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乌干达是个怎样的国家?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5:16:29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乌干达是个怎样的国家?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我是越关】的最佳回答:

2019 年 6 月 27 日,一位 75 岁的黑人总统怀着激动的心情率领代表团来到了湖南韶山。

这是他与偶像最近距离的接触,在敬献花篮之后,他便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在看到抗日战争的介绍时,他说;对于你们来说,这是(已经成为)历史,但对我来说,这是经历。这些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战争,我亲身经历过,感同身受。

参观结束后,这位年迈的黑人总统郑重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毛泽东主席不仅通过明确的思想和战略解放了全中国,更为全世界的革命家提供了指导,也给予了乌干达革命以灵感。”

这位黑人就是乌干达现任总统

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

非洲明珠

先看位置,乌干达是一个位于非洲东部的内陆国家;

这个国家东邻肯尼亚,西接刚果(金),北面是南苏丹,南面则是坦桑尼亚和卢旺达。整个国家 24.15 万平方公里,与我国广西省不相上下,人口 4430 万。

19 世纪初,乌干达曾一度成为该地区的最强盛的国家,但随着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入,整个国家陷入宗教纷争之中,各教派分别代表英、法、阿拉伯人的利益挑起战争,清洗异教徒,搞得乌干达迅速衰落。

1890 年,英国东非公司军队进驻乌干达,迅速控制住了局势。4 年后的 1894 年,英国东非公司又扶持了基督教势力掌控了乌干达,把乌干达变成了英国的保护国。

1907 年,英国在乌干达设立总督,开始了殖民统治。

同年 11 月,一个即将在未来小有成就的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温斯顿·丘吉尔。

当时的丘吉尔远不是后人眼中大腹便便的样子。而且,时年 33 岁的丘吉尔刚刚进入英国政坛 7 年,便做到了殖民地事务次官的位置。

年轻有为、事业有成,简直是成功人士中的小鲜肉。

因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丘吉尔也不例外,在非洲公费旅行时极尽装 X 之能事。他从东非的肯尼亚换乘火车进入非洲腹地乌干达,然后饱览了非洲壮美的自然风景,路上还亲手猎杀了狮子、犀牛等大型野兽,随后拍照留念,准备回国炫耀,发给每一个认识他的人。

不得不说,丘吉尔装 X 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但即便如此,丘吉尔还是不尽兴,第二年,为了让无处安放的优越感再上一个台阶,丘吉尔又出版了一本书,名叫《我的非洲之旅》。这本书可以看做是丘吉尔的公费旅行日记,书中除了夸赞自己之外,他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讲述乌干达,并亲切的将乌干达称为“非洲明珠”。

然而,带英殖民者嘴里的明珠,大家懂得都懂,不能说是光芒万丈吧,至少也可以说是昏天黑地。

犹如黑暗中的悬崖,带来不是光明,是人间地狱!

也因此,这个国家诞生了最恐怖的独裁魔王!

人间地狱

在带英殖民期间,整个乌干达的行政权全部控制在英国人手中。同时为了锁死乌干达的经济发展,带英将乌干达变成了棉花、咖啡的供应地,还引入了大量英属印度人控制工商业,防止乌干达人经商。

直到二战结束后,眼看殖民体系要崩溃,带英才允许个别听话的殖民地人才进入管理层。

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人才,那便是非洲第一独裁暴君,公认的人间魔王,自称“乌干达国父”“乌干达人伟大的爸爸”“全体国民救星”“大英帝国伟大的征服者”“胜利大十字勋章、杰出服务勋章和军事十字勋章的获得者”“陆军元帅兼任共和国总统的

阿明

博士

注;阿明博士只读了 4 年小学

所谓智商不够,四肢来凑,这句话在阿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阿明博士虽然属于文盲的范畴,但其拥有 1.93 米的身高,112 公斤的体重,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发达的资本。

