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淮南王刘安出身高于刘彻吗?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12:20:03 7次浏览

关于问题淮南王刘安出身高于刘彻吗?为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良人执戟 2】的最佳回答:

刘安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的儿子。刘长因为谋反罪被文帝发配到边疆,在发配的路上,绝食而死于木槛车中。

武帝刘彻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应该是刘邦的曾孙子,刘安应该叫汉武大帝刘彻为:“贤侄”,所以他的心中想都没有想过自己会立为太子。

太子之位是皇长子刘荣的,根本轮不到老十刘彻的份。如果社会就这样“静好”,一切都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刘荣的母亲叫栗姬,青春红颜甜白美,很受景帝宠爱,栗美女的肚子很争气,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汉景帝也很高兴自己的争气,看来宫中久悬的皇后之位非栗姬莫属了。

女人的容颜犹如开春后的樱花,一阵眩目的璀璨后,纷纷扬扬的花瓣已经宣告花季的结束。即使你遍寻宫廷秘方保持青春驻颜,景帝却已经兴味索然,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再往后,只能是“梦中来相会”。

由于景帝刘启的亲姐姐刘嫖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专门的弟弟皇帝进献美女,以前受到景帝专宠的栗姬性格十分暴燥,而且是个“醋海生波”的强势女人,早就把刘嫖这个大姑子恨得咬牙切齿。

弱智的栗姬在景帝生病对她的身后事托付,她都听不进去,史载,栗姬“不肯应,言不逊”。

景帝于是废了刘荣太子之位,贬为临江王;栗姬打入冷宫。忧郁而死。二年后,狱中的刘荣申诉无果,悬樑上吊死了。

景帝最后接受袁盎的举荐,王娡所生的刘彘做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141 年)汉景帝病故,刘彻(就是刘彘)即位,是为武帝,母亲王娡为皇太后。武帝时仅十六岁。

刘安这个刘邦的庶孙子,决定为死在槛车中的父亲淮南王刘长报仇,

刘安的异动引起了朝臣注意,认定了刘安决定造反后,决定动手法办,虽然武帝仅以削去刘安两个封县为惩罚。

刘安被仇恨烧红了眼,立即起兵造反,而军师就是伍子胥后人武被。

但是,刘安的儿子刘建大义灭亲,把刘安造反的事情实名举报长安。

刘安在绝望中自杀,全家灭族。

【2】、来自网友【水一白聊历史】的最佳回答:

说刘安出身比刘彻高,这就有点过了,不过论才气,刘安还是要略胜汉武帝一筹的,只是不知道西汉这个淮南国是不是自带”谋反“buff,一个比一个能折腾,这位刘安也是如此。

一、淮南——谋反之国?

西汉建国之初,第一位淮南王本不姓刘,而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

英布谋反倒也不能全怪他自己,毕竟眼见着同为”三大名将“的彭越、韩信都被刘邦收拾了,更可气的是彭越的尸身还被剁成肉泥分发给各诸侯国,英布为求自保也不能不搏一把了。不过让人意外的是,贵为”三大名将”之一的英布竟然刚一照面就被刘邦的队伍打散了,最终殒命。

位置腾出来了,刘邦也不迟疑,很快就封了七子刘长为淮南王。

刘长的母亲赵姬是刘邦的女婿赵王张敖孝敬给刘邦的,结果刘邦转身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后来还害得大肚子的赵姬跟张敖一起被关押进了大牢,而刘长也就在此出生的。等刘邦看见襁褓之中的刘长时,赵姬已经忍恨自尽了,刘长自此便交由吕后抚养长大了。

正因为这层关系,在吕后掌权的那段时间,刘长日子过得也不错,后来汉文帝即位,他又作为汉文帝仅存的一位皇弟而得宠,行为愈加没有法度。不但带着人闯进辟阳侯府锤杀了审食其,还在自己封国里搞出来一套自己的法令,装得跟个皇帝似的。时日一久,他又动起了当皇帝的心思,结果自然是被人告发,汉文帝不忍杀他,只是将其发配去往蜀郡,不过刘长不甘受辱,竟在路上绝食而死了。

大汉立国短短二十余年,淮南国便已经两度国除了,后来汉文帝曾短暂地调城阳王刘喜(刘邦庶长子刘肥之子)来当过一段时间的淮南王,不过很快便又改封给了刘长的三个儿子,即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勃、庐江王刘赐,他们的地盘加在一起就是原来刘长所拥有的淮南国了。

