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大公司招聘的时候都比较在乎你本科学什么而不在乎研究生、博士学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5 23:44:3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大公司招聘的时候都比较在乎你本科学什么而不在乎研究生、博士学什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黄强黄不息】的最佳回答:

这就是矫情。大公司不看重最高学历,偏偏看重本科学历,这是招聘与用人的一种怪现象。已经不是一二家公司这样,很多公司都这样,人为设置障碍,阻碍人才进入。

一个公司创业者可能没什么文化,但是公司做大了,机构多了,有了人事部门,人事总监,人事总裁之后,他们一定忘记了老板怎么创业的,一定会设置很多门槛,来限制人才的进入。学历是曾经学过的一个专业的记录,并不代表最高、最终水平。人事部门为什么要设置标准?从管理角度,就是量化了,便于操作,如果发生什么情况,也有借口,显示人事部门做事了。因此,企业都是在人事部门的标准下,招聘员工,还谈不上选拔人才。

两位应聘者,假设一位南京大学学士,江苏师范大学硕士;另一位阜阳师范学院学士,扬州大学硕士,苏州大学博士。往往是南大本科毕业生胜出。招牌单位的理由是南大本科说明他高中阶段优秀。高中优秀,考上一本名校,是否就说明他是人才呢?一个本科毕业生距离人才其实距离还远,但是我们的教育畸形,连招聘公司也变态。这些公司要人才吗?不要。他们仅仅要本科就读于名校的人员,对外宣传企业招聘了多少名校毕业生,以此显示企业人才济济。这样的虚名有意义吗?

以这些企业的招聘标准,华罗庚来应聘也只能落选,因为华罗庚没有读过大学本科。华罗庚是院士也不行,缺少大学教育,没上过大学,肯定不是优秀人才。

选人、用人,如果看学历,就要看他最高学历,更要看他的实际能力。学历、职称固然是一个标准,但是有学历、职称并不表示他就是优秀人才。齐白石没读过书,金克木小学文化,沈从文仅仅读过几年书,梁漱溟自学成才……难道他们比毕业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人差?

企业大了,人事部权力就大了,他们可以制定各种标准来选择人才。上周,阿里巴巴一位人事经理就斥责大专生也敢来应聘,一番嘲笑。却不知阿里老板马云也曾经是大专生。他是调戏大专生,还是调侃马云。我相信这位人事干部的第一学历肯定比马云要高。

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事部、人事经理是为单位招聘员工、选拔人才的,不是阻碍人才,限制人才的。大企业招聘究竟是招聘名校毕业生?还是为企业发展贮备干部,选拔人才?

【2】、来自网友【叶淮 yehuai】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就是在说第一学历的重要性。

学界有这么一句话“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硕士,三流的博士”。意思就是,同一所学校里面,水平最高的是本科生,最差的是博士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言自明,高考比考研难,考研比考博。(虽然博士生考试招生人数少,但难度确实没有考研高,毕竟很看重导师的决策权)

那我们再来说说企业招聘看中的第一学历和专业是什么?说白了,就是统招全日制本科学历。这里面包括三个关键词:

统招,就是经过高中阶段后参加全国高考的人。

全日制,就是全脱产,个人档案转到就读高校的人。

本科,就不用说了,这里不包括专升本和第二学位,专指高考后就上了本科,四年学制(建筑学和医学等需要五年)。

其实从公司角度来看,本科能够考到好学校的人往往都是非常自律或者学习能力很强的,这是个大概率事件。而研究生阶段就读好学校的有很多都是高考失利或者本科学校很不好的学生,在个人素质上大概率会弱一些,这个情况其实从你身边的朋友们就可以大概看出来。

所以啊,面对众多求职者,公司选择第一学历更好的人本就是个无可厚非的事情。毕竟都是民营企业,要以盈利为主要目标。那就又说到了,学历一般的同学们,努力进体制内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