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1 17:25:21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前南联盟领导人米洛舍维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4】的最佳回答:

在铁托死后,南斯拉夫缺乏一个强人,整合南斯拉夫的上层建筑!六个加盟共和国采取集体领导模式!而塞尔维亚作为南斯拉夫的长子,成为集体领导的掌门人!而米洛就是南斯拉夫的掌门人!

东欧剧变以后,东欧国家纷纷投奔西方,由社会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而南斯拉夫向何处去?到了决断的时刻!作为一个一直和西方国家有良好关系的国家。当然是维护传统友谊,融入西方了!

可是,米洛舍维奇没有审时度势,反而逆势而为,一定要和东斯拉夫人俄羅斯走到一起!这当然引起其它加盟国的不满!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首先独立,受到塞尔维亚打压,最后西方国家调停,两国独立!然后就是波黑,塞尔维亚屠杀克罗地亚人,穆斯林人!又是西方国家出来,强制停火!波黑一分为三,塞族,克族,穆族!接着是马其顿,最后是黑山,南斯拉夫崩分离析!

受到加盟国独立的刺激,(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马其顿,黑山还没有),塞尔维亚内的科索沃提出独立,塞尔维亚又屠杀阿尔巴尼亚族,北约介入。要求双方脱离接触,塞尔维亚拒绝,受到了北约 76 天的军事打击,不得不订城下之盟,军队康出科索沃!

绽上所述,对于南斯拉夫来说,米洛舍维奇就是千古罪人!米氏一意孤行,导致了南斯拉夫瓦解!对于塞尔维亚来说,也是希望融入西方,加入欧盟,摆脱经济危机!曾经把米洛舍维奇,送到国际海牙法院受审!可是,过了两年,又回去了!左右摇摆不定,到现在,塞尔维亚,仍然是南斯拉夫的孤儿,欧洲的贫困户!

对于波黑穆斯林,克罗地亚族,阿尔巴尼亚族来说,米洛舍维夸,卡拉季奇,姆拉迪奇都是杀人魔鬼!

【2】、来自网友【过河卒子 and 与非门】的最佳回答:

南斯拉夫解体后,有两个人让人一想起来就为之动容。

一个是原南斯拉夫将军、克罗地亚人斯洛博丹·普拉亚克。当所谓的国际法庭“法官”宣判他时,他怒斥道:我不屑于接受你的判决。随后喝下早已准备好的毒药,当场身亡。

另一个就是前南联盟领导人、塞尔维亚人米洛舍维奇。当南斯拉夫解体,国家蒙难、民众流离失所之时,他一人勇敢担当:“我是最后一个布尔维克”。他的话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心惊胆战。

对于塞尔维亚来说,米洛舍维奇是一个真正的战士:对国家,他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忠诚;对人民,他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情怀;对敌人,他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一、米洛舍维奇的简单经历

米洛舍维奇是个狠人,1941 年出生于塞尔维亚波扎雷瓦茨市的一个东正教家庭,前南斯拉夫的政治人物,主要从事经济工作。

南斯拉夫是南欧巴尔干半岛上最为奇特的国家,全名是“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 6 个共和国组成。

之所以说他奇特,有三个原因:1、他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比一般的西方国家富裕;2、他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既不鸟苏联,也不鸟美国,我行我素;2、二战时,德国在这里打得最为艰难,尽管这里人不多,还都是山地。

巴尔干半岛是“世界火药桶”,一点就炸,是有历史原因的。从这里向东可以连接中东;苏联向南到这里可以控制大半欧洲;欧洲各地从陆地到希腊,这里是必经之地;这里还是环地中海经济圈的核心,居民都是斯拉夫人,但内部分为不同的种族。特殊的地理形势让这里战乱纷争不断。

1987 年,米洛舍维奇成为塞尔维亚南共联盟总书记,1991 年,在东欧剧变、苏联将休的影响下,南斯拉夫也开始解体。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多党制选举中当选为首任总统,1992 年 12 月连任。

1991 年 5 月 19 日,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独立,但克罗地亚内部有很多塞尔维亚人,他们要求在克罗地亚内部高度自治。1991 年 3 月,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米洛舍维奇把塞尔维亚和黑山拉在一起,组成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有一定的“大塞尔维亚”情节,他主张“全体塞尔维亚人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他支持别的共和国内部塞尔维亚人的自治要求。实际上,他还是对南联盟成功团结南斯拉夫人抱有幻想的。

而克罗地亚和波黑坚决不同意塞族人的自治要求,这直接导致了 1991 年发生的克罗地亚战争和 1992 年发生的波黑战争,两场战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严重倒退;1995 年,在北约的干涉下,双方停战。

停战不久,克罗地亚在美西方经济和军事帮助之下很快壮大起来,他们当年就两次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收复了塞族控制的西区和南北区。1997 年 7 月,米洛舍维奇当选为只包括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而同年,科索沃战争又爆发了,造成许多的人员伤亡和平民的流离失所。

