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55岁是人生中的什么阶段?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3 07:44:56 5次浏览

关于问题55 岁是人生中的什么阶段?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上海万通学校小高】的最佳回答:

如今说人的寿命的增加,不再是那种苟延残喘的拖长时间,而是有效生命的延长。

有效生命指的是我们活着,能在意识上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能在体力上料理自己生活,并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与古人相比,我们的有效生命足足延长了 15 到 20 年。体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为年轻,杜甫在写“少陵野老吞声哭”时才 45 岁。苏东坡写“多情应笑我,早早生华发”时,刚满 47 岁。古人到 50 多岁时心态就已衰老,56 岁的杜甫写“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时,给我们一副步履蹒跚、老态龙钟的模样。

在今天,就算五六十岁的人自称为“老人”,恐怕也没人认可。

前两年,《今日美国》杂志报导二战后的婴儿潮已进入退休的年龄,认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一代人精力体力充沛,生活丰富多彩,对人更加慷慨。所以,55 岁到 75 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如果注意保养,适度地锻炼,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这段年龄延至 80 岁乃至 90 岁。

之所以说 55 岁到 75 岁这是人生的一段黄金时光,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生阶段来说的。这段时光有下面几个特点:

第一,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年龄段已过了人生最辛劳的阶段。人刚离开懵懂的年龄,还没做好准备,便被抛进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的人生轨道中。从学着帮孩子换尿片到陪孩子上琴课或学游泳,我们的日程排得满满的,多半不是为自己的。离开家到公司,职场里同事间为加级晋升相互竞争,越是高层次的职业,竞争激烈越是常见。忧郁症成为流行病。

当我们进入五六十岁时,孩子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至少过了需要我们很多照顾的年龄。而工作上,我们已经达到了那个层次的高峰。不必要为晋升终身教授而连夜写论文;也无须对领导唯唯诺诺,生怕丢了饭碗。有的人兴许正盼着公司把他炒了,好多领几个月的退休金,多拿两年的低保救济。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心态平稳,对生活满意度最高。

第二,这个年龄段的人,智力达到人的最高点。人的体质到三十岁后开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却仍在发展,至少到 70 岁以上。玩脑筋急转弯之类,我们兴许玩不过小年青。但考虑问题的周到和精细,却绝对胜过他们。面对突发的事件,我们会比年轻人更显得从容不迫。处理生活难题,我们经验丰富,游刃有余。

第三,这个年龄段的人,经济收入比较稳定。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钱,对老年人的唯一的好处是他不需要为着金钱去干坏事了。金钱是万恶之首。所以,我们不会象年轻人一样急功近利,为了眼前的利益去铤而走险。稳定的收入给我们提供了物质手段,让我们去“享受”我们钟爱的所有事情,不管是追寻童年的梦想,还是修补青春的遗憾。对人来说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四,这个年龄段的人体力尚佳。走路虽未必健步如飞,但也没到吴牛喘月。我们有的是精力去艺海拾贝、史林揽胜。旅游、钓鱼、读书、听音乐、淘古玩、倘佯于山水之间、猎奇在市坊之中。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话叫“信可乐也!”

把握这 20 来年的黄金岁月,关键在于更新观念。首先得认为自己还很年轻。新鲜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龄无关。孩子长大飞走了,是人生的规律。我们没必要再去操劳他们的成家立业,生儿育女。那是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责任。其次,不要让案牍劳形,琐事缠身,为自己挤出更多的时间。切记唐伯虎所说的“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下”的警戒。

人类学家认为,人有十种独特的生物特征。其中之一是:其它动物过了生育年龄,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龄过后,生命的旅程还很长。所以,珍惜这一段颇长的黄金时段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喔!

然而要珍惜就得有所为,为此应力求做到以下七点:

一、不贪

不贪的观念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是什么?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么是基本生活所必须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多少!例如财富,如果已经累积足够的养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为儿女做打算吗?你已经六七十岁,你的儿女年纪有多大?那么大的儿女,如果还需要你的经济照顾,除非他是智障、残废,否则这种没出息的儿女不要也罢。

除了不应有物质的贪念,也不应有物质的“比较心”。好比说名牌皮包、手机,不要因为别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拥有一个,而不问自己是否是真的需要。

不管是什么东西,没有需求就不要,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人到六七十岁,还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这不悲哀吗?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还是我。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岁月里,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余都不要,这就是孔子说的:戒之在得!

