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吴三桂造反失败后,康熙想将他全家上百口满门抄斩, 不料却漏掉了一人。这个人是谁,最后怎么样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04:33:52 2次浏览

p>关于问题吴三桂造反失败后,康熙想将他全家上百口满门抄斩, 不料却漏掉了一人。这个人是谁,最后怎么样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橙皮卷】的最佳回答:

心上人陈圆圆被李自成抢走!吴三桂愤而带领清军入关,重创李自成。三十多年后,吴三桂叛乱,被康熙诛杀满门。没想到三百多年后,一座墓地揭开了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秘密!

2010 年,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村发现一座奇怪的墓地,立碑时间为雍正年间。

碑文上书: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署名为“孝男吴启华”及一群吴氏子孙。

村寨里住着 240 户,1000 多位村民,他们自称是吴氏传人,吴三桂的后裔,而墓碑上所提到的“吴门聂氏”就是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后,陈圆圆在史料上就失去了踪迹,下落不明,为何会出现在马家寨村?

她又如何会与吴三桂的后裔在一起?难道康熙满门抄斩吴三桂家族,竟然还有漏网之鱼?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

陈圆圆本姓邢,小时候父母双亡,寄居在小姨家中,随姨父改姓陈。

十岁的时候,陈圆圆被姨父卖到梨园,学习歌舞弹唱、琴棋书画。

成年后,姿色过人、色艺双绝的陈圆圆名震江南,跻身“秦淮八艳”之列,成了江南地区王孙公子们争相一掷千金的名妓。

1642 年,十九岁的陈圆圆遇到外戚田弘,当时田弘为了帮助女儿田妃获得崇祯帝的宠爱,正在物色美女为女儿助力。

田弘见到陈圆圆后,惊为天人。他为陈圆圆赎身后,将她收为义女,一番调教后,由田妃引荐入宫。

可是,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崇祯帝焦头烂额,无心享用美色。

陈圆圆入宫后三个月仍然未能得到皇帝的欢心,田弘只好又将她接回田府。

而此时,比她大十三岁的吴三桂正在战场上厮杀,他是明朝武将,跟着父亲镇守辽东,与清军发生过几次正面交锋,颇有善战之名。

1643 年,吴三桂奉命入京。这一次,他和陈圆圆这两条本不相关的平行线汇合了。

因为抵抗清军有功,崇祯帝赐予他一柄尚方宝剑。

田弘看到吴三桂声望正隆,起了巴结的心思,于是他邀请吴三桂到家里做客。

酒肉正酣中,一位淡妆的歌妓婀娜而出,吴三桂被她的美貌震惊了, “不觉神移心荡也”。

宴罢,吴三桂按捺不住,对田弘说: “你若是将陈圆圆送给我,战乱之时,我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

此言一出,田弘惊喜万分,急忙为陈圆圆置办了嫁妆,送到吴三桂府上。

得到了陈圆圆,吴三桂对她宠爱非常。

可是,边关战事告急。不久后,吴三桂将父亲吴襄、陈圆圆和一众亲属留在京城,奔赴山海关,领兵与清军战斗。

1644 年,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势如破竹,攻克了大明的许多城池,直逼京师。

崇祯帝命吴三桂火速进京保卫京师。可是吴三桂刚刚过了山海关,向京师挺进的途中,就听到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的消息。

大明已经亡了!

这让吴三桂顿时失去了倚靠,未来何去何从?吴三桂陷入纠结中。

一边李自成进入京师,逼迫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劝他归顺大顺朝廷,否则就要他全家性命。

另一边满清进军中原,多尔衮许以高官厚禄,给吴三桂递上了橄榄枝。

这是人生命运的重大关口,一旦选择错误,荣华富贵将会擦身而过,甚至要搭上身家性命。

正在他犹豫不定的时候,突然得到消息,李自成的下属抢走了陈圆圆。

吴三桂勃然大怒,拔刀而起,誓与李自成不共戴天。

他深知自己的兵力无法碾压李自成,于是请求多尔衮出兵援助。满清正打算入主中原,双方一拍即合。

吴三桂这才彻底投降了满清,引清军入关。双方共同联手,一举击溃李自成。

随后清军攻入北京,李自成仓皇逃跑,逃亡途中,李自成杀了吴三桂的父亲及亲属三十多人。

吴三桂献关降清,为满清占领中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将汉族人的天下拱手让给满人。