为了填饱肚子,阿明做过多份工作,后来辗转到了英国殖民地军队当了一名厨师,负责配菜打杂。

1949 年,阿明得到了上级的青睐,五大三粗的身材,躲在后厨洗菜扒蒜,太浪费了,赶紧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吧。

然而,在英属肯尼亚镇压索马里叛乱的战斗中,由于其熟悉地理环境,竟然能预判出敌军的动向。这让英军上司对其极为赏识,随后,阿明在军队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随后的几年,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阿明除了军事训练外,他还学习了拳击技术,曾一度垄断乌干达拳击比赛的冠军。

1962 年,乌干达迎来独立,在英国人的安排下,前乌干达傀儡国王穆特萨二世担任总统,乌干达人民大会党主席

奥博特

担任总理。奥博特又任命了阿明为陆军元帅。

独立之后,奥博特和阿明两人狼狈为奸,靠着走私军火、黄金赚得盆满钵满。当乌干达议会要调查二人时,奥博特命令阿明发动政变。随即,阿明逮捕了几名内阁成员,并带兵攻打时任总统穆特萨二世,逼得这位前国王逃亡英国,最终客死他乡。

夺得大权之后,奥博特自封总统,并任命阿明为三军总司令。

但好景不长,由于双方互相猜忌,且阿明得到了英国人的支持,所以,阿明再次发动政变,趁奥博特出国访问的机会夺取了全国控制权,自封总统,奥博特被迫流亡坦桑尼亚,在奥博特的队伍中便有后来访华,去韶山敬献花篮的

穆塞韦尼

政变成功后,阿明自封终身总统,在接下来的 8 年内,彻底把乌干达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政治上》

阿明开始清洗奥博特的支持者,把阿科力和朗格两个种族,至少 5000 名士兵,上万名平民处死。之后还觉得不安全,于是下令全国逮捕与奥博特同姓的人,三个月后,一万余名姓“奥博特”的人被集体处决!

与此同时,阿明见不得比自己优秀的人,于是便下令处死了军队与政府中所有优秀的官员。而这些空出来的官位则由他们家的厨师、司机、保镖、雇工顶上,真正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这种恐怖氛围下,阿明的杀戮迅速扩大,兴之所至,随意杀人,一度导致杀人的速度太快,都来不及掩埋。有一段时间,军队杀人后,直接把尸体抛入尼罗河中,导致尼罗河的金贾水电站因尸体堵塞而不能发电。

杀人的同时,为了震慑敌人,阿明采取了骇人听闻的手段。

当时的军队总参谋长苏莱曼·胡塞尼曾是奥博特的亲信,在将其逮捕后,阿明果断将其处死,随后割下人头,保存在冰箱里面,时不时拿出来戳两下、砍两刀。一次国宴上,阿明还曾拿出胡塞尼的人头放在餐桌上,拿起刀叉乱捅,吓得外宾魂不附体。

据统计,阿明在位 8 年,处死了 30 万~50 万人。

《在经济上,阿明也“建树颇丰”》

1972 年 8 月,阿明突然开始跳大神,宣布真主阿拉托梦告诉他,亚洲人是吸血鬼,必须全部赶出乌干达。

当时乌干达的亚裔大部分是印度人,他们控制着乌干达的工商业,为乌干达制造了大量商品和就业机会,对乌干达经济贡献很大。但阿明突然下令,90 天以内,所有亚洲人必须离境,且只能携带 100 美元。

一瞬间,乌干达工商业崩盘,工业和农业生产陷入停滞,首都连火柴、食盐都买不到了。

为了应对危机,阿明开始疯狂印钱,但越印钱越买不到东西。一通操作下来,乌干达的通货膨胀一度高达几十倍。

在此期间,阿明为了显示权威,还曾下令全国不允许穿皮鞋。有两个倒霉蛋忘记了规定,结果被阿明逼着把自己的皮鞋吃掉了。

《在外交上,阿明大有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态度》

上台前,英国情报部门分析,阿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容易控制,所以才给了阿明大量武器、现金,同时派遣了军事顾问,帮助其夺权,让其做了乌干达总统。

