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星链计划明摆着就是洲际导弹防御系统,为什么大家都对它视而不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3 00:13:08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星链计划明摆着就是洲际导弹防御系统,为什么大家都对它视而不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异谈阁】的最佳回答:

星链计划本身就不像是用来通讯的,个人感觉这东西就是太空版的萨德,为什么这么说,我分别从功能、经费、及部署周期来展开谈谈。

星链计划的功能

从表面来看,马斯克提到星链计划为用户提供 25ms 的低延迟网络信号传输。星链的目标人群为偏远地区的 3-4%的用户,这样用户群体也就是全球 2-4 亿人。

可投入几百上千亿就为了实现一个为 2-4 亿人提供“4G”网络的“太空路由器”?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我们透过现象看一看这个问题的本质就知道,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深层意义马上就显现出来了。计划中预计投入 4.2 万颗卫星,其中在 1500 余颗会部署在地球 550 千米处的近地轨道。这样来看,任何国家,任何军事行为都无疑会暴露在整个计划中,到那时再结合精确的反导系统,想必很多目前为止高精尖的武器也都会哑火了吧

星链计划的经费

据了解,Space X 发送的一颗卫星约为 100 万美元,每颗卫星重约 260 公斤,再加上 SpaceX 猎鹰重型火箭的发射成本 1400 美元/公斤,一次运送 60 颗卫星的经费就要 6000 多万美元,全部 4.2 万个发射上去初步计算要 400 多亿,这还不算地面配套基站的建设,总得下来,建个较大规模覆盖的 5G 网络环境还是可以建得下来的。那么为何要用这么多钱来建一个较 5G 稍为逊色的技术呢?我想其中定有别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部署周期

从 2019 年第一批卫星上天,截止今日目前的部署速度,才达到整个计划的 1%,也就是 420 颗。这样的部署速度个人感觉不是很快,没等卫星全面上天,恐怕就要面临最早发射批次的卫星更迭了,到那时搞不好 6G 都问世了。所以这个周期也不像是为了民用通讯的,反而更像是一个长期的太空武器,毕竟这么多近地轨道的卫星,看住几枚导弹不在话下。

总的来说

从这几方面来谈,无论是经费、时间还是技术本身,都对民用的实惠不大,这样来看,如果不是为了圈钱,怕是只有背后有更深层次的作用了,面对现在各家超音速,高超音速的导弹实验,想必 space x 背后的东家也会胆寒。也难怪会想到这个星链计划去应对,只不过更深层面的一些参数情报我们获取不到,就无法妄加评论了。

国外网友看到一排排星星连线的奇观,即是星链计划已经部署的卫星。

【2】、来自网友【梁老师说事】的最佳回答: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星链这东西就算是给我们一般人看,这东西根本就不像是提供网络服务,跟像是捣蛋的。

要知道,现在围绕地球飞行的人造飞行器,也就两千个而已,而马斯克大肆宣传的这个星链,一上来就要发射四万两千颗。

粗浅地看这不是捣蛋是什么?

说道这里,估计还会有人给辩解,说星链这东西一旦成功,网络的传输速度怎么样怎么样?快得一塌糊涂,连网络延迟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以睁大眼睛看看一下面一组数据,就明白了,星链计划的网络服务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首先马斯克于 2015 年的时候,就对外宣布,他们的星链目标是对全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用户提供至少 1Gbps 带宽的互联网服务。

听着很来劲,其实这个世界不是说声音绝对的大,你就有说服力的。

老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才会看门道。

根据一些专家的测算,目前星链的低轨道卫星平均的频谱效率是 2.5bit/s/H,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以目前的水平这个星链的低轨道卫星提供的服务,也就达到一个 3G 的水准。

而要想达到我们普及的 5G 水准,别看中间就隔了一代,但差的不是一个水平线上,要知道 5G 的平均频谱效率是在 10bit/s/H 以上,是现在星链的四倍以上。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会反驳,说现在人家还没有达到预定四万两千颗的目标,而且人家马斯克不是说了吗,要向全世界提高 1Gbps 的带宽服务吗?