顺治帝问鼎天下,册封吴三桂为

平西王

在当时和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吴三桂的这个举动被视为背叛民族利益,引狼入室,让他背负上了百年的骂名。

不过,令吴三桂心满意足的是,他终于再次拥有了陈圆圆,带着她辗转征战。

二、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吴三桂的造反之路

成为平西王后,吴三桂为满清安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领兵剿灭李自成的大顺军,又多次扑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军。

对于明朝的残余势力,吴三桂也从未手下留情。

他所做的最为人诟病的一件事就是绞死永历帝。

大明亡了以后,明朝皇室的最后男性后裔,

明神宗之孙朱由榔登基称帝,建立南明,史称永历帝。

1661 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逃到缅甸,被缅王收留。

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永历帝交给了他。

第二年,吴三桂为了讨好清廷,绞死了永历帝和他的儿子,大明皇室的血脉至此断绝。

天下人闻之,都骂吴三桂丧心病狂,数典忘祖,是大明亡国的罪魁祸首。

而吴三桂凭借杀掉永历帝晋爵亲王,他的儿子吴应熊娶了建宁公主,吴三桂一家的权势达到顶峰。

十几年的时间里,吴三桂率军从西北打到西南,为清朝统治之初的稳定立下了巨大的功勋。

可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贯是帝王常用的手段,康熙运用起来自然是炉火纯青。

吴三桂坐镇云南,权力与声势不断攀升,俨然成为云南的土皇帝。

此时的陈圆圆却不复往昔的风光,吴三桂当初对陈圆圆着迷,就是被她的美色所惑。

以色侍人,色衰而爱弛。随着岁月的流逝,美人也渐渐失去了颜色。

吴三桂有权有势,他的手下不断从各地搜罗美貌的女子进献给他。

已经衰老的陈圆圆再也入不了吴三桂的眼,心灰意冷的陈圆圆终日礼佛念经,不问世事。

吴三桂越骄奢,康熙帝越不放心,他开始以各种借口削减吴三桂的权力。

先是用云南、贵州的战事已经停止,收缴了吴三桂平西大将军的印信。

接着,又下令要求云南、贵州的督抚直接听命于中央,不归吴三桂调控。

除了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被迫自请回老家养老,放弃广东藩地。

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上书自请要求撤藩。

迫于形势,吴三桂也不得不上书朝廷,请求撤藩。他的本意是希望朝廷能够挽留他,保持他的藩王称号和权力。

朝中大臣分成两派,一派力主撤掉吴三桂的藩王,将所有权力收归中央。另一派认为这样操作可能会激起吴三桂的反心,造成云南动乱,不可为之。

康熙帝说:

“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

于是,康熙帝力排众议,坚决撤掉了吴三桂的藩王。

吴三桂忐忑不安,担心康熙会杀了他,再加之心中不服。1673 年,他干脆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吴三桂的造反持续了五年多,1678 年,他自立为帝。

不久后,他忧虑攻心,身体日益衰弱,因病去世,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叛军群龙无首,三年后被清剿一空。

康熙下令,将吴家满门抄斩。

陈圆圆并未出现在处斩名单上,从此在史书中消失了踪影。

同时下落成谜的,还有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麒。

吴三桂死后,史书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吴应麒的名字,既没有他的死亡信息,也没有说他到底去了哪里。

三、马家寨村墓地的秘密

马家寨村的村民们坚称自己是吴三桂的后人,他们口口相传了几代人,讲述着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故事。

他们说,陈圆圆就葬在村里的墓地中,村民们称呼这座墓地为陈阿婆墓。

立碑的“孝男吴启华”就是消失了的吴应麒。

那么,为什么墓碑上镌刻的并非陈圆圆,而是“吴门聂氏”呢?

可想而知,逃脱的罪臣家属怎敢用真名示人?改名换姓后隐居乡野,才能够躲避清廷的追查。

考古学家闻讯前来调查,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吴应麒护送着陈圆圆和吴三桂的骨灰,逃到了云贵边界的岑巩县,过起了隐居生活。

当然,这座墓地依然还存在很多谜团,这一论断并不能说服所有的历史研究者。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的,如果这座墓地真的是陈圆圆的,世人皆以为被斩草除根的吴三桂一脉竟然延续了几百年,也算是奇迹了。

【2】、来自网友【历史佑说】的最佳回答: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他被骂为大汉奸,是大汉民族之耻辱,是他引清军入关,导致 300 年中原遭受满族奴役。也有人称他是英雄,平西川,创佳绩,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是中国之福将也。后来吴三桂因不满康熙大帝削藩而反,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

