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歌手都喜欢改编而不去创作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4 16:26:31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感觉现在的歌手都喜欢改编而不去创作呢?
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Michael 的小辫子】的最佳回答:

因为无能+省钱,媒体审美无能流量化、歌手套路化,市场资本化,大众欣赏力僵化。

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必定有几首这一年烂大街的口水歌音乐,几十年的音乐类节目大部分都是套路和弦的同质化音乐。即使是 CCTV,对于音乐也只是一种获得流量的途径,本质是强化匮乏音乐知识的老百姓逐渐僵化的审美爱好,并不是帮助匮乏音乐审美体验的老百姓,获得音乐艺术美感的欣赏力、增加大众音乐素养、增加艺术审美趣味需求的审美出发点。

当年王菲演唱《传奇》如此轰动的原因,是因为那首《传奇》就是 21 世纪以来春晚提升大众审美最显著的成功引导。从作曲、作词、编曲、音域、到声乐艺术,都是具有正向审美推动力。音乐贫瘠的老百姓,突然感受到了音乐听觉的悸动和对音乐的边界认知提升。

但是近几年,不论是 CCTV、湖南卫视的天娱传媒、浙江卫视的蓝巨星传媒,还是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他们本质上都是以收视率为核心,在音乐选择上,因为资金、决策层审美,并不关心音乐质量如何,并不关系华语音乐的艺术发展,并不关心大众音乐基础知识传播和建造,

只关系资金预设多少和收视率、广告资金,相比于创作曲,编曲的费用实在是很廉价。

在主流媒体的大方向泥石流是非质量原创的情况下,歌手的音乐市场,就会被媒体传媒公司垄断。歌手无法享有一个良好的音乐销售市场,一切的创造最终都成了资本的嫁衣。这一点邓紫棋和原唱片公司还在打的官司可以看出。真正的现象级音乐,需要资本去推波助澜,资本需要摘得 80%的收入,歌手才具有市场。

除了主流媒体风向这个最大因果外,歌手个人能力的问题是第二责任点。

像蔡徐坤、张艺兴、鹿晗、李宇春等偶像群体歌手,已经开始将音乐人这三个字玩烂了,作词、作曲等工作,都可以写一个几句,然后由工作室代工,由各种欧美的团队进行制作,最终挂名自己来完成人设打造。他们占据了市场最大的购买力群体:学生。

除了蔡徐坤这群公司偶像瓜分了本就不多的原创市场外,华语音乐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属于:非创作型歌手太多了,翻唱、明星向的歌手太多了。

像我们熟知的歌神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李克勤、梁静茹,年轻一代的周深、单依纯、黄霄云,中层的张惠妹、张杰、谭晶、姚贝娜等,他们都是声乐向歌手,不涉及音乐的创作。乃至于李克勤、刘若英等大部分职业歌手,都是靠着翻唱日本歌曲成名的。

翻唱的门槛,相比于创作的门槛实在是太低了。华语市场翻唱歌手、声乐向歌手比创作歌手多,这种现状存在很久了,市场一直是一个僧多肉少的情况,既然僧多肉少,那自然就卷起来。大众也越发不在乎音乐是否原创。

如今整个华语音乐市场,还具有音乐创作能力,还愿意继续创作的流行唱作歌手至今寥寥几个::

1:周杰伦:70 后,赚得太多了,没有创作动机和压力。而且倒嗓较重。

2:林俊杰:80 后,创作主力,声乐、作曲、制作一体化。

3:邓紫棋:90 后,唯一的年轻希望,尚处于创作巅峰期。新专辑《Gloria》算是近几年最好的新鲜血液,可以去听听。

4:李荣浩:80 后,创作期已经过去,自己审美和市场审美脱离,短暂之间无法调整过来。

5:方大同:80 后,巅峰期过去,主要是唱功约束了自身。专辑销量很不理想。

6:王力宏:80 后,巅峰创造主力,被逼退网。

7:常石磊:80 后,巅峰期还在,和音向,转幕后编曲、和音、作曲、制作。

8:胡彦斌:80 后,改编风的罪魁祸首,他一首《山丘》彻底掀起了这最近五年的综艺改编浪潮,有才,音乐也不错。但曝光过度,改编占据了主基调。受众缺乏比改编更改的审美需求。

9:陶喆,十年前的主力,巅峰期已过,偶尔发发单曲。

10:摇滚乐队类型:万青、五条人、二手玫瑰等等……

11:刘欢,学院派代表。

流行音乐大概只有这十个人,具有突破华语音乐的先有流行框架做出新的东西来。如今实际上,原创音乐已经从流行开始朝着摇滚转移了,这几年二手玫瑰、万青的兴起,已经表达了一定的先兆。

