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为何要杀她?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6-06 09:52:56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卫子夫可谓“千古一后”,是汉武帝的最爱,汉武帝为何要杀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红黑乱侃】的最佳回答:

卫子夫进宫 49 年,当了 38 年皇后,为汉武帝生下 3 女 1 子,却落得个和儿子双双自尽的下场。

这一切,都是因为“巫蛊之祸”。

光看巫蛊之祸,会觉得,这只是太子刘据和汉武帝之间的一个意外,刘据误以为汉武帝已经去世,汉武帝误以为刘据要造他的反。

如果他们有一个手机,可以及时联系上,那么,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巫蛊之祸根本不会发生。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史料,研究巫蛊之祸的前因后果,会发现,一个手机,根本解决不了卫子夫和刘据的问题。

在巫蛊之祸发生前,他们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就算没有巫蛊之祸,也很可能会发生其他事,把他们拉下马来。

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巫蛊之祸的前因后果,说一说这件事为什么会让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的双双自尽,并且牵连这么多人。

一、巫蛊之祸的背景

早在巫蛊之祸发生之前,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就已经处于危机之中。

这对大汉王朝最尊贵的母子,老早就见不到汉武帝的面了,而汉武帝的身边,全是对他们不利的人。

  • 其一,太子失爱,皇后失宠

皇后卫子夫,曾经是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对她一见钟情,把她接进宫里,并和她生了 3 个女儿和 1 个儿子。

在她生育期间,汉武帝的后宫,除了被废的皇后陈阿娇,没有第二个女人留下名字,也没有一个孩子出生。

太子刘据,曾经是汉武帝最爱的儿子。

他一出生,汉武帝就命令大臣写《皇太子生赋》,明示这是未来的太子,并在他 7 岁那年正式册封。

刘据长大一些,汉武帝就为他建了博望苑,对他悉心培养,寄以厚望。

卫氏一族,也是当时汉朝最显贵的家族,不仅出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个千古名将,卫子夫的小舅子们,也都身居要职。

民间甚至传唱着一首歌: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风光,渐渐散去。

卫子夫本是凭借美貌,让汉武帝一见钟情。她年纪渐长之后,容貌也不如年轻时美丽,汉武帝的目光,就投向了其他年轻貌美的佳人。

刘据本是凭借自己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而备受宠爱。可是他年纪渐长之后,汉武帝发现,这个儿子性格温和谨慎,才能也有限,和自己相差甚远。

当霍去病和卫青先后去世,卫子夫和刘据失去了最大的倚仗,看他们不顺眼的人,就纷纷诋毁他们。

而此时,汉武帝的宠妃们,也陆续为汉武帝生下了几个儿子。卫子夫和刘据母子,在汉武帝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到了汉武帝后期,卫子夫和刘据想见汉武帝一面都难。

这也为巫蛊之祸中,江充陷害皇后和太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其二,武帝老弱,江充崛起

刘据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汉武帝逐渐衰老的过程。

汉武帝年纪一大,身体也就出了不少毛病。

如果是刘邦,此时就会说,生死有命,这病我不治了。

然而,汉武帝可不是个认命的人。他登基多年,除了皇帝的本职工作之外,做得最起劲的一件事,就是求仙,希望可以长生不老。

为此,他不知做了多少荒唐事,赔上了霍去病之子霍嬗的一条命,还把自己最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大骗子。

