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哪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案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5 02:37:26 6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哪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案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咸甜感悟】的最佳回答:

77 岁母亲,把 120 万赔偿款全部给儿子,女儿分文未得。有一天,母亲哭着给女儿打电话:“我被儿子儿媳打伤,还被赶出家门。”而儿子却说:“这是给你的教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文老太今年 77 岁,育有 1 个女儿 1 个儿子,老伴已经去世。

几年前,她和老伴以前买的房子被征收,获得了 120 万元的赔偿款。

受传统思想影响,文老太把 120 万元全给了儿子,没有给女儿一分钱,怕女儿有意见,一家人签订了协议,她的晚年生活由儿子全权负责。

女儿知道母亲一向偏心儿子,她并不想因为和弟弟挣家产,一家人闹得不愉快,就遂了母亲的心意。

没想到,有一天,女儿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我被你弟弟和弟媳合伙给打伤了,他们还把我的东西打包,给扔出了家门,现在我在大街上,没地方去了呀……”

女儿一听,急忙跑出单位,找到母亲,眼下最急迫的事,就是给母亲找住处。

她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自己家楼层高,没有电梯,只得暂时给母亲租了一间房子。

看到母亲满身伤痕,女儿心疼不已,因为儿子已经把母亲赶出去 5.6 次了,这次,她不想再容忍弟弟了,必须给母亲讨个说法。

她寻求电视台帮忙,希望能从中调解,解决母亲的赡养问题。

她给弟弟打电话,弟弟却拒接,也不出面。

无奈之下,记者带着母亲等一行人来到儿子的单位。儿子一看这阵势,立即阴沉着脸对姐姐说:“你为什么要把这么丢人的事情闹到我单位来?”

说着就想走,在记者的反复劝说下,儿子勉强同意一起到社区进行调解。

一到社区,儿子恶人先告状,竟然恬不知耻地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给母亲个教训,让她长长记性,谁让她私自藏 5 万元钱的。”

文老太听完儿子的话,心如刀割,气得浑身哆嗦,哭着说:“那是我老伴去世前留给我的 5 万块钱,近半年,儿子已经赶我 5、6 次了,还不让我睡床上,只让我睡地板上…….,我太寒心了,才留了 5 万元的看病钱。

文老太自己的钱,为什么不能自己留着呢?这又有什么错呢?

儿子还猜测,母亲肯定是受了姐姐的挑唆,这钱是给姐姐的。同时他还矢口否认打伤母亲。

而母亲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呢?

儿子面对询问,顿时语塞,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面对母亲的哭诉,儿子始终一脸冷漠,无动于衷,觉得母亲在无理取闹,没事找事,目的就是想替姐姐要钱。

面对记者的劝说,儿子勉强表态说:“我可以提供米面,但是不能住我家里,如果以后生病需要花钱,就从那五万块钱里扣,我不会出钱给她看病。”

此时姐姐的再也按耐不住了,指着弟弟说:“你简直是太“孝顺”了,120 万都给你了,你还惦记那 5 万块养老钱,你良心不会痛吗?”

在现场见多识广的调解员气愤地说道:“同为男人,我都瞧不起你!不管怎样,你都有赡养母亲的责任。”

儿子还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无赖样:“她不把那 5 万元给我,我就不会管她的死活!不然就算是告到法庭,我也不会出一分钱。”

姐姐看弟弟这副嘴脸,退让了一步,提议说:弟弟只负责母亲的房租,以后母亲生病吃药等花销,她愿意和弟弟平摊。

而就是这样的条件,儿子仍然依旧不同意。

这一下,激起了现场所有人的愤怒。

在大家的指责和劝说下,儿子终于松口:他最多一个月给母亲出 500 元房租,多一分他都不会出,这 500 元已经非常多了,老年人一个月 200 元都花不完,母亲应该知足。

这次调解没有成功,文老太对这个儿子失望透顶,坚定地表示,会到法庭告儿子,夺回自己的权益。

结语:

这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型例子。

母亲把 120 万元赔偿款全部给了儿子,儿子却仍不满足,还想着父亲去世留给母亲的 5 万元养老钱,这是不把母亲榨干誓不罢休啊!

这不是养个儿子,这简直是养了个吸血鬼。

身为子女,就算父母不给一分钱,也要尽赡养义务的啊!支持母亲走法律途径,不但要拿回属于母亲和女儿的赔偿款,还要让儿子出赡养费。

而文老太的做法,是不对的,不应该把 120 万元的赔偿款,一分也不给女儿,到头来,还是这个女儿承担赡养她的任务。

如果当初把赔偿款分给女儿一些,自己再留一些,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人常说养儿防老,是指养孝顺的儿子才能防老,或则像本文中的儿子,养他有什么用呢?