二、淮南王刘安的出身

从辈份上来说,刘安是刘邦的孙子,而刘彻则是刘邦的曾孙,毫无疑问,刘安是高出刘彻一辈的。

不过,从出身上来说,刘安就未必有刘彻高了,刘彻好歹是皇家传承的主线,即便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这一脉传承最初都是庶子,但毕竟他们都是皇帝,皇帝的儿子终归还是比诸侯王的儿子高一档的。从母系上来讲,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其母是魏国皇族魏媪,而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则是西汉初年燕王臧荼的曾外孙女,反观刘安的祖母,即刘长的母亲赵姬,却不过是歌姬出身,这番对比更是高下立判了。

当然,抛开出身不谈,刘安这个人倒是挺厉害的。

单就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足够他在历史上留名了,何况他本人就非常有才气,一部《离骚传》更是体现了他对屈原大作的深刻理解,此外,好书鼓琴的他还是当时颇为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连我们现在餐桌上常出现的豆腐,相传也是他炼丹炼出来的结果。

假如不是因为谋反而死的话,刘安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会更高一些。

三、文学家刘安为什么会谋反呢?

这个事儿根源自然还是当初的刘长之死,刘安虽然受封为淮南王,但实际上却一直没有对皇帝的感恩之心。

“七国之乱”爆发的时候,刘安就想去跟着凑凑热闹,结果他的国相发觉不妥,从他手里骗走了兵权,才没让“七国之乱”演变成“八国之乱”。不过,刘安倒是一直没死心,反而偷偷地准备兵器和攻城器械,广泛收罗游士奇才以为己用,甚至还妄图通过太尉田蚡来助其争夺帝位,当然,那时候汉武帝刘彻还一直没有子嗣。

如果一直任由刘安发展下去,说不准什么时候他还真能搞出来点大动静,不过,问题是两个小意外和一个“仇人”的出现,直接将他的抱负扼杀在了摇篮里。

刘安宾客中以“八公”最为有名,这其中有一位叫雷被的以剑术闻名,刘安的儿子、淮南王太子刘迁也常好找人比剑,于是有一次就约上了雷被,结果雷被一时错手,误伤了刘迁。刘迁不堪受辱,暗中跟刘安说了很多雷被的坏话,直接导致雷被丢了官。雷被也是火大,他又知道刘安不少内幕,便跑去长安告了他们父子一状。如果按律令执行,刘安就是死罪,不过,武帝对刘安倒算仁慈,只削去了他两个县的封地。


另一个将刘安推进火坑的是他的庶长子刘不害的儿子刘建。

刘不安身为庶子,不但没得到父亲的爱,反而连个侯爵都没混上,“推恩令”在他这儿都失效了。不过,刘不害的儿子刘建倒是个厉害角色,他一心想帮父亲将淮南太子刘迁打倒。可刘迁也不是善茬儿,很快就收到了风声,先下手为强把刘建拿住,接着就是一顿暴打。没过多久,刘建的一道密折又传到了汉武帝的面前,汉武帝又想大事化小,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说话了。

此人名为审卿,他的祖父就是被刘长锤杀至死的辟阳侯审食其。当初刘长的母亲赵姬通过弟弟赵兼曾经求过审食其,想利用他跟吕后的关系求个情,放过自己,结果未能如愿,刘长长大成人便怒闯辟阳侯府,锤杀了审食其。这回审卿站出来,向好友丞相公孙弘尽述淮南国的事儿,当中自然也免不了一些添油加醋,这番冤冤相报最终彻底击垮了淮南王刘安的内心防线。

刘安想要在起兵前先拿下朝廷派到淮南国的高官,却未能如愿,结果反被朝廷的人先动了手。连同刘迁、王后、地方豪强以及众多宾客在内的数千人无一幸免,全部被捉拿归案,一代文学家刘安最终自刎而死,淮南国除为九江郡,他的弟弟衡山王刘赐也因为与其有勾搭,一样选择了自杀这条路。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 121 年),汉武帝下令设六安国,封其幼子刘寄为六安王,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其下辖之六县,曾经淮南国最初的都城后来也变成了六安县,这其中也饱含了汉武帝对那片热土的寄托,毕竟在那谋反的王实在是有些多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