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农村红白喜事,村民帮忙都是玩,为什么会发生这奇葩怪现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19:57:57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农村红白喜事,村民帮忙都是玩,为什么会发生这奇葩怪现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葭明通半瓶历史】的最佳回答:

如今年轻一代的人真是不懂“古之礼仪”为何物了。

农村的红白喜事中,一村之村民有的放下家中的活计,有的推掉和朋友的约会,有的向单位请了假,有的甚至停掉生意几百里路上千里路赶回老家,说是回家去帮忙,可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帮忙。

村民们回家的主要目的是去“还礼”的,帮忙干点活只是顺便而为,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现如今,很多年轻人不懂,还礼,并不仅仅是去礼薄上写上礼金把钱给管账的就能把礼还了的,那是亲戚们的专利。

一村之乡亲必须要到事主家帮人场,帮热闹,陪着事主的亲戚们、姑舅们、朋友们说话、聊天、玩耍。

事主很忙的,所有的亲戚朋友全部来了,他哪里有功夫面面俱到呢?乡亲们必须上去“帮闲”的。

看仔细了,是帮闲,不是帮忙。

为什么要去帮这个闲呢?在家里闲着不好吗?

不好。

因为全村人,人人都欠着事主家的帮闲人情未还呢!

这之前,事主已经帮过全村人了,大家需要还他的人情,还他的礼。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句话可不是空话。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意义上的礼仪有四大项: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目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冠礼,也就是男孩子的成年礼算是消失了。生礼,也就是孩子诞生举行的礼仪也大不如以前隆重了。但是,婚、丧之礼还在,依然隆重。

先说丧礼。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厚也!

中华文化的厚重就是这八个字来的,所以丧葬之礼必须隆重,现代科技社会状况下也必须隆重,要隆重就必须需要很多人帮人场,大家互相帮人场是“礼仪”之一,谁在乎干多少活呢?重要的是人千里遥远的放下工作、放下生意到了,就是还了礼了,还了人情了。

这种还礼有多重要?

假如,这个假如常常发生。

假如一个村子有两家人三代世仇,婚丧嫁娶不相往来,村街上见了面都互不搭理说话,打的仗,骂得架无数次了,多少人说和都说合不来。两家人提起来都是一脸的苦大仇深,一百年前他家对不起我家,五十年前我家对不起他家。

时间太长,鸡毛蒜皮的龌龊太多了,一团乱麻扯不清了。

假如!

假如第四代出了一个明白人决定要一举把三代恩仇一笔勾销,这个明白人就可以趁着对方家庭的红白喜事机会、故旧亲朋聚在场的机会“腆着脸”去到人家庭院里找到大主管说一声,“那啥,三爷,巧了,今儿我正好在家闲着,您给我安排个活。”

大主管会很高兴,事主也会很高兴,事主也不用出来郑重其事互相道歉,也不用打招呼,一切尽在不言中,一般来说,大主管也不会安排此明白人去干什么活了,到了饭点上桌吃饭就是了,再大的冤仇也就解了,从此两家重修旧好。

故旧亲朋好友纷纷竖起大拇指,赞一声:这两家人,讲究!明事理。

再来说婚礼。

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农村平日里根本没有年轻人,大家好像不怎么在乎婚礼了,毕竟那么多不结婚的家伙都被社会接受了,谁还在乎一个婚礼呢!

但是在农村还有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婚礼是要上礼金的,数目还不少,很多人家送出去的礼金还没收回,婚礼大办的经济需求还很旺盛。

所以,现今农村常常发生,参加婚礼的宾客们以及帮忙的村民们和新娘以及新郎根本不认识的现象。

新郎望着满院子不认识不熟识的村民和亲戚们,一个个不帮忙干活只是聊天闲玩,奇葩观感大概有此而起。

哪里奇葩了,都是礼尚往来的文化。

【2】、来自网友【刘闲闲】的最佳回答:

我姥姥去世的时候,姥爷家里来了很多村民帮忙,可前一秒刚哭完丧,下一秒他们就三个五个地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还有说有笑的,我看了又是伤心又是气愤,上去把他们玩牌的桌子都掀了,事后我后悔不已。

