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老子化胡是怎么回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4 02:14:27 14次浏览

关于问题老子化胡是怎么回事?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洪人文】的最佳回答:

迄今我们大家之所以得知“老子化胡”之说主要是来自于神话名著《西游记》,书中数次出现说当初道祖太上老君(老子是其分身)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的掌故。

其实这些传说最初是源于东汉,这是以更早即于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春秋奇士老子当初西出函谷关一路西行、不知所崇有关。

到西晋之时,五斗米道的祭酒王浮(其既是道士又是著名文化学者)以东汉、三国时广泛流传的“老子化胡成佛”之说,又结合自家的道教思想,编著了册《老子化胡经》。

至此,老子化胡之说被以文献形式传承下来,成为支持此说的人士(不光是道士)的重要文献依据。

王浮在其文中讲当初老子曾西出函谷关一路游历到天竺(古印度),化身佛佗教化胡民。这个与西游记中的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大同小异,只是西游记中讲的是老君教化了释达多,从而渡其为释迦牟尼佛。形式上有些差异,但中心思想却相仿,即佛本是道。

老子化胡之说迄今已经是很难稽考的东西了,但有数点却要令人注意的,从中聪明的读者也许会由此作出自己的看法……

一是“老子化胡”并非一般人所认为本是道教贬抑佛教之说。

东汉晚期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原大地的时期。由于是外来的宗教,要想在哲思繁盛的文礼之邦的华夏中原传教谈何容易,所以在佛教初入中原之时,佛教徒对“老子化胡”之说倒是趋之若鹜的,因为和尚知道华民素来尊孔儒而敬黄老道,所以尽量扯一下关系,传教就容易得多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金刚经,现在所说的这个核心理念“空”,最初的时候是叫“無”的!没错,就是道德经中这个“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这个“无”(道)。

当然后来佛教传教兴盛起来了,就再不承认所谓的老子化胡之说了。这倒是合乎常理、常情,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是人之常情罢了。

二是为什么渊博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接受所谓的“老子化胡”说。

吴承恩是位大儒,又是位为民请命的父母官,由于济救灾民被上司诬陷入狱,差点被处斩立决。后来得好友鼎力相救,中晚年编著出巨著《西游记》。

而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可为变幻莫测,其是开天辟地之祖,一时是盘古、一时菩提祖师、、一时春秋的老子、一时是女娲(注意这个后面有相关资讯)…等等

而西游记中数次提及当初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的传说掌故。而且当年去天竺(西天)的路上比较唐僧师徒五人西去之时更为凶险,有大能的邪魔妖精更多,幸好太上老君有个叫“金钢琢”的法宝,是由其自幼以玄钢加之自身精气点成,养得一身灵气即是个有生命的家伙,以此早晚防身,成为能顺达天竺的利器。

这家伙后来也令孙悟空吃尽苦头,甚至连如来也惮惧带着金钢琢的青牛精上灵山搞乱雷音寺。

印度历史记载当初古印度迦比罗卫邦国王子释达多成佛之前,凭一名无名恩师点化才得以以健康之躯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当初释达多为摆脱世间“苦”之法,他首先出家拜迦逻摩与罗摩子为师修道。但是释达多并不满足于这两位老师之道,遂继续游学到舍那尼村,拜此五名著名的苦行僧为师。

苦修五年,王子被弄到心身俱疲、瘦弱嶙峋,虚弱得快要死去。一天菩提树下的释达多已经濒死,此时一女牧民路过于此,听闻其是苦修所致。

牧民女对王子说:身体不养好,还说什么修行呢?遂赠予羊奶其喝下,其感叹道:太好了,这不就是生命的真谛么?

女牧人的食物使王子恢复体力!这个就是佛陀修行中关键的無名女恩师。数年后,在菩提树下冥想,释达多终悟真谛,成为佛佗。

好了,以吴承恩对儒释道文化之博学,此事其肯定熟知,所以其才在西游记中提到太上老君曾化身女神,又讲老君西出函关化胡为佛的传说,暗中其实是一脉相承、互相联系的。当然此是在宗教的世界里说神话,然而不论道教、佛教…他们本来就是宗教。答题到此,希望能帮到题主您。

【2】、来自网友【张生全精彩历史】的最佳回答:

“老子化胡”这件事,是中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之间扯皮的一个特别大的公案。这场公案从魏晋时期,道士王浮编写《老子化胡经》这样一部道教的经书开始。到元朝忽必烈时期,忽必烈组织了一场国家层面的佛教、道教大辩论,最终忽必烈判定道教全面失败结束,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

(忽必烈与藏佛首领八思巴)

这一场道教和佛教之间的争辩,根本的目的,其实是利益之争。

这一点,我们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在我们的心中,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是宗教。所有宗教,其所提倡的,都是对现世幸福生活的放弃。

道教提倡的,是在活着的时候,通过炼丹、导气、打坐等修炼,平地飞升,变成神仙。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实现平地飞升,实际上就是放弃身体的重量。只有放弃了身体,放弃了身体的重量,这个人才能飞腾起来。而当一个人放弃了身体的重量以后,他的精神就会变得格外强大,或者说意念变得格外强大。在道教中,就表现为这个人具有高强的法力,比世间那种本来就吹嘘得很离谱的武功,又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倍。

佛教提倡的也是放弃现世幸福。不过,他们不是像道教那样,让人在活着的时候,放弃身体的重量,只让灵魂飞升。而是让人去世以后实现灵魂飞升。在佛教看来,人活着的时候放弃身体重量是很难的。而死了(涅槃)以后,人的肉体也就烂了,也就是说,是彻底消灭肉体。这样一来,精神及意念也就彻底解放了。当然了,佛教与道教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精神因此具有强大的力量,也就是我们说的法术高强。

既然道教和佛教,都是放弃现世幸福生活的,为什么却说他们在争夺现世的利益呢?

