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何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13:00:0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何理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行者 JXM】的最佳回答:

哈哈哈,远游,潚洒能让人快活尽兴地事。对父母来说,无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渔跃。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特殊吋期。对那些远在他乡,漂,的奋顾不身搬砖打拼地游子来说,有方就是通过现代智能手机视屏,通话,道一声,平安,保重。理解就是最好红包大大的。OK,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谢谢了。

【2】来自网友【西出阳关杨时明】的最佳回答:

现代社会还坚持划地为牢的“父母在不远行”的观念大概已不行了。原因有二,一是从边远地区和农村走出来的莘莘学子,他们在求学的路上付出了多少艰辛的代价,还将他们打回原形,这将扼杀掉他们的理想和追求,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有幸福的未来,这种远行是长久的,这无疑会增加一份思念,多了很多牵挂,不过这已经是中国社会当下的常态了。二是一些中青年因生活所迫也不得不远离父母到外地打工挣钱,以便改变贫困的命运,虽然他们大多都不是长久之计,但短则几年,长则一二十年,父母在家为他们支撑着家,有的要为他们带孩子,他们的远行有得有失,得到了金钱,失去倍伴关爱教育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由于隔代教育总是爱大于教,使得不少留守儿童出现了这样样那样的问题,这也是当今社会的最大难题。 在游必有方的问题上,应该是说在选择的方向方法要正确,把握好时空,要把工作和安居紧密结合,提高自我修养,勤奋扎实的干事业,不好高骛远,这样游有成就,父母亲自然很高兴,但游子必须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顺两个字装在心里,在精神上多给父母亲一些安慰,在物质上进量帮助,让他们开心快乐的安度晚年。若如此“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的矛盾则迎刃而解矣。

(一)

【3】来自网友【4408990256666 劲松】的最佳回答:

有一定道理。中国是礼仪之邦,百善孝为先,已经植根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老人年纪大需要照顾。二是子女在外老人不放心。但万事不可绝对,特别是交通、通讯十分发达的今天,这句老话基本化解。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行必有方”是重点和关键。它承载着父母的爱,子女的情!好男儿志在四方也好,忠孝不能两全也罢,都不是不与老人经常联系、问候、报平安的理由。常联系,老人才能放心,子女工作才能安心,家庭和事业才能顺心!这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道理所在。

【4】来自网友【诗意人生 Y】的最佳回答:

谢邀请!这句话出自《孔子,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说父母在的时候,出门不要太远,如果想去很远的地方,一定要告诉父母一声,不要让父母担心!

【5】来自网友【上善若水 5128】的最佳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若健在,子女不能出远门,要在父母身边侍奉,尽孝养老送终,因为古时候,交通不发达,信息传递不佳,人在外,父母在家中万一有什么事情,很难及时赶回家,所以,古人以为,父母在,不远游。二、如果有什么特殊事情,必须要快去快回。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