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什么运动对慢阻肺有益?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3:22:2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什么运动对慢阻肺有益?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是李刚医生啊】的最佳回答:

大家好!普及知识,传播健康,我是医心雕龙,一个热心科普的临床医生。

哪些运动对慢阻肺有益?

慢阻肺我想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我国有将近一亿人罹患此病,说它是国民性疾病也不为过,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像慢阻肺等这样的老年性疾病将会越来越多,如何治疗和保养慢阻肺,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需要面对的难题,今天雕龙医生就和大家聊一聊慢阻肺治疗和保养方面的问题。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的全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基础是小气道的慢性炎症改变,是呼吸科常见的病种之一,慢阻肺好发于老年患者,尤其是 60 岁以上的人群高发,目前认为吸烟、空气污染、身体易感性等是慢阻肺发病的原因。

慢阻肺的症状有哪些?

慢阻肺的病理基础是小气道的慢性炎症,随着气道反复感染的发生,这些小气道会出现结构破坏及重塑,患者会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不适,随着病情的反复进展,后期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电解质紊乱等继发问题。

如何治疗慢阻肺?

慢阻肺规范化的治疗是控制病情进展的前提,合理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胸闷、气喘等症状,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1、控制感染

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感染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后期可进展成重度感染,进而危及生命,所以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感染时,一定要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2、改善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也是慢阻肺后期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肺部通气不畅,慢阻肺患者往往存在Ⅱ型呼吸衰竭,也就是肺内 CO2 无法排出来,如果仍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发生肺性脑病,所以慢阻肺患者需要改善呼吸衰竭。

3、改善心肺功能

慢阻肺患者往往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心肺本是一家,两者可相互影响,慢阻肺患者往往生活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心肺功能的限制,所以治疗上需要改善心肺功能。

如何预防慢阻肺的发生?

1、不要吸烟。

吸烟可以诱发很多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呼吸道问题,研究表明吸烟是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香烟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吸入气道后,可刺激损伤气道黏膜,进而诱发慢阻肺的发生。

2、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慢阻肺患者有一个注意事项是避免感冒,感冒后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进而加速慢阻肺病情的进展,所以患者需要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3、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新。

慢阻肺患者对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吸入污染的空气会刺激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加重,所以患者需要保持周围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新及流通。

4、保持心情愉悦。

良好的心态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很多疾病都需要患者积极的面对,不良的情绪只会增加身体的负担,所以患者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什么运动对慢阻肺有益?

对于一些条件允许的患者,生活中尽量坚持运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慢阻肺复发,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慢阻肺患者一般建议做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一方面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不过分增加身体的负担,比如可以尝试一下几种运动:

①慢跑 ②散步 ③太极拳 ④游泳 ⑤爬楼梯 ⑥ 爬山 ⑦跳舞等…

当然,运动中需要注意强度,通常情况下,以身体是否感到劳累为判断标准,如果运动中身体疲劳感明显,中途可以停下休息,等身体恢复后再次运动。

最后总结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长期的预防和治疗,其中防止肺功能的下降是治疗的重点,生活中,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有氧运动,对于预防肺功能的下降还是很有裨益的。

我是医心雕龙,码字不易,都看到这了也算是缘分,随手赏一个赞呗!

【2】、来自网友【李瑛医生】的最佳回答:

慢阻肺患者需要多运动

慢阻肺患者常会感到活动后憋喘、气促,因而减少活动量,但事实上保证适度活动对改善预后有很大帮助。

运动形式

推荐慢阻肺患者进行每周 2 次专业医师指导下的运动训练,组成应包括有氧训练、间歇训练、抗阻/ 力量训练。运动训练是肺康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他方法如药物治疗、无创呼吸机等则配合进行,以达到肺康复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1.有氧训练

在一定强度下,在相当的时间内( 不少于 15~20min) 重复同一运动周期的运动,分为上肢有氧训练和下肢有氧训练。

下肢有氧训练是慢阻肺患者运动训练的核心部分。可选择方式包括如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3~5 次/周,20~60 min/次,持续时间须 6~8 周,每半年强化 1 次。运动负荷须达到 50%~80% 最大摄氧能力(VO2max)。

2.抗阻/ 力量训练

通过多次、多组有节奏的负重练习达到改善肌肉群力量、耐力和形状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各种循环抗阻训练(中等强度、缓慢重复进行的肢体抗阻训练)和负重训练。通过增加上下肢负荷,增加肌肉体积,重塑肌纤维。包括持器械体操和抗阻力训练两方面,持器械体操多用于上肢训练,常用的有弹力带、投掷、重物阻力训练。

在运动训练组成中有氧训练是基石,而有氧训练联合抗阻/ 力量训练在改善患者耐力和机能方面,比单纯有氧训练更为有效。设计运动训练的种类和强度时应注意个体化,以达到最大的功能获益。

训练的形式

在训练形式上,团队训练优于个人训练。间歇训练采用“运动-休息-运动”方式,低强度、短时间内多次进行,适用于活动量低、体质较弱者。持续训练主要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适用于病情稳定、体质较好的患者。两种训练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间歇运动组的患者运动后出现症状少,更易被患者接受。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