧,遗臭万年,秦桧等人终于做到了…

参考资料:《岳飞传》、《南宋史》、《官宦王朝》等

【2】、来自网友【史晓生】的最佳回答:

因为秦桧万万没想到,宋高宗赵构还有个致命的大招在等着他。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 1155 年)十一月,宋高宗赵构亲临宰相秦桧的府邸,前去探望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秦桧,对于皇帝的驾临,秦桧十分感动,史载他“流涕不已”。

次日,南宋朝廷下了一份诏令,在这份诏令中,将秦桧进封为“建康郡王”,同时,又将秦桧的儿子秦熺加封为少师。

诏令一出,无数羡慕的眼光投向秦相府,毕竟自打大宋朝开国以来,能在活着时被封异姓王的基本没有,而秦桧却获此殊荣,并且儿子也成了少师,这可是天大的荣耀,怎能不让人羡慕?

不过,就在秦桧成为异姓王的当夜,曾经权倾朝野的他却一命呜呼,莫非,秦相爷是因为太高兴激动死了?其实不是,秦桧是活生生被气死的。

至于为何他会被气死,是因为秦桧做梦也没想到,赵构早就设计好了一个能要他命的大招,更没想到,赵构居然会这么阴。

早在秦桧病倒之后,赵构就开始盘算如何给秦桧致命一击。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一向不是和秦桧穿一条裤子吗?多少赵构不方便出面的事情,不都是秦桧出头处理的吗?

比如当年绍兴和议时,赵构为了满足金人的无理要求,同时也为了向金人表达自己议和的坚定决心,不仅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的兵权,又亲自与秦桧商议,共同罗织罪名,把岳飞下狱。

最后,也是在赵构的授意下,秦桧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在风波亭。

可以说,没有赵构的背后指使,岳飞大概率不会死,同样的,没有赵构的授意,秦桧也做不到这么嚣张跋扈。

既然两人是那种“沆瀣一气”的盟友,为何还要说赵构在处心积虑地谋划着打击秦桧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大致原因有两个,一个出在宋高宗赵构本人身上,一个则出在秦桧秦相爷身上。

先说赵构,赵构这个人,性格很复杂,并且他坐上皇位的过程也很曲折,如果没有当年的“靖康之难”,他是没有机会成为皇帝的。

靖康二年(公元 1127 年)五月初一,金兵带着宋徽宗、宋钦宗以及数千宋廷宗室、女眷等,离开开封北去,由此北宋宣告灭亡。

不过,在当时的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还有一支数量可观的宋廷宗室力量,而领头的,正是康王赵构。

之所以赵构会在这里,这就要说回靖康元年年末,当时金兵刚包围开封府时,远在河北的赵构,受朝廷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同时朝廷还下令,让他带兵火速救援开封府。

但赵构并没有前去救援,而是带着手下的兵,先转移到大名府,后又转移到东平府。

东平府在如今的山东境内,赵构跑掉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避开金兵的锋芒,以观其变,而他这一观,就把北宋给观没了。

而在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后,赵构经过深思熟虑,加上手下人的劝进,最终在应天府“勉为其难”的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南宋政权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但在建立南宋后,赵构很犯愁,愁什么呢?愁如何对付金国,他不是没想过一鼓作气将其彻底击败,比如最早的时候,赵构就任用主战派代表李纲为宰相,目的就是想击败金兵。

不过,启用李纲等主战派,并非出自赵构本意,他内心真正想要的是,还是偏安一隅过安稳的小日子。

而过安稳小日子的前提,就是得把金兵摆平,至于摆平的方式,赵构自然是选择了“不动刀兵”的议和了。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赵构开始极力打压武将,并积极与金国和谈,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惜残害忠良。

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赵构毕竟是皇帝,他还是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的,因此,这个时候他就需要有一个人来帮他出面干这些见不得人的事。

而秦桧,则是赵构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秦桧的发迹之路,与向金国卑躬屈膝有很大关系,早在靖康之难后,一同被掳往北方的他,就开始刻意对金国示好,期间还通过贿赂,“赢得”了金国人的看重,成为金国攻打大宋的参谋之一。