二、不唠叨

世间的万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管你是喜欢它还是讨厌它,它还是如此。什么政治啦、利害啦、党派啦、社会乱象啦……管他那么多干什么?至于家人,好比说老伴、儿女、孙子女……你已经管了那么多年,如果他们依然故我,再管下去又有何用?

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要唠叨,罗里罗嗦像念经似地念个不停。如果实在看不下去,温和地提醒一声,最多两声,也就足够了!再说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讨厌”的唠叨了。想想当年你年轻的时候,父母以为爱你,不停地在你的耳边“叮咛”,你当时有什么感觉?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记取教训,以致日后成为自己当初所讨厌的那一型人!

三、不活在过去

最怕老人絮谈自己往日的“丰功伟业”。第一次也就算了,还有一点新鲜感。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依然习惯活在过去,喜欢不断地、重复地谈论往事。尤其是“当年勇”,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而且是同样的一段老故事。可能见了十面,就会说个七八遍,到后来倒背如流、两耳长茧。当然,喜欢活在过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说老人,很多人都喜欢摆“当年勇”,一旦谈到这些话题,他们就觉得精神格外振奋、言语格外犀利,大有欲罢不能之势。甚至不顾及听者的不耐烦。事实是,这些都是过去,你讲它有什么意义吗?

“活在过去”是大多数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严重、功劳越大越严重。回忆,只须跟“和你有共同记忆”的朋友一起分享。对于其他无关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不同经历、职位层次的人,少跟他们显摆自己的“光辉”过去。

四、不坚持己见

坚持己见从别人的角度看就是固执。“越老越固执”,听过这句话吗?这是事实,也是普遍现象。老人为什么固执?可能原因如下:

1、老人累积了许多的人生经验。当他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经验做比较,并迅速做出结论:是好或坏、是对或错、是可行或不可行!

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这让老人的许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规划、生命的价值观……和年轻人的认知都有一段差距。

3、人越活,会为自己设定越来越多的框框,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无虑,往往就会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

4、面子问题。年轻时如果长辈教训你,即使心里不服,还是会忍下来。可是,等到你成了长辈,如何能再忍受年轻人对你的纠正?

综合以上四个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轻人眼中的老顽固。当然我们可不希望将来成为老顽固。但如何做到呢?

首先我们管不了的事,例如国家政策、选举制度、蔬菜肉食及日用品涨价、贪污腐败………一律不管。

老实说,有些事我想都懒得想。家人的事,例如儿女要不要补习、进哪个学校、选哪个系、娶谁、嫁谁、住哪、从事什么行业、进行什么投资……我只尽劝告的义务,最多说一两次,绝不坚持。

与己无关的事,如果是小事,象是外出吃什么、去哪儿玩、坐什么车、看什么电影、穿什么衣服……也不必坚持。唯有大事,才有必要考虑是否要坚持己见。什么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会长时间影响自己生活的事情。毕竟人已经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习惯,即使在别人眼中是坏习惯,只要不属违法乱纪,别人也资格要求改变。

五、不怨天尤人

最讨厌和别人聊天,一开口就听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张三、李四……好像普天下都欠他。真有谁对不起你吗?别忘了,人生如戏!假如碰上一个不称职的搭档演员,你可以选择「拒绝继续再演下去」。也别忘了,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公平的世界。有人出生在父亲是赌徒、母亲是毒虫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儿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选择,自己过,也应由自己负起完全的责任。

六、不后悔

管他过去曾经犯了什么错误,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后悔有何用?人生已经够苦了,不要再自寻烦恼。人生要面对的是现在!尤其是你走过多半的人生,人生没有剩下多少“现在”。掌握现在,规划短期的未来,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满,这才是这个年龄的你应该做的事。

七、想做,就去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所谓“从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经活到六七十岁了,还有多少“健康”、“从心所欲”的日子可以过?有研究人员研究总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多数人在最终时刻的遗憾:就是这一生后悔自己“什么还没做”,好比说,应该善待某人却没有善待,想去某个地方却没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却没有做……所以,到了这个年龄,想吃什么,就去吃。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想法。此外该用什么、该穿什么、该花什么、该玩什么……只要自己还有这个能力,全都不必节省。不要等躺在病床上还在挂念衣柜里面那件价值好几万元、准备留着重要场合穿着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还没穿过呢!

