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怎样检查能够查出糖尿病?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5 23:54:36 9次浏览

关于问题怎样检查能够查出糖尿病?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医联媒体】的最佳回答: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高血糖,人体自带的唯一一种降血糖的激素就是胰岛素。糖尿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I 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这是因为先天原因导致的胰岛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尿病。还有一种就是 II 型糖尿病,这是由于后天原因,比如环境、饮食、疾病等导致的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糖尿病。一般来说,I 型糖尿病在婴幼儿出生阶段就会被检查出来,或者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有较明显的表现,易于被诊治。一旦确诊,就要终生使用注射胰岛素,对胰岛素有较强的依赖性。

II 型糖尿病是大多数人容易患上的,担心自己患上糖尿病可以自行监测血糖,一般有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空腹血糖值不超过 6.1mmol/L,餐后血糖值不超过 7.8mmol/L,如果有连续性的血糖值升高,就要去医院确诊治疗。还有,糖尿病的普遍症状是“三多一少”,喝水多、排尿多、进食多、体重减少。如果身体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除了自我监测以外,还可以去体检中心或医院做一次糖尿病检测,一般是抽血检验或无痛检测仪,检查结果相对较快,也更直接。家族有糖尿病史的人,更需要时刻监测身体情况,有些家族遗传病的潜伏期可以达到十年之久,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病情已经加重,更难以治疗。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2】、来自网友【快乐的小大夫】的最佳回答: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


糖尿病高危人群界定标准

1、年龄≥45 岁;体重指数(BMI)≥24 者;以往有 IGT(糖耐量损害,即餐后血糖 7.8~11.1mol/L 之间)或 IFG(空腹血糖损害,即空腹血糖 6.1~7.0mol/L 之间)者;或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位于 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0.93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2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 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诊断标准参考

1、尿病患者血糖测量值: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糖尿病。

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

2、糖正常测量值

空腹血糖(FPG)<6.11mmol/L,正常。并且餐后 2h 血糖(2hPG)<7.77mmol/L,正常。

3、耐量异常测量值

餐后 2h 血糖(2hPG)>7.77mmol/L, 但<11.1mmol/L 时为糖耐量损伤(IGT); 空腹血糖(FPG)≥6.11mmol/L, 但<6.99mmo/L 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


糖尿病的自我诊断依据

1、过于肥胖或消瘦,且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者的糖尿病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消瘦者的糖尿病多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故物质代谢紊乱,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这类病人常常伴有酮症酸中毒,起病多在青少年时代,常有明确的糖尿病家族史。

2、肺结核久治不愈或中年以后患肺结核 糖尿病患者极易井发肺结核(【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全身抵抗力降低;使结核杆菌容易入侵;因血糖升高,又给结核杆菌生长提供了良田沃土。所以肺结核久治不愈,应该考虑是否有糖尿病。

3、疲乏无力或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物质代谢紊乱使能量不足,加之可能伴有酮症酸中毒,病人可感疲乏无力。血糖增高可致肢体及周身微血管及神经受损,故病人常有四肢及腰背酸痛、麻木。

4、多食、多饮、多尿伴体重下降(三多一少) 由于病人胰岛素缺乏,血糖不能充分利用,高血糖反过来又刺激胰岛素分泌,故病人常饥饿多食;增高的血糖从尿中排出,影响肾小管对水分的回收,故尿量增多;多尿导致失水,致使病人烦渴多饮;胰岛素缺乏,机体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出现负氮平衡,加之水和电解质大量丢大,使病人体重下降。

5、皮肤易生疖、痈 糖尿病患者极易生疮,而且不易愈合,其原因是:一是机体抵抗力差;二是皮肤微血管及末梢神经的糖尿病性损伤使局部防御机能减低;三是血糖增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6、周身或下肢浮肿 糖尿病可促进肾动脉粥样硬化,并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盂肾炎等,故晚期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糖尿病性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高度浮肿。

7、反复感染 糖尿病患者极易合并泌尿系、胆道、胰腺、肺部的感染,与易生疖、痈原因差不多。

8、较早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是因为糖尿病可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微血管普遍受损,心肌本身也可发生糖尿病性改变之故。

9、月经失调或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早产死胎及畸胎等 血糖升高使神经受损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血糖高时还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孕妇出现各种并发症。

10、较早发生脑动脉硬化症、脑血栓形成或脑出血 脑血管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原因是糖尿病促进了脑动脉粥样硬化,且糖尿病病人大多伴有高血压。

11、视力下降 糖尿病可致眼部病变,包括眼底渗出、出血,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及白内障发病率上升。

12、尿招蚂蚁、尿粘鞋底、尿有烂苹果味 由于尿里有糖,所以在野外排尿时,可招来蚂蚁吞食;若在室内溅于便池外则有粘鞋底的感觉,甚至吱吱作响;糖尿病出现酮症时,酮体散发出的气味近似腐烂的苹果味,此时患者多伴有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甚至昏迷。

13、间歇跛行或足趾干性坏疽 糖尿病可引起肢体动脉粥样硬化及局部微血管病变,导致肢体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肢体缺血则疼痛,特别是行走后会更为明显,休息片刻可自行缓解。远端缺血可致足趾缺血坏疽,最后干枯、脱落。

14、阳痿 糖尿病可致阴茎动脉粥样硬化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有这些都可引起阳痿等性功能障碍。

15、女阴瘙痒 女性顽固性外阴搔痒,在除外霉菌及滴虫感染之后,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这是因为血糖对局部刺激所致。


关注“快乐的小大夫”,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