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5-17 13:10:06 7次浏览

关于问题正史上的汉昭帝刘弗陵是个怎样的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抹烟尘】的最佳回答:

刘弗陵,8 岁即位,21 岁驾崩。

一生短暂,却充满传奇与辉煌。

汉武帝 61 岁时,外出巡游,遇到一个奇女子,从出生开始,两手握拳,从没有松开过。

汉武帝上前轻轻一拨,这女子两拳就松开了,掌中还有一块外形如钩状的小玉。

汉武帝大为兴奋,将这个女子带回宫中,封为婕妤。女子姓赵,史称她为赵婕妤,又叫拳夫人,钩弋夫人。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非常宠爱,很快让她怀上了。

奇迹的是钩弋夫人怀了 14 个月,才生下了刘弗陵。

而传说中的尧帝也是其母怀了 14 个月才出分娩的。

汉武帝把钩弋夫人生刘弗陵的地方称作“尧母门”。

汉武帝高龄得子,而且是像尧帝一样怀胎 14 个月才出生的,心中大喜。

他抱着小儿子刘弗陵,左看右看,高兴得大叫:像我,像我,太像我了。

汉武帝对刘弗陵喜爱之情,言形于表,毫不遮掩。

刘弗陵一出生,就充满传奇色彩。

汉武帝一共有六个儿子,嫡长子刘据是皇后卫子夫所生,已立为太子,刘弗陵出生时已经 34 岁了。

汉武帝释放出对刘弗陵母子喜爱的强烈情感,被朝中有心机的大臣捕捉到。他们见汉武帝如此喜欢刘弗陵,揣测上意,认为汉武帝有让刘弗陵当太子之意。

于是,有心机的大臣发起了一场倒太子的阴谋,最后引发成巫蛊之乱。

太子刘据起兵反抗,兵败自杀,皇后卫子夫亦自杀。

只有几岁的刘弗陵哪里知道,偌大一长安城,以他为中心,杀得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该杀的人被杀了,不该杀的人也被杀了。当一切归于寂静的时候,汉武帝让宫廷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图,亲手送与大臣霍光。其意很明显,就是要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希望霍光像周公一样辅佐他。

这还不够,汉武帝担心年幼的刘弗陵继位后,无法掌控朝政,而其母钩弋夫人年轻,一旦专权,吕后与汉惠帝那一幕会重演,就果断地杀了钩弋夫人。

那一年,刘弗陵才 6 岁,就失去了母亲。

汉武帝将刘弗陵托给自己女儿鄂邑公主抚养。

公元前 87 年 3 月 29 日,汉武帝去世,年仅 8 岁的刘弗陵登上帝位,是为汉昭帝。

托孤大臣金日磾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金赏,一个叫金建,与刘弗陵年纪相仿,与刘弗陵同吃同住,是刘弗陵非常要好的玩伴。

哥哥金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同时又被授予奉车都尉之职,身佩两块绶印,弟弟金建被授予附马都尉,身上只佩了一块绶印。

刘弗陵对大司马霍光说,为什么不让他们兄弟俩都佩两块绶印呢?

霍光说:不行,按规定需要立了功才能授予爵位。

刘弗陵说,这还不是你和我一句话的事吗?

小小年纪就懂得为自己的小伙伴要利益,给他们掌实权,刘弗陵实在不简单。

同为托孤大臣的左将军上官桀不甘屈居霍光之下,要把自己 6 岁的孙女上官小妹嫁给刘弗陵为妻。

上官小妹也是霍光的外孙女,他认为上官小妹年纪太小,坚决反对。

上官桀找到鄂邑公主的相好丁外人,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让盖鄂公主出面,促成此事。

丁外人的名字不愧叫丁外人,为了高官厚禄,用尽手段,说动盖鄂公主出面,让刘弗陵聚 6 岁的上官小妹为妻,并立为皇后。

刘弗陵 6 岁丧母,由姐姐鄂邑公主一手抚养长大,对姐姐感情极深。母不在,长姐为母,他不愿拂逆姐姐的心意,接受了年仅 6 岁的上官小妹为妻,立为皇后。

那一年,刘弗陵 12 岁。

大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愣是将两个还是懵懂的孩子捆绑在一起,让两颗幼小的心灵去承担无法预知的未来,去面对尴尬的现实,何其残忍。