总合这七项期许,大体上可以归纳成三个小结论:

一、言语要收敛。

二、思想要正向。

三、行动要积极。

【2】、来自网友【白鹭湖姑娘】的最佳回答:

我 1968 年出生,今年正好虚岁 55 岁,所以看到这个问答时,特别兴奋。

要说如今的我,是如鱼得水,如沐春风,感觉迎来了人生又一个久违的高光时代!

我的命不算好,一波三折。虽然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努力,可机遇都从指缝里顽皮的偷偷溜走了!也许这就是命运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信这个。

生我的那年,我父亲 45 岁,母亲 47 岁,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比我大 23 岁,大哥的女儿只比我小 2 岁。

父母中年得女,可想而知把我宝贝成啥程度吧。可以说 20 岁之前,我生活在蜜缸里:

在家时,父母和兄嫂眼里我是宝贝疙瘩;上学后,由于成绩优秀,是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所以 20 岁之前我“集宠爱于一身”,过着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也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代。

84 年参加中考,以 3 分之差与黄六师范擦肩而过,当时心里自责,但父亲信心满满的鼓励我说:平,不怕,咱上高中考大学!

在父亲希冀的目光下,我上了高中,准备向大学这座殿堂冲刺。

我智商很一般,用我侄女取笑我的话,说:奶奶那么大岁数生下你,你不傻已经算万幸了!是的,我很感恩父母把一个四肢健全的我,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来!

都说“勤能补拙”,所以我这只笨鸟始终扑棱着单薄的翅膀,在学海里快乐的遨游着。

我的学生时代自从有作文课开始,语文老师课堂上念的范文就非我莫属,这个记录一直保持到我上高中。

所以当从去年开始,我的文章在头条首页展现的时候,我都会截图保存下来,心里也会默念道:我敬爱的语文老师们,你们眼里“得意门生”的文字,也被全国各地的朋友们看到了!你们骄傲不?

也许一个人在生下来的时候,早就注定他(她)这一生是什么样的生活吧,这么多年我一直这样安慰着自己,要不我始终解释不通我为何总被好运所抛弃。

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在读高三的那年,一直有气管炎的父亲患上肺气肿。

要说肺气肿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只能说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前父亲承包了三年的榨油厂后来被“红眼病”的村干部们收回,我们家除了那十亩地的收入,再也没有其他的来源了!做民办教师的大哥一个月才拿 15 块钱;二哥参军 8 年,退伍回来身无分文;小哥虽然是考出去了,在北京还没站稳脚跟……

就这样,眼看父亲病入膏肓,却无钱去大医院医治,眼巴巴的看着他老人家一天天消瘦,一天天像寒风中的枯叶,慢慢湮没于尘世间……

最终,在我参加高考前 3 个月,父亲带着万般不舍,离开了深爱他的一家人!

父亲的离去,让我备受打击,如一叶孤舟在茫茫人海里失去航行的方向,我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想着再也没有为我遮风挡雨的那棵大树了!

随后的那几个月,我虽然也不敢懈怠,可活着浑浑噩噩,没有斗志和精气神,经常在噩梦中哭醒,或者为不会解一道题而恨自己笨都能泪流满面,总之,就是哭,哭的看不见前方的路。

就这样,我跌跌撞撞迎来高考季,在我所有任课老师满心期待中,因为政治只考了 55 分,最后以 15 分只差名落孙山!

分数线下来后,我昏睡了一整天,但没有眼泪,或许我的泪已经哭干了……

怕年迈的母亲为我担忧,我强打起精神,反而劝慰起她老人家来了!因为我心里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在呐喊:坚决不去复读!

我沉睡的那一天,脑子把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家境大致捋了捋:大哥两个孩子,侄女读高中,侄子读初中,这么多年跟我父母一起过,手里有多少钱我心里清楚,日子过的也是捉襟见肘。

二哥当了 8 年兵,回来年届三十不久就结婚,分家出去只有两间小土房,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只有 6、7 亩地的责任田,他和二嫂还要攒钱盖房呢。

小哥淮南化工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参加工作不久,又新成的家,可以说“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徒手在陌生的城市打拼,虽然他是我们家最有出息的人,也是最疼爱我的哥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姐姐家就更别说了,她公婆二人和我爸妈岁数差不多大,一家三代 6 口人,还挤在三间土房子里,她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能力照顾我?