这样的人,年老多病,凡间的大夫治不好他,他自然也不会觉得这是自己身体机能退化的自然现象,而是本能地觉得,是不是有人诅咒他。

好好一个皇帝,就这么变得疑神疑鬼起来,为此杀了好几百个人。

与此同时,汉武帝的身边,来了一个叫做江充的人。

他是以一副嫉恶如仇的姿态出现在汉武帝身边的,一来,就向汉武帝告发了赵王太子刘丹的各种破事。

后来,江充再接再厉,又揭发了不少贵戚子弟的不法之事。其中两件代表作,一个是得罪了汉武帝的姑姑馆陶大长公主,一个是得罪了太子刘据。

有一次,江充外出,遇到馆陶大长公主带着人在驰道上坐车行走。这是违反汉朝规定的,江充当场向公主问罪。

公主说,这是太后允许她这么干的。

江充却说,太后只允许了公主这么干,至于公主的下人,并没有得到许可,这是违法。为此,他强行没收了公主手下的车马。

而得罪太子刘据,也是因为驰道的事。有一次,江充遇到刘据的家臣在驰道上坐车行走,当场喝止并治罪了。

刘据为了这件事,亲自向江充求情,江充却不管不顾,告到了汉武帝面前。

通过这两件事,汉武帝对江充愈加宠信,觉得这人不畏权贵、刚正不阿,是一个大大的良臣。

可是江充的内心,却十分不安。

得罪馆陶大长公主,也就罢了,公主年纪也大了,早已不问世事。可是得罪太子刘据,如果不出意外,这可是未来的天子啊!

万一汉武帝去世,刘据登基,他会不会报复自己呢?

为了保全自己,江充开始寻找机会,陷害刘据。

他很快就发现,汉武帝年老体弱,疑神疑鬼,总觉得有人在用巫蛊来诅咒自己。

江充觉得,想要扳倒刘据,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而江充,只是在刘据失宠之后,想要陷害刘据的众多人之一而已。

我们可以相信,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没有江充,也会有河充、海充,抓住汉武帝的这一弱点,不断地攻击刘据。

而卫子夫和刘据母子,看起来,没有任何自保的方式。

他们连汉武帝的面都见不到。

  • 其三,“尧母门”事件

在卫子夫和刘据身边危机四伏的时候,汉武帝又有了一场新的艳遇。

他在出巡期间,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女子双手握成拳,号称从出生开始,手就伸不开。

汉武帝轻轻握着女子的手,女子的手立刻就伸开了,手心还握着一个小小的玉钩。

一生迷信的汉武帝觉得,这是一个吉兆,当场把这个女子收进后宫,封为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进宫后,很快就为 63 岁高龄的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弗陵。

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小儿子。一来,刘弗陵的出生,证明了汉武帝还没老,雄风不减当年;二来,刘弗陵聪明可爱,像极了汉武帝,和“子不类父”的太子刘据形成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根据御医的脉案,刘弗陵是钩弋夫人怀了整整 14 个月,才生下来的!

熟知历史的汉武帝知道,上一个怀胎 14 个月而生的人,是上古的帝王,尧。

这对迷信的汉武帝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汉武帝的执行力非常强,一联想到上古的传说,立刻就把钩弋夫人宫殿的名字改成了“尧母门”。

可以想象,这件事给朝堂和后宫,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毕竟,皇后和太子失宠,天下皆知。如今皇帝又用上古的帝王来为一个后妃和新生的小皇子的住处命名。

在有心人眼里,这样的暗示,已经很明显了:皇帝开始考虑换皇后,换太子了。

这件事,也给陷害皇后的太子的人,打了一阵强心剂。

他们觉得,自己的行动,背后是汉武帝本人的默许。

二、巫蛊之祸的前奏

时间来到前 92 年年末,巫蛊之祸发生的前一年。

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处境,已经非常不妙了。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给了卫家沉重的打击: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因为贪污,被下狱治罪。

这件事很快就闹大了,并牵连出 2 件更大的事:

  • 其一,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这位阳石公主,也被怀疑为是卫子夫的女儿。)
  • 其二,

    公孙贺父子利用巫蛊,诅咒汉武帝,还在甘泉宫的驰道上埋诅咒的偶人。

这两件事,每一件,都能要了公孙贺父子的命。

而公孙贺,是什么人呢?