然而,阿明自封终身总统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阿明断绝了和英国的联系,同时写信给英国女王;亲爱的女王,如果你想体验一下真正的男人,那请到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来。

面对侮辱,曾经的带英帝国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能选择沉默,不置可否。随后,阿明又写了一封信,向女王索要原味内衣。

和英国决裂后,阿明又选择了傍上苏联的大腿,同时和伊斯兰国家,尤其是卡大佐走得很近。

另一方面,阿明虽然和美国在表面上闹翻了,但双方私下也保持着咖啡和军火的贸易。

《在个人生活方面,阿明简直是禽兽不如》

在乌干达,阿明有 30 多处豪宅,每个豪宅都雇佣白人,以此显示其身份高贵。同时阿明拥有 13 个正式妻子,儿子 36 个,女儿 14 个,情人和私生子数量无法统计。

老婆、情人多了,难免有几个耐不住寂寞的。

坊间传闻,阿明曾将一个不听话的妻子当场处死,随后碎尸,当着其他妻子和孩子的面吃掉了一部分。以此警告妻儿们必须听话。

另外,曾有一个情妇出轨别的男人,阿明不仅当场杀了那个男人,还把那个男人身体最重要的部位当着情妇的面吃掉了。

后来有记者询问阿明,以上传闻是否属实时,阿明回答;人肉太咸,不符合我的口味。

从此,阿明获得了“吃人魔王”的称号。

《魔王倒台》

1978 年,国际咖啡价格暴跌,美国也不再从乌干达进口咖啡豆,终于对阿明表示了谴责。

失去了美国这个大金主,乌干达相当于断了大半的外汇来源,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国内起义此起彼伏,国外反对派蠢蠢欲动。

此时,阿明决定孤注一掷,将矛盾转移出去,发兵侵略邻国坦桑尼亚。

战争初期,乌干达 2 万士兵,坦桑尼亚仅有 1.5 万,且坦桑尼亚没有准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坦桑尼亚素有“东非解放军”之称,实力再差,在非洲大区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坦桑尼亚迅速稳住了阵脚,并爆兵 10 万,仅用了半年的时间便推进到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危急存亡之际,阿明想到了好兄弟卡大佐,卡大佐急忙派出 2500 人,并携带坦克、战车、米格战斗机、战略轰炸机等武器助阵。

然而,卡大佐的军队素质堪忧,也被打得节节败退。

最终,战争结束后,阿明倒台,带着 4 个老婆流亡利比亚。后来卡扎菲也看他不顺眼,把他轰了出去,阿明又被迫流亡沙特,直到 2003 年才去世。

阿明倒台后,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奥博特又回来了。

五本指导书籍

阿明倒台后,穆塞韦尼曾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但国内各派系都是列强的傀儡,斗争激烈。这让穆塞韦尼感觉到他们背叛了革命。

随后,穆塞韦尼被排挤,一度被解除兵权。

担任闲职的时候,穆塞韦尼在公开场合经常讲的两句话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队必须政治化”。后来穆塞韦尼经常打电话给新华社驻坎帕拉的记者高秋福,邀请他到家中小坐。最后一次,穆塞韦尼提出让高秋福找 250 套英文版的《毛选》,见到高秋福有些为难,穆塞韦尼说;能找到多少算多少,希望尽快就行。

后来,高秋福仅仅找到了 5 套,便送了过去。

收到这 5 套《毛选》后的第二天,穆塞韦尼便消失了,他带着 20 多个人跑到了首都坎帕拉西北四十公里的卢伟罗三角地区建立了根据地。在这里,穆塞韦尼的队伍发展迅速,他们也制定了乌干达版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不准拿群众的财物。