我从小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所以我和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我参加工作后,虽然离家比较远,一年也就回老家两三次,可每次回去都是先奔我姥姥、姥爷家。

我姥姥和姥爷的身体一直都挺好的,我工作的时候他们都快八十岁了,可身体一点毛病都没有,耳不聋眼不花,干什么活也都很利索,老两口还种了二亩地,自给自足,一点也不用儿女操心。

我以前做梦很少梦到家里的人和事,可是那段时间我经常梦到姥姥。梦里姥姥拉着我的手,叮嘱我天冷了多穿点衣服,还给我说她挺好的,不用挂念她。那段时间频繁做这种梦,我还以为是因为我太想她了,还计划等过段时间小长假的时候一定要回老家看看他们。

有一天,妈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我问什么事,妈妈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姥姥生病了,老人一生病,心理上就比较脆弱,她很挂念我,想见见我。我当时心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我问她我姥姥是不是病得很厉害。我妈说没有,只是老人以前身体一直挺好,突然生病让家里人手忙脚乱的。妈妈让我如果方便和公司请假的话,就尽快回去一趟。

挂了电话后我心里越来越忐忑,加上那段时间频繁做梦梦到姥姥,我心里难免有些胡思乱想,越想心里越害怕、不安。当天我就和公司请了假,晚上去超市给姥姥姥爷买了些东西,第二天就自己开车回老家了。

走之前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说他们都在姥姥家,让我回去后直接去姥姥家就可以。我说:姥姥生病了不是应该在医院吗,你们怎么都在家呢?我妈说:你别问这么多了,等你回来就知道了,你姥姥挺好的,你不用着急,路上开车开慢点。妈妈的话让我觉得我可能真是想多了,可因为迫切地想赶快见到姥姥,本来回家要开五个小时左右的车,可那次我路上一次服务区都没去,开了四个小时就到了。

姥姥的家离村头不远,我刚进村口,远远地就看到姥姥家附近有很多人穿着白色的孝衣,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可还是安慰自己是别人家有丧事,不是我姥姥家。可是越走近,我的心也越冷,等确定那些人都是围在姥姥家门口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有些呆了,浑浑噩噩地走进去,看到我妈和我舅舅他们都穿着白色的孝衣,戴着白色的帽子,我脑袋就轰的一下。

我当时就像失去了理智一般,责问我妈他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为什么不让我早点回来见姥姥最后一面。我妈妈说姥姥是突发脑溢血,走得很突然、很快,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已经不行了。我妈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姥姥已经去了,因为怕我知道实情后路上开车着急,所以才瞒着我。虽然我一遍遍告诉自己妈妈都是为了我好,可我还是无法释怀,当时内心除了悲痛还有自责和怨恨。

我们那边的风俗是在给老人下葬的这一天,会有很多亲戚朋友过来吊唁,他们不是固定一个时间一起过来,而是陆陆续续地分批来,他们来了之后先到灵位前拜一下,拜完后就一起等着给老人下葬,拜的时候他们会大声地哭上几声,那时候家里的亲人和周围帮忙的村民们也会陪着哭。当然,家里的亲人是真的哭,而来拜祭的亲戚朋友一般都是假哭,帮忙的村民们更只是象征性地叫上几嗓子。

我注意到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一开始因为伤心我并没有心思去想桌子的用途,可没过多长时间我就知道那些桌子是用来干吗的了。亲戚朋友在拜祭的时候,一片哀嚎之声,可上一秒刚拜祭完,下一秒那些帮忙的村民就散开了,他们也没有走远,而是三个两个的走到桌子那坐下一起打牌或是打麻将,嘻嘻哈哈的一片欢声笑语,让我看了很是刺眼。

我心里异常的悲愤,在我看来,他们这是对死者的不敬。我走到一个闹腾的最厉害的桌子边,心里憋着火让他们小点声,其中一个村民说:小姑娘,你去忙你的,我们心里都有数的。我突然就感觉心里的火憋不住了,我大声说:你们心里有数?你们心里有数的话就不会在我姥姥的葬礼上打牌、打麻将,更不会说说笑笑的!你们这样有心吗?还能叫人吗?

