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散养的母鸡产蛋率低是怎么回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5 09:31:5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散养的母鸡产蛋率低是怎么回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龙九鸭】的最佳回答:

散养鸡产蛋率不高的原因有哪些?

1.品种差。

90%的养殖场户选购鸡苗就地取材,到每家每户收购鸡蛋,集中孵化,或者到农村一些散养鸡孵化厂直接购进鸡苗,购进的鸡苗品种差、杂,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生产性能低。

2.饲料搭配不科学。

(1)饲喂量不足。多数养殖场户选择的散养地点虫、草不多,或连续 1~2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同一个地方、一个圈舍进行饲养,虽然有鸡活动的地方,可已经没有适合鸡吃的虫、草了,补喂料量也不够,鸡生长、产蛋所需的营养不足,这必然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和产蛋率下降。

(2)饲料单一,搭配不合理。一方面,养殖场户往往只在早晚给鸡撒一些能量饲料(多为玉米)。另一方面,配料时不使用豆粕、鱼粉、氨基酸添加剂,不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及维生素或添加比例不当,造成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缺乏。能量与蛋白饲料缺乏的表现为开产期体重不达标,体成熟与性成熟发育不协调,无产蛋高峰或高峰时间,能量高时易胖影响产蛋,微量元素缺乏时鸡产蛋率下降及蛋小、产蛋间隔时间长或产软蛋。

(3)喂料方法不当。散养鸡多数不进行放牧或早上喂给鸡料多,使鸡养成了惰性,不喜欢到远处寻食,导致散养鸡吃不饱。另一方面,鸡在产蛋前或产蛋期不喂营养全的产蛋料,鸡产蛋达不到高峰,维持产蛋时间短,产蛋性能低,产蛋率低。

3.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1)供水不足及水质不良。水是鸡体和蛋的主要成分,产蛋率越高,饮水量越大。饮水轻微不足,可使产蛋率降低 2%,缺水 24 小时,产蛋率下降达 15%。水质不良可使产蛋率和蛋的品质下降。散养鸡养殖场户大多不在放牧地或鸡舍外放充足的水槽或者只放几个大水盆或水池,鸡常进入池或盆中,使水污染严重,造成鸡喝水不及时,而且喝的是污染的水,产蛋性能降低。

(2)各阶段管理不到位。育雏期管理。,温度不适。雏鸡出壳后对温度要求高,可多数养殖场户的育雏温度低,或忽高忽低;同时,鸡舍保温性能极差,提供不了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降低了鸡的生长发育潜能和免疫力,为某些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第二,密度大,鸡舍卫生条件差。农户散养鸡多数无专用的育雏室,不适时分群,造成鸡舍内密度大;另一方面,鸡舍内不清扫、不消毒,舍内卫生脏乱差,从而引起雏鸡疫病的发生。

育成鸡管理。育成鸡合格率太低。育成期死亡较多,大小、胖瘦、体质强弱差别大,均匀度差。体重偏轻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性能低。第二,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能同步。一方面,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另一方面,光照程序不合理,影响了鸡生殖系统的发育、成熟,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鸡的产蛋性能,降低了产蛋率。

产蛋期的管理。温度的变化。散养鸡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控制不了温度变化。当温度小于 0℃和高于 30℃时,鸡产蛋停产。另外,当 1 天之内的温差超过 8℃,会影响鸡群产蛋量。

第二,光照不合理。光照是促进鸡性腺发育,提高繁殖性能的必要条件。光照不合理会导致产蛋鸡生理机能紊乱,影响了产蛋性能的正常发挥。第三,环境突变。风雨、外界噪音、注射疫苗、换料不当、动物进入舍内造成惊群等,均可导致产蛋率下降,并伴随蛋品质下降。第四,产蛋箱少。鸡不在产蛋箱内产蛋,也影响了鸡的产量。第四,淘汰鸡不及时。散养鸡一个饲养周期(500~600 天)就该淘汰,可有些养殖户养 3~4 年,甚至更长时间也不淘汰;对不符合标准的病、弱、残个体及低产或停产的母鸡舍不得淘汰,影响了鸡的产蛋量。

(3)药物、疫苗不合理。一是滥用药物。在养鸡生产中防病、治病不规范,部分养殖场户经常性投药,认为常用药的鸡不得病、使用药品愈多就愈快,尤其是滥用一些如磺胺类、呋喃类等药物,或者干脆多种药同时使用,使蛋鸡的生殖系统受到损害或影响其钙质吸收,从而引起产蛋率下降。二是防疫不当。许多养鸡场户对防疫程序及疫苗的正确使用认识不够,易漏掉某种防疫;或使用疫苗的方法、剂量、时间不正确,造成防疫失败。