别想了,这里在提供一个数据,你就知道了星链完成以后,可以提供的带宽服务是一个什么水平。

在理论上,5G 的峰值下载速度是可以达到 20Gbps 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而且 5G 网络的延迟是低于十毫秒的。(注:星链计划是向全球提供只有二十五毫秒的延迟传输技术)

所以星链要是以带宽来服务全球的话,追都追不上 5G 的水准。

当然星链要是想达到 5G 的水平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它发射的卫星至少要和 5G 的基站数量是一样的,这才能达到 5G 的通行容量的。

而 5G 光在我们这里的基站,预计未来要超过一千万座。

4.2 万颗卫星形成的星链最终网络,和一千万这个数字差的已经不是一个量级的水平了。

所以说星链提供带宽服务,只能说是有,但不能说这东西好,差太多了。

不仅如此,星链在以后的维护中也会遇到巨大的麻烦。

比如最浅显的一个道理,卫星这种东西它不是说发射到太空中就一直可以使用,使用多少年都没有问题,这是不成立的。

但凡电子产品都有一个使用期限,尤其是卫星这种高科技的东西使用期限要更加的严谨一点,据说星链开始运转之后,每五年的时间,就需要重新发射出一批卫星,来替换老旧的卫星,达到一个人体一样的新陈代谢的现象,这才能让星链这个大家伙好好的运转下去。

那么相对于 5G 来说,需要更换的是光纤,而光纤的寿命是可以达到二十年的水准。

二十年换光纤,五年换卫星。

时间是四倍,这就不说了,一个是光纤,一个是卫星,哪个成本大得吓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又会想到,基站啊,5G 的基站也要不少钱。

是吗?其实吧,星链也是需要基站的,这个过程就像发快递一样,星链是一个中转站。

地面上的信号发给星链,星链向地面传输服务,地面它也得有一个接受信号的地方吧?没有的话,就要遇到传给谁的问题。

所以星链在地面上依然也有投入,只是没有 5G 基站的数量多而已,数量不多,这就意为着星链的基站,就要装备大功率的天线。

大功率的天线,一个是接受来自太空的信号方便,另一个是向用户发射信号方便。

所以成本也不低的。

也就是说星链要想抢 5G 活,它最好发挥的空间就是海上和人口稀疏,或者干脆没有人的地方。

在这里最后还需要提到的一点就是,马斯克的这个星链计划,其实是有美国军方在背后支持的。

这么一说,就知道这个星链计划有没有军事用途了。

从上面所述中,其实已经能感觉出来,星链计划的花费绝对庞大,这种东西启用后经济效益如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一旦收不回成本会这么样?可以想象得到的,这种风险也只有国家才能顶得住。

好了,关于星链的一些个信息就了解到这里。

接着我们来看看,星链这个东西,前后被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星链的发展

话说在 2015 年 SpaceX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对外宣布他们将启动一个项目。

项目原本的计划是从 2019 年到 2025 年之间,他们要在太空中搭建一个由一万两千颗卫星构成的网络。

这些卫星中,有一千五百八十四颗被布置在距离地面五百五十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这些网络建成之后,预估会全天候地提供高速和低成本的卫星互联网。

之前不是说四万两千颗吗,怎么这里少了三万颗呢?

原因是计划启动之后,这家公司发现,他们想得太开心了,一万两千颗卫星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设想,所以在 2020 年的时候,SpaceX 公司又向国际电信联盟,也就是 ITU 提交了三万颗低轨道运行小型卫星的计划。

最终就形成了,我们后来看到了四万两千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网络计划。

其实星链这个计划,说道根子上,它就是将近地卫星作为通信基站来使用的。

而这一套计划也不是马斯克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之前就有过类似的计划,没有成功,最终马斯克拾人牙慧,重新启动了这个项目而已。

那么是谁首先开启了这个计划呢?

最早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摩托罗拉公司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项目,这个项目当时被叫做铱星计划。

那么这个铱星计划之所以被废除,主要原因是,当时地面的通信发展得非常的猛。

由过去的家用电话,向着个人手机领域拓展。

这种变化,对于任何一家公司都是考验,考验不过关的直接就掉队了,还发展其他项目,哪就是痴心妄想。

而我们都知道,摩托罗拉曾经是这个领域的带头大哥一样的公司,但就是因为在通信凶猛发展的当时,在战略上判断失误了,一招走错满盘皆输,于是乎被摩托罗拉雄心勃勃推出的铱星计划就直接宣告失败了。

这就相当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时间走到 2015 年的时候,马斯克重新捡起这个项目开始实施了。

我们不说这个计划如何如何的宏伟,如何如何的庞大和吓人,就这个计划和上个世纪美国人推出的星球大战计划有着很多相似的痕迹。

当年一个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就将苏联拉到了深渊,如今马斯克提出的这个星链计划,也有人说这是新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好了,话就说道这里,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么这个星链计划,是要覆盖地球太空中的三个轨道,最低距离地面三百四十公里,中间是五百五十公里,最高是一千一百五十公里。