而在他归宋之后,更是把金国当做了再生父母,在南宋朝堂上,公开提出南北分治的和谈方略,此举,深得宋高宗赵构之心。

一个是为了前途抛弃民族大义,一个是为了求安稳需要找人出头,就这样,赵构与秦桧一拍即合,成为了最坚定的一对盟友。

不过,在绍兴和议达成后,宋高宗的心思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当时的情况是,主战派的武将已经被彻底打压,朝堂上基本上没有了反对赵构偏安一隅的声音,不过,赵构依旧很烦恼,烦恼的是秦桧日渐增长的权力。

自从把秦桧当成心腹之后,秦桧的地位扶摇直上,到了绍兴和议后,他已经位居太师,按照赵构的想法,此时的秦桧应该心满意足,毕竟要权力有权力,要地位有地位。

但秦桧却并没有满足,当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一场利用职权所展开的清洗行动在暗中弥漫至整个南宋朝堂。

从绍兴十二年开始,到绍兴二十二年,前后十年的时间里,秦桧先后或贬或罢了足足四十余位朝中大臣。

这其中,不仅有担任要职的宰相,还有各个部门的能吏,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曾经得罪过秦桧。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不少因为反对秦桧的大臣,被秦桧罗织罪名,惨死在大狱之中。

在这种不断地打击异己中,秦桧的权势越来越大,党羽也越来越多,而气焰也越来越嚣张,甚至到后来,秦桧的党羽中,有人向赵构上书提议,让秦相爷使用与皇帝规格相同的“金根车”。

如果仅仅是下面人胡乱提议,赵构倒不会想太多,关键问题是,如此逾制的要求,秦桧听了之后,只是淡然一笑了之。

这还让赵构如何淡定?难不成非要等着秦桧把他从皇位上掀下去,他才会有反应吗?

所以,赵构为了让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做得安稳,他就必须有所动作,不然照这么发展下去,大宋朝就要改姓秦了。

不过,与对付武将们的方式不同,赵构想对付老奸巨猾的秦桧,手段就必须要更高明一点。

那么,究竟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清除掉秦桧这个威胁呢?在赵构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得出最终的结论,那就是捧杀。

因此,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是赵构不断对秦桧进行封赏,比如,在绍兴十五年,赵构赐给秦桧了一座府邸,并且还亲自登门,与秦桧家眷一同庆祝。

另外,在绍兴十六年,秦桧建了一座家庙,赵构知道后,又赐给秦桧祭祀用的祭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了皇帝赐给臣子祭器的先例。

还有,赵构又加封秦桧为益国公,同时,命人为秦桧制作画像,并亲自为其做赞。

除了对秦桧本人的各种恩赏之外,对于秦桧的子侄,赵构也没忘了,秦桧之子秦熺,官至观文殿学士,在朝中呼风唤雨,而秦桧的孙子秦埙,更是公然在科考中舞弊,事后不仅无人敢过问,还担任了实录院修撰一职。

一时间,秦相府的风光,让整个南宋无人可及,“知秦相而不知高宗”,正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有一则小故事,十分直接地说明了当时秦桧家中的雄厚的财力和无人能及的地位,据说,秦桧的妻子王氏某次应吴皇后(赵构之妻)邀请,前去宫中赴宴,席间,上了一道清蒸鲻鱼,这鲻鱼味道鲜美,但因为其产自沿海,南宋建立后,由于边境战事不断,所以很少有机会吃到。

因此,吴皇后就问王氏吃没吃过,结果,王氏回答到,自己不仅吃过,并且这种鱼在她家里多得是,还承诺次日给皇后送来几条更大的。

等到王氏回到家后,把这件事给秦桧一说,让秦桧当场大惊失色,赶快命令下人装了几条与鲻鱼十分相像的大青鱼,给皇后送了过去,以打消皇后的疑虑。

那么,这种昂贵且不容易吃到的鲻鱼,在秦桧家中有没有呢?当然有,并且还多的是,就是因为他不想被猜忌,所以才把大青鱼送进宫,以此来蒙混过关,避免了一场风波。

从这则故事里,就能够看出,当时的秦桧所拥有的要比皇帝赵构强得多,所谓“开门受赂,富可敌国”,说的就是秦桧。

除了坐拥海量的财富,以及掌握显赫的权势之外,秦桧在当时,为了达到,美化自己的目的,还干起了篡改历史的勾当。

史载,秦桧曾安排他的儿子秦熺任秘书少监,专门负责整理国史,而秦熺在上任后,极尽所能地开始修改各类史料,把所有涉及到父亲秦桧的不好言论全部剔除销毁,其中包括各类诏书、奏章等,总之凡是秦桧的黑料,全部清除个一干二净。