4.疫病方面。由于饲养管理粗放,饲料营养不全,疫苗使用不当等诸多因素使鸡群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疫病的感染,引起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

5.卫生、消毒意识差。养殖场环境脏、乱、差,消毒意识差,为疫病的传播埋下隐患。

6.其他方面。一是购雏季节不当。由于放养鸡利润高,许多养鸡户不考虑购雏季节,虽然有时育雏的舍温易控制,雏成活率高,但放养时间短,不能利用草、虫资源,增加了饲料费用,也不能利用鸡的产蛋季节,缩短了产蛋周期,减少了产蛋数量。

二是放养密度不合理。某些养殖户一味追求放养,造成青饲料等严重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鸡吃不饱,生长速度减慢,体质瘦弱,增加了死亡。

三是忽视天气预报。散养鸡的放养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鸡的生长、产蛋、抗病力等都受到极大影响。

【2】、来自网友【老周说三农】的最佳回答:

散养的母鸡产蛋率低是怎么回事?

农村散养的母鸡产蛋量是非常少的,影响农村散养母鸡产蛋少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散养土鸡产蛋少,土鸡蛋价格高,在春季土鸡产蛋高峰时期,农贸市场的价格每个不会低于一元,其他季节都是在 1.5 元以上,散养的母鸡产蛋少是怎么回事?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是农村散养土鸡本身产蛋就不高,一般每年就产 110 个左右,有的每年仅产 50 个左右,这是由于千百年来人为选择引起的,过去没有如果孵化,家禽的繁殖必须依靠土鸡孵化,因此农村人一般都是选择抱窝性强的母鸡,而抱窝性强,产蛋量就少。同时没有选择产蛋多的母鸡留种繁殖,要孵化小鸡时随便捡几个蛋给抱窝母鸡孵,在农村,有的土鸡产蛋量是多的,但就是没有选择繁殖,久而久之,农村土鸡品种产蛋量就少。

二是光照的影响,光照时间的长短对母鸡产蛋的影响十分明显,光照具有促进鸡生长发育和增强生殖机能的作用。光照能透过鸡的眼睛而作用于鸡的丘脑下部,刺激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激素,从而加快卵巢卵子的发育,有利于母鸡产蛋。光照时间短,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激素分泌就少,成熟的卵子就少,母鸡产蛋就减少。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在夏至前前后后母鸡产蛋是一年中最多的季节。在冬至节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因此冬至节的前前后后是土鸡产蛋最少的季节。给农村散养母鸡增加光照可以促进散养母鸡产蛋量的。将光照时间延长到 14-16 小时,在每 20 平方米的鸡舍内安装一盏 40 瓦的灯泡即可满足需要,灯挂在鸡舍内 2 米左右的高度。早晨 4 点左右开灯,天亮后关灯,晚上在 10 点左右才关灯。

三是饲料因素,农村养殖的散养土鸡营养不良,每天就是由鸡自己四处觅食,营养不足,母鸡用什么营养来生产鸡蛋,自身都难保,就没有多余的养分来生产鸡蛋。在农村养殖的散养鸡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每天吃不饱,晚上休息的鸡窝潮湿,遍地是鸡粪,要想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哪里有这样的好事?要散养土鸡多产蛋,你就要满足母鸡的营养,每天将鸡喂饱,科学养殖管理,母鸡会回报你的。

四是温度的影响,由于农村养鸡没有圈舍,实行散养,环境条件是自然的,夏天炎热潮湿,温度高 ,母鸡只能自己在树荫下避暑,喝水量增加,饲料不足,吃不饱,自然产蛋减少。冬天温度低,吃的食物要消耗很多去维持正常的体温,就是正常的供给食物,母鸡的产蛋也会减少。因此,在夏季炎热气候条件下,对散养母鸡采取在早晨温度稍低时多喂饲料,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冬天在房屋内养殖,要多喂精料,少喂粗料,有条件的增加青饲料的喂量,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散养母鸡的产蛋量。

五是饮水问题,许多人认为饮水并不重要,没有认真对待,母鸡缺水是经常性的,要注意,如果母鸡在产蛋季节缺水将影响母鸡的产蛋,甚至于停止产蛋,如果停喂一天的饮水,将影响母鸡产蛋,即使恢复饮水后,也要半个月才能恢复产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