他是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卫青去世之后,他升任丞相,他的儿子公孙敬声,则接任了他原本的太仆之位,管理马政。

这是卫氏家族,在朝堂之上最后的高官,也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在朝中最后的依靠。

公元前 91 年春天,公孙贺父子因为通奸和巫蛊之事,死于狱中。

然而,一直到巫蛊之祸结束之后,汉武帝才亲口向亲近的大臣承认:公孙贺父子的事,当年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朝廷就直接定罪了。

也就是说,汉武帝很清楚,通奸和巫蛊之事,纯属子虚乌有,公孙贺父子是冤枉的。

但是他依然放任办理此案的官员,以这两件事为理由,处死了公孙贺父子,处死了卫子夫和刘据最后的依靠。

而卫子夫的女儿、卫青的儿子等人,也先后被牵连而死。

从那之后,卫家在朝中,再也没有重臣,没有人可以庇护卫子夫和刘据。

卫子夫和刘据在汉武帝身边,也没有人了,再也无法主动联系到汉武帝。

同时,这也像陷害卫子夫和刘据的人释放了一个信号:以巫蛊为理由,确实很好用。

很难说,这不是汉武帝有意为之。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 91 年的春天,正月。

而导致卫子夫和刘据自尽的巫蛊之祸,就发生在这一年的 7 月。

三、巫蛊之祸的经过

前 92 年,汉武帝在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有好几千个木头人拿着棍棒,想要揍他。

汉武帝惊醒之后,只觉得像真正打了一架一样,全身都不对劲,身体也衰弱下去。

江充知道,机会来了。他告诉汉武帝,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用巫蛊诅咒他。

素来信任江充的汉武帝,立刻让江充负责,找出这些胆敢诅咒他的人。

一开始,江充先在宫外兴风作浪,逮捕了很多人,搞得长安城内以及周边人心惶惶,波及的范围,甚至到了诸侯王的个郡、国。

汉武帝的病,当然不会因为这个而康复。

接下来,江充找人告诉汉武帝,巫蛊的根源,在宫里。

江充立刻就获得了搜查深宫的权限。他从后宫无宠的妃嫔入手,渐渐的,就搜到了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的宫里。

皇后宫和太子宫被翻得乱七八糟,连放床的地方都没有了。

而且还真给他找出了不少东西——有人怀疑,这些是江充提前放进皇后和太子宫的。

面对这样的局面,太子刘据害怕了。

巫蛊之事一旦做实,他的太子之位,甚至性命,就保不住了。而且在这事之前,卫家已经有这么多人被杀了,傻子都看出来了,这一波是冲着皇后和太子来的。

而此时的汉武帝,不在长安城里,而是去了甘泉宫养病。无论是卫子夫,还是刘据,都联系不上汉武帝本人。

刘据想亲自去甘泉宫面见汉武帝,也被江充逼迫着,无法成行。

这个时候,刘据身边的人对他说:现在没有人能联系得到陛下,我们连他是不是还活着都不能确定。殿下您难道忘了扶苏的事了么?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是远离皇帝。秦始皇去世之后,胡亥伪造秦始皇诏书,让扶苏自尽,扶苏居然乖乖照办,把江山送给了胡亥。

刘据听了之后,大惊失色,越想越觉得,汉武帝可能已经去世,他可能拿了扶苏的剧本。

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奋起反抗。

刘据的行动力很强,当即就派出使者,假传皇帝的命令,杀了江充等人。

接着,他派人去见皇后卫子夫。

西汉的皇后,和后世的皇后不一样,她们手上的权力要大得多,手上还有卫队和武库。刘据如果想要起兵反抗,获得皇后的支持,成功率更高。

卫子夫,这个进宫 49 年、当了 38 年皇后的女人,一向以温婉贤淑的形象示人。

然而,当儿子面临生死关头的威胁的时候,她爆发出了惊人的决心和勇气,同意刘据以讨伐奸臣的名义起兵,并把自己手上的卫队和武库交给了刘据。

随后,卫子夫便在宫里安静地等待刘据起兵的结果。

而此时的甘泉宫,汉武帝也得知了刘据起兵的消息。

他还有点疑虑,觉得太子是不是被江充逼迫太甚,惊吓过度,才会有这种过激行为。于是,他派出了一个使者,去长安了解事情。

然而,汉武帝多年冷落皇后和太子,他的身边,又怎么会有皇后和太子的支持者呢?这个使者压根没去长安,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就回来报告汉武帝:太子造反了,还要把我杀了。