更为奇葩的是,霍光以皇帝年幼,不应该沉缅女色为由,下令让所有宫女穿上绔裤,只有皇后不用穿。

绔裤可不是开裆裤,而是前后有档,由多条绳索紧紧系住,要解开的话极费功夫。

这让刘弗陵非常痛苦,皇后年幼,他不忍心去碰。而满宫春色,却紧紧关闭。最后导致刘弗陵没有诞下子嗣。

而刘弗陵的智商却是超极的棒。在他 14 岁那年,燕王刘旦趁霍光休假之际,让人上书给刘弗陵,密告霍光要造反。

告密书说霍光视察羽林军时,让军士守住道路,不让百姓通行;并擅自选调校尉。让无功的大将军长史杨敞(司马迁女婿)担任搜粟都尉,掌管军需。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这样做目的就是要造反。

刘弗陵不动声色,召霍光上朝。上官桀说霍光因刘旦上书告其谋反,心中有鬼,不敢上朝呢。

刘弗陵诏霍光入朝,当着众臣的面对霍光说:这封奏书是假的,你没有罪。

霍光惊奇问:陛下何以知道是假的?

刘弗陵说,你去视察羽林军是近几天的事,你选调校尉也是近十天的事,远在千里之外的燕王如何知道?难道你想造反要去告诉燕王吗?如果你真想造反,根本没有必要去调校尉。

刘弗陵说完这话,脸色一板,厉声对众大臣道:霍光是先帝选拔给朕的托孤大臣,忠心护国,绝不会造反,今后凡胆敢诬告霍光造反的,杀无赦。

左右大臣听后,惊奇不已。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就如此明辨是非,实属难得。

特别是当众夸赞霍光是大大的忠臣,决不会造反,让霍光感激涕零,还不死心塌地效忠。起到了笼络权臣之效。

这一手做得漂亮。

上官桀为履行当初给丁外人加官晋爵的承诺,提出给丁外人封侯加官,遭到霍光一口拒绝,恼羞成怒。他让丁外人以鄂邑公主之名邀请霍光入宫赴宴,要在宴席中杀掉霍光,废掉汉昭帝刘弗陵,拥立燕王刘旦为帝。

刘弗陵身边的两大护法金氏兄弟可不是吃素的,早已侦知上官桀的阴谋,汇报给刘弗陵。

刘弗陵得知后,不动声色。在霍光入朝赴宴,上官桀的党羽要动手时,兵不血忍,将他们一举拿下。

刘弗陵雷厉风行,将密谋叛乱的上官桀,桑弘羊诛三族。

鄂邑公主被牵连其中。在大是大非面前,刘弗陵没有包庇对自己有抚养之恩的姐姐,赐其自尽。但对姐姐的儿女网开一面,没有诛杀。

上官皇后对自家爷爷和父亲造反一事毫不知情。刘弗陵没有将她治罪,仍保留其皇后之位。

刘弗陵对这次阴谋政变的处置,该杀的杀,不该杀的坚决不杀。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帝王威严凌厉的一面,又体现了他对亲人有情有义的一面。

在用人方面,刘弗陵让能臣霍光放手施为,从来没有怀疑他的忠诚度,让霍光得以施展才华,勤勉国事。因为他相信他父亲汉武帝的眼光,更相信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苏武被匈奴羁留 19 年,回国后,刘弗陵任命他为典属国(西汉外交部长)赏赐百万钱,以表彰他不辱使命和忠贞不屈的精神。

在国家内政方面,刘弗陵认为汉武帝时期为了筹措征匈奴军费,实行盐铁酒国家专卖制度,扼制了民间贸易,不利于恢复经济,提出废除盐铁专卖制度,鼓励民间商贸。

刘弗陵组织了以廷尉(司法机构最高领导)为组长的五人小组,持节巡视各州郡,为朝廷选拔人才,惩治贪腐,清理冤案。这一制度至今仍实用。

对外敌和叛乱,刘弗陵用强硬的铁血策略以震慑,确保国家边境安宁。

刘弗陵发动了我国军事史上第一次“斩首行动”。

当时西域的龟兹、楼兰国反复无常,在匈奴人支持下,杀我大汉使者。刘弗陵派傅介子率三十武士,越过千里沙漠戈壁,将楼兰王斩首,将其首级悬挂在长安北阙,以震慑匈奴和西域诸国。