这实际上就是整个宗教的一个矛盾。所有的宗教,一边主张放弃现世,一边努力争夺现世。只不过,宗教所争夺的现世,和世俗生活中所争夺的现世不一样。世俗所争夺的现世,是江山天下、不世之功、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等等。而宗教所争夺的现世,则主要是信徒。只有信徒越多,这门宗教才能发展壮大。与争夺信徒配套的,还有争夺宗教场所、宗教地位、宗教产业等等。比如说某个宗教的信徒越多,其庙宇或者道观就会越多,庙产也会越多。而要能实现这一点,最好就是能够得到国家支持。如果皇帝把某种宗教制定为国教,这种宗教自然能够在全国普及开来,获得数量庞大的信徒及庙产等等。

也正是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道教和佛教发生了这场长达千年的争斗。

(老子画像)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由于其提倡“小国寡民”“出世归隐”等等思想,因此符合宗教精神。再加上老子的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力巨大的学术,与儒家并驾齐驱。而道家在春秋末期及战国、西汉早期,又成功与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嫁接在一起,成为黄老学说。而且这种黄老学说,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一直占据着西汉学说的统治地位。因此,道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正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东汉末年的时候,道教才奉老子为鼻祖,产生了道教。

当然了,所有宗教还是一种解释世界起源的方式,道教也不例外。因此,道教虽然奉老子为鼻祖,但不可能认为道教是从老子开始的,必然要说道教是在宇宙起源开始时就开始了,甚至道教的祖宗像盘古一样开创了世界。

道教产生后,吸纳了数不清的信徒,甚至直接产生了后来的黄巾军起义。但是,也就是东汉末年的时候,达摩来到中国,并带来了佛教(当然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达摩并非最早的)。

(佛教人物雕像)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其教理的严密性,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立刻在中国吸引了一大批拥趸者。而这必然引起本土宗教道教的不满。为了争夺信徒等利益,因此在这种时候,《老子化胡经》这样的著作就产生了。

“老字化胡”这种说法,本来是伪学说,为什么却能够获得很多人的认可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文明在历史上,长期以自己是正统文明自居。中国人认为,周边的文明,都是中华文明孕育而成的。自然,佛教也是道教孕育而成的。

在这场千年争斗的过程中,虽然佛教也曾经占据过上风,但总体来说,道教是一直居于压倒性优势的。尤其是在唐朝把道教定为国教以后,道教的压倒性优势更明显。而在这样的时间里,《老子化胡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

直到后来,元朝统治者忽必烈入主中原,佛教才翻了身。

之所以佛教在忽必烈入主中原的时候翻身,一是因为忽必烈在进攻大理的时候,曾拜藏传佛教首领八思巴为师傅,八思巴成为元朝国师。二是因为蒙古人本来就是中原人认为的胡人。也就是这样,忽必烈组织了一场国家层面的道教、佛教大辩论,最后判定道教失败,然后不但毁掉《老子化胡经》等各种道教经典,还强迫道教徒剃发,变成佛教徒,道教的道观改为庙宇。

也就是说,在国家领袖的强行干预下,这场持续千年的争斗才宣告结束。

(参考资料:《老子化胡经》《元史》《后汉书》等)

【3】、来自网友【董江波】的最佳回答:

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否则,道教就在九界,彻底失势,沦为三流势力了。

第一,本来,封神榜,就是昊天大帝,向道教三派人教、阐教和截教要点儿人,为自己所用。三教也商量好了,准备出些人头,为昊天服务。

第二,这时候,意外发生了,仅次于昊天大帝的第二神族女娲娘娘,却以人王纣王轻薄她为名,要求人界也改朝换代。

这任务,就复杂了。

第三,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弟子太少,没办法,不得不坑通天教主,但通天教主被坑得太惨,火大了。两位师兄,打不过他,只好请来了西方教二圣接引准提。

这一请,结果,把道教根基动摇了,截教损失一半,人教本来就没人,阐教加上跑到西方教的损失四分之一。

这时,昊天上帝,开始倾向于扶持接引和准提。

没办法,失去昊天上帝的青睐,很快会在神话世界时边缘化,也将再也得不到资源,太上老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只好西出函谷关,而且,开始收徒玄都大法师、铁拐李和度厄真人。

太上老君带着多宝道人到了西方教后,联合佛派大拿阿弥陀佛、药师佛,以及投奔到西方教的原截教、阐教中人,向接引和准提发动了进攻,最终,成功了。接引投降了,准提被打得境界下跌到大罗金仙高阶,成为了准提菩萨。

当然,太上老君损失也惨重,自己原来和通天教主大战时,因动用一气化三清跌落到混元大罗金仙低阶,彻底回不去了。截教新秀蚊道人,也被准提打死转世重修,重生为妖界金蝉子,拜入如来佛祖名下。

这一战,西方教被改组为佛教,由燃灯道人(燃灯古佛)、多宝道人(如来佛祖)和惧留孙(东来佛主)实际控制,尊阿弥陀佛为东方教主,药师佛为西方教主的格局。

经此一役,再加上被封神的截教和阐教中人,开始为昊天大帝正经服务。因此,道教重归昊天大帝势力核心。

所以,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也就是改组西方教为佛教,是必须的,没有这一步,道教就完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老子化胡是怎么回事?】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