1999 年 2 月,在北约空袭的压力下,处于被动的南联盟只好同意科索沃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大使馆被炸”事件,就是那时的事,奇耻大辱。而北约进驻南联盟也是南斯拉夫人的耻辱。

科索沃战争结束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等情报机构的操纵下,米洛舍维奇被南联盟反对党用手段赶下台;随后,南联盟当权的反对派在 2001 年 4 月 1 日逮捕了米洛舍维奇,并毫无廉耻地把他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受审。

2006 年 3 月 11 日,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宣布米洛舍维奇当天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死因是心肌梗塞。

二、北约和美国为什么一个比一个积极地要干涉南联盟

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觉得很多事可以干了,其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能源自主”。以前,欧洲的石油、天然气都是从中东来的,即使能从巴尔干半岛建立管道,也怕苏联什么时候把管道关了。

现在苏联没有了,控制巴尔干半岛的力量消失,欧洲想立刻填进去,这样,他们从巴尔干半岛直接到中东,战略形势马上就会不一样。而南斯拉夫境内,各种族之间的确发生了战乱,于是,欧洲立刻介入,发动北约进行干涉。

欧洲想控制巴尔干,实现能源的战略自主,这点小心思怎么瞒得过美国。美国人是不希望欧洲在能源上脱离对美国的依赖,怎么办呢?

美国人来了个一箭双雕:把事搞大,搞得没法收拾,欧洲就没法控制巴尔干,也就建不了油气管道;另一方面,把事搞大,引得欧洲都不安宁,把欧洲资本赶到美国。

于是,美国人在这里上蹿下跳,把战争越搞越大;实际上欧洲也没有胆子把事闹大,俄罗斯抢占了科索沃的普里什蒂纳机场,英国人不敢打就是例子。但美国在北约的军官一个劲地催促英国军队开火;他们还炸了大国大使馆等等。反正事情怎么大,美国怎么搞。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南斯拉夫人一点办法没有,他们内部打着不停,外部还有美西方国家的轰炸,苦不堪言。其实,斯拉夫人是勇敢善战的,但他们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团结”。

三、美国是如何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

巴尔干半岛上的战火,让欧洲人难受万分。他们本来有着美好的地缘政治考量,觉得没有了苏联,他们再借机控制巴尔干,摆脱在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这样,欧洲就得到了一战以来没有过的良好的战略态势。

谁知道美国人把事情搞大,让欧洲摆脱控制的想法失败;美国进一步介入,逐渐控制南联盟,也让欧洲的想法落空。为了加深对南联盟的控制,美国要扶植有利于自己的人,所以,“南斯拉夫最后的布尔什维克”米洛舍维奇就成了美国的眼中钉。

1997 年,已经当了两任塞尔维亚总统的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的威望如日中天,但按照法律,他不能再竞选连任;于是,他竞选南联盟总统并当选。这让一心想把他扳倒的西方人受不了,他们借着科索沃战争,把北约军队驻扎进科索沃,同时,大批以颠覆米洛舍维奇政权为目的的 NGO 开进南联盟。

其中比较大的、财大气粗的有“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美国“国际发展协会”(AID)、“政府对外资助机构”(GFAA)、“全国民主主义促进财团”、“国家民主研究所”、“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等;美国资金源源不断从这些机构输入南联盟。

有钱能使鬼推磨,南联盟的反对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展了一轮又一轮对米洛舍维奇的攻击。他们在塞尔维亚到处涂写“反米标语”,油漆是这些 NGO 运来的,写标语的孩子有金钱奖励;塞尔维亚全境到处都是反对米洛舍维奇的不干胶贴,这些胶贴也都是 NGO 从国外运来。

2000 年,南联盟要选举了,光是那种“Gotovje”(塞尔维亚语“他完蛋了”)的不干贴,NGO 就运进来 250 万张。美国中情局也没闲着,他们对塞尔维亚军队进行威胁和利诱,威胁就是说将来要整理一个所谓的“战犯名单”,利诱就是给钱。成功在军队内部策反一批人。

在政府层面,美国和西方国家各种画大饼:如果米洛舍维奇当选,将不给南联盟一分钱援助和投资;如果反对派当选,将会如何大力投资和援助;他们还把南联盟的企业划分在两个名单了,支持米洛舍维奇的企业将在欧洲备受打击。

总之,西方对米洛舍维奇的围剿是立体的、全方位、无死角;而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大旗下开展,让你一点反制手段都没有。2000 年 9 月 28 日,南联盟选举委员会确认了选举结果:反对党候选人科什图尼察获得 48.96%的选票,米洛舍维奇获得 38.62%的选票。

按照南联盟法律规定,选举一方没有达到 50%以上的得票,将要进行第二轮选举。反对派为了尽快达到目的,连第二轮选举也不干了,直接开展抵抗运动、大规模冲击议会。这时候军队也以“不干涉民主化进程”为借口按兵不动,连总统的卫队都倒戈了。米洛舍维奇就这样被解职,南斯拉夫普通老百姓连思考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次把米洛舍维奇赶下台的活动中,美国一共花费了 7700 万美元,这都是后来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得意洋洋地报道的。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得知这个消息,高兴得大叫:太划算了。