乌桓人反叛,刘弗陵任命范明友为度辽将军,总揽北方七郡军务。范明友率二千大汉铁骑,深入辽东,斩杀乌桓首领三人和近万叛军。

为刘弗陵在西北地区设置金城郡(今兰州)有效地抵制了匈奴的进犯。

刘弗陵在位其间,对外,用强硬铁血手段对付外敌和叛乱,匈奴人不敢入侵,边境安宁。对内减轻农民税赋,鼓励民间贸易,让大汉经济得以恢复。信任霍光等能臣干吏,政治清明。《汉书》记载,刘弗陵在位十三年间“四夷宾服,百姓充实”。

可惜,刘弗陵年仅 21 岁就突然去世,如果上苍给予刘弗陵五十岁的寿命,刘弗陵的成就必跻身于汉朝皇帝前三名。

关于刘弗陵在 21 岁就突然死去,其死因众说纷纭。

《汉书.酷吏传》记载有这样一则史料:

茂陵有富商焦氏和贾氏,两人花了数千万钱,屯积皇帝殡葬用品,以求谋取暴利。被官员杜延年发现了。

杜延年认为皇帝(刘弗陵)还没有死,这些商人就屯积皇帝大行用品,是为不祥。就将这两位富商屯积的物品全部没收充公了。

很显然刘弗陵患有不治之症的消息已有宫中传到了民间。因为宫中御医治不了,只得派人去民间寻找奇术的医生。

而《汉书.外戚传》记载,帝(刘弗陵)身体时常不好,左右及太医劝刘弗陵少行房事。

两则史料综合对比分析,可得知刘弗陵身体时常不好,患有难治之症。宫中太医束手无策,只得派人外出寻访民间医生。

而茂陵富豪从宫中出来寻找民间医生口中探得刘弗陵病重的消息,就屯积皇帝殡葬用品,准备大赚一笔。

结论就是刘弗陵因患不治之症病亡,而非谋杀。

【2】、来自网友【灵枫历史阁】的最佳回答:

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史书上说,钩弋夫人怀孕 14 个月才生下他。但他被立为太子当天,汉武帝就杀了钩弋夫人。14 岁那年,刘弗陵给扶养自己 8 年的姐姐,赐了一杯毒酒,并称:“感念长姐扶养之恩,请你自尽。”

刘弗陵,真不是一般人。

他的一生,文韬不输祖父汉景帝,武略不亚于父亲汉武帝,却有一个致命缺陷。这个致命缺陷,让他一直到去世,都没有自己的孩子。

传奇的出身

刘弗陵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

晚年的汉武帝刘彻,深信方士之术,非常迷信,在修仙问道、封禅活动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刘弗陵的母亲,就是因此而得宠。

据《汉书》记载,有一次,汉武帝出行,路过河间时,听说方士说这里有位奇女子,便派人将她交过来看看。

刚过来时,这个女子的两只手,都是拳头,看见汉武帝时,两个拳头就变成了两个手掌。

于是,汉武帝就让这个女子入宫当了妃子,封为拳夫人。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武帝巡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

这个奇女子,就是赵婕妤,又称“钩弋夫人”。

入宫后不久,钩弋夫人就怀上了龙胎,整整 14 个月,才生下了刘弗陵。

14 个月,恰好是传说中尧母怀孕的时间。

于是,汉武帝便将钩弋夫人所住的寝宫宫门,改名为“尧母门”。

汉武帝的这个举动,无疑是对刘弗陵寄予厚望。

但是,要知道,当时太子刘据还没有被废呢!

