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出来社会后,你为自己总结出哪些不能说的实用经验?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5 20:50:31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出来社会后,你为自己总结出哪些不能说的实用经验?一共有 1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宁宁 0918】的最佳回答:

现在有个新概念,叫做:边界感

有人说,上海人的边界感特别强,我觉得的确如此!

有个社会学家曾经总结: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在社交中,模拟的关系大多是亲族关系。因为一起下地种田,收获打谷的人,大多都是自己的亲戚,农业社会是以家族为生产单位的。

但是在如今工业社会里,人们在社交中模拟的关系大多是朋友关系。因为在大工业的生产中,工人们的摩拟的是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亲属关系!

所以,现代社会,许多人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掌握在工业社会里,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感。

为什么想起这个了?

那天我弟弟家的保姆米来阿姨和我微信聊天。

米米是上海人,在位于浦东的一幢豪宅里做高端保姆,我曾经和她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临走的时候,米米拉着我的手恋恋不舍的说:我和你真投缘呀!想听你说话,舍不得你走。

我对她讲:没关系,我们在线上聊天啊!

于是我们就在线上聊了快两年的天了,成了天话不说好朋友。

有时弟弟会从上海来天津,也把米米带来,让我们见个面。

米米阿姨做保姆并不是受雇于我的,所以我们两个的定位不是雇主与雇员,而是真正的`加好友关系‘。

米米,是个四十出头的,上海家政阿姨,她最喜欢在网上追保姆文。

现在追的保姆小说有两篇。

一个是,一位生活在东北小城里的保姆的故事,而另一个呢,是万里之遥的南国保姆,一个深圳别墅里阿姨的日常。

这二位都是米米的同行,很有味儿,

追着追着她就有了代入感,把自己也想象成那二位阿姨。想象着,如果自己穿越到她们身上,会怎么去过她们的生活?

对于这二位一南一北两位阿姨,米米是这样评价的。

我还是更贴近于那个深圳阿姨。那个东北阿姨的为人处世,我觉得有些不习惯,我和她的看法有些不同。

比如说:

东北阿姨管雇主叫大哥,二哥,大嫂二嫂,这让我听着满嘎达的。

怎么还哥哥妹妹的叫呢?

我们就是到雇主家工作的呀,雇主的家就是我们的公司,在公司上班就得有个上班的样子,哪好哥哥妹妹的乱讲啊!

真正的哥哥妹妹,人家是亲戚呀!给亲戚家干活怎么能收钱呢?

就像我们这里,先生是要给我发工资的呀!

到了月底,先生他这样对我说:小阿妹啊,这是给你的工钱,钞票你数一数哦!

我呢?对先生说:大阿哥呀,钞票倒是对的,但是少算了一天加班费呀…

说着,米米那边传来了银铃般的笑声。

她觉得这样很滑稽,很不职业,

米米希望还是向那位深圳保姆一样,要不然就是叫什么张总,李总,张太,李太,要不然就像她这样叫:先生太太。

对此,米米阿姨还做了注解。

她说,并不是什么把人分成 369 等。不尊重了我们。

管男主人叫先生,男主人还管我们叫阿姨呢!

其实这就是种称谓,雇主既是我们的领导,也是我们的甲方,出去谈生意,对人家客户也要尊重吧,张先生,李先生也要喊起来吧。

而反过来呢?

雇主对我们叫阿姨也好,叫名字也罢,这都是有一定距离的称谓。

这样的称谓,反而让我们在工作中感到很舒服。

没有那种强拉硬扯的,不熟偏说熟的所谓亲属关系。对双方的工作都好。我们也能摆正心态,雇主也能够尊重我们的职业。

我觉得在当下的社会上,距离感还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我同你讲,像我这样,中年的已婚女性。在外面,叫人家张哥呀,李哥的,我觉得,这样不严肃!也容易产生一些误解,这种乱攀亲的叫法,我从来没搞过。

雇主叫我们阿姨,这把家政这个职业给严肃起来了,我们不是什么三姑六婆,跑来给人家帮忙的。我们干家政的也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行业,这行里,包罗万象,功夫深得很呢!