刘彻愤怒了。他觉得,儿子针对的是自己,当即派出军队平叛。

长安那边,刘据向百官宣布:皇帝久病,在甘泉宫联系不上,恐怕已经去世。我担心奸臣造反,准备清君侧。

他调用了皇后的卫队,释放了长安的囚徒供自己调遣,又假借皇帝的符节,调动长安周边的军队,决定和奸臣决一死战。

可是,真正听他的军队,并不多。汉武帝派来平叛的队伍,也很快就带来了汉武帝真正的命令。

刘据只好把长安的百姓组织起来,要和平叛的军队决一死战。百姓却也大多站在汉武帝的这一边,依附于刘据的很少。

在这样的劣势之下,刘据在血战 8 天,长安城内血流成河,最终败亡。

刘据失败之后,逃出长安,想要投靠一个旧相识,却被人出卖了行踪,最终自尽身亡。

而留在宫里的皇后卫子夫,等到的,则是汉武帝的废后诏书。

家族中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儿子失败,生死不明,丈夫已经形同陌路。

此时的卫子夫,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支撑,遂自尽。

四、巫蛊之祸的结局

巫蛊之祸前后牵连了多少人?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有人推断,恐怕多达数十万。

这对汉武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皇后和太子双双自尽之后,汉武帝也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审视这件事的全过程。

他很快就发现,涉及到巫蛊之事的很多人,都是被诬告的。太子起兵,也是因为被江充逼迫过度,要诛杀江充等奸臣,而不是要针对他这个皇帝。

然而,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悲愤的汉武帝,只好把有参与巫蛊之祸嫌疑的人,全都找理由杀了,又建了一座“思子宫”,表达自己的悲痛之情。

多年后,刘据的孙子刘询因为各种机缘巧合,登上皇位,追谥卫子夫为“思后”,追谥刘据为“戾太子”,算是给这件事做了个最后的了结。

在卫子夫之前,皇后的谥号,都是跟随皇帝的,如大名鼎鼎的吕后,是“高皇后”,这是因为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汉武帝最后的合法皇后李夫人,谥号是“孝武皇后”,因为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

卫子夫是史上第一个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五、写在最后

卫子夫出身奴隶,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府上的一个歌女,却因为被汉武帝一见钟情,而一飞冲天。

她为汉朝带来了两个绝世名将,卫青和霍去病。霍去病又被汉武帝带来了两个托孤大臣,霍光和金日磾。

她的后代刘询,是汉朝最后的明君。

然而,她和她儿女们的结局,却如此悲惨,几乎全家都死在了巫蛊之祸里。

巫蛊之祸的罪魁祸首,正是汉武帝本人。他流露出了对皇后与太子的不满,流露出了想要换太子的意图。虽然他看中的小儿子年纪还太小,他也无法下定决定,真把刘据换掉,但是他身边的人,何等敏锐,已经觉察到了皇帝的心思。

若不是有皇帝的不满和默许,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敢陷害皇后和太子呢?

卫子夫当了 38 年皇后,刘据当了 31 年太子,夫妻和父子之情,终究抵不过权力的猜忌。

你觉得呢?

【2】、来自网友【日慕乡关】的最佳回答: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谥号的皇后,她于武帝晚年的巫蛊案中受到牵连,自尽而死。

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是表妹陈阿娇,虽说曾经留下“金屋藏娇”的美名,但却是一桩地地道道的政治婚姻,刘彻的妈妈王美人为了儿子能够上位,费尽心力拉拢盟友,陈阿娇的妈妈窦太主很会拉皮条,因此与弟弟汉景帝关系亲密。

王美人希望儿子能做皇帝,窦太主希望女儿有个好归宿,双方一拍即合。

有窦太主这个大外援,刘彻最终击败太子刘荣,成为大汉王朝的继承人。

但陈阿娇的肚子很不争气,不知道是不是近亲结婚的关系,入宫多年没有生育。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普通人家没有儿子尚且不能善终,何况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