在这之下的流行音乐人,大部分是同质化套路和弦的音乐产物,也是主流的华语音乐唱作人,他们的音乐大部分偏向于口水歌市场,音乐是一种更多的是工作性质,艺术创造性质较少:

0:毛不易:套路和弦主力,但是很好听,有作词天赋,在作曲上有成为突破性唱作人的潜力。

1:薛之谦;套路和弦主力。

2:许嵩;套路和弦主力,在尝试创新,曲风比较集中,但音乐底层创造力。

3:

陆虎;套路和弦主力,找工作中,创作的音乐偶尔中,大部分无人要。

4:苏醒;有态度,有原创,可惜质量较低。

5:王铮亮;有能力,有原创,有利益,但质量突破性低。

6:陈楚生;有原创,套路和弦。

7:大部分前往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回国的音乐生……

这一部分,是原创歌曲的较大受众,但是他们的歌曲都是同质化套路和弦的产物,和口水歌的本质类似,仅仅在于音乐立意上的区分,在底层音乐逻辑和创作深度上,并没有太多创新。乃至于不如胡彦斌的改编。

第三:市场购买力无能。

2005 年之后,传统唱片市场就已经死亡了。十年后才形成新的数字唱片,而数字唱片又成为了肖战这个没人听过的歌手摘桂的游乐场,资本开始发酵。

这对于大部分的中层音乐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因为顶级的像林俊杰、周杰伦都需要找综艺才能赚钱,开演唱会才能维持。加上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演唱会无法开办。很多歌手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这一切都是因为市场没有购买力了,大部分人听过都是以抖音的十五秒为准,快节奏之下,重复的套路和弦,和短暂之间造成的大量重复,可以让一首口水歌完成现象级传播。

如此一来,歌手的音乐创作,从除了和同行竞争之外,还需要和机器人、大数据竞争。最经典的案例:《星辰大海》、《你的答案》,《大风吹》这三首抖音爆款口水歌,都是一家公司《北京好乐无荒文化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是典型的大数据流创作。100%爆款率。

本身唱片市场萎靡,加上传媒资本通过数字专辑割韭菜,造成具有音乐需求的大众反感,再加上大数据开始作曲,抢饭碗。这样的市场购买力堪称历史最低。

连顶级的音乐人日子都不好过,何况陆虎、苏醒、王铮亮、曾轶可等具有一定创作能力但是集中于套路和弦之中的创作人。

四:大众欣赏力。

这一点,是以上三点的综合造成的情况。说实话,主流媒体都在推同质化套路和弦音乐,网络上也都是套路和弦音乐,老百姓根本没有获得更多音乐体验的机会。

相比于欧美音乐而言,基本上每一个喜欢听过的朋友,都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国外音乐,没办法,就是比国内大部分音乐好听。


综上四点,没有能力去创作,那就只能以“改编”巧立名目,保持人设,在局限的思路中挣扎,反正对于歌手而言,能改编就已经不错了,毕竟是一份工作。

苏醒等人的原创音乐,连登台的机会都不曾有。这是华语音乐全体摆烂的时代,珍惜每一位还在坚持创作的音乐人的每一张专辑吧,也可以去听听摇滚。

个人观点,看看就好。

【2】来自网友【传说中的寿哥】的最佳回答:

都说是歌手了,还整天说创作,歌手就应该好好唱歌,创作交给擅长创作的人去做,才能配合好,才有好作品,天天让歌手去创作,哪里有时间唱好歌?咋不让他们去学开挖掘机呢?

【3】来自网友【爱国爱家好青年】的最佳回答:

很简单:

1、搞创作需要能力和时间,他们没有。

2、搞改编省时省力 ,赚钱快。

其实 ,所谓改编就是抄 ,美名其曰致敬,说的好听点。

【4】来自网友【背大象的 1 蚂蚁】的最佳回答:

学院派的没本事,草根派一个刀郎被踩死了,谁还敢出头?所以说那大妈踩死的不是一个刀郎,而是所有的草根派,这个影响是无穷无尽的,那大妈是千古罪人。

【5】来自网友【zcha123】的最佳回答:

现在不缺歌手,缺的是专业词、曲作家。所谓的创作歌手也不少。但创作口水歌很容易,这不需要很深的词曲功底(不是编曲),要写出高质量的词曲却很难。还有新的歌手找不来专业词曲作家帮忙写歌,就只好翻唱经典歌曲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