所以在干工作之前,先把称谓摆一摆正,好不啦!

不但是称谓之间要分清,要有距离感。就算是区域之间也要划清距离感。

你看在我这里,我和先生配合的就非常好!

先生是从英国留学回来的,规矩就是多!

打个比方,我刚来的时候,看到他不穿上衣,坐在大厅中间的地毯上,一动不动在那里待着?

吓了我一跳。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冥想,是一种运动。在欧美很流行呢!讲究就是少穿衣服,坐在大自然的环境里…

人家还有去森林里,去湖泊边冥想的。但是别看先生在其他区域里这么随便,那是因为那些区域是人家的家。

可他如果要是进厨房的时候,从来都穿的整整齐齐。

有一次我和阿金姐在厨房里吃饭,先生走过来了,厨房的明明开着门的,但他还是用手敲了敲墙壁,意思是向我们打个招呼,再走进来…

关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尊重!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厨房区域和洗衣间,还有我们的休息室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个区域就叫家政区。

虽然它也在先生的房子里面,但是这就属于我和阿金的私人区域了,先生如果要踏入,也是要敲门的,要经过我们允许的,你看这不就拉开距离的,要相互尊重吗?

我们上海人,很注意区域之间的距离感。

在上海,如果人家没有特别邀请,就不要试探着要去人家串门。我和几个要好的小姐妹约会出来荡马路,从来都是街角的咖啡馆见。

上海的咖啡馆数量全国第一!干什么的,都是用来干这个的,这是第二客厅呀!

再有一件事,我有点看不惯哦!

我同你讲,那个东北保姆太深入别人的生活了,说话也没有边界感。

比如说东家在那里打麻将,她看不惯了,过一阵子她就故意讲讲,意思就是说打麻将不好,不要在家搞赌博!

其实这种事情,其他人不适合插嘴的。人家雇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家自己定,只要是没到犯法的地步,旁人出来指手画脚不合适吧?

就像我们这里,以前小太太也是经常玩牌的,需要搭子了,我们就去叫人,现在先生偶尔也会参加!

看到他们在那里玩牌,阿金姐就让我准备点心水果。

有时候他们点名要阿金姐烤个什么?栗子奶油之类的小点心,我们也赶紧准备装盘,向上摆,哪里有在那指手画脚,劝人家赶紧回家的份儿啊!

如果要是那个东北阿姨到我们这里来上班,她会怎么样?

大妈我听了不禁打断米米的话,我对她说:那位东北大姨肯定会盘着腿对雇主说:老二啊,千万别养小三儿啊!

赶紧回北京找媳妇去吧!

哈哈,哈哈哈哈,这下我们俩都笑了!

听阿金姐说,东北人就是热情,那个保姆到人家去下户,仿佛就是拉了门亲,大哥二哥的叫得很欢,但是雇主家也能够接受,雇主管她也叫妹啊,姐呀的,一家子处起来倒是也很美…

只不过到了我们上海,这行不通。

别说是给雇主的生活方式提意见,就算是顶好的朋友,顶好的姐妹,许多事情也是不能多嘴的。

比如说小姐妹之间讲讲男人的话呀,要注意,不要把人家的老公一痛贬损。有的话人家说得,可你说不得。人家自己骂得,你骂不得。

你给人家的老公说的一无是处,人家离婚了,你再帮着找个好的呀!

再者说,关于什么结婚啦,买房啦,投资了,炒股票啦…这些都不能建议。你能保证你建议的就是完全正确的吗?哪只涨哪只跌?生意赚不赚钱?我都不知道,还向人家推销什么?

那个东北阿姨,就是因为没有掌握这种边界感,所以和她的同事都打起来了,

要我说,这种事情在我们上海可不会发生。

当然也有人说,我们上海人自带一种疏离感,我觉得这种疏离其实就是边界感,现代人在外面做生意,跑码头,人与人相处,都要学会看山水,这看山水就是要有边界感。

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尊重他人的独立思考空间,不跨界,不越界,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你说呢?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出来社会后,你为自己总结出哪些不能说的实用经验?】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