三层的卫星组织一个庞大的网络,据马斯克说他要给全球提供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的互联网服务。

这些卫星提供不提供服务暂且放到一边,他们占据了低轨卫星的空间到是真的,毕竟低轨卫星的空间就那么多,被星链计划这么一侵占,留给其他卫星的空间,显然就不会太多了。

所以这项计划,给美国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抢占有限的低轨道卫星空间。

怎么说呢?SpaceX 虽然是一家民企,马斯克提出星链计划之后,在被问道是否有军事用途的时候,也是三缄其口。

它不说,不能说就不会发生什么事。

要知道,美军在近代历次的对外战争中,都是因为卫星这款大杀器,让他们在历次的战争中,具有了降维打击的能力,比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等。

卫星的能力可以使双方处于不对称的战争中,这种优势美军能放过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星链,不说这些卫星单个的能力如何,但就是四万两千颗的数量,让美军放弃哪就更加不可能的了。

所以星链计划一出生,其实美军就参与其中了,不说别的,星链计划的一部分卫星使用的发射场就在美国的范登堡空军基地里边。

不仅美军给与了这个计划巨大的资金支持,还将技术验证试验列入了和美国空军战斗机一个级别的保密项目中了。

其实很多专家都注意到这个信息了,也说过如果星链计划的卫星给导弹进行实时监控,做个精确打击一点问题都没有。

那么在这里,还有两个存在时间差的事件。

说星链计划第一批入轨后的卫星有六十颗,在入轨半年后,也就是 2019 年的十一月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就对外宣称,他们将打造一个叫做庄家的系统。

这个系统是干什么用的呢?利用低轨道卫星,对全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监控。

运行半年,也差不多试验调整结束,然后出现庄家系统。

所以很多专家,都感觉这个所谓的庄家系统,其实是利用星链计划的低轨卫星作为一个搭载平台出现的。

其实星链提供出来的军事优势不仅仅如此,比如说,它的二十五毫秒的延迟传输,比目前高轨道卫星通信的二百五十毫秒的延迟传输要好上很多。

这就意味着可以增强美军的作战通信能力,以及更加精确的 GPS 导航服务。

甚至可以成为,未来无人机或者机器人不对的数据交换提供一个更加平稳的数据交换平台。

这么多好处,所以在 2019 年的三月份,美国空军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验办公室就向 SpaceX 公司提供了一笔高达两千八百万美元的合同。

这笔合同对于星链计划来说貌似不是很多,毕竟最开始星链计划提出的成本是一百亿美元(这种项目,后期其实要投入的比前期提出的要多出很多的,毕竟一颗卫星的发射成本就在一百五十到二百万美元之间)。

但要理解,这个合同仅仅是在三年的时间内,对星链开展军事服务演示验证的一个费用而已。

那么这个演示试验,早在 2019 年的十一月就进行了,当时美军对星链进行了早期低轨道技术验证,怎么验证呢?

让卫星和美国空军战斗机来一个直接互联的试验。

再有就是之前提到的,星链计划发射的四万两千颗卫星,不仅会抢占空间,还会让这些卫星在天空中形成一道屏障。

要知道在 ITU 的规则中,奉行的是先到先得的原则,美国占据了这个位置,其他国家的卫星就不能占据了。

而且一个频率如果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比例,向公众提供服务,这个频率就会变得固定和合法,别人更加拿不走了。

这是一种抢占资源的做法。

接着是四万两千颗卫星形成的壁垒,其他国家想要发射卫星,就要等到这个壁垒出现窗口期才可以发射,所以这就需要和 SpaceX 公司提交申请才可以发射,不然就会发生卫星撞击的可能性。

回想一下当年,美国人提供的 GPS 服务,人家想要关闭 GPS 就能关闭 GPS,根本不会问你的。

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就相当于被卡脖子了。

和平时期卡脖子会是什么样?如果发生战争呢?后果会更加的严重。

再有就是卫星上可以搭载很多东西的,这些东西是什么,谁能知道呢?

就算搭载一个感知传感器,也会极大的提高对地面的监视能力。

最后就是星链计划对天文学的一个影响。

星链计划中的卫星一般几十颗串成一串,在特定的轨道上运行,而这些卫星会反射太阳光,所以会在空中留下一道亮光。

四万多颗卫星组成的亮光,这对天文领域将是一个打击。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