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二战的时候,为什么美国打日本就是两败俱伤,苏联就是势如破竹?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3:24:08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二战的时候,为什么美国打日本就是两败俱伤,苏联就是势如破竹?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蓝风破晓】的最佳回答:

虽然我们很讨厌日本人,但不得不说二战中的日本人血性十足,和中国开战,和苏联开战,和美国开战,和东南亚各国开战。

其中,美国和日本在进行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虽然美国最后占了便宜,但日本人还是震撼了美国人,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前段,美国吃了大亏,麦克阿瑟都狼狈地进行了撤离。

而观苏联和日本在二战后期的战争,可谓是摧古拉朽般,日军就被打败。

美国和苏联都是强国,日本面对美国时更能打,面对苏联时却不能打,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面对美国时候能打的原因。

1、日本人士气正旺。

和美国开战,日本人是下了很大勇气的,毕竟,美国不好惹。在日本的精心策划下,先是偷袭了珍珠港,让美国海军和空军受到了大影响。

接着,日本 40 万大军一轮南下,趁气势正旺,拿下了东南亚各国,特别是在菲律宾战场,把美国和英国揍得投降无数,连麦克阿瑟都被迫撤离。

2、日本人武器充足。

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日本虽然受到了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封锁,但还有半年的物资储备。因为钢铁、石油、橡胶等还有库存,再加上伪满洲国的武器等供应,日军的武器和装备还是较为充足的。

当然,如果半年内拿不下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物资就会跟不上,日本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在武器还算充足情况下,当时的日本很猛。

3、日本当时的单兵素质都不错。

1941 年前后,上了战场的日本军人,单兵素质还是不错的,毕竟老兵多,就算是新兵,训练的时间也很充分,因此,在对抗美国的时候,在士兵层面并不怎么吃亏。

正是因为上面的三个原因,日本敢于和美国掰掰手腕,打得非常勇猛,虽然后来胜利的天平偏向了美国,但日本爆发出来的战力完全不能忽视。

(二)面对苏联为何不能打?

这个不能打,主要指的是二战末期的日苏战争,战争开始于 8 月 8 日,日本人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为何?

1、日本国家投降了,信心没了。

1945 年年初,日本人制定了“玉碎”的计划,将各种武器开始运回日本本岛,包括伪满洲国的武器也大量运往日本本土,这就造就了日本本土有了一定的防御能力,但其它地方就显得虚弱。

8 月 6 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扔了一颗原子弹,直接将日本打懵了。而 8 月 9 日,又在长崎扔了颗原子弹,这下,日本人彻底被打坏了,信心全无。

此时,苏联启动了“八月风暴”,从 8 月 8 日开始,全面进攻日军。先是进攻伪满洲国,因为苏联的巨大优势兵力,加上装备充足,伪满洲国被俄国从三个方向进攻,很快,战局就一边倒了。

而在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了,这对军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国家层面的投降,让日军毫无斗志,所过之处,很多投降的。

2、日本人的军事物资、武器太缺了。

从 1941 年开始,日本就被美英等国家进行封锁,物资开始奇缺。如此情况下,通过侵略和占领,日本还是获得了一定的补充。即使如此,支撑日本全面的战争,缺口还是很大。

所以,到了战争后期,不多的武器都运到了日本本土,而伪满洲国、朝鲜、库页岛、千叶群岛等日本占领地军用装备是缺的。

如此,造就了苏联红军的高歌猛进。

3、苏联是复仇而来,所以打得猛,很拼命。

苏联人的前身是俄国,而俄国曾经被日本干败,并为此丢了库页岛和千叶群岛,也丢了我国东北的控制权。

这仇恨是在民族血液里的。此时苏联人有着巨大优势,又带着复仇之火,这是来收复失地的,因为美国承诺过,日本战败后库页岛和千叶群岛都属于苏联,因此,苏联人无比的勇猛。

伪满洲国、朝鲜半岛北部、库页岛、千叶群岛就此被苏联摧古拉朽般给攻克了。

可以说,苏联的八月风暴,时间点非常好,在日本信心全无,装备又缺的情况下,苏联人带着满腔的复仇之火,轻易把日军打败,并且俘虏了 60 万日军。这些日军在西伯利亚进行了艰苦的的劳动改造,等后来回到日本时,只有 40 万左右了。

综合来说,日本面对美国和面对苏联时,情况完全不同,所以才造就了日本和美国拼的很勇猛,很有效,而和苏联对战时,大面积失败,大面积投降。

一句话,面临的情况不同,才造就了结果的不同。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美国打的日军才是主力,苏军打的关东军就是垃圾。

对抗战史有所研究的,应该都知道。

在 1941 年珍珠港事变以后,侵华日军的甲种师团,除了第 13 师团等少数师团,其余大多南下进入太平洋或者东南亚地区。

其中号称全日本战斗力第 2 的第 6 师团,也进入布干维尔岛,开始和美军作战一直到 1945 年日军投降为止,还在坚持。

我们比较熟悉的第 5 师团,也就是当年被称为板垣师团的部队,也是转战东南亚和太平洋。最后,第 5 师团是在印尼的塞兰岛投降。

同样,之前关东军曾有 60 万规模,拥有很多精锐部队。

比如冲绳战役时期,日军有 2 个师团和 1 个旅团。其中主力为第 24 师团,就是关东军的主力师团,1944 年才调入冲绳准备和美军作战。

另 1 个师团是第 62 师团,也是侵华日军的一个师团。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

在 1945 年 100 多万苏军进攻的时候,60 多万的关东军基本都是垃圾。

在同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以后,关东军主力部队早已南下了。

德国投降以后,苏联开始向远东调动部队。

此时日本知道,苏军很可能会进攻东北了。但此时关东军早已经没有战斗力,只剩下 12 个师团。其中 2 个师团是不到 1 年内的 1944 年刚刚组建的,另外 8 个师团是 2 个月前的 1945 年 2 月刚组建的。

也就说是,12 个师团中有 10 个师团基本没有战斗力。

自知兵力不足,战斗力低下。

在苏军发动进攻前 1 个月,关东军强行征召 25 万东北男性侨民入伍,编组了 9 个师团和 10 个旅团,另外还从中国关内抽掉了 3 个师团。

然而,除了从关内抽调的 3 师团还有些战斗力,这 9 个师团和 10 个旅团根本就是乌合之众,有的部队连步枪和弹药都没有下发。

所以,到了 170 万苏军进攻时,关东军仅有 5 个师团不到 10 万人算是真正的作战部队,其他都是不堪一击的垃圾,只是壮声势吓唬苏军的。

所以,关东军当时根本不算是什么强大部队,他是否被消灭也无关大局。

苏军进攻东北对日本投降并没有什么意义,而更多的是强占在东北的势力,再说通俗点就是抢地盘而已。

苏军进攻东北的意义其实也是有的,而且非常巨大。

苏军占领东北以后,用武力制止国军进入,却让八路军和新四军先行进入。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