“百善孝为先”,用心孝顺父母的人,必有厚福,而不孝顺的,也必有报 应。

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被子女善待,也希望每个子女都能孝敬老人。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来自网友【茶鱼花香】的最佳回答:

邻居家养了 300 头生猪,按照事先谈好的价格可以卖 1200000 元左右,可是出售那天邻居却一时贪心坐地起价,收购商一怒之下转身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追悔莫及,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赔了夫人又折兵。

邻居家是一对 50 多岁的中年夫妇,他们家开了一个养猪场,但经营多年一直都没有起色,因为生猪生长周期太长,而且投资成本很高,再加上频发各种疾病,价格也起伏不定,相对来说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有一年五一过后,邻居听身边的人说预计年底的时候生猪价格会大幅上涨,因为养猪连年亏损,方圆附近的养猪场都已经不干了,生猪出栏数量直线下降,而且收购价格也几乎降到了这几年的冰点。

邻居仔细分析过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决定进行一次豪赌,于是拿出全部积蓄,又找别人借了一些,还去银行办理了 50 万的贷款,买了 300 头小猪崽,填满了所有的猪舍。

没想到那一年却特别顺利,这 300 头小猪崽虽然也有个别生病现象,但最终都痊愈了,进入腊月的时候,这 300 头猪平均都有 300 斤重了,而且当时的价格一路飙升,几乎翻了一倍,当时的出栏价格高达 12.5 元一斤,邻居绝对能大赚一笔,这让他特别兴奋,整天沉浸在发财的梦想之中。

过了没几天,他就联系了一个收购商准备把这 300 头猪全部卖掉,当时谈好的价格是 12.6 元一斤,这 300 头猪预估能卖 1134000 元,除去成本还能赚 600000 元左右,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那天一大早收购商就过来了,还开过来两辆专门拉猪的双层货车,当时轰动了整个村子,很多人都来围观,邻居也满脸得意之色,拿着几盒中华烟笑着给围观的邻居们分。

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突然有人说道,为啥别的地方比我们这里贵?隔壁县收购价都 12.8 块钱一斤了。这句话无意间被这个邻居听到了,他就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如果每斤能多卖 0.2 元,这批猪就能多卖 18000 元,思来想去他就决定找收购商再谈谈价格。

当时生猪已经装车几十头了,他立即上前阻止了他们,然后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还要求收购商把猪价钱从 12.6 元提高到 12.8 元一斤。

收购商说,每个地区的收购价格都会有差异,上下浮动 0.5 元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县现在的收购价就是 12.6 元一斤,12.8 元绝对不可能的。

两边一直僵持不下,最后考虑到他家的生猪数量比较多,那个收购商就做了让步,同意在原来的基础上每斤增加 0.1 元,也就是说愿意以 12.7 元的价格收购,可那个人还是不同意,一口咬定 12.8 元,少一分钱都不行。

这时旁边的人都劝他,这个价格已经不错了,不要再因为那一毛钱而计较了,而且生猪多养一天就会增加一份风险。可是这个人看到收购商做了让步,就觉得还有上涨空间,于是就一口咬定 12.8 元。

收购商多次协商未果,于是就决定放弃收购这批生猪,他安排人把已经装车的生猪全部还到了猪舍里,然后带着人直接开车走了。

可是这个邻居非但没有阻拦,还信誓旦旦的说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他又联系了其他收购商,可是他们给出的价格都是 12.6 元一斤,邻居就决定再等等,可是他明白这样等下去绝对不是办法,因为生猪一旦超过 300 斤就生长的特别缓慢,而且每天的饲料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然而没过几天他就彻底后悔了,因为生猪的收购价格开始大幅下降了,每天 0.2 元左右往下降,短短一个周都已经跌破 10 元了,不算饲料成本,这批生猪的价值就直接减少了 250000 元,他每天愁的吃饭都不香了,连觉也睡不好了。

不仅如此,临近年关的时候,他养的猪还染上了流感,而且特别严重,尽管经过紧急抢救治疗,但还是无法阻挡损失,每天都有猪死亡,短短一个周就已经损失将近三分之一了,由于这批猪存在健康隐患,想卖都卖不掉,就这样一直持续到过年,病情总算是控制住了。

过完年后,生猪的价格已经跌破 9 元了,他家的存栏也仅剩 200 来头了,但再养下去绝对亏的更惨,于是他就以每斤 8.7 元的价格全部出售了,最后这批猪一共只卖了 520000 元,仅仅才够还银行的贷款而已,辛辛苦苦大半年,不仅搭进去全部积蓄,还欠了别人一屁股帐。

邻居家的这件事情成了全村的笑谈,本来可以稳赚 600000 元,却因为自己的一时贪念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没挣到钱,还把家底赔的精光,真的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赔了夫人又折兵。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