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朱厚熜会即位,而不是朱祐槟、朱祐楎?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15:08:5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朱厚熜会即位,而不是朱祐槟、朱祐楎?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随山刊木】的最佳回答:

这就是命,朱厚熜,藩王之子,却成为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嘉靖皇帝。

最近更因为 大明王朝 1566 由于陈宝国老师的精彩演义 火起来了

一切的一切 先要回到朱元璋

朱元璋大概是小时候穷怕了,作为最传统的农民,他大概是最为子孙后代着想的皇帝,不仅规定了子孙后代的名号,还有高福利待遇,甚至连可能的纠纷办法都设置好了。

正德十六年(公元 1521 年)三月十四日,武宗朱厚照驾崩,既没有皇太子,也没有儿子,还没有兄弟。大明朝出现了皇位继承危机。这皇帝也是个奇葩,不当皇帝,当将军,给自己封了一堆总兵官类似称号,但他相比后代皇帝,算是厉害的,在草原上还是打了胜仗。问题在于,他太爱打仗了,连南昌宁王造反,被心学大师王阳明分分钟平定了,武宗很不高兴,因为他已经御驾亲征了,想把叛军放回去再打一仗。

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 1395 年)更定的《皇明祖训》。作为打算“万世所垂”的家法,老朱在序言中特意强调了《皇明祖训》“一字不可改易”。对于皇帝绝嗣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继位,朱元璋也有过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皇明祖训·法律》

武宗的爷爷宪宗皇帝共 14 个儿子,武宗驾崩之时仍然在世的有其第六子益王朱祐槟、第七子衡王朱祐楎、第九子寿王朱祐榰、十一子汝王朱祐梈、第十二子泾王朱祐橓、第十三子荣王朱祐枢。

武宗的爸爸孝宗皇帝共两个儿子,长子即武宗,次子早夭。兴世子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次子,其兄早夭。

孝宗是宪宗第三子,但由于他两个兄长早夭,事实上即朱见深长子。兴献王朱祐杬是宪宗第四子,即事实上的次子。

武宗在驾崩之前,其实已经指定堂弟兴世子朱厚熜为大明朝的新天子。

是日传遗旨谕内外文武群臣曰:“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七》

朱棣由于自己掀桌子上位的,限制了其它藩王的兵,后面叔叔们是没法子造反的

【2】、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明武宗死前,病情曾反反复复。

先是在南郊祭天时,武宗突然呕血于地。

丁酉(十二月十三日),大祀天地于南郊。初献时,上拜,呕血于地,不能终礼,遂扶归斋宫,盖自是不复郊矣。

由于身体状况不好,武宗还产生了召集民间神医来给自己治病的念头。只是由于杨廷和不同意,说身体好不好,关键在于调养,劝武宗安心养病,这事于是不了了之。

己巳(正月十六日),大学士杨廷和等言:伏惟圣体违和已踰半月,臣等犬马微诚殊切瞻恋。昨司礼监官传谕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博访精通医药者,臣等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尤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又何待诸草泽未试之人哉!况治疾之术,调摄为上,医次之。若调摄少有不节,则医药亦无速效。伏愿皇上慎重启处,勿使劳逸之失,宜调节饮膳,勿使滋味太过。

后来,武宗病情加重。当大家都以为武宗不行了,都在讨论接班人时,武宗的身体状况却突然好转了。在杨廷和等人于内阁商议新皇帝人选时,他突然闯入,要求参与讨论。

再后来,武宗的身体状况又不行了。病的不能上朝,什么事都干不了。无奈之下,很多大事就此停摆。就连科举殿试的时间也是被一拖再拖。

礼部请殿试期,得旨以二月十五日,会上不豫,乃改三月初一日,至是复改云。

但是,当大家都以为武宗这次肯定要一命呜呼时,他居然又醒过来了,直到咽气的前几天还在发号施令,以传中旨的形式,要求兵部组建威武团练营,操练精锐兵马。

庚申(三月初八日),传旨:改团营西官厅为威武团练营,以西官厅监督太监张忠、安边伯朱泰、平虏伯朱彬、都督朱洪、朱晖、朱周、朱琮俱提督团营教场,与威武团练营操练,人马令别辟团营教场。

最后,武宗死了。死得很突然。死的地方也很奇怪。

不是在皇宫,而是在豹房。

死得时候,据说身边只有两个司礼监太监。

武宗所谓的遗言:“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

是通过他身边的太监,代传给张太后和杨廷和的。

武宗的遗言,是不是真的,不好说。

但武宗死后,朝廷公布的正式遗诏:

是日,传遗旨谕内外文武群臣曰: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君临天下。

也就是,武宗指定朱厚熜继位的诏书,大概是张太后与朝臣商议后的结果。与武宗的本意完全无关。

那么,张太后和朝臣为什么要选朱厚熜呢?