不准不付钱吃田里的香蕉。

胜利前不能喝酒。

不能和妇女发生不正当关系

很快,由于纲领明确、纪律严明,穆塞韦尼的队伍便发展到了 5 万人。

在此期间,奥博特的政权愈发疯狂,一度搞“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政策,在卢伟罗三角地区及其周围对平民进行驱赶,甚至是大屠杀,搞得当地民不聊生。

也因此,反动政府越反对的,人民群众就会越支持。

尤其是当地的穷苦百姓,他们见到如此有纪律、有责任的军队后,很多人便选择加入其中。

1983 年,穆塞韦尼的政权已经控制了近 1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在面对反动政府围剿时,军队已经能熟练运用毛主席游击战的精髓;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第二年,穆塞韦尼便开始了战略大反攻,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打下乌干达西部、南部的大城市,一时间士气大振。

另一方面,奥博特领导的乌干达反动政府内部动荡,其军队将领奥凯洛发动军事政变,接任了国家元首。

此时,奥凯洛发现,如果再和穆塞韦尼打下去,整个乌干达都可能被其“解放”,所以,奥凯洛决定和穆塞韦尼和谈。

不过,那些深受反动政府迫害的普通老百姓坚决不答应,最终,双方选择兵戎相见。

1986 年 1 月 26 日,穆塞韦尼攻下了首都坎帕拉,统一了乌干达,并于三天后宣誓就职总统。

在他就职总统后,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停滞,国库被掏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如何发展经济便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问题。

于是,穆塞韦尼又将希望看向了中国。

1989 年,穆塞韦尼第一次访华,会见了邓小平,一次关于如何发展经济的会谈让穆塞韦尼深受鼓舞。其后,穆塞韦尼多次访华,还曾向我国要了多本英文版《邓小平文选》回国,并组织了乌干达政府官员反复学习。

也正是以上原因,自从穆塞韦尼上台后,乌干达政局变得稳定,国内再也没有出现大的动荡。时至今日,穆塞韦尼已经多次蝉联总统宝座,2021 年 5 月 12 日,77 岁的穆塞韦尼再次开启了他第六个总统任期。

最后;

近几十年来,乌干达的政局稳定,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一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在非洲各国中的发展速度名列前茅,已经从 1986 年人均 200 多美元发展到了 2021 年 800 美元左右。

当然,由于多年的战争,以及非洲地区被殖民剥削多年,且无法全部掌控金融主权、矿产资源等原因,乌干达仍旧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生产力相对落后,农业依旧是以殖民时期的咖啡为主要经济作物,造成了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薄弱。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乌干达人的收入也相对较低,大部分普通人月收入仅有几百人民币。

而由于收入低下,乌干达的医疗、教育水平也不尽人意,当地镇上没有医院,只有小诊所,且药品不全。儿童教育虽然名义上普及了中学,但受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家庭无力供养子女读书,这也导致了乌干达文盲率高达 55%。

至于日常生活方面,乌干达人的主要食物为西马、饭蕉。西马就是木薯粉和玉米粉的混合物,放开水里煮熟,接近于棒子面粥。饭蕉则是一种类似香蕉,但比香蕉略大的食物。房子方面大部分都是茅草屋,砖房属于当地有钱人的住宅。

或许是生活上的困窘,很多乌干达人会借酒浇愁,一种由香蕉酿造、蒸馏,名叫“瓦吉拉”的低价酒在当地非常流行,无论男女,很多人都会在茅草屋的酒吧里不醉不归。

总结来说,现如今的乌干达,优点是气候宜人,政局稳定,使得很多外国人在此经商居住。缺点是经济相对落后,当地人生活依旧比较困窘。

【2】、来自网友【异乡笔记】的最佳回答:

1,乌干达是个一夫多妻制国家,一个男人可以娶 10 个老婆。

2,乌干达人为表示对客人尊敬,通常他们习惯以“爸爸”、“妈妈”来分别称呼男女客人(不代表称谓,代表尊敬之意)。

3,乌干达国内有很多基础设施,是由我国援建的,包括国家体育场、渔场码头、外交部办公楼等。乌干达境内的生活用品 65%以上来自我国,在这个国家里中国制造随处可见。

4,乌干达的人均工资很低,每月仅有 500 元人民币左右,月薪上千在这里就是高收入人群。

5,乌干达的女人地位很低,父母想将女儿嫁给谁女儿只得服从,即使男方年龄很大也不得反对。

6,乌干达的社会风气相当开放,婚前同居的男女通常被认为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当地人会把这种行为,当作是一种正常的婚姻,没人会在意是不是合法。

7,乌干达有一种人叫卡拉莫贾人,他们不管是男还是女都不穿衣服。妇女有时仅在下身兜一块兽皮,男人和小孩更是全身一丝不挂。如果有人穿上衣服,被人看见以后也会被当场撕碎,衣服碎片还得自己吞下。

8,拥有 10 个孩子的家庭,在乌干达也很常见,由于当地人没有多少避孕常识,往往在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又怀孕了。

9,乌干达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很少有人会去买房子,有钱了就自己买块地自己盖,因为这里买了地就永远是你的了,拥有永久使用权。

10,乌干达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比较懒散,经常会出现一个人干活,三个人观看的奇葩现象。

11,乌干达是一个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国家,全国总人口 4000 多万,由 65 个民族构成,有 160 多种语言和方言,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希里语,但实际用的最多的是卢干达语。

12,在乌干达不得用左手与别人握手、接递物品,更不可轻易地询问个人隐私,当地人很注重这些,甚至会当场与你翻脸。

13,在乌干达娶老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女方不仅不要车、不要房、中间也没有隔着丈母娘,男方只需要支付几百元钱就可以娶回家了。

14,乌干达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 GDP 仅有几百 美元,全国有 75%以上的人从事农业工作,工业和制造业相当薄弱。

15,黄瓜在乌干达属于高档瓜果,贫苦人家平常不会买,只有中产家庭和富人才能消费得起。

16,在乌干达,猪肉的价格比牛羊肉还要贵,香蕉 2 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斤,这里的人时常把香蕉当作主食来吃。

17,乌干达人的平均寿命很短,只有 40 多岁,之所以会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条件差,医疗条件差,很少有人能活到 70-80 岁。

18,如果乌干达人给你送上一盘煎锅蚱蜢,你就相当于是座上宾了。因为这是当地很受欢迎的一道名菜,他们也乐于将美食分享给客人。

19,乌干达有很多人嗜酒如命,虽然他们的收入很低,但在喝酒上却很舍得花钱。乌干达人的平均饮酒量在非洲排名第一,在世界排名第八。

20,乌干达是非洲的一片绿洲,大部分的非洲国家都是旱地沙漠,没有水资源。乌干达却青山绿水,野生动物遍地,境内湖泊众多,水源充足,平均海拔 1000~1200 米,有“高原水乡”之称。。

21,在乌干达,有两个主要的公众节日,一个是大部分居民信奉的天主教节日圣诞节,另一个就是很有特色的开斋节。

22,在乌干达,人们崇尚鼓,把鼓作为吉祥崇高的标志。在通信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用鼓声传递信息,即使在丛林中,人们也可根据鼓点儿的不同、节奏的变化来判断发生了什么事情。

23,乌干达这个国家还算漂亮,人也朴实,在非洲算是比较安全的国家。从北京出发,坐埃航的飞机,到埃塞转机,大概需要十三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

24,乌干达人很少吃肉,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吃肉,而是吃不起,因为他们每月的工资也才五六百块钱,只有在节假日或者刚发工资的时候才会买点肉解解馋。

25,乌干达的女性能顶起半边天,这里的男人普遍较懒,女性除了工作以外,还要承包所有家务,她们拿东西很少用手拿,都是用多顶,一般几十斤的东西放在头上不在话下。

以上就是我在乌干达工作两年的所见所闻,码字不易,还请路过的看客们给点支持!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