吴三桂既然造反,那他就一定想过失败,他肯定会想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康熙将他满门抄斩之时,果真漏掉一人,这一人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这还得从吴三桂的发家史说起。

吴三桂作为山海关统领,负责抵御东北清人的入侵。而明末时期中原混乱,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而吴三桂也想过和李自成搞好关系,投降李自成。

可没想到李自成杀入北京之后,就将吴三桂的老家,抄了个底朝天。他手下的将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可让吴三桂愤怒之极,一怒之下便放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但其实当时吴三桂和清人说好,是扶持崇祯太子登基,可没想到清人已入北京之后马上变了卦,吴三桂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来。本来还是正义之举一下变成了卖国贼了。又是一个女人改变了中国历史。

当然清人知道吴三桂怎么想的。在后来的清军向南进攻之时整个中原,也只让吴三桂去清理大顺政权,而不让其去碰南明政权,就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被完全剿灭之后。吴三桂,又面临一个处境,那就是在南明和清朝之间做一个选择,吴三桂又一次选择了清朝。之后他一马平川,以爱妾圆圆作为精神支柱,平李闯、定云南、驱永历,为大清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一代开府建藩,拥兵一方的平西王。

然而就在吴三桂前往云贵,当起了自己的土皇帝之时。清朝不会那么容易放他出去,为了防止他造反,就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并将多尔衮的女儿建宁长公主嫁给了吴应熊为妻。以驸马的身份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实则是让其在这里当人质罢了。

就在吴三桂打算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之时。他却遇上了年仅十几岁却胸怀大志的康熙帝。在其他两位藩王尚可喜耿精忠,都做样子申请削藩之时。60 岁的吴三桂也只能跟着这个风,但没想到康熙帝居然直接同意了,决定下令削藩。

这下可把吴三桂给吓到了,削藩就代表着他再也没有了军权,没有自己的军队的他就成为了一支待宰的羔羊,康熙随时可以杀了。

那么吴三桂在造反之前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吗?

要知道在史书上记载,吴三桂就只有吴应熊这么一个儿子。其实不然,吴三桂曾经和一个歌妓生过一个儿子叫吴应麒。但吴三桂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一直对外和吴应麒以叔侄相称,而实际上他们却是父子。吴应麒一直追随吴三桂四处征战,为吴三桂创下汗马功劳,非常有才能。

削藩命令的下达,吴应熊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必定会造反,他也知道自己脱身无望,于是暗中就派人将自己的长子吴世藩,秘密的送回。吴三桂看到自己的长孙回来,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意思,于是 1673 年吴三桂揭竿而起,发动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帝不管建宁长公主的反抗,将吴应熊和其几个儿子全部处死,而只将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个幼女和其他庶子送入宫中幽禁。

一开始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名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清人实力相当。可是,吴三桂人生中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便是在后来称帝了。这让百姓看清楚吴三桂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一名乱臣贼子,由此三藩很快的就被康熙帝剿灭。

1678 年吴三桂被杀,吴世藩在岳父郭壮图的支持之下,在贵阳即所谓大周皇帝位。1681 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藩自杀身亡。由于吴世藩尚且年幼,未曾留下子嗣,清军入昆之后将吴三桂所有的家族进行灭门抄斩。也包括在北京关押的吴应熊的庶子们,因此吴三桂的所有后代全部被杀。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一开始我们讲到的,吴三桂一个不为人知的次子吴应麒。康熙帝杀了全家,却漏了一人,就是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麟。

那么这个吴应麒去了哪里呢?

原来在吴三桂死后,吴世藩和吴应麒曾经争夺地位,但是吴应麒却由于是自己低微的身份,在争夺帝位中失利。于是和另一名大将马宝在贵阳迎吴三桂灵柩于岑巩安葬,并且带着已经出家的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一起藏到了贵州马家寨,为了避免追杀,他还将名字改成了吴启华。

上个世纪 80 年代的一次考古活动,发现了今天贵州的马家寨确实有一座吴门墓,而其中埋藏的女性,就是陈圆圆。如今生活在贵州的岑巩马家寨的吴家人,应该就是吴三桂的后代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吴三桂造反失败后,康熙想将他全家上百口满门抄斩, 不料却漏掉了一人。这个人是谁,最后怎么样了?】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