汉武帝把幼子和古代帝王联系起来,无异于告诉所有人:我已经有了换太子的想法。

就连司马光都评价汉武帝的行为,是在给坏人释放信号,让他们揣摩圣意,帮着换太子。

《资治通鉴》:“当是时也,皇后、太子皆无恙,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非名也。是以奸人逆探上意,知其奇爱少子,欲以为嗣,遂有危皇后、太子之心,卒成巫蛊之祸,悲夫!”

果不其然,刘弗陵 3 岁那年,巫蛊之祸轰轰烈烈掀起,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纷纷殒命,卫氏几乎被灭族。

与其说,这场巫蛊之祸是小人挑唆,倒不如猜测,它极有可能就是汉武帝想要改立太子的手笔。

只不过,可能连汉武帝本人都没能想到,这个过程竟然这么惨烈。

此时,刘弗陵还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自己就这样当了这场大案的导火索。

去子留母

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

他颁布《罪己诏》,设立“思子殿”,仿佛为当年的抉择,痛彻心扉。

然而,另一边,汉武帝又欢快地评价幼子刘弗陵:“十分像我!”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

类似的评价,汉武帝从未给过太子刘据。

此后,汉武帝开始了他最后的筹谋:为儿子刘弗陵扫平帝王之路的一切障碍。

他先是下令,让宫廷画师画了一幅“周公辅成王”,并把这幅画赐给了霍光,暗示他去辅佐少主。

《史记·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宫,召画工图画周公负成王也。于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立少子也。”

此时,刘弗陵 6 岁。

汉武帝看着 6 岁的儿子,思来想去,担心刘盈和吕雉的状况再现,最终下定决心,杀掉钩弋夫人。

当时,汉武帝找借口斥责钩弋夫人,钩弋夫人便摘下发簪、耳环,向皇帝请罪。

汉武帝大怒,命人将她压下去,在这个过程中,钩弋夫人回头看向汉武帝,汉武帝大喊:“快走,你活不成了!”

此后,钩弋夫人便死在了云阳宫。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云阳宫。

就这样,6 岁的刘弗陵,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别人都是母凭子贵,但刘弗陵和钩弋夫人,却是“子贵害母”。

这一切,都是汉武帝的安排,没有人问过刘弗陵,是否愿意用母亲的生命,来换取皇位。

长姐扶养

汉武帝扫平一切障碍后,见 6 岁的刘弗陵无人照顾,便安排唯一在世的女儿鄂邑公主,代为照顾。

公元前 87 年,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年仅 8 岁。

几天后,汉武帝去世,刘弗陵登基,史称汉昭帝。

在姐姐的照顾下,刘弗陵成长得很优秀。

鄂邑公主比刘弗陵大了近 40 岁,但姐弟俩感情非常好。

成为帝王后,刘弗陵得知姐姐喜欢门客丁外人,直接下旨,允许两人名正言顺在一起。

要知道,汉代之间,主仆是不允许产生感情的。

但是,刘弗陵却不顾霍光反对,毅然决然给姐姐破了例。

《汉书·外戚传》:“上(汉昭帝)与大将军(霍光)闻之,不绝主欢,有诏外人侍长主。”

除了为姐姐破例外,刘弗陵还加封姐姐为长公主,地位和诸侯王比肩。

公元前 83 年,在姐姐的安排下,12 岁的刘弗陵,迎娶 6 岁上官氏为皇后。

上官皇后,就此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

如果,一切到这里结束,那么刘弗陵的人生,只能说坎坷,称不上雄才伟略。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让年仅 14 岁的刘弗陵,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经济才能。

【识破谗言,保住霍光】

霍光是汉武帝留给刘弗陵的重臣。

刘弗陵初登基时,只信任两个人:一是霍光,二是姐姐。

辅政大臣上官桀,一心想要爬到霍光头上,便打起了外戚的主意。

上官皇后,就是上官桀的孙女,也是霍光的外孙女。

但最初,霍光拒绝让外孙女入宫,理由是年纪太小,不宜进宫。

后来,上官桀便找到丁外人,让他帮忙把上官氏立为皇后。

前面提到,丁外人是公主门客,属于仆人,他能光明正大站在公主身边,都属于汉昭帝的法外开恩。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后来的丁外人,已经不满足与公主的感情,心里想的是封官列侯。