原因其实不复杂。

因为,

朱厚熜本就是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明朝的继承顺序,其实很简单。与今天世界上很多还有国王的国家的君主继承顺序是大致一样的。比如我们熟知的英国。

唯一的区别,只是明朝重男轻女,皇帝的女儿没有继承权。

仔细看看,现在英国国王的继承顺序是怎么排的。

虽然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是女王的亲生儿子,但除非查尔斯一家人死绝了,否则国王的位置轮不到他们。

也就是说,安德鲁与查尔斯的距离,不是查尔斯一个人,而是查尔斯一家人。

明朝的继承规则也是一样的。

首先看朱厚照,如果他有儿子,那么自然就要传给他的儿子。

然而他并没有。所以,就只能上溯到明孝宗朱祐樘,看看武宗有没有亲兄弟。

很可惜,孝宗除了武宗这么一个儿子外,就只有一个早夭的儿子。两个儿子都死了,所以明孝宗算是绝后了。

明武宗、明孝宗都绝后了,那么就只能回到明武宗的爷爷朱见深,从朱见深的儿子里面找继承人。

宪宗儿子的情况,具体见下表:

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列,

前三个都死了,且没有儿子

,那就只能看老四朱祐杬死没死,还有没有儿子。

很不幸,朱祐杬当时也死了。

很幸运,朱祐杬有儿子。就是朱厚熜。

既然老四有儿子,那很自然,他的儿子朱厚熜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所以说,朱厚熜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他原本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虽然明武宗驾崩时,他和朱厚熜的六叔朱祐槟、七叔朱祐楎、九叔朱佑榰等六位叔叔都还健在。

但根据明朝的继承规则,六位叔叔的继承顺位都要后于朱厚熜。

对于朱祐槟和朱祐楎等六位王爷的不幸,只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兄弟之间的出生顺序真的很关键。

如果你是老二,那你与老大的差距,就不是老大一个人,而是老大一家人。

另外,就算不按套路出牌,张太后和杨廷和不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继承规定来,最后也应该是朱厚熜继位。

理由有二。

一方面,张太后不可能同意立“载”字辈的小孩为储君,继承武宗统续。

因为如此一来,张太后就不是太后了,就变成了太皇太后,她就没有实权了。她的家族利益就得不到保证了。

根据推断,

武宗临死前,应该是想从堂兄弟中找一个载字辈的小孩,过继给自己,延续自己的统序。而不是选择一个堂弟,直接把自己跳过去

。这才符合武宗的利益。

也正是因此,武宗死之前才专门找杨廷和商量储君问题。

但估计是死人不会说话的缘故,张太后和杨廷和在武宗死后,推翻了他的决定,没按他的意愿办。

所以就直接从“厚”字辈中挑选继承人了。

再一方面,朱厚熜的年纪小,而且家族人丁也不旺。父亲朱祐杬已经死了,有一个哥哥也早夭折了,就只有自己和一个老妈。

这种小孩子,太好控制了。

相比之下,朱祐槟和朱祐楎,都是老大不小的中年人了。哪个都不好控制。

尤其是朱祐槟,他的嫡长子朱厚烨当时二十多岁,比朱厚熜大九岁,是除了武宗外,最年长的“厚”字辈。这一家子人,难以控制,明显也不符合张太后和杨廷和的利益。

理论上说,

张太后和杨廷和选武宗,一点毛病没有。他们唯一没算到的,就是别看朱厚熜年龄小,但这家伙有个性,小小年纪就让杨廷和靠边站了。就连张太后最后也没落着好处,被朱厚熜和生母蒋太后联手气死

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张太后生前总是想控制明孝宗,不许他纳妃子。但张太后自己也只生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夭折了。

当丈夫、儿子都不在了后,一个孤家寡妇也就没了靠山。

但凡张太后心态放宽,对孝宗少点约束,让孝宗多几个子嗣,她的结局也不会是历史上那样的悲催。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