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怎么理解?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23:11:09 9次浏览

关于问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怎么理解?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初一 23486921】的最佳回答:

看大家的评论都是唯心论,但是我是这样理解的。这句话,原出自诗经,在资治通鉴中黄歇劝秦王不要伐楚时引用。

意思大家说了,就是做一件事,初心不缺,但是能有好的结果 就很少了。我不认为这句话是劝人要有毅力,而是反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事情在进行中会受到非常多的外在因素,人为因素影响,使事情不能也无法按照初心设定的目标去实现。

比如说战国秦孝公与商鞅因惠公而不能实现最初的理想,燕昭公和乐毅因燕惠公导致事情发展超出预想。

这也是资治通鉴中据说的治国以道,而非术的理念相合。坚持以道治,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但是总体来说,偏差不会影响整体进程。而以术,以人心治国,则政策随着君主的改变,外在因素的影响都会发生改变,原有政策可能偏离甚至中至。

【2】来自网友【文史人生智慧霸唱】的最佳回答:

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不要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很多人都是开始做事时候,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但是持续进行下去,则是最为考验个人的意志毅力时候,很多人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最后阶段,有的由于困难重重,自动投降而垂头丧气放弃,还有的最终快要胜利时候,则骄傲大意,思想麻痹,从而一失足千古恨,突然遭遇失败。所以我们要牢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的哲理。

【3】来自网友【凌烟阁中一书生 1976】的最佳回答:

出自《诗经》,意思是开始时都有良好的愿望和初心,但是有良好结果的少而又小。

【4】来自网友【钱塘渔父】的最佳回答:

有始无终

【5】来自网友【说句话罢】的最佳回答: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

这句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们在开始做事时往往热情高涨,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事情或是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如果人们不能保持初心(高涨的热情),最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讲的是周厉王在位期间,横征暴敛,惹得民怨沸腾,全国各路起义不断。周厉王为了压制国人的不满,严密监视百姓的言论,一旦发现就立即杀死,民众不敢乱说话,在路上见了面,只好对一下眼睛,这就是成语“道路一目”的来源。不久便发生了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遭到驱逐,三年之后,他便死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两句,是说周厉王为人为政,刚开始做得还好好的,却不能够善始善终。

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信息纷杂,真假交错,乱花迷眼。人们往往轻易的开始一件事,然后再草率的结束。因为开始的时候,只看到了成功以后的收益,忽视了路途的艰辛以及开始时的困难,而当一段时间的付出没有回报时,人们就会轻易地放弃。转投他处,如此循环往复,很少有能坚持下来把一件事情做精做细的。

以上就是我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的理解,感谢阅读。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