于是,他非常卖力地说服了公主,而刘弗陵不愿让姐姐为难,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此后,上官桀上书,请求汉昭帝为丁外人封侯爵,此时,遭到霍光强烈反对。

霍光的理由是:上官家和公主联手,会造成外戚干政的局面。

鄂邑公主非常不满,但她也能理解,毕竟丁外人只是个仆人,于是,她退了一步,奏请汉昭帝册封丁外人为光禄大夫。

霍光再一次表示反对。

此事以后,公主就对霍光恨之入骨了。

公元前 81 年,刘弗陵 14 岁。

趁着霍光休沐,上官桀联合公主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状告霍光谋反。

桩桩件件,都有证据:

  • 检阅京都兵备,戒严道路;
  • 擅自调动所属兵力;
  • 将被匈奴扣留 19 年的苏武召回京,有向匈奴借兵的嫌疑……

《汉书》:“……大将军长史敞无劳,为搜粟都尉。又将军都郎羽林,道上移跸,太官先置。”

按照正常流程,刘弗陵肯定大怒,进而对霍光进行处置,最不济也要把他控制起来。

只要刘弗陵这么做了,什么都不知道的霍光,怎么都会“被谋反”。

然而,刘弗陵只字不提,只当没看见。

事实上,霍光并没有谋反,反而是上官桀收受了燕王刘旦的财物,准备支持刘旦造反、夺取皇位。

刘弗陵按兵不动,霍光知道后,就故意不上朝,要求皇帝表明态度。

此时,这份奏折才闹到了大家面前。

上官桀站出来,状告霍光谋反,而另一方则为霍光辩解,两方闹得不可开交,刘弗陵就静静地听着。

等大家闹得差不多了,刘弗陵也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

然后,他不痛不痒地说:“我相信霍光。”

其他的,他什么都不说。

他既不提诬告陷害,也不提霍光的罪名是否属实。

此举非常高明。

一方面,当时的时机,并不适合铲除重臣;另一方面,刘弗陵还在观望后续,在衡量自己应该如何做。

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都是汉朝重臣,不同的是霍光是托孤重臣,掌控的是军队,而上官桀、桑弘羊控制的是财政。

两股势力已然产生重要矛盾,刘弗陵必须在其中做出选择,到底应该偏向哪一方。

而最终,14 岁的刘弗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刘弗陵认为:霍光如果想要谋反,燕王绝对不可能知道,就算霍光真的想要谋反,也不必这么做。

《汉书》: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

可见,14 岁的刘弗陵,已经具备了为人君的智慧。

司马光对刘弗陵高度评价:

“以孝昭之明,十四而知上官桀之诈,固可以亲政矣。”(取自《资治通鉴》)

果然,不久之后,上官桀继续散播诋毁霍光的言论,刘弗陵直接下令:

“大将军忠臣, 先帝所属以辅朕身, 敢有毁者坐之。”

【与民休息,盐铁之议】

除了识别臣子忠心,刘弗陵也是非常英明的天下之主。

也是在他 14 岁这一年,刘弗陵正式确定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有了著名的“盐铁之议”。

汉武帝一生,是踩在父亲和爷爷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四处征战。

前期,这是扬国威、稳定边疆,但后期,就是穷兵黩武。

为了支持他穷兵黩武的征战,汉武帝在国内施行盐铁官营、酒榷均输等政策。国家财政是有钱了,但百姓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国家财富的大部分,集中在大地主、大官僚手中,出现了“农民重苦,女红再税”、“豪吏富商囤积居奇”的场面,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晚年颁布《罪己诏》之前。

而等到刘弗陵登基时,民间疾苦依旧没有改善。

接手了父亲的烂摊子,14 岁的刘弗陵决定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召集重臣商讨对策。

刘弗陵自己也清楚,延续了多年的官营习惯,一时之间要改变,十分困难。

要想动摇,只能从根上动摇,以“民间疾苦”堵住老臣们的口。

于是,一场大型的“盐铁之议”就开始了,讨论的主题有:民间疾苦、对匈奴政策、治国理念……

《汉书·卷七·昭帝纪第七》: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

尽管“盐铁之议”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自此开始,与民休息的政策得到了贯彻:

