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哪里,表达了什么意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6:54:57 23次浏览

关于问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哪里,表达了什么意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常头 929】的最佳回答: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至毛主席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佔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并非毛主席原创,是引用唐朝诗人李贺的诗中一句《金铜仙人辞汉歌》

人民解放军佔领南京意味着蒋家王朝大势已去。中国大陆面临着改朝改代,翻头复地变化,上天看到此情此景都会为之动情。

人间正道是沧桑,讲的还是变化,是指人世间历史进程悄然发生了巨变。沧桑,沧海变桑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2】、来自网友【超级科学奶爸】的最佳回答:

天若有情天亦老

这是李贺原创的诗句《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宫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在这里这句的赏析为: 凡是有情之物都会衰老枯谢。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终古不变。假若它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句设想奇伟,司马光称为“奇绝无对”。它有力地烘托了金铜仙人(实即作者自己)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意境辽阔高远,感情执着深沉,是千古名句。

在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 也引用这句诗

原诗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3】、来自网友【雄哥 14505】的最佳回答:

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引下,

才能把沧海变成良田。

在欢庆建国七十一周年的的日子里,重温毛泽东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很有意义。

世间万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变化。旧的逐渐消亡,新的不断成长。就是宇宙天体,如果有情的话,也逃脱不了这自然规律。

人间也是这样,沧海桑田不断更迭。怎么变化最好?只有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变化。近代史证明了这点。有了毛主席,有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当家作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生活好了,物质更丰富了,我们要防止物欲横流现象漫延。要始终不忘初心丶牢记使命,走共同富裕道路。坚定信念,沧海变良田,我们才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4】、来自网友【在影视的边缘行走】的最佳回答:

这句诗原先出自唐朝诗人李贺,抒发个人感情。后来被毛泽东引用,写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作于渡江战役时期。

全文如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句话如果直接翻译,前一句很好理解,就是,老天如果有感情,看尽世间纷乱,也会内心煎熬而老去。

后半句的“人间正道”,在这首诗里,自然是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沧桑”二字,来自中国成语:沧海桑田。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又变成了大海。所以沧桑在此处,是指一种轮回,自然规律。

至于“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就是说,人世间的事情都会经历沧海桑田式的巨变,没有任何人能改变。所以,共产党取代国民党取得天下,这是符合人间正道的!

人间正道是沧桑,放在今天,正道,也可以理解为真理。说明只有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行为,才能周而复始,一直轮回下去。

可见,无论在哪种语境之中,沧桑都具备有双重含义:一是艰难,二是,人世间社会发展的大规律规律。一生很漫长,它充满艰苦和变化。

【5】、来自网友【陈年往事 1222】的最佳回答:

人所共知,毛泽东同志喜欢李贺,也每好化用李诗句意,例如: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尾联出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全用李诗原文,而本诗《金铜仙人辞汉歌》:"蓑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说的是仙人辞汉,凄冷荒凉,苍天若是有情,苍天也会为之黯然神伤,愁白了头。而到"毛主席诗词"中,则完全赋予以新义:首先上承颔联"宜将剩勇追究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盖"沽名"亦是"有情","不可沽名"也就是"不可有情",而青天不老,正以其"无情":所以才说"天若有情"那天亦老"了。老者,人毛化,老死即停止运动之谓。黔后这才又反衬出下句:"人间正道是沧桑""正道沧桑"也正为"青天不老",而不是天亦老",所以说是反衬出。上下绾合得是多么紧凑啊!是的,"天若有情天亦老"原在李贺诗中也是情至之语、情得理真的名句,直贏得历代才人赞赏叹为绝响。宋柳耆卿对以"月如无恨月长圆",则显露斧凿痕,焉知月有恨,何须曰"如无"?远不如"天若有情"来得自然,一字未废,把它放置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配合着"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形象地道出了一整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道理,全然!改变了原诗句义,境生象外,意酣词畅。不曰起死回生,也是推陈出新。不是大功力,不是大手笔,怎么能办得到呢?有的注家泥于李诗原义,谓一朝倾覆,震动上苍,这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哪里,表达了什么意思?】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