好多人看我这样牌也不打了,都围了过来,对我指指点点的,我爸也赶紧过来想把我拉到屋里去。

我当时就跟疯了一样,我大声说:你们都看什么看,该干吗干吗去,请你们过来不是让你们来玩的,是让你们来帮忙的!说完我把几个打牌的桌子都掀翻了。我爸当时气急败坏地扇了我一巴掌,我委屈地扭头就跑到了姥姥姥爷睡觉的屋子里,抱着姥姥的遗照放声大哭。

我也不知道自己哭了多长时间,一直也没人进来哄我,可能他们都觉得我需要反思一下,最后还是姥爷来劝了我几句。姥爷说他知道我很伤心难过,可我不应该把气撒在村民身上,这会让他们觉得我很没有教养。

姥爷这么说让我感觉更委屈了,我说:他们在姥姥的葬礼上又笑又闹的,难道他们做得对吗?我们都这么伤心难过,他们时不时地就哈哈大笑,你们看着心里就不觉得难受吗?

姥爷说:孩子,咱这边的风俗就是这样,他们愿意过来给我们捧个人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而不是抱怨他们。

我说:他们在这边呆着也是玩,为什么还要让他们过来?他们捧的这种人场我宁愿不要。

姥爷说:以前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光指望家里的几个亲戚朋友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就叫村民过来帮忙,一方面是他们可以帮忙做一些事情,另一方面别人看着这家人有这么多人给帮忙、捧场,会让人觉得这家人缘比较好,比较有面子。现在虽然红白喜事不像以前那么繁琐,也不像以前需要那么多人了,可这也成了一种传统。他们放着自己的事情不做,来给我们撑面子、捧场,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我说:那他们也不能在这边打打闹闹、打牌打麻将啊。

姥爷说:咱这边都是这样,又不是只有咱家这样,我们家有人去世,我们伤心难过,凭什么要求他们也跟着咱伤心难过?毕竟他们只是我们的乡邻,并不是我们的亲人。你都二十几岁的人了,应该试着理解这种人情世故,也让你姥姥走得更放心一些。

姥爷说完就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屋子里。我平静下来后,认真反思了一下,感觉自己确实有点过分了。姥姥下葬后,姥爷请那些村民吃饭,我给他们道了个歉,他们也没有和我计较太多,都表示理解我,我很感激,眼泪再一次夺眶而出。

从那以后,我在农村参加婚礼或是葬礼的时候都会注意观察一下,然后我发现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很多来帮忙的村民都是玩,并没有什么事情做,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可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奇葩的怪现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这是农村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

一家有事,百家帮忙,大部分的农村都有这种风俗习惯,不管自己有什么事,都愿意放下自己的事情去给别人帮忙,给别人捧人场的同时也显出了他们伟大的情怀。红事别人叫你帮忙的时候你可以不去,可白事必须要去。谁家里都会有红白喜事,你帮助了别人,别人哪天也会来帮助你。

2、帮忙的村民并不是都是玩。

他们有忙的时候,只是可能你并没有注意到。以前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会更多一些,比如烧锅、做饭、上菜、叫人等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事情要做。可现在很多流程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就导致帮忙的人很多,而活却比较少,即便如此,他们也并不是都是玩,有事情的时候他们会积极去做,谁也不会推诿,没事情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聊聊天或是干些其他的。

3、人多撑场面,也能看出来一个人的人缘是好还是坏。

虽然没有那么多事情做,可还是会有很多村民去帮忙,人多了总比没有人、冷冷清清的强,人多了热闹,这时候也体现出了主家的人品,正是因为主家人品还有人缘好,所以才有那么多人愿意过去帮忙、捧场,否则谁愿意放着自己的事情不做,去主家那里耗时间呢?而如果去帮忙的人很少,除了会让人觉得主家人品不怎么样之外,还会让主家很丢面子。

4、礼尚往来。

就算去了只是玩,没有啥事可做,可还是要去,因为礼尚往来,别人有事的时候我们去捧场、帮忙,等我们有事的时候别人也会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过来给我们帮忙。别人叫我们过去帮忙我们不去,那等我们需要别人来帮忙的时候别人也不会来。所以,即便是就过去走个过场那也要去。

总之,我并不认为这种现象是奇葩的,我反而认为这是农村的一种很好的习俗和传统,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你帮别人,别人才会帮你。

喜欢 (0)