四、可怜的南联盟

米洛舍维奇下台后,反对派科什图尼察当上了总统,另一个叫“金吉奇”的人当总理,这家伙可能是全南斯拉夫最亲美的人。2001 年 4 月 1 日,美国援助南联盟 5000 万美元,南联盟政府逮捕了米洛舍维奇,罪名是腐败和滥用职权等。

这时候,南联盟人觉得事情不对,因为他们说的罪名根本站不住脚,就拿腐败来说,美国早就拿着个要挟米洛舍维奇,说他在瑞士银行有大笔存款,结果米洛舍维奇坦然地说:他想在就签署文件,谁查明了他在瑞士银行的存款,这钱都是他的。

为了安抚国内民众的疑惑,反对派总统科什图尼察保证:逮捕米洛舍维奇是因为他涉嫌违反国内的法律,不会把他引渡到海牙受审。但是,话音刚落,总理金吉奇就不顾总统科什图尼察的反对,也不顾南联盟宪法法院的反对,强行将米洛舍维奇绑架到海牙。

金吉奇从小在西德上学,回到南斯拉夫后从政的,他一直受美国资金的支持;他还是个懦弱的人,科索沃战争时期,他任贝尔格莱德市长,民众为了抗议美国对贝尔格莱德的轰炸,纷纷走上街头,用肉体保护自己的城市,而作为市长的他早早跑到山里躲了起来。

可怜的南联盟,就是被这样的人领导着,把一心为国的前总统交给了敌人。当一个国家被金钱、资本、舆论控制的时候,一切都乱套了。

米洛舍维奇并不贪念权力,他曾经想辞去职务,但国家需要,他义无反顾;米洛舍维奇时时和塞尔维亚人在一起,当西方对南联盟制裁、封锁时,米洛舍维奇想尽办法保证人民生活,他有名的话是:他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不能不管他们。

2001 年,米洛舍维奇被送往海牙前南战犯法庭时,南联盟人民哗然,全世界也为之哗然,但西方媒体静悄悄;2006 年 2 月,一身是病的米洛舍维奇提出到莫斯科治病的要求,被海牙否决,一个月后,他死在荷兰海牙附近的联合国监狱里去世。

五、美西方国家为什么非要除掉米洛舍维奇

米洛舍维奇都下台了,美西方国家为什么还要穷追不舍,置之于死地呢?三个原因:

1、米洛舍维奇还要巨大的威望。其实,南联盟的选举就是美国在背后一手操纵的,他们知道,米洛舍维奇的政治能力还在,只要南联盟人民醒悟过来,他还会再次掌权。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米洛舍维奇刚下台,国内反对美西方国家的声浪就起来了。历史上,南斯拉夫从来不会被外来势力长久控制。

2、表面看,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是美国想遏制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实际上,美国是想完全掌控这里,即使不能完全掌控,也要让这里分裂、动乱,这样才最合乎美国当初把事情搞大的出发点。美国开始也想拉拢米洛舍维奇,但失败了,那么,成不了盟友,就必须除掉。

3、北约和美国对南联盟的战争,实事求是讲,没有一点的正义性可言,这一点,西方人很清楚。所以,极力搞个“国际法庭”,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南联盟战争各方的高层抓起来审判,就是美西方掩饰自己的最好的方法。这个所谓的“国际法庭”,十四个法官,六个美国人,想想就知道,那些被抓去当人会有什么结果。

六、没有温情脉脉的历史

北约,作为一个冷战时期的“武装集团”,谁给的权力,可以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为首拼凑起来的“特别法庭”,有什么权利审判一个国家的元首?但是,那时候的世界就是这么滑稽。

现在,事情已经大白天下,当年指控米洛舍维奇的罪名,没有一项得到证实;那些言之凿凿的所谓的“万人坑”,没有一个是真的。

塞尔维亚人也清醒了,他们在怀念着这个领导人,每到战争纪念日、米洛舍维奇去世纪念日,民众们都会自发组织在一起,纪念这位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战斗的总统。

而强悍的南斯拉夫不存在了,分裂成为七个小不点国国家,其中的科索沃还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当年扶着它的美国也不出声,因为必要性不大。

2003 年 3 月 12 日,出卖米洛舍维奇的总理金吉奇,则在塞尔维亚政府大楼里,被血性的南斯拉夫人暗杀了。刺杀的人被抓住后,塞尔维亚法院判处他 40 年徒刑。

没有温情脉脉的历史,看看二战时的南斯拉夫,看看冷战后的南联盟,在看看现在的巴尔干半岛。只能说:善良始终是好的品德,但你要是善良到相信敌人的鬼话,那这样的善良就是“愚蠢”。

现在的塞尔维亚总统在美国是这样的,他也是个战士。这张照片里,看出的是塞尔维亚的辛酸、无奈与坚持;看到的是美国的傲慢、粗俗和霸道。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