另外,秦桧在晚年身体每况愈下时,还试图想把那些反对他的人彻底一网打尽,好给自己的后人铺路。

比如,在秦桧去世那年的八月,当时身体尚且还行的他,接连将大臣张浚和胡寅等人投入大牢,又逼迫历来反对他的大臣赵鼎之子赵汾,诬告张浚和胡寅参与谋反,意图将这二人定为死罪。

而当时受此案牵连的大臣,多达五十几位,他们大多数都遭到了秦桧的恶意打压。

对于秦桧的这一切,宋高宗赵构知道不知道呢?他当然知道,只不过,他还没有信心对权势滔天的秦桧展开处理,因此,他能做的就只有等。

赵构在等什么呢?他在等着秦家的主心骨,也就是秦桧咽气的那一刻到来。

从绍兴二十五年八月开始,秦桧的病情就越来越重,要说具体是什么病史料没有记载,但大抵是一些老年病,毕竟当时的他已经古稀老人了。

并且,根据《宋史》记载,在当年九月初,秦桧在处理完赵汾等人一案时,由于定罪的文书需要他确认,因此相关官员就来到秦桧家中,请他在文书上签字。

不过,当时秦桧病的已经相当严重了,据说连签字的笔都已经拿不起来了。

这个消息,通过某种渠道传到了赵构的耳中,让赵构十分兴奋,签字连笔都拿不起来,这预示着秦桧已经命不久矣。

但是,为了防止这是秦桧在演戏给赵构看,所以赵构决定,亲自去一趟,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因此,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一幕场景,赵构来到秦府,明为慰问秦桧的病情,实际上是来一探虚实。

而探视的结果,让赵构十分满意,当时的秦桧话都已经说不出来了,看到赵构前来,他也只是紧紧地拉着赵构的手,泪流不止。

看来,秦桧他真的已经病入膏肓了,既如此,赵构就可以开始他的计划了。

在“看望”完秦桧之后,赵构回到宫中,连夜起草了一份诏书,这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份加封秦桧为异姓王,以及晋封秦桧之子为少师的诏书。

但在诏书的最后,赵构特意加上了三个大字,这三个字分别是“皆致仕”。

这就是赵构的计划,他利用把秦桧封为异姓王的机会,勒令秦桧以及儿子秦熺致仕,而所谓的致仕,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卷铺盖走人。

换句话说,赵构这是明确无误地告诉秦桧,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宋朝也不再需要你,所以,你该干嘛干嘛去。

赵构的突然转变态度,让秦桧极为意外,他知道赵构在近几年对他颇有微词,但他想着自己根深蒂固,又处心积虑地培植了不少党羽,更在朝中一呼百应,他赵构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对待自己。

并且,在赵构前来探视他秦桧的时候,秦熺曾试探地提出要代替父亲接任相位,虽说赵构当时没有答应,但秦熺已经紧急联系部分死党,准备逼迫赵构就范,同意他的要求。

因此,秦桧算来算去,都觉得秦家的风光将会继续,最重要的是,他太熟悉赵构了,他知道赵构没有勇气抛弃秦家。

但不曾想,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秦桧的意料,赵构如同一个蓄谋已久的老猎手,一招就击中了秦桧的要害。

一旦被勒令致仕,那么秦家的风光就会不复存在,曾经的权势和地位,同样也荡然无存,接下来的结果,就是秦家被彻底打翻在地,再无翻身的可能。

如果秦桧没有病入膏肓,那么这一切倒不足为惧,他有信心重新让秦家回到巅峰,但现实是,秦桧此刻的生命,已经要用倒计时来算了,他也没有了让秦家翻身的时间和机会。

所以,留给秦家的,就是在秦桧死后,被打压清洗,彻底失去一切。

想到这里,再回顾自己一生苦苦地钻营,好不容易才换来了如今权倾朝野的局面,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秦相爷那是相当不甘心啊,而心中烦闷之下,一口老血喷涌而出,最终,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