不能生儿子有很多原因,但在古时候就只有一条:女人不行。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不行,那就让别人上。

这话对皇帝不太适用,应该改为:你不能生,皇帝就上别人。

歌女出身的卫子夫因此得到了机会。

西汉公主有为皇帝拉皮条的传统,窦太主为汉景帝拉皮条,汉武帝也有御用皮条客:姐姐平阳公主。

卫子夫就是平阳公主圈养的皮条,某年某月某天被汉武帝撞见,于是天雷地火,卫子夫就此进宫。

比起陈阿娇不争气的肚子,卫子夫那可绝对是优良育儿品种,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后,生下了汉武帝第一个儿子:刘据。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 29 岁了,古人 36 岁就能自称老夫,再等等,汉武帝就是老来得子了。

大喜过望的汉武帝很快册封刘据为太子,生子有功的卫子夫也顺理成章的做了皇后。此后卫青、霍去病青云直上,大破匈奴,卫氏一门,极尽荣光!

如果汉武帝就此归天,历史地位可能高很多。

但这位生育能力一般的皇帝,身体素质却不是一般的好。

刘据都三十多岁了,还是太子,老爸刘彻 16 岁就是皇帝了。

每个皇子都想做太子,但太子却是个十分危险的职业,尤其是长期做太子,更危险。

就好比是走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刘据就遇到了鬼。

征和二年,巫蛊案爆发。

巫蛊是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迷信。

无知穷苦的老百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是科技落后年代无可奈何的产物。

但中国古代的皇帝,也都信神信鬼。

在日慕乡关看来,这是一件十分精神分裂的事情。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曾有言在先:子不语怪力乱神。

皇帝都读《论语》,唯独对这句话不上心。每个皇帝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每个皇帝都信神信鬼,疑神疑鬼。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才高八斗的贾生面对求贤若渴的文帝,本以为可以高谈阔论,为天下苍生立命,却被问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贤明的文帝尚且如此,暴躁的孙子就更不用说了,巫蛊就是汉武帝疑神疑鬼的产物。

大盗朱安世被抓后,咬出了太子刘据,卫青长子卫伉,还有阳石公主等一大票人,除了通奸等罪名外,还有一条:巫蛊,打小人诅咒汉武帝早死。

汉武帝虽然也不小了,但他可不想死。

即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让他死也不行。

刘据本是个性格软弱的孩子,但刀剑加身,不得不奋起抵抗,他趁着父亲去甘泉宫的机会,利用母亲给的令牌,调兵反抗,杀掉了企图诬陷他的宠臣江冲。

太子调兵杀掉钦差大臣,这是很严重的事情,汉武帝当然不会坐看大权旁落,于是刘据被害,卫伉、阳石公主等坐株。

苦心孤诣三十余年的儿子,就这样死了,就连孙子孙媳也未能幸免。

卫子夫心如死灰。

皇帝废后的诏书已经在路上,过不了多久就会当着她的面宣读,不仅要平静接受,还要跪谢天恩。

许多年前,她就是这样取代了不能生育的陈阿娇。

如今她的儿子死了,她是不是也要重复陈阿娇的命运,或者更惨?

人在苦难中煎熬并不可怕,至少他们还有希望。可怕的是,得到一切后又再次失去。

卫子夫老了,她虽然是皇后,但汉武帝早已不再宠幸她,李夫人,钩弋夫人,一个个宠冠后宫。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只见新人笑,哪听得旧人哭。

于是她在废后诏书到达前自杀了。

从地位卑贱的歌女到母仪天下的贤后,她的前半生很传奇,从太子的母后到失孤的妈妈,她的后半生很凄凉。

儿子死了,老公抛弃她,死亡,可能是她唯一解脱的方法。

但也正因为她先走了一步,宣帝继位后,才有了平反的理由。

她不是废后,她已经先走了。

“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后谥号,司马迁说她:嘉夫德若斯。千古一后的称号,并不为过。

武帝没有杀她,但她却是因武帝而死!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