贫民有了耕种之田、农民有了种子与口粮、和匈奴也保持暂时的友好和平……

【不费一兵一卒,平息宫廷政变】

公元前 80 年,15 岁的刘弗陵,不费一兵一卒,平息了一场宫廷政变。

刘弗陵早知道上官桀等人有谋反之心,一边派人盯着、准备瓮中捉鳖,一边假装不懂朝政,麻痹对手。

九月,上官桀等人准备设宴款待霍光,先杀霍光,后废皇帝。

只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下手,刘弗陵就先发制人,逮捕了参与谋反的上官桀、桑弘羊等人。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

一场危机四伏的谋反政变,刘弗陵轻巧化解,几乎不费一兵一卒。

他的姐姐鄂邑公主,参与了这场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最终,刘弗陵忍痛赐了一杯毒酒给姐姐。

姐姐去世后,汉昭帝以诸侯之礼埋葬了她,并且善待她的儿女,并没有连坐。

上官皇后,当时年仅 9 岁,并没有参与政变,所以,汉昭帝并没有废黜她。

可以说,在与权臣的博弈中,少年刘弗陵完胜。

但他远不止这些文治谋略。

刘弗陵还懂得利用严刑峻法惩治官吏,也会去调查民间疾苦,任用贤臣。

他在位期间,一改汉武帝此前穷兵黩武风气,扭转西汉王朝的颓势。

此外,在军事上,刘弗陵虽然主张与匈奴友好相处,却也不畏惧匈奴进攻。

公元前 85 年,匈奴派兵进攻边塞,刘弗陵下令出击,直接活捉了瓯脱王。此后,匈奴不敢再入侵张掖郡。

《汉书·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明年,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为四队,并入边为寇。汉兵追之,斩首获虏九千人,生得瓯脱王,汉无所失亡……属国千长义渠王骑士射杀犁污王,……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张掖。

公元前 86 年、83 年,刘弗陵两次派兵平定西南叛乱。

公元前 78 年,刘弗陵派范明友前往边疆,再败匈奴,还连着击杀乌桓三名首领。

公元前 75 年,乌桓举兵进犯,范明友又一次击退。此后,刘弗陵招募民众加强边界防御工事。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之一,便在于北击匈奴。

但他能成功,除了有谋略外,还有文景之治给他留下的国力、财力,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出现。

而刘弗陵,接到手的,就是父亲快要玩坏的国家。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把匈奴打得服服帖帖,让各边境少数民族不敢轻易来犯。

这样来看,刘弗陵的武略也未必比汉武帝差。

有文韬、有武略,年轻的刘弗陵带着大汉王朝一步步变好,出现了“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的景象,为昭宣中兴拉开了序幕。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讫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而做到这一切的刘弗陵,还不到 20 岁。

只可惜,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甚至是唯一的缺点,那就是寿命太短。

他 21 岁就去世了,没来得及处置霍光滔天的权势,最终造成了外戚干政的局面。

早期的刘弗陵,需要霍光帮他稳住朝政,一方面是霍光确有真本事,与他的治国理政的主张不谋而合,另一方面,霍光是汉武帝钦点的托孤大臣,在朝中具有说服力。

只是,霍光并非没有私心。

他干涉了刘弗陵的私生活。

当时,汉朝的宫女,是不穿内裤的,方便皇帝临幸。

但为了让外孙女怀孕,霍光下令让宫女穿“穷绔”(一种特殊的内裤,前后有裆、系带很多,非常不方便解开),以限制刘弗陵与宫女暧昧。

《汉书·外戚传》: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

不过,刘弗陵早就冷落了上官皇后。

公元前 74 年,21 岁的刘弗陵因病去世,15 岁的上官皇后成为了太后、太皇太后。

或许,刘弗陵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早去世,因此也没留下子嗣。

不过,不管怎么说,汉昭帝刘弗陵的一生,从出生开始,到处是传奇。

尽管他只活了 21 岁,但才能初现的他,已经能够玩转朝堂、收拾父亲汉武帝留下的烂摊子。

如果他能有汉武帝一般的寿命,未必不是另一个流芳百世的皇帝?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