再看看白发苍苍、满面愁容的母亲,我实在没有理由说花钱去复读!不忍心。

于是那个夏天的一个个夜晚,我就扛着两把竹椅,拿上大蒲扇,陪母亲坐在村口那棵大榆树下,一点点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母亲,我要外出打工挣钱。

还没等把母亲说动摇,大哥二哥相继过来劝我,说我是个“上学的料”,应该接着去学校,哪怕砸锅卖铁都支持。小哥从北京连续写了三封厚墩墩的信,告诉我不要为学费担心,他能想办法解决。

可我那时候已经铁了心了,八匹马拉不回来。我不想成为哥嫂们的“累赘”。

就这样,我跟我的学生时代作了永别。

“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我越来越觉得有道理,我就是吃了我倔强的性格的亏!

虽然我出去打工了,在堂哥任厂长的电热毯厂没干一年多,由于产品转型过快,倒闭了。

我只好打道回府,又回到和母亲住的小屋。期间我在村里的砖瓦厂上了半年的班,也跟着大哥大嫂下地干活,手无缚鸡之力的我,算是尝到跟泥土打交道的不易,算是结结实实蜕了层气!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逃不过这个魔咒,何况身边有一个成天要“完成任务”的 70 岁的老母亲!

但在家这一年多时间,让我尝到“穷争饿吵”是什么滋味,由于大哥大嫂与二哥两口子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他们隔三差五发生口角,话题总是围绕着我和我母亲,让我愤懑不已!曾几何时,我也成了他们嘴里吵闹的话题?(写这些的时候,我对他们早就释怀了!)

我决定躲他们远点!然后凭自己的“本事”,把母亲接走,不求任何人!

年轻就是气盛啊,一冲动,为我日后所受的罪买单了!

就在母亲和哥嫂们为我物色对象时,我义正言辞的对他们说: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主,不用你们操心!

随后我对母亲说:我要离他们远点!

就这样,我给原来一起上班的,一直追我的一个年轻人回了一封信,我要远嫁他乡!

1991 年元旦,在母亲眼泪汪汪的目送下,我踏上去婆家的迎亲车,开始我人生的下半场。

相信出嫁的那一天,父亲也在天上看着我,如同当年姐姐出嫁时的样子,心疼与不舍。

婚后的日子让我像坐过山车一样,酸甜苦辣咸都尝了个遍,从小娇生惯养的我,在婆家所流的眼泪,可以说用盆来装。

我在家结结实实种了四年地,在侄女独立做生意后,她邀请我“出山”,从此跟土地说“拜拜”。

就这样,我们卖了三年早点,后来开鲜花店,一直干到我 2012 年随夫来天津打工。

虽然没能端上“铁饭碗”,但自己当老板(我在店里是“无冕之王”),虽苦点累点,但不用在黄土地上风吹日晒雨淋,还是比同龄的农村姐妹们幸运的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比我小 2 岁的侄女,是我人生的一个贵人。

母亲 86 岁那年驾鹤西去,跟父亲做伴去了,我们兄弟姐妹也算人人尽孝,我完成了一项使命。

去年儿子也跟相恋多年的同窗喜结连理,我完成了第二项任务。

多年辛苦打拼,伺候走生我的,安顿好我生的,我总算松了口气,重新扬起风帆!

也是冥冥之中吧,我遇见头条这片热土,闲暇之余,愉快的拿起沉睡已久的笔,悠闲自得的耕耘着,实现着年少时的文学梦!在这里也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朋友们。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不是受大环境影响,本准备今年用半年的时间,一边跟着老公出去游山玩水,看看外面的世界,一边轻松上个班挣点小钱,往后余生就这样快乐的活着。

只可惜变化大于计划,暂时没能成行。不过我坚信:一定会回归正常的!

写在最后:

有人说“人生 60 刚开始”,那是因为我们大半生都在为责任和使命奔波,送走老的,养大小的,接下来就该休养生息,真正为自己活一把了!所以,55 岁我认为是每个人渐入佳境的最好时期!

“心若向阳,年华未央”!愿 55 岁的我们,重新焕发青春,在自己喜爱的路上,一路欢歌向前!

大